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攻击行为的理论及成因分析
杨丞
摘要:随着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青春期的德育教育再一次进入大众视线,而德育教育的核心在于攻击行为的矫正。青春期的个体处于生理和心理双重转折的时期,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方面,本文旨在基于对攻击行为理论的阐述基础上,对青少年的攻击行为进行成因分析。
关键词:攻击行为;青少年;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52-0066-02
青少年时期正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处于生理和心理逐渐成熟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和身体各个方面在发展过程中都产生着巨大的变化,同时也是个体建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独立思想的时候。随着社会的发展,快餐式文化的盛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容易被扭曲、被忽视,以至于校园暴力事件的产生,这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因此,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因为暴力事件的发生不仅使受害者的身心产生巨大的伤害,同时对于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家庭而言,也会产生长期的消极影响。预防和解决青少年的暴力攻击行为,必须要综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文化环境,以帮助青少年顺利度过青春期这一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并给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校园和社会环境。
一、攻击行为
攻击是指有意伤害他人并且对个体身心造成伤害的行为,包括了生理机制、攻击情感、认知和攻击行为[1]。目前对攻击行为的界定尚不明确,例如,“躲避痛苦与追求欢乐的行为遭到挫折时的基础反应”可以看作是攻击行为;之后的研究者又认为攻击行为是“以直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任何行为”。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进行大量攻击行为的研究之后提出,“如果要定义攻击行为,那么不仅要考虑到攻击者的意图,而且还要考虑社会道德的判定”。因此,一个能够被大众接受的定义是攻击行为是指一种频繁故意的伤害以及对他人进行挑衅的行为[2]。在这个定义的基础上,Buss和Perry提出两种不同的攻击行为:(1)敌意性攻击行为:由愤怒引起,以伤害为目的;(2)工具性攻击行为:为了达到个人某种目的从而将攻击当作一种工具[3]。我们可以将攻击行为定义为试图故意伤害他人的语言或者身体行为[3][4]。
二、攻擊行为的理论
人为什么会表现出攻击行为?长久以来,不同的心理学学派给出了不同的理论观点。
1.精神分析学派。经典精神分析学派的学者认为个体生来就在潜意识里显露出一种死的本能,也就是说,人具有一种自我毁灭的无意识欲望。其他一些精神分析学的学者发现,攻击行为的出现源于挫折,当一个人受到挫折,就会产生攻击行为。
2.人本主义。人本主义学派认为人的攻击性是由后天产生的,当个体的基本需要没得到满足时就很有可能出现攻击行为。
3.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等人认为攻击行为是通过学习形成的。有些人通过攻击行为得到其他人的畏惧和屈从,从而得到好处。有研究证明得到好处的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因此,个体一旦从攻击行为得到好处,攻击行为就会持续出现,甚至扩展到其他地方。
三、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影响攻击行为的因素主要可以分成两个系统:外部系统:指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内部系统:包含了个体的人格特质、行为认知、情绪和生理过程等子系统。
1.外部系统。布朗芬布伦纳的生态系统理论中指出,人的发展受到四个系统的影响: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以及宏观系统,这四个系统就完全涵盖了对攻击行为产生影响的所有外部因素。在青春期阶段,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所构建的微观系统对青少年攻击行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第一,家庭环境中,父母如果让孩子养成有求必应的习惯,当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则会用哭、闹,甚至攻击他人的形式来获得自己的需求;同时,非打即骂的教育方式中,孩子会模仿父母的行为转为对他人的攻击;有时孩子为了获得父母的关注,有可能学会采取极端的行为,或是以攻击行为发泄自己情感上的不满足。第二,学校环境中,孩子通过跟老师、同伴的不断互动,也会习得自己的行为模式。犯罪心理学家埃克斯在“差异交往—强化理论”中提出,个体所在的群体是鼓励并赞赏攻击行为的话,那么个体会巩固自己的攻击行为,而当个体所在的群体是排斥并拒绝攻击行为的话,个体则会改变自己的行为。第三,宏观系统由社会文化环境所构成,在崇尚暴力、攻击的文化环境中,青少年会认为暴力攻击行为是经过文化认可的,并不会对受害者产生过多的同情心,因为受害者是天生的弱者,例如在古罗马的斗兽场,人们会以观看奴隶与猛兽之间的争斗为乐。而即使是非暴力文化的环境中,一些青少年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大众媒体和明星效应,他们会把群体斗殴和个体单挑当成一种凸显青春期个性的方式,例如香港《古惑仔》系列电影对青少年的影响。
2.内部系统。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因此不同的人在相同的环境中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许多人格心理学家指出高攻击性的个体存在特殊的人格特质,我国研究者发现青少年犯罪人群中存在的人格类型的差异,其中神经质型的青少年罪犯占了总人数的38%,主要呈现为焦躁、自卑、抑郁、意志薄弱;精神病型的占了总人数的31.75%,主要表现为固执、古怪、思维无厘头、没有同情心、行为怪异孤僻、缺乏犯罪感和内疚感[3]。
Shoham等(1989)通过对60名暴力犯罪者进行调查研究,最终发现了与对照组相比犯罪组所表现的性格特质为:偏执、缺乏信任感、缺少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情绪波动较大、抗压能力差、喜欢追求刺激、自卑、缺乏自尊、人际交往能力低等[5]。Peter Smith(1991)对英国儿童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后指出,攻击者往往出现在脾气暴躁容易发怒的儿童中,这些儿童对外界的刺激有很强的反应。Slee(1993)等人研究了澳大利亚中学生的攻击行为与艾森克人格量表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发现攻击者的神经质这一因素上的得分较其他中学生而言更高。Byme(1994)进一步发现攻击行为的青少年的攻击性与情绪性之间有着显著性相关。陈世平(2003)对中小学的研究表明,攻击组被试在个性特质上以相对外倾性和高神经质为典型特质。张文新、谷传华等人的相关研究表明神经质可以显著预测青少年欺负攻击他人的概率[6]。
四、结论与建议
现在近几年来校园血案越来越多,我们应该意识到攻击行为的早发现、早干预已经迫在眉睫,通过研究结果,我们应该要求学校在教育上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均衡发展,特别要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能一味地进行应试教育,更主要的是培养青少年一个独立思想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教育他们要有控制和管理自己情绪的能力,不要冲动化,要通过合理的方式正确地宣泄负情绪。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社会都应该注重于青少年的人格塑造,拥有一个健全良好的人格特质,才能拥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才会拥有优良的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从而才能从本质上预防攻击行为的发生。同时,相關研究还显示,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攻击行为发生,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干预,比如,家庭结构的优化,拥有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降低中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焦虑程度,提高个体的自尊水平,让青少年学会调节不良的心理和负面情绪,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
有攻击行为的青少年需要我们以积极的态度去帮助他们,他们容易使人产生厌恶感,这种厌恶感更加加剧了他们内心的创伤,进而使其更加消极地去对待这个社会,容易产生一些偏激的想法以及行为。我们应该用积极的态度去帮助出现了攻击行为的青少年,而不是害怕、恐惧、厌恶、躲避。我们应该多去和他们沟通交流,从青少年的心理情况和人格特质的角度出发,进行有针对地教育与帮助,从而真正意义上帮助这些行为上怪异、偏激、痛苦的攻击性青少年,帮助他们拥有一个正常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同时也可以对他们采用一些自控训练,来帮助他们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去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因为冲动而做出攻击行为。
参考文献:
[1]杨世昌,陈雷音.青少年攻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四川精神卫生,2015,28(02):112-115.
[2]戴维·谢弗.社会性与人格发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300.
[3]David G.Myers.社会心理学[M].侯玉波,等,译.第8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4]俞国良,辛自强.社会性发展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5]唐平.攻击行为的心理基础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行为医学科,2005,(03).
[6]谷传华,张文新.小学儿童欺负与人格倾向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3,35(1):101-105.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浅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原则及路径 2019/1/14
- 下一篇:基于全人教育培养视野下的医学本科生寒假阅读情况调查 201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