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终身教育理念在本科教育中的应用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8-3-25 20:54:54      点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228-02

  一、引言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不断的科技进步导致了知识的内容和深度发生了爆炸性的增长,对学习的要求和方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传统的学习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人力资源培养的要求。获取知识的学习过程从学校延伸到了社会。学习可以发生在学校以外的时间和地点,变成了一个持续的过程。终身教育(Lifelong education)的理念应运而生[1]。终身教育的概念包括:从社会和职业相关的角度评价,以提高个人能力为目的的全部学习和受教育的活动应贯穿于人生的整个过程。终身教育通常被认为涵盖了自童年时期开始的学校教育和从学校毕业后的一系列教育活动两个阶段。学校教育一般包括:学前、小学、中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学校后教育可能包括:家庭、成人、继续和网络教育,以及职培训等。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2]。作者在北京联合大学食品科学系长期任教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根据终身教育的理念,作者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正面效益。这些经验对于其他同仁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二、本科教育中面临的两个问题

  1.制定合理的本科培养计划。如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人们一生中需要学习的知识量迅速增加。在我国的本科教育中,为保障教育质量,学生培养计划中的课程数量大幅增加。鉴于本科教育的时限,各学校在制定本科生培养计划时经常处于取舍难断的状态,在压缩课程学时和增加课程数量之间很难保持良性平衡。北京联合大学食品科学系在每年制定本科生培养计划时经常遇到这个问题[3]。

  2.学生心里成长期的延长。北京联合大学食品科?W系的生源以北京市区的学生为主。由于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环境稳定,经济基础较好,学生的心里成长过程延长、成熟较慢。其心理年龄明显低于生理年龄。在环境适应、独立思考、自我认知、完善自我、人际交往、压力承受、自我控制、自主学习、正确交友、理性择业和实现自我等方面,学生的能力水平明显低于来自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学生。经过多年的观察后发现:这些学生只有在毕业多年后,经过更多的社会实践和锻炼后,才能达到后者的能力水平。当然,贫困生、专升本生和来自单亲家庭的学生心理成长状况可能有所不同。这种学生心理成长水平曾经长期影响食品科学系的本科教育质量。这种状况在其他城市型大学中也有存在[4]。

  三、终身教育理念的应用

  1.培养计划的制定。如上所述,终身教育理念的最大特点是将人力资源的培养时间延长。因此,可以将原来计划在本科教育时间段内教授的课程数量减少,移到毕业后的教育环节中去。同时,增加重点课程的学时。这样做的前体是要对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在继续求学和职业发展中可能遇到的教育内容有详细的了解。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学生在毕业后可能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考取硕士研究生,继续求学;另一个是就业,在相关领域中发展职业。因此,在制定本科教学计划时可采取如下措施:①尽量安排与本专业研究生课程、相关继续教育课程、网络教育课程和在职培训不重复的内容。这在实施上比较容易。只要对这些课程做过详细的调研,制定这样的计划是可行的。②重点安排在毕业后教育环节中所要学习内容的先修和基础课程,使学生能够尽可能多地学好基础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在将来的教育环节上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效果。例如,对食品科学与技术方向的学生多安排化学类、微生物类和工程类的课程;对食品质量与安全方向的学生多安排化学类、微生物类和医学类的课程。这种做法在实施时并非易事。有些课程的教学难度较高。例如,物理化学是一门食品化学和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先修课。由于学习难度较大,教学效果不好,一些食品专业未开此课,影响了后续课程(包括毕业后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③慎重增加重点课程的学时。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使学生尽可能多地学好基础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例如,适当增加高等数学的学时可以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分析化学课程学习时提高质量。目前,我国大多数食品科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高等数学中不包括傅立叶转换内容。因此,老师在讲授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时不能涉及光谱的数据处理,影响了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④构建准确的知识容纳体系。在终身教育的范围内,毕业后教育的内容比较零散,所授知识不具系统性。因此,本科教育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为学生搭建完整的知识容纳体系,使学生在毕业后学习的零散知识可以合理地安插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中,以发挥最大效应。例如,帮助食品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搭建以化学、微生物和工程为主题的知识结构被证明是合理的。

  多年的摸索与实践证明,实施上述建议可以获得许多正面的效果。学生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去。即提高了本科教学质量,又使学生在今后的研究生课程和职业培训中具有良好知识基础和结构[5]。当然,这些措施也会有一定的负面作用。例如,学生的应用知识能力训练不足,专业技能掌握的偏少。这些负面的影响可以通过安排学生在课后的社会实践和科技竞赛活动加以弥补。

  2.师生关系的延长。由于生活环境相对稳定,许多学生的心里成长相对滞后,在毕业后多年才能达到同龄人的平均心理素质水平。因此,在本科教育阶段,教师不得不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对部分学生进行心里辅导。终身教育的理念给这些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指导思想。在北京地区的社会环境中,学生本科毕业后可能会有众多得继续教育机会。但是,辅导学生心理成长的教育平台很有限。因此,在毕业后,学生的心里成长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本科期间老师的影响。这就要求本科老师在学生毕业后仍然与学生发生长久的影响。换言之,在本科教育之后的学生心理成长的终身教育将主要由本科老师来完成。这其中包括如下内容:①再就业时的心理支持。食品科学系的许多学生在毕业后的第一个职业是很不稳定的。大多数学生的第一个职业平台一般只能持续几个月,然后就转进到了第二个职业平台。这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承受能力和对新环境的认知能力上。在这个阶段,本科教师的支持和影响可以起到很重要的在作用。这就意味着本科教师需承担学校之后的终身教育心理学上的内容。事实上,食品科学系的老师在终身就业问题上都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②对择偶的影响。根据作者在食品系多年的观察,虽然学生在本科期间交友普遍,但在毕业后成婚的比例不高。大部分学生成婚率高的择偶发生在离开学校之后。由于许多学生的心里成长滞后,在毕业后的有效择偶期间内,学生表现出了许多心理不成熟的现象。在这个阶段。本科教师可能成为他们的最佳择偶咨询对象。在学生心里成长的过程中本科教师需承担学校之后的大量心理辅导内容。事实上,食品科学系的老师在终身择偶问题上都成为了学生的良师益友。   

四、回顾与总结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把一部分知识留在学生本科毕业后去学习是可行的。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成长所承担的责任需要延续到毕业后很多年。这些实践证明了在本科教育中考虑终身教育的理念是很有益处的。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