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新时期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结构及优化策略分析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4-30 9:17:18      点击:

曹炜炜

【摘要】小学阶段是儿童人格成型,性格特征凸显的重要阶段。小学生的心态在该阶段既坚强,同时也脆弱,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都在不断引导和积累中成型。而品德与社会科目就是国家教育部为了稳定小学生的心理素质、社会素养,同时培养和建立良好的德育品质而开设的德育教育科目。本文以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结构特色为主要切入点,对其课程结构的优化策略展开了深入分析,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希望文中涉及到的策略内容,可为德育相关教育人员提供一些理论思路。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 课程结构 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2-0075-02

课程“品德与社会”是我国教育部为了提升小学德育教育的综合水准而设定的一门综合课程。党的十九大确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因此作为基础教育应当与时俱进。对于国家发展而言,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素养是稳定国家未来发展动力的重要元素。因此在小学阶段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和提升国民综合素质都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本文以该课程为核心,分析该课程的结构特征,并根据现有特征阐述了一些优化该课程的策略,旨在提升小学德育教育质量。故本文所研究的主要内容具备提升“品德与社会”课程实际教学质量的实际价值。

一、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结构及其主要特征的分析

(一)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设立我们就能看出,该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为主,那么整个课程教学便以学生为主体。品德与社会课程主要分为两部分,即品德和社会。在思想品德方面,实体课程中开展的教学活动多数都是以学生视角作为主要教学方向。在运用实例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的过程中教师所选择的实例也多数都是贴近于小学生生活经验的。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减少小学生对于陌生课程的不适应感,同时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在社会教育方面,教师将培养学生的社会经验和正确的社会道德观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课程大多使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向学生输送社会见闻,培育道德素养。品德与社会课程为了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都会以学生的社会体会和社会问题为主要内容,为学生讲解道德标准、对应措施、处理手段。综合来讲,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从学生出发,又充分服务于学生的一门课程。

(二)课堂授课模式比较“综合化”

在课堂授课这一结构环节中,具体的授课规范和教学内容都是经过国家筛选、国家设定的。而“综合化”就是国家在开展品德与社会课程时,为教育人员和教育团队设定的具体方向。对此,各个小学将综合化的授课要求基本下达到了以下三方面:其一,课程内容方面。品德与社会的主要教学内容实际上就是综合了小学原本设定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因此从一开始,该课程就是以综合形态而呈现的。其二,教学与环境方面。以往的课程中,教师多以书本教导作为主要方式。但品德与社会课程还会涉及到实体的教学内容,也就是综合性的品德认知、社会环境认知课程。教学者认为让学生在安全的前提条件下接触安全的社会场所,能够有质量的填充教学框架,并保证学生的认知能够与现实相关联。其三,教学目的方面。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培养学生情感控制能力、思想修整能力、社会对应能力的课程,它的教学目的明显是复杂的,具有高度融合属性的。

(三)课程所选价值观围绕在德育层面

品德与社会课程同德育教育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即德育教育包含品德与社会。对于一个成年人而言,德育教育是贯彻其一生的德行“课程”。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范围是比较基层的,重点在于培养和建立学生端正的品行,让学生明确社会上的固定逻辑和社会现象的对应措施。虽然品德与社会比较贴近于基础教育,但其仍然需要被包含在德育教育的层面上。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点包含认知,但是认知的教育重点也在于培养学生平和乐观的心态。小学生必须要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将自身的心态和认知调整到一个比较平静的,缓慢上升的状态下,才能成为心态平和、自信乐观、充满朝气的先进学生。针对此,多数学校为了从更加细致的角度来辅助学生建立优秀的道德品行,还会以极具地方性特色的教育方式来引导学生。例如为学生讲解当地历史文化,逐步将学生的情绪从“爱护地方”递进到“爱国爱人”方面。这种万变不离其宗的德育教学理念,就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价值观取向。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结构的优化策略分析

(一)重塑教学内容,取其精华

目前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正处在磨合期,如何完美衔接两门课程的教育方向是教育工作者当下应当攻克的难题。因此本着优化课程结构的根本目标,应当对选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素材加以重塑。重塑的重点在于剥落一些重复的教材内容和教育方向,要尽可能的将德育层面、社会层面的教育内容加以融合,但也要有所取舍。具体的重塑过程教育者既应当响应国家教育部对于课程改良的宏观政策,也要对照地方的品德与社会教育特色进行特色化的重塑。因此品德与社会课程都要贴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引导学生建立社会思维、完善其品格。同时在设定教学内容时,教育者应当引入创新性思维,融入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社会见闻,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兴趣。例如人际关系、网络游戏等内容,具体可以利用当前小学生成长范围内比较常见的社会发展问题和主要现象作为优化素材。争取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依靠这些社会实时信息端正小学生的学习心态、做人心态、游戏心态。

(二)应提升实体课堂锻炼活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除了心理和综合认知外,他们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也都处在基础阶段。换言之就是小学生整体都需要进行能力培训,这也正是国家设置基础教育的根本原因。而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独立的科目,在课堂上就必然会涉及到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在课堂中收获知识等教育问题。虽然品德与社会课程与其他的文化课程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其同样需要教师做出一些努力来稳定课程实际的教学效果。如此一来,就需要教师在课上阶段设定实体教学活动内容以调取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学生实际活动或参与课堂讨论来达到培养思维能力的效果。这几种方式都能够减少学生课上走神和理解不到位等现象,具体则可以分为两点。其一,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社会和品德相关的短篇漫画或音像素材,在课程初期阶段利用多媒体工具投放至大屏幕,而后要求学生观看或阅读内容,并分享自己对于“所见”的意见。其二,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说出图片所给出的社会现象的解决思路,从学生的角度入手,通过意见改良和措施商议等比较缓和的话语模式来引导学生对于某样事件建立正确的处理思路。实体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稳定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增加使用现代技术教学的频率,完善学生的伦理认知

学生阶段因为年龄的原因,常常会对一些长篇大论的教育教学行为缺乏兴趣,感到枯燥。这种表现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比较正常的现象。教师应该在维持课堂活跃度方面多做功課。因此教师若要优化整个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就应该从配合小学生兴趣的角度入手,使用一种比较新奇的,更加适应当前小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来加以辅助。而当下最时兴的就是现代技术,例如计算机技术、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等。考虑到课堂环境的限制性,教师就应该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主,以各种音像资料和影像资料为辅,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比如教师可以提前找一些与弟子规、孝道相关的教育视频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也可以找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例如《孔子》、《建国大业》等影片进行播放,这种教师不参与的方式实际上也能完成思想教育工作。并且多媒体形态的教育方法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教育“形式”,从而令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背景下,完成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学习积累。

三、结语

在新时期,党确立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发展全面建设的新局面。而小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小学生的德育不单单对学生个人发展尤为重要,并且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因此小学教育阶段必须要不断优化品德与社会课程,充分学习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思想,要保证学生能够接受到最充分、最具前沿价值的德育教育,夺取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参考文献:

[1]袁成凤.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要把握好几个关系[J].师道·教研,2017(6):126-127.

[2]倪丹丹.聚焦法制教育 明亮童心世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渗透法制教育的策略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7(3).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