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下的高中导师制有效实施探究
崔自勤
摘要:面对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导师制”的内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文分析了在此背景下实行导师制的意义所在和可行性,并在剖析了当下高中学校在开展导师制过程中存在不足的基础上,从转变思想、把握内涵,明确内容、丰富功能,强化培训、打造团队,完善机制、提高实效等四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实施导师制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导师制;探索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8-0197-03
一、新课程背景下实行导师制的意义所在
新一轮高考和课程改革将更加凸显对学生个性的关注,强调每一个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并以此为指导思想,实施了多样化、选择性的课程体系和选课制度与学分管理,这必然会带来高中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实行导师制正是顺应教育发展的潮流,无论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还是教师的成长或者是教育本身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1.有利于指导学生选课,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学科优势。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实行“3+3”的考试模式。前“3”指的是语文、数学、英语三门课程,所有学生都必须要参加考试;后“3”指的是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六门学科中,考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任意选择三门参加考试。高中导师制是帮助学生顺利选课的一种有效措施:一是导师对课程的结构、设置和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可以给予学生正确的导向性建议。二是在导师制模式下,导师指导的学生数较少,师生之间联系紧密,交流频繁,可以使得导师在充分了解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个性、兴趣、能力的基础上,根据课程之间的联系、学生自身的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选课计划。
2.有利于“教”和“育”的有機统一。“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培养人是教育的立足点,是教育的价值所在,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因此,我们决不能否定教育的育人功能。这里的育人不仅仅是“教知识”更是“育品德,育思想”。但是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模式下,“育人”这个重要的任务仅仅在班主任的身上,授课教师只负责教学,“教”和“育”出现严重脱节。实行导师制可以使任课教师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在这种模式下,导师指导的学生较少,既能关心到学生的学习,又能关心到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克服了班主任制下的“教书”与“育人”相脱节的弊端,有利于每个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3.有利于学生建立长远目标,做好职业规划。高中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如果能够让学生建立对世界、人生的正确认识,建立一个长远的目标有利于其一生的发展,然而现行的教学主要是集中于高考,很少有教师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取向进行指导和规划。众多学生对自己考上大学之后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一无所知,只是盲目的在学习。任课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更是无法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指导。导师制是一种个性化的指导制度,能够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分析其性格特征、思维倾向、兴趣爱好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而与其一起探讨其职业倾向,帮助学生建立一个长远发展的目标。学生能够明确自己未来想做什么,不再是迷茫的,对其当下的学习能够起到促进作用。
二、新课程背景下实施高中导师制的可行性
高中导师制要求每个导师对指定的若干学生的学习、个性、人格等素质的全面提高负责,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原有模式的不足,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达到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促进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的目的。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与新课程改革成功对接,而且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的视角也是具有其可行性的。
1.教育学视角——班级授课制的缺陷。当下,我国中等教育实行的教学组织形式依然是班级授课制,不同之处在于班级人数的多少上。班级授课制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与相互帮助、相互竞争,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班级授课制面对的授课对象是群体,因此其注重集体化、社会化、同步化,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而拙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潜能,培养学生的特长。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对创造性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但是班级授课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新课程背景下在高中实行导师制,一方面能够发挥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另一方面可有效地解决班级授课制的弊端,因材施教,使教育个别化落到实处,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性的学生。
2.教育心理学视角——角色同一性与角色混乱。埃里克森认为:“人格的发展贯穿个体的一生,整个发展过程可以分为八个阶段,其中中学生(12—18岁)处于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相矛盾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个体开始考虑“我是谁”的问题,体验着角色同一和角色混乱的冲突。个体尝试把自己的各个方面,包括自我的能力、信念、性格等一贯经验和概念统一起来,形成自我形象的整体评价。但是由于经验的限制,个体难以对自己的各方面形成明确的认识,也难以在实际生活中始终保持自我的一致性。而要避免学生陷入角色混乱当中,教师要给予积极的指导,这种指导是需要根据个体的特征进行的具有个性化的指导,因此只有导师制才能很好的完成。在“一对一”的指导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开放、坦诚的思想交流,对学生的成就给予及时合理的强化与反馈,让学生树立自我意思,确立自尊、自信等心理品质,从而帮助学生成功的获得自我角色的同一性,避免角色混乱。
3.教育社会学视角——科任教师权威的冲突。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比较单一的,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直接以文化权威的身份出现,在知识、技能和道德方面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教师的权威是恒定的,而这种权威的直接表现是师生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和管理及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服从,适当的教师权威有助于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导师制的实行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科任教师,让学生从心理上产生敬畏感,从而提升教师的权威性,一方面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师心理的平衡。
三、现行高中导师制中的问题分析
伴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各地高级中学都在积极探索把导师制作为教育辅助制度引进学校,以促进本校的发展。
1.指导内容单一,缺乏长远规划。当下实行的导师制多数都是从一个方面或者几个方面进行指导。比如,德育导师制就侧重从学生的德育方面进行指导,缺乏全面性,无法全面的培养学生;班级导师制虽然是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但是其指导的内容主要是高中阶段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缺乏对学生的长远规划。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应该具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如果仅仅停留于高中阶段的培养,其进入高校和走上社会后就会缺乏一定的目标,不利于未来的发展。
2.形式主义严重,过程落实敷衍。高中导师制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班级授课制的管理制度,有效地拓展了师生交流学习的时空,但在具体操作时很多教师注重形式,轻视内容。一些学校在实施导师制的过程中有敷衍之势,导师将“理念”、“制度”束之高阁,抛之脑后,还是按原有的教育观念来指导学生。学校硬性规定导师和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活动,每周和学生谈心几次,等等,并要求导师作相关记录,以此作为考核导师工作的指标。同时,学校在检查导师制进展的情况时,也仅仅是关注导师和学生谈了几次话,对谈话的内容等方面全然不顾。
3.实行方式不当,缺乏学生认同。很多学校在实行导师制的过程中,缺乏恰当的实行方式,导致学生对导师制实施的过程认同感不强。(1)学生不了解导师的作用是什么,只能下意识的认为和平时的教师没有多大差别,因此很难与教师进行积极的沟通。(2)有些学生认为导师是“万金油”,什么都能做,于是产生了依赖性心理,一遇到问题就去找导师,这样就逐渐弱化了自己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3)导师的分配完全没有征求学生的意见,仅仅是班主任按照某种标准进行的安排,被安排的学生对导师如果有一定的抵触情绪,导师制就无法推行下去,甚至会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
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导师制的策略
新一轮高考和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选择,标志是选择的程度,意义是使高中育人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此背景下,要进一步增强导师制的实效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思想,把握内涵。在新高考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改变过去对“导师”的片面认识,充分理解其内涵是有效实施导师制的前提。(1)学生选课指导师。新一轮课程改革着重强调要培养全面而健康发展的学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扬,优势得到展现。由于受心理和认知水平等的限制,面对纷繁复杂的课程时,高中生难以进行科学、合理的选课,因此导师的角色应该是在对学生学习、思想、心理了解的基础上,通过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对话,分析学生的性格和兴趣爱好,然后指导学生做出合理、科学的选课,为其后期学习明确方向和奠定基础。(2)学生健康成长引导师。新课改后,目前实行的单一行政班授课模式将会由“行政班”和“教学班”双重授课模式取代,班主任的管理效果将会弱化,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全体教师要深刻理解导师制的内涵,准确定位好自己的角色,即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传授者,同时也应该是思想引导者、心理疏导者和生涯指导者。(3)教师专业助长剂。导师制的实行不仅仅要求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储备,过硬的教学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较强的与学生沟通的能力。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无意识地会培养自己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借指导学生的机会,进行专业研修,提升专业能力,从而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要把导师制作为提升自己综合素养的一个契机而不是一项繁重的任务。
2.明确内容,丰富功能。随着新一轮课程的到来,导师制应该充分发挥好以下几方面的功能才能更好的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1)进行学业指导。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在学习上处于比较薄弱的状态。如何让学生在高中阶段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较高的综合能力,就需要导师在学生的学业上给予一定的指导。这里的学业指导不仅仅是指导学生掌握某一学科显性的文化知识,更要重视隐性知识的挖掘和指导。比如,学科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科知识结构的构成、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等。(2)进行心理疏导。心理健康问题是目前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疏通,对其健康成长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心理疏导是导师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导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借鉴教育心理学和心理学知识,从学生各方面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入手,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充分发挥学生的“正能量”作用。导师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发展中的学生,鼓励学生扬长避短,重视学生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和心态。
3.完善机制,提高实效。新的办学理念、教育模式要得到有效落实,学校就必须有相关的制度作保障,因此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导师制的相关配套措施就成为必须。(1)坚持“双向”选择原则。导师和学生都是“导师制”中的主体。良好的师徒、朋友关系有利于导师和学生双方的平等对话、友好交流,陌生、紧张的师生关系不利于导师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问题解决和能力提高。因此,在选择导师与学生的搭配上应该采用“双向”选择的原则,即学校事先公布教师的信息,包括教师的爱好及特长等,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导师。对学生来说,应该填写有关表格,内容涉及品行表现、学业成绩、学习习惯、生活能力、心理适应、健康状况、个性表现、特长爱好、家庭状况等,让导师对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师生双方进行选择,对于不能达成“协议”的师生,班主任做适当的调节,最终实现师生的合理“搭配”。这样不仅避免了师生关系冲突的问题,也符合新课程倡导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2)采用合理考评方式。由于导师的工作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部分工作是可以量化的,而更多的工作是无法用数量来度衡的,因此对导师工作的考核和评价需要多渠道、全方位的进行。一方面可以通过检查“学生导师成长记录袋”的记录情况,了解导师与学生每次交流谈话的频率、内容以及填写的规范性等;另一方面可以采取与“受导”学生座谈交流,了解导师在工作过程中的态度和服务意识。最直接有效的评价方法是看学生对导师的认可程度以及学生在“受导”后的变化和进步。这几方面都可以采取质性评价和量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目的是促进导师不断的改进方法,提高导师制实施的有效性。
五、结语
高中导师制在20世纪末进入我国中学校园,目前仍然处于萌芽发展阶段,相关制度还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来临之际,本文在借鉴国内一些现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做出了以上思考,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付之实践,努力挖掘导师制的内涵,进一步丰富其功能,完善和健全相應的机制措施,以期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本校的顺利实施,为真正实现“培养全面而健康发展的学生”尽自己的一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三册[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18.
[2]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8.
[3]张向前,钦国强.中学德育导师制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管理,2005,(01):40.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基于“创研工作坊”的建筑规划类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9/3/20
- 下一篇:民办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下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201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