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43期·影像诊断学理论课线上教学探索与实践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1年第43期
李伟栋 徐凯 张超
[关键词] 线上;影像诊断学;教学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江苏省委组织部2019江苏双创博士基金“帕金森伴认知障碍脑网络机制fMRI研究”(2019204006);2012年度徐州医科大学校级课题(2012KJ25)
[作者简介] 李伟栋(1986—),男,山东济宁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主治医师、助教,主要从事胸部影像诊断研究;张 超(1981—),男,江苏沛县人,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医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功能磁共振在颞叶癫痫、帕金森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3-0086-04 [收稿日期] 2021-01-04
一、引言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响应国家“停课不停学”号召,徐州医科大学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全面开展线上教学,医学影像学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工作也随之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线上教学能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使学生居家即可接受所有课程教育;但线上教学缺乏对学生的监管,主要依赖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如何利用好网络优势做好线上教学对真正落实“不停学”至关重要。现将疫情期间徐州医科大学影像诊断学专业课线上教学初步探索与实践进行总结。
二、线上教学素材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能够吸引学生
线上教学模式在未来的医学教育中具有很大的潜力,近年来逐渐得到教师与学生的认可[1,2]。与线下教学不同,线上教学需要高度依赖互联网、教学软件,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在线上教学中,课件质量十分关键,上传的教学资料文件不宜太大,以免因网络问题给学生带来线上学习的困难。教学PPT忌讳单纯的大段文字,视频内容的讲解要生动、简要,理论授课时间不宜过长;同时,给予学生思考、消化的时间,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线上教学引人入胜,否则会导致学生产生疲劳厌倦心理,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要合理控制线上教学视频的发布时间,在规定的课程进度时间内开放相应的视频观看权限,避免学生扎堆观看,以免对利用手机平台学习的同学的视力及身心健康造成不必要的伤害[3]。
三、医学理论知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坚持“六个下功夫”,即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大学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宽容的思考基础,以及学会开放胸襟,接纳不同的声音,从而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最坚实的基础[4]。尤其是作为医学院校的教师,如果没有仁爱之心,没有一定的医学人文修养,则难以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在疫情期间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将医学的人文精神融入相关疾病的知识点介绍之中。比如,在讲到呼吸系统疾病影像诊断的时候,将肺部炎性疾病与目前发生的新冠肺炎适当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疾病特征的同时,体会到疫情的真实面目与严重程度,进而学习抗疫英雄不怕牺牲、奋勇抗疫的伟大精神。一方面使学生充分认识并全面掌握该疾病流行病学、临床知识、病理基础及影像学表现;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医者的责任心与仁心,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医疗活动中要时刻关爱患者,进而激发学生对于医学人文精神的探索。
四、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传统授课教学法相对比较枯燥,而且无法满足当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出现玩手机、浏览网页,甚至离开课堂的现象;因此,科学的授课方式对于线上教学的成功十分关键,好的授课方式能够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基于病例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的授课方式或者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授课方式,与传统的灌输式授课相比较,能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8]。我们在线上教学中采用以下授课方法作为补充:一是依据教学大纲、教学重点,紧密结合典型影像学病例,配以相应的正常解剖作为对照,以利于学生快速认识疾病。另外,针对病例分別就病变部位、病变特征,以及依据临床病史和影像学检查的初步诊断进行提问,授课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针对性指导及纠正错误,并采用专业化术语对影像表现进行描述,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病例的影像学诊断流程。从病例学习中,学生认知到疾病诊断的关键是首先掌握正常人体解剖结构,才能识别病变位置,并结合课堂所学疾病相关特征,进一步做出诊断。二是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在理论课结束之后,教师给学生留下若干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寻找答案,并在后续的答疑课中进行解答。学生寻找答案的方法并不局限于书本,可以借助微信平台及其他网络渠道。微信平台具有超强的资源整合能力,传送资源也十分方便,大大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9]。尤其是医学影像专业微信公众号的应用,不仅能够使影像学专业学生有阅片的实践机会,而且对于学生影像诊断思维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0 ]。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对提高线上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五、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提高系统性学习能力
线上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网上微课,它更加注重知识的整体性与学习的系统化,是对一门学科全面而有序的深入学习,而非碎片化的知识堆积。在现实教学中,一门学科的教学时间往往较长,学生可能会出现刚接受新的知识就已经忘记所学知识的情况。尤其线上教学缺乏教师的日常监管与督促,学生难免会出现“学完就丢”的情况。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帮助学生建立更加系统的知识网络,教学团队可以在课堂中适当引入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完整的逻辑架构及全脑的思考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大大降低了时间的耗费,可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是一种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先进的笔记方法;因此,思维导图是线上教学的一种有力工具[ 11 ]。
通过使用关键字的方式,使学生在做笔记时主动思考每一个知识点的要点是什么、需要掌握的核心是什么,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知识点的学习上,而且关键知识点的连线为众多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学生形成系统化学习,也避免学生将大量的学习时间浪费在不必要的内容上。在思维导图的创造过程中,我们通过使用颜色、形状和想象力激发右脑的潜力。图像的使用可以加深我们的记忆,使用者可以把知识点中的关键字和图形相联系刺激感觉器官,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
影像诊断专业课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将解剖学、病理学与影像正常表现、疾病影像表现知识点融会贯通,是掌握这一门知识的关键。利用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将新旧知识相结合,改变原有认知结构,将新的知识同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让学生明确每个单元、每个章节的学习内容在整个课程学习中的地位和意义,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强化记忆[ 12 ]。此外,思维导图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不仅能够加强影像学课程的学习,还能够应对众多其他医学课程的学习。
六、课前预习、课后答疑及课后作业要相互补充,提高学生线上学习参与度
线上教学要求我们在脱离传统课堂的条件下把教学工作做到位,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学”的目的。线上教学的难点在于教师难以把控学生实时的学习情况。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监管责任基本由家长承担,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监督,难免会出现某些学生偷懒的情况;因此,教师针对每一节内容都要做好教学设计,在课前通过教学软件发布预习内容,利用系统反馈功能了解学生的课前预习情况,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上课时,采取打卡签到模式,监控学生的上课情况。对于没有签到的学生,做到及时提醒并警告。在课后发布练习作业,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评论、留言的形式与学生进行线上互动答疑,提高学生在网络教学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度,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课后作业是教学效果检验的重要环节,作业要尽可能全面覆盖大纲要求的重点内容,形式应多样化,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及问答题等多种题型。学生做作业时,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借助网络搜索答案或相互之间抄袭的情况,教师可以在答疑课上公布课后作业答案,通过教学软件对作业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作業完成情况、作业成绩、错误发生率等,并针对错误率高的题目重点梳理相关知识点,强化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课前签到、参与答疑次数、发言次数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纳入最终成绩考评,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线上学习参与度与主动性。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对每次教学的反馈情况,比如学生可以直接在教学软件中留言、发表话题及通过微信、QQ、电子邮件与教师直接进行交流沟通。而教师必须对反馈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对于教学团队来说,线上教学既是一次锻炼,也是一项挑战,促使教师团队更加深入地了解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熟悉新的教学技能与方法,不断积累线上教学经验,为今后教学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七、考试模式的思考
疫情期间的线上考试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考试完全依赖网络进行,对于考试平台及网络的运行顺畅程度都有一定的要求。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我校期末考试时间推迟至学生返校后,以避免学生受到网络或者考试平台因素的影响。为确保线上考试能够安全顺利地进行,我校提前组织了线上模拟考试,建立了学生参与情况的反馈联动机制,针对线上模拟考试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完善考试系统使用功能,指导学生熟悉操作流程,并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做好应急处理预案。我校在疫情期间的考试方式与传统的考试类似,学生仍集中于教室内,利用线上教学平台系统完成答题。考试试题采取授课教师自行出题或从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的形式,从而避免了试卷的印刷、分装等繁杂的考务工作,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提高了考试效能。此外,线上答题不需要进行人工阅卷,避免了教师在批改中出现错误的情况。教师可对考试成绩的计算方式进行设置,可以计算学生的最终成绩,亦可以根据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计算学生的综合成绩。比如,影像学课程是将课程的签到、参与讨论、课后作业情况及期末卷面成绩等按教师分配的不同权重计入学生的最终成绩,对线上教学来说,这样计算得到的成绩或许更为科学、合理,有助于提高学生平时的学习参与度,提高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考试平台系统会自动计算最终成绩并且提供精准的报表,无须人工统计,高效、省时。疫情期间的考试模式以“集中式”为最佳,有利于监管考场纪律。
八、结语
综上所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线上教育势在必行。对传统教学模式来说,线上教学是一种挑战与革新,也是教学模式的一次创新与探索。线上授课高度依赖于高效的教学平台和流畅的网络运行,这些互联网工具的出现也体现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成果。另外,线上授课缺乏对学生的监管,因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十分重要,教师需要精心准备课件,通过多种互动与考核方式,使授课得到满意的效果。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2021年第43期·“高等结构动力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方法初探 2022/7/28
- 下一篇:2021年第43期·“工程制图”课程异步SPOC混合式教学设 202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