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改革考试方法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9-4-16 14:58:02      点击:

  大家知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关民族兴旺和国家未来。只有一流的教育,才能建设一流的国家。我们倡导素质教育,但并不排斥考试。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考试是考核人才是否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是目的,考试是手段。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考试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考试的评价、导向和选拔功能,不容忽视,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考试,是不可缺少的。

  在现实生活中,不符合素质教育思想的考试内容、考试方法和评价标准,依然存在。有人把考试当目的,造成了考试与素质教育的矛盾。

  其实,考试的实施是由教育思想决定的。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考试。应当用素质教育的思想,统领考试的实施。实施考试改革,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

  增强考试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实行考试内容的多元化。注意考核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减少考知识的份量。注重考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利用考试这根指挥棒,把学生从注重“记忆”转变到注重“创新”上来。不仅考书本上有的,也可考书本上没有的;既考本课程的,也考与本课程相关的知识的综合运用;既考教师讲过的,也可考没讲过的。

  考试考能力,特别是考创新能力,曾经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事。然而,近年来实践表明,它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

  据报载,深圳一家公司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招聘毕业生。他们别开生面地出了5道试题。它们是:对任何毫无经验的难题,你有什么方法满怀信心去解决?(限30字)对任何毫无经验的谈判,你有什么方法使谈判获得最佳效果?(限30字)对任何毫无经验的难题,你有什么方法保证自己的分析、判断具有最大限度的正确性?(限50字)影响任何人成功的障碍是什么?(限20字)为使任何人“出人头地”,你有什么方法从根本上帮助他们?(限20字)试题表面上没有哲学理论,而是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对应试者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是很好的检验。

  在考试方法上,改变单一的笔试,实行考试方法的多样化和灵活化,例如笔试、口试、实作、演讲、辩论、撰写读书报告或论文,闭卷与开卷相结合,限时与不限时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有些考试允许学生讨论,也可由学生命题。

  在评定成绩上,实行记分与评语相结合,也可实行等级评分。应当兼顾作业、实践等成绩,某些环节还可实行学生自评和互评。不刻求标准答案。有创见的答卷,可以给高分。在评分标准上,如果全对,但无创见,只给六七十分;如有创见,但有小错,也可给100分,甚至更高。有这样一道试题,冰融化后是什么?标准答案是“水”,但有人却回答是“春天”。后一答案更有新意,能说它是错误的吗?

  衡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要重视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不局限于一次两次的考试;要重视发展性评价,不拘泥于静态的分数。学生有发展、有进步就是成绩;有大发展、大进步就是好成绩;有特大发展、特大进步就是优秀成绩。

  衡量学生的素质高低,不能单凭学业考试分数。学业考分,充其量只能反映学生的业务素质,而非业务素质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往往更加重要。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况,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毕业后工作成绩平平,而有些成绩不好甚至较差的学生,却会大有作为。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的整体素质不同。

  科学地评价学生。建立多种评估渠道相结合的综合素质评估体系,进行整体评价。不简单地按分数排队,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鼓励学生既学好规定的学科知识,又发挥自己的特长。既表彰学习成绩好的,也表彰学习进步快的;既表彰全面优秀者,也表彰单科优异者。不用一把尺子、一个模式要求全体学生。让后进生有所进步,达到合格要求;让优秀生和特长生脱颖而出;让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