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对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4-19 13:32:05      点击:

  音乐不仅浸透着自己民族的文化个性,也是对本民族文化生活的一种反应,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的传承的方式离不开音乐教育。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音乐教育由于音乐文化的时代特征和地区差异,形成了诸多的模式和特点。在这些相异的音乐文化中,每一种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和平等的价值,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涵是倡导各民族音乐平等与各种音乐文化共存,所以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成为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发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必然会促使这些相异的音乐文化兼收并蓄,竞奇呈秀。

  一、中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比较

  1.社会结构与历史背景。美国是一个拥有二百七十多个民族的移民国家,这些移民创建并繁荣了美国,在为美国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不断发展的同时,他们也迫切的要求提高社会地位和寻求平等的权力,种族歧视,移民问题,公民权运动等的影响触动了整个教育的发展,进而影响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进程。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多元文化的观点顺应潮流并适时的发展起来。而中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与美国不同,中国并不存在移民带来的民族内部矛盾,但是中国的音乐教育存在着“欧洲中心论”和以本民族为中心的问题,二十世纪初期以来,以“欧洲中心论”一直困扰着中国的音乐教育,在学校音乐课程中,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课程设置相当的缺乏,具有本民族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2]。

  2.教育观念与教育模式。纵观美国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出,从开始的同化融合到今天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教育领域几乎数十年就出一次深刻的思想变革,这种变革是在目前音乐教育理念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总结和反思,从而形成了新的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音乐教育理念。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的音乐教育也有着“欧洲中心论”的经历,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都建立在以西方音乐为主体的体系之上,但是经过了时代的变革和反思后,美国意识到其自身人口多样性以及文化多样性的特点,正是因为有着这样丰富多彩的特质,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把本民族文化中的各种因素与其它外来文化中的因素相比较,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多元的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在中国近代的音乐教育史上,对夸文化的音乐教育的探索不是很成功,鸦片战争时期,洋务派代表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欲以同化的方式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之后又出现了“全盘西化”的主张,这样一味的照搬,实际上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从传统型到现代型的文化教育并未得到真正的实现。

  3.存在的问题。当今中国,许多学者都已经意识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们很多时候都把它放在附属或者补充的位置上,只是例行一道程序或步骤罢了,并不是我们要真正贯彻落实的实践标准。比如说在我们的课程设置中就可以看出,占有绝对比重的都是以西方音乐体系为基础的,比如乐理试唱练耳,四部和声写作,配器,曲式分析等,而民族音乐或世界民族音乐的课程设置则少之又少。在当今趋于全球一体化的世界格局之下,在感受到全球竞争力带来的压力的同时,课堂教学和课程设置已经倾向于迎合市场需求的商业化发展,实用性和市场商业价值已然成为衡量音乐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学生的功利心也越来越强,音乐教育真正的目的何在?难道只是为了完成培训,使学生具备生存的本领,还是为了日趋商业化的音乐而教育?若真如此,实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有将有何意义。教师应当是整个教育过程实施中最重要的因素,他所具备的教学素质的高低以及所产生的教学成果,影响到整个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目前我国大部分院校中的音乐教师欠缺的是教授世界音乐文化的能力,他们在专业的音乐学院或艺术院校里,接受的都是传统的“以西方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可否认,今天的音乐教师和音乐教育本身正经受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双重危机。

  二、美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给我们的启示

  最后,音乐教师是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关键。美国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虽然有着近百年来的历史,走在了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前列,但是它也有着不充分的一面。比如课程的设置上对世界音乐的介绍还是很有限的,许多少数民族,不发达地区的音乐文化都不在课程的范围之内[4]。而一些教师,虽然具有一些多元文化的意识,但受到以前传统观念的局限性,对异文化的了解和体会不是很透彻,所以不能很好的担起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任。所以说师资是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最重要资源,没有称职的教师就无法实现这项教育。美国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始终重视对音乐师资的培养和培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潜力依然是教师而不是方法或者教材,教师是导致课堂产生差异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独立的音乐教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就无法施行。就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情况来看,需要培养具有多元文化教学能力的师资。,在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研究生专业课程中增设有关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在史论课方面,可设置《世界民族音乐概论》、《世界民族音乐欣赏》,《世界民族音乐史》等课程,也可按区域或国别设置《亚洲音乐》、《拉丁美洲音乐》、《非洲音乐》、《日本音乐》、《美国音乐》、《俄罗斯音乐》等课程。在基本乐科方面,可将世界各民族音乐中有代表性的旋律选编入视唱练耳教材,在乐理和视唱练耳课中介绍世界各民族音乐有代表性的音阶,这对培养学生的多重音感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声乐、器乐、合唱指挥等表演课程方面,可将世界各民族有代表性的民歌、乐曲、歌舞曲等编入教材。在艺术实践课中排练、演出世界各民族音乐舞蹈节目,学生在艺术实践活动中能更为深刻地体验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内涵。在教育实习中,让学生在中学音乐课堂上讲授世界民族音乐,实习生在教学实践中能更牢固地掌握世界民族音乐知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选派老师出国进修,或请外国专家来华讲学,以“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培训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师资。

  只有在尊重地方、地区和国家之间差异的独特性质前提下.我们才能用真正的音乐文化的全球理解来丰富二十一世纪的生活[5]。要了解一种音乐,首先要了解一种文化,了解其产生的背景、文化根源,才能更好地、客观地做出评价。从而改变对国际音乐教育发展滞后的现象,重视并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使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获得更丰富的理性认识和人文知识,为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