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12期·扩招背景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12期
杨素芹 何玉冰
[关键词] 高职扩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职扩招专项立项课题“高职扩招背景下‘双主体、分层次、多元化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会计专业为例”(JGGZKZ2020119)
[作者简介] 杨素芹(1985—),女,河南商丘人,硕士,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财经学院副教授,会计师,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财会教学研究;何玉冰(1982—),女,广东增城人,学士,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财经学院副教授,会计师,审计师,主要从事高等职业教育财会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2-0181-04 [收稿日期] 2021-07-07
一、高职扩招的意义
(一)为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带来新机遇
扩招百万,不仅意味着规模的扩大,还意味着质量的提升与结构的优化。针对非传统生源的教育培养,将驱动高职院校加快推进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办学体制的改革。一方面,要求高职院校分层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分类实施教学,满足不同层次人员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驱动高职院校由单一的学历教育向职业技能培训、转岗再就业培训、社区技术服务等教育形态转变。高职院校只有进行教育供给的精准化改革,才能成为国家产业转型升级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
(二)为促进高职教育校企“雙元”育人提供新契机
高职扩招的生源大部分来源于企业职工,需要高职院校主动与行业、企业合作,针对市场和企业的技能需求培养人才,同时为企业输送职工进入高职学校接受再教育或技能培训提供了途径。通过在岗培养和学校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实施,促进高职院校更好地整合学校、行业、企业教育资源,有利于产学研成果的开发,并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通过成本分担和收益共享,实现共赢。
二、高职扩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高职扩招后生源层次更加多元,学生发展需求更加多样,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需求。应在坚持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严把毕业关口、宽进严出的基础上,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扩招后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解决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
(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需要
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随着高职的扩招,国家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更需完善,对于扩招后学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求更加迫切。
(三)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和高职教育普及化的推动下,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落地,以及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启动实施,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校际发展不均衡更加明显,高职院校将面临新一轮大洗牌。因此,必须把高职扩招作为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新动力,推动管理水平、学生综合素质、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
(四)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高职扩招的生源主要有退役军人、在岗员工、社会人员、失业人员等。由于不同生源在成长背景、从业经历、学习基础、年龄阶段、认知特点、发展愿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性;因此,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充分挖掘扩招生源特长潜质,实施扬长教育,同时补齐短板,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现代学徒制的诞生以德国双元制为标志,其主要特点为五个“双”,即两种培训机构、学徒学生双重身份、两种教学内容、两种教学资源和两类管理体制[1]。英国现代学徒制始于1993年,其先在14个行业试行现代学徒制,后推广到54个行业,最终建立了具有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体系。英国现代学徒制特色,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二是参与主体广泛;三是完善的现代学徒制体系[2]。澳大利亚新学徒制将培训和实践工作相结合,并且与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相对接。其特色在于:一是注重市场导向和政府引导;二是政府大力扶持,对培训机构和招收学徒企业给予支持和税收优惠;三是参与主体广泛,培训项目多样灵活。目前,大多数欧盟国家加拿大等建立或正在探索建立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学徒制系统。学徒制在德国和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中占有重要比例,在加拿大、法国、爱尔兰和英国等,现代学徒制也是职业教育的有力补充[3]。
(二)关于高职扩招人才培养的研究
高职扩招在发达国家已有先例。2013年,英国提出《英国工业2050战略》,广泛宣传制造业与职业教育价值,大力发展学徒制,调整课程设置,促使职业教育量与质的提升[4]。2014年,美国发布《振兴美国先进制造业》,提出职业教育与产学研合作提档升级,塑造制造业与职业教育新形象,多措并举培养符合先进制造业需求的人才[5]。为有效解决我国现代经济体系建设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2019年我国启动高职百万扩招计划。与之前不同,此次招生对象主要面向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高职非传统生源群体。对于他们来说,平衡读书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做到读书工作两不误最好解决方法莫过于“工作中学,学习中工作,工作环境即学习场所,工作师傅即学习老师”[6]。75154E19-A425-4EEF-AB5B-78681ABF3EA6
综合国内外研究综述可以看出,在岗培养和学校培养相结合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将是高职院校有效解决扩招人才培养问题的重要途径。但是,面对多元化的生源结构,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各院校要根据招生专业和招生人员特点分层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和手段,通过“双元”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双主体、分层次、多元化”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9年,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首次面向社会人员招收26名会计专业新生。结合生源特点提出“双主体、分层次、多元化”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并实行弹性学制,单独编班。在教学、学生管理与服务方面,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在教学模式上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施个性化的课程考核评分标准,极大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及实效性。
(一)“双主体、分层次、多元化”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首先,根据学生是否从事会计相关工作进行分类,校企针对不同层次学员制定不同人才培养方案。其次,校企互聘教师,共建课程,通过在岗培养与学校培养相结合、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等多元化教学模式,最终实现资源共享、协同发展、共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
(二)“双主体、分层次、多元化”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与实施
1.分层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面对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工作岗位的入学人员,首先开展学情调研,依据不同学习目标和需求,分层次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因材施教、分类实施。2019—2020学年,学院共招收高职扩招会计专业学生53名,其中60%的学生为在职员工且从事会计相关工作,40%的学生未上班或目前从事的工作与会计无关。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得知,目前正在从事会计相关工作的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会计技能,但由于没有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因此需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研究,提高综合运用和分析能力;其课程体系主要以專业课、专业拓展课为主。反之,对于未曾从事过会计工作的学生来说,需要从会计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开始学习;其课程体系主要以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专业实操课为主。因此,财经学院按照学生目前是否从事会计相关工作,制定了两个人才培养方案。两个人才培养方案最大的区别在于专业课程的难易程度不同。另外,为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学校与企业签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管理。
2.校企共建优质网络课程,开展多元化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得知,在学习方式方面,89%的学生希望采用线上自主学习的方式,31%的学生希望采用线上自主学习与集中辅导相结合的方式,31%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利用周末或晚上集中进行线上直播教学,没有学生希望采用线下教学的方式,这与高职扩招学生大部分为在职员工有关。
为满足高职扩招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创建了网络教学平台。依托该平台,一方面组织学校和企业教师共同开发优质网络课程、校本慕课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面对不同生源群体探索优质数字教学资源;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教师根据课程性质将课程内容进行任务分解,编制教学计划,录制微课,上传至课程平台。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完成线上自主学习内容,通过平台与教师实时互动、交流。针对学生遇到的难题,教师也会安排线上或线下集中辅导答疑。学院充分利用在岗培养与学校培养相结合、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等多元化教学模式,运用好理实一体教学、模块化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产教深入融合,教学资源共享。通过问卷调查得知,59%的学生表示选择报读会计专业的主要原因是会计知识欠缺,想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和水平,更好地解决实际工作问题。可见,高职扩招学生学习目标较为明确。财经学院会计专业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让更多优质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发挥企业技术、资源、管理、兼职教师等要素的育人效应。以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项目化课程改革为抓手,校企共同建设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共同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制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2020年,财经学院与金账本会计服务(广东)有限公司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以突出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按岗位的真实工作任务联合编写了《财税一体化综合实训》教材,并开发了适合自主学习的网络课程资源,使理论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
4.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校企共同做好“双导师”团队的建设和管理,引入企业一线的会计师及技能大师,充分利用校外教学点或企业师资,解决扩招带来的师资短缺问题。同时选派优秀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产业需求,提升自身“双师素质”。2020—2021学年,财经学院先后聘请3名企业会计专家担任“会计基础”等课程的主讲教师,总计352学时。
5.制定与扩招学生(学徒)相适应的考核管理办法。针对扩招后生源结构的变化,学校研究创新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和质量保证机制,创新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制度,推进“柔性化”管理,为起点各异、目标不同的各类学生搭建个性化成才之路。在传统的考核形式基础上,设计个性化考核模式,如项目设计、多种成果认定、学历证书互通、学分积累和互换等。
同时,为鼓励教师认真完成高职扩招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学院按照人才培养方案认真组织落实各项教学任务,先后颁布《网络课程建设及教学管理相关工作量评定及评优奖励方案》《高职扩招教学工作量计算标准方案》等相关管理制度,确保高职扩招人才培养质量。
五、“双主体、分层次、多元化”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阶段性成效
(一)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加快,成果突出75154E19-A425-4EEF-AB5B-78681ABF3EA6
针对非传统性生源的教育培养,财经学院加快推进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一方面,校企合作分层次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完成了5门专业基础课、13门专业课和4门专业拓展课的网络课程建设,开发了特色校本教材《财税一体化综合实训》,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另一方面,积极开展1+X证书试点工作,驱动会计专业由单一的学历教育向职业技能培训、转岗再就业培训等教育转变。
(二)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产教深度融合
该模式创新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让企业参与专业人才培养,发挥企业技术、资源、管理、兼职教师等要素的育人效应。学校与企业签订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协议,将企业的会计师及技能大师引入职业院校,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共同实施人才培养全过程管理。
(三)人才培养效果良好
2020年春季招收的首届高职扩招会计专业学生已完成一半的学习任务。通过对学生学习跟踪调查得知,八成左右的学生比较认同学校目前的教学模式,近七成扩招学生能够克服困难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与教師通过学习平台开展互动与交流。但是仍有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希望教师增加线上直播教学的学时或通过发起签到督促和提醒他们自主学习。
在扩招背景下,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实施“双主体、分层次、多元化”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层次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多元化教学模式和手段,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等措施,有效解决了高职扩招人才培养中生源水平参差不齐、学习时间不固定、师资紧缺等问题,加快推进了会计专业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人才培养效果初见成效。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2022年第11期·研究生国际化培养实施情况调研分析 2022/6/17
- 下一篇:2022年第12期·地方高校机电类人才教育国际化培养探究 202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