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课程建设路径
摘要微时代的到来,载体的开放化与管理的滞后性、信息的碎片化与识别的局限性、传播的圈层化与接收的失衡性等问题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现状,“微”队伍力量薄弱、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制约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发挥,本文按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目标和指导思想,着眼提高队伍素质,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提出新构想。
关键词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新构想
“截止2017年12月,中国网民7.72亿,手机网民占比达到97.5%”。这催生了移动客户端的发展,微信、微博、微视频等微媒介的兴起促使微内容的传播,宣告中国已经进入微时代,这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充分运用新技术创新媒体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适时进行微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研究并进行实践探索,是掌握意识形态主导权,掌控思想政治话语权,树立主流价值微环境的有益尝试。
1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挑战
1.1载体的开放化与管理的滞后性
传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掌握教育信息,占据主导地位。微时代的开放性特征打破了这一常态。一方面,学生可以从微媒介中获取大量的、最新的信息,甚至是教育者还不完全掌握的信息,使得信息权威被削弱。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管理学生时,形式较为单一、内容较为固定,难以满足微时代开放化的个性特征,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滞后性突出。
1.2信息的碎片化与识别的局限性
微时代微交流的碎片化性质导致人与人思想互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一是微内容重点突出,内容凝练,表达生动才能达到目的,长篇叙事容易使人产生厌倦感,无益于对象识别,例如微信朋友圈、微博状态、抖音小视频等。二是思想互动过程中,信息发布者不是呈现事情的完整性,而是发布观点表达、音乐游戏、即时图片、随身定位等,信息接收者对事件过程一知半解或完全不知情就进行点赞、转载,增加识别难度。
1.3传播的圈层化与接收的失衡性
微时代信息传播呈现出圈层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圈层人员的特定性。只有经过好友认证或群主、博主的同意,才能知晓特定人员动态信息,参与相关话题的设置与讨论。第二,圈层语言的特定性。微语境下,思想互动很少通过书面语言进行表达,而是通过各种GIF图像、特定符号、网络语言等呈现。第三,圈层化容易形成特殊的微交流环境,非主流、不健康的内容得以共享、转载和传播。信息传播的圈层化特点给思想政治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信息接收与信息传播相比,处于严重的失衡状态,思想政治工作者被置于信息传播的隔离地带。
2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现状
2.1高校微队伍力量薄弱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由“高校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阵地、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咨询教师构成”。虽然品类众多,但在微环境下,力量依然薄弱。第一,截止2017年底,学生数量达到近2700万人,而据《掌上大学:2017高校新媒体营销蓝皮书》显示:“大学生下载手机APP排行前三的是微信、QQ、腾讯视频。”这表明,学生数量和微客户端的增加加大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量,而各高校人员配备远低于教育部规定的1:200的标准。而辅导员、班主任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还需处理其他工作,导致分析研判思想政治工作精力不足。第二,思想政治工作精力投入大,但成效不显著,高校对于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选拔、培养、考核配套政策不够,收入低、职称评定劣势、晋升困难等问题影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稳定性,造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流动性相对较大。
2.2高校微队伍结构不合理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微队伍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年龄结构不合理。通过笔者调查四川省内12所高校发现,35岁以下教师占比超过一半。年轻教师固然对“微”媒介相当了解,使用比较熟练,融入微环境无排斥反应,但存在管理经验欠缺、舆情危机意识不强等缺点,造成实效性弱化。第二,专职思政课教师、辅导员与兼职班主任、共青团干部结构不合理。其人员构成应为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但各高校实践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兼职人员代替专职人员的情况,特别是民办高校。兼职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由于其他工作导致精力不足,另一方面对思想政治工作了解不够,重视不够,导致在工作中落实不够,工作不深入。
2.3高校微队伍素质不高
当前,微理念已经进入高校管理体系,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微素质还不够高,表现为:第一,政治理论素养不高。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不够,研究不深,指导实践不足,导致学生难以产生信服感、获得感。第二,微能力素养不高。思想政治工作者并非微媒介专业人士,对微媒介的操作、信息的处理存在知识真空。
3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新构想
微平台管理得好不好,用得好不好,引导得好不好,发展得好不好,关键在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在微时代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紧跟信息科技发展前沿、研发能力较强的微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诚,也有干劲,但缺乏新形势下做好工作的本领”。微时代,要按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目标和指导思想,着眼提高队伍素质,提出队伍建设意见。
3.1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目标和指导思想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目的是要建设一支政治理论修养较高,熟悉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具备较强责任心和使命感,掌握微时代各种媒介传播技术和手段,有很强的舆情分析研判、处理能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才队伍。其指导思想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要求,按照专业化、年轻化、高层次、重素质的标准,建立一支理想信念强、业务能力精、作风纪律正、作用发挥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
3.2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要求
3.2.1政治理论素质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具备的政治理论素质: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立场、政治原则、政治方向要与党中央始终保持高度一致,积极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理想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政治理论素质的养成需高校做到三个方面。第一,严把选人关。思想政治工作者选拔过程中,做到政治素质过硬。第二,强化管理关。完善对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考核机制,并有明确的退出机制。第三,发挥组织关。充分依托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严格政治学习、组织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强化党性锻炼,增强党性意识。3.2.2利用微平台开展宣传工作的能力微时代大量微平台的出现,及时互动性是主要特点之一,要充分发挥好这一特点,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具备开展宣传工作的能力。具体包括:一是收集、整理校园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微视频所反馈的各种观点,及时纠正错误观点和不良思想,主动推出并有效转载正能量素材,实现正面教育和正确引导的能力。二是计算机操作能力,编辑文字、图像和视频形成微内容的能力。三是互动交流的能力,一名合格的思政工作者应具有较强的即时应变能力和较强的表达说服能力。
3.3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具体意见
3.3.1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意识形态工作,牢牢把握党对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是高校始终沿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是高校党委义不容辞的责任。在领导权上,高校党委要做到亲自抓、带头抓,抓重点、抓落实,加强形势研判和工作部署,确保主动权。在管理上,要勇于担责,敢于管理,亮明旗帜,做到党委统揽全局。3.3.2配齐配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一是加强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有关规定,选好配强思想政治工作领导队伍。二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专任为主、专兼结合的原则,合理核定思政课专任教师编制,配备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教师。三是加强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不断提高辅导员、班主任的政治理论素养、管理水平和工作技能。3.3.3着力培养、引导微平台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指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通常拥有较多信息渠道、丰富的信息资源,掌握话语权威,作为连接高校和受教者的中介,可以将受教者的思想动态、关注问题及时反馈给高校,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受教育者三者之间的有效互动,提高微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和针对性,有效扩大覆盖面,提高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赵庆昕.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10.
[2]掌上大学:2017高校新媒体营销蓝皮书[EB/OL].
[3]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4]沈健.配齐建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队伍[J].中国高等教育,2015(1).
作者:杨生利 单位: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高中数学的应用 2018/12/4
- 下一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及优化对策 201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