刊文精选

“双主体”模式培养职业院校设施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实践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8-6-19 17:25:15      点击:
 “双主体”模式培养职业院校设施农业创新创业人才的实践   
芦燕  王晶  潘静  张芳
(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 宁夏 永宁750199)
摘要: “双主体”模式培养职业院校设施农业创新创业人才,能够深化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推动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本文研究“双主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培养机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促进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和资源共享,以及“企业-院校-学生”多方共赢的局面。
关键词:双主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教育教学论坛
 
Practice of "double main body" mode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of facility agricultur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Lu Yan  Wang Jing  Pan Jing  Zhang Fang
(Ningxia wine and sand control, Career Technical College, Yongning, Ningxia 750199)
Abstract: "Double main body" mode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talents of facility agriculture in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can deepen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China. This paper studied the training mechanism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of the "double main bod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s training. This could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and highly skilled personnel,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resource sharing, and the win-win situation of "enterprises, institutions and students".
Keywords: Double main body;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personnel training
 
 

0 引言
职业教育的特点使得它必须紧密联系企业实际生产,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出创新创业的高技能人才。校企“双主体”合作不仅是互利的关系,还能加长合作的还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充分利用院校和企业的不同教育资源和环境,将理论学习和实训实践结合起来,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级务实创新人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战略部署,为职业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各个职业院校要深化改革,加强和企业的紧密合作,提高人才培养的创新力,农业类院校也紧紧按照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如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立足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发展,进行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的新方式,努力构建“双主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现代化农业所需的高技能型人才。
1“双主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是在德国的“双元制”办学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双主体”中的两个主体分别是职业院校和企业。“双主体”人才培养并不是简单的让学生到企业去实习,而是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进行课程和教材的研发,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将市场需求作为人才技术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用带动人才培养,让学生进入实际的项目中去,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的能力。以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的设施农业技术专业为例,在进行“双主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学校依托设施农业技术专业集群,搭建校企对接实践教学平台。着力打造“基础教学实践、专业教学实训、企业项目实践”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校企一体,学用创相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生“低年级选专业,高年级选职业”的自主选择、个性发展的培养机制,提升学生的市场思维和企业理念,实现持续强化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实现设施农业技术技术、市场的深度融合,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2 “双主体”模式职业院校设施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
2.1校企合作的总体规划
(1)校企合作遵循“以市场为导向,重服务,抓实效,合作共赢”的原则,围绕设施农业中的关键技术,构成多种长效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有效地推动成果转化;
(2)校企合作建设公共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包括设施园艺平台、设施装备平台、设施饲养平台,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和合作;
(3)院校依托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通过构建设施农业技术创新链,构建设施农业“技术、转化、市场”三位一体,推动设施农业的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变技术优势为经济优势。
2.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
依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发展整体要求,结合校企合作的具体规划,按照“构建合作共享平台、树立农业品牌、打造绿色农业产业链”的阶梯式发展目标,真正培养出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行人才,有力地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1)构建农业合作共享平台
发挥院校设施农业学科专业优势与企业合作,组织教师和高年级学生到企业实践,实现教学与产业有效对接,同时,院校中各专业之间交叉、渗透、融合,培养和提升了师生团队合作意识、创意思维、创新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有效推动了“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向纵深发展。
(2)完善了设施农业产业链
“双主体”人才培养将打破之前院校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企业应用推广的产学研分割、各自发展的模式,通过校企之间的相互协同合作,建立起人才培养机制、营销公司,把设施农业前期调研、中期养殖、后期应用及企业管理等环节融为一体,打造了系统完善的设施农业产业链条,形成了设施完善、技术全面、链条完整、品质高端的集群式发展态势,全面提升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的设施农业水平。
(3)设立创新创业基金
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正式纳入校企合作整体工作,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设立300万元大学生创业基金,大力支持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制定《“双主体”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管理办法》。对参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企业/团队每年拿出专项资金200万元作为创业扶持基金,以利于大学生快速进入实战状态,为未来发展打下牢固的基础。同时,对参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的大学生创业实体场租费用补贴50%;水电费按照实际缴纳金额补贴50%或免费。
(5)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职业院校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利用校企合作体制新、机制活的特点,聘请专业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的带头人、专家学者来校授课。另外,院校积极拓宽国际合作与交流领域,聘请外籍著名专家为客座教授,定期来校进行学术交流、专题讲座、参加每年一次的学术活动月、参与指导创建工作室、实训室,主持教科研项目等工作,让学生及时了解专业前沿、技术前沿和产业发展前沿。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了保障。
3 “双主体”模式职业院校设施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保障手段
(1)组织保障
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设立专家委员会和秘书处两大职能部门。专家委员会是咨询机构;秘书处为常设执行机构,由秘书处组织专家委员会对校企的建设、管理与发展进行研讨,并提出建设性计划,并定期进行交流和沟通,共同组织、协调、推动校企合作各项工作的实施和落实。
(2)政策保障
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和相关管理制度,明确规定对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合作活动、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确保校企合作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
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定期召开工作汇报会,汇报校企双方工作进度。定期召开协同创新交流会,邀请社会知名专家、学者与校企双方科研人员进行交流活动,开展科技攻关、技术研讨活动。
(3)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要充分借助校企工作委员会的组织协调机制,进行院校科技成果、企业技术项目、人才需求的交流对接。切实协助企业解决技术、项目、人才不足等关键问题,深化合作层次。
(4)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方式
积极为学生到合作单位实训和合作单位人员到院校进行在职培训创造条件,鼓励和推动合作单位技术带头人到院校给本科生授课,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充分发挥集聚、辐射和示范效应,形成各具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
4 总结
“双主体”人才培养不仅是教育理念的转变,更是市场机制的创新,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设施农业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双主体”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管理机制,根据市场对学生的检验来看,该培养模式是非常成功的,继续探索“双主体”人才培养,从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较强校企的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杨前邦. 对职业学校“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江苏省泗阳中等专业学校为例[J]. 职业教育旬刊, 2016(22).
[2] 魏萍.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实践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 时代教育, 2017(9):217-218.
作者简介
芦燕(1980年3月——),女,汉族,山东长清人,讲师,研究生,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蔬菜生理
项目编号:2016年度院级课题项目(PJY1604)
收稿日期:2017-11-14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