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产教融合理念下中药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韦国兵 廖夫生 胡奇军
[摘 要] 随着国家一流学科及一流专业建设的开展,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越发凸显。通过以产教融合理念为指导,对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展开思考和探索。通过对产教融合背景下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基本策略,由此构建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产教融合“双轮驱动”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可以为创新型中药学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 产教融合;中药学;实践教学;体系;探讨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以‘胜任力为导向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中药学专业立体化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20YB152)
[作者简介] 韦国兵(1976—),男,湖南益阳人,博士,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控制及分析化学研究;廖夫生(1977—),男,江西吉安人,硕士,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质量控制及分析化学研究;胡奇军(1975—),女,湖南益阳人,硕士,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学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9-0076-05 [收稿日期] 2020-12-23
2017年12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启动“双一流”建设,各省也先后启动一流学科建设。2018年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2019年中药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专业,标志着江西省中药学高等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17年1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产教融合能更好地发挥教育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1]。如何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将产教融合与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成为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改革研究的重点。
一、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2019年10月25日,全国中医药大会召开,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指示精神要求,在当前阶段要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与产业化进程,实现中医药产业和中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中医药智慧力量[2]。因此,中医药高等教育要强化中医药专业技术技能积累传承作用,广大中医药人要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将传统的中医药专业知识技能技艺创新与传承下去。当前,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加强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是培养现代中医药发展事业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二、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随着中医药院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中药学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逐渐面临实践教学师资严重短缺、资源紧缺的现状,致使中药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产生了以下问题:
(一)实践教学中课本理论知识多、与企业实际生产实践结合少
目前大部分中医药院校招聘教师都要求引进博士生,且绝大多数博士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任教,导致目前中医药院校实践教学教师很少有过中医药企业工作经历或中医药生产相关工作经历,部分中医药院校甚至没有聘请中医药企业技术骨干或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实践教学带教老师,导致当前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带教老师实践教学水平低于理论教学水平,导致中药学专业学生对中医药行业趋势、中医药生产技术发展态势知之甚少,不了解中医药产业生产所需知识、技术和工艺的发展趋势,在实践教学中导致学生实践教学与中医药生产实践脱节,实践教学时只能参照课本,无法实现中药学专业理论知识与中医药生产实践的有效结合。
(二)实践教学中实践教学目标模糊,理论课程学习多、实践训练项目少
目前大部分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目标模糊,只是将实践教学当作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的补充,甚至忽视实践教学,不能有效结合当前中医药产业对中医药人才选用的标准,只是将常规中药学专业实验内容进行修改升级成实践教学内容,缺乏中医药生产实践特点,使实践教学环节及实践教学内容与中医药企业生产实践脱钩,导致部分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的實践教学目标还聚集在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上,无法实现培养学生的中医药职业能力的目标,导致所培养的中医药人才不能满足当前中医药产业的实际发展需求。
(三)实践教学中校内学习多、校外实践少
近年来中医药院校的不断扩招,造成学校教学经费和实践教学基地等条件都相对不足,部分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采用随堂练习形式,没有进入中医药企业生产车间开展实践教学。大多数实践教学在学校实训场地完成,使学生无法接触并学习到中医药行业前沿生产技术,导致学生对实践教学中实践技能培养的连续性要求的忽视,无法体现中药学专业“能力本位”教育的行业特点,中药学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缺乏,不具有竞争优势。
(四)实践教学中学校老师多、企业老师少
虽然大多数中医药院校重视校外中医药企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并广泛开展实践教学合作,但实践教学内容与规模往往受限于企业需求与发展需要,而且大多数中医药企业中真正愿意参与实践教学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很少,导致当前大部分中医药院校实践教学是理论课教师指导实践教学任务,教师在中医药实践教学方面经验缺乏,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提升。虽然部分中医药院校通过校企合作班办学,从企业聘请高级技师作为实践指导教师,但存在实践指导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基础差、中药学职业素养欠缺等问题,造成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与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生产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
(五)实践教学中陈旧知识多、前沿知识少
实践教学过程中部分中医药院校学校开设的实践教学课程内容陈旧,没有紧跟中医药生产前沿,没有及时融入中医药科学研究的最新科研成果;中医药生产专业书籍与相关图书资料缺乏,中医药院校实践教学与企业联系不够紧密,造成学生缺乏获取中医药生产前沿新知识、新信息的渠道,从而导致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逐渐减弱,中医药高等教育与社会对中医药人才需求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医药企业招聘难和中药学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两难”矛盾现象越来越凸显。
(六)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评价模式不合理
1.评价主体单一,学生与实践教学合作企业參与度不高。目前,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对学生实践教学成绩的评定,完全取决于任课教师,学生与实践教学合作企业的参与度不高。教师对实践教学成绩的评价基本自主进行,教师根据教学安排与教学要求完成实践教学任务,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再根据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情况完成并上交学生实践教学成绩,往往是教师根据自己对实践教学的理解制作的实践教学评价表,实践教学成绩具有非常大的随意性及主观性。在评价过程中,学生全程被动接受,不仅无法全面客观评价自己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也无法与同学的能力进行评价和横向对比。学校的实践教学质量是否符合中医药行业从业标准,培养的中医药人才能否满足中医药企业生产岗位需求等各方面都需要中医药企业的判定,但是在实践教学实际评价时往往欠缺企业评价,这意味着学校培养的是自己认定的人才,而不是企业需要的人才。因此,造成中药学实践教学的评价主体仍然以教师为主,其他主体的参与较少,甚至没有;在评价内容上随意性太大,不能全面中肯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这种评价方式不仅完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及评价的多样性,同时也将学校与企业剥离,不利于中医药创新人才培养。
2.评价体系不合理,评价过于注重知识与操作技能考核,忽略理论联系实践。在进行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方式调研时,发现大多数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实践课程成绩的评定主要集中在实践操作和平时成绩上,只注重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考核,而忽视了理论联系实践、工作态度、职业道德等的考核,与素质教育的三维培养目标相背离。中医药院校针对中药学专业实践技能的考核评价,通常是完成实践课程中某一单元的实践操作内容,如制作中药片剂,让学生完成指定的项目(中药片剂压片、片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等),以此检验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在评价体系中,往往根据随堂操作、考勤、实践操作水平能力等指标进行考核,而且评价指标权重设置随意,倾向于次数频繁的随堂测验,导致学生出现认知偏差,认为专业考核是整体实践教学评价,导致评价方式过度拔高专业能力在岗位中的地位,弱化学生的个人素养、职业道德等指标,缺乏科学合理性,不能真实考核并反映学生的真实实践水平,不利于进行针对性的加强训练,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三、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策略
(一)基于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实践教学是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培养中医药创新人才的组成环节。(1)树立现代化的实践教学观念,明确实践教学在中药学高等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践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职业道德,而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2)从满足现代中医药事业和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需求出发,制定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促进现代中药学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3)以中医药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中医药能力和职业胜任力为主要目标,确立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目标;(4)以服务国家中医药事业现代化发展和胜任中医药生产岗位职责为需求,以培养岗位胜任力为宗旨,落实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真正实现中医药强国战略。
(二)基于中医药企业生产环境,优化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过程
中药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要以中医药企业生产环境为出发点,坚持以满足中医药企业生产需求为目标,以训练和培养岗位胜任力为中心,以职业胜任力培养为核心开展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1)校企合作,开发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教材。当前中医药院校开发的实践教学教材已经无法适应中药学实践教学发展的需要,因此,中医药院校要加强与中医药生产企业的合作,加强校企合作实践教材开发,结合中医药企业的用人需求,重点研发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实效性、特色性的实践教学教材。(2)基于中医药技能传承,通过“师承制”模式开展中药学实践教学[3]。中药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通过“师承制”模式强调技能学习方法,实现“做中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岗位胜任力。(3)利用中药学实践教学虚拟仿真教学软件建立中药学专业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从中药资源、中华本草、中药质量评价、中药药效与安全、中药炮制与中药制剂、中药产业链关键环节等模块建设中药学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全面培养学生的中药学生产实践意识[4,5]
(三)加强中药学实践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引进来”的方式引进中医药企业技术人才,充实和优化中药学实践教学教师队伍。中医药院校可以聘请中医药企业高级技师及管理人员作为学校兼职教师,指导中药学实践教学;成立校企联合工作室加强校企合作,邀请中医药企业高级技师和管理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提升中医药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面向中医药企业招聘高学历科研人员或具有自主创业经验的中医药人才充实中药学教师队伍,提高中药学实践教学效果。通过多种途径引进中医药专业高能技术人才,优化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中药学专业多层次核心实践教学能手,实现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四)引进中医药企业岗位能力评价模式,建构科学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中药学实践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中药学人才培养质量,中医药企业是中医药人才培养的“试金石”。因此,在实践教学中要引进中医药企业评价模式建构科学的中药学实践教学评价体系[6]。(1)强调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建立多元评价方式。按照中医药企业岗位需求考核学生的生产管理能力、药品研发能力、药品推广能力等,通过多元评价方式对不同岗位的胜任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实现实践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2)强调技能与专业素质的结合,建立多元化指标评价体系。针对中医药企业对不同岗位实践能力评价指标要求的不同,考查学生在实践教学期间的在岗状况、学习纪律、学习态度、交流沟通能力、实践技术能力和任务完成状况等,着重考查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高低,突出技能与专业素质的结合。(3)构建校、企、师、生多方参与的多元实践教学评价主体,实现中医药教育与中医药企业岗位面对面,提升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效果,培养胜任中医药企业生产岗位需求的中医药人才。
(五)开展校企合作,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提升实践教学质量
1.引企入校合作办学[7]。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开设企业冠名班开展合作办学,邀请中医药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及人力资源等,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及校内实训基地开展实践教学,直接为中医药企业培养合格人才。
2.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利用企业的设备、技术与资源优势,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验室,为中药学专业学生提供仿真工作环境,开展实践教学与实训教学,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岗位胜任力。
3.整合企业设备资源,改造校内实践教学条件。通过引入合作企业更新换代淘汰设备,整合校内教学资源,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中医药岗位胜任力。
四、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
针对当前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师资不足、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够等问题,江西中医药大学通过对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在中药学实践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聚焦产教融合,通过“双能型”青年教师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高校与企业教学“双主体”功能的发挥,构建产教融合“双轮驱动”实践教学新模式,大力改善实践教学资源,优化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提升中药学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水平,锻炼并提升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8]。
(一)大力提升中药学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在中药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中,将提高中药学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设为“第一轮驱动”,大力提升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提升中药学专业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一方面积极鼓励学校新引进的青年博士教师进入合作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开展企业项目研究,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问题,使教学科研方向更接地气,同时使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得到提升。同时,积极引进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的中医药专业博士进入学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打造“双能型”教师队伍。近5年来,药学院先后有9名青年教师进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开展企业项目研究工作,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引进了5名有丰富企业工作经验和管理经验的博士进入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开办校企合作班及企业冠名班,聘请中医药企业技术人员进入教师队伍从事实践教学,与高校教师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近年来,先后聘请江西省内5家知名中药生产企业54名技术骨干,加入教师队伍承担实践教学工作,与校内专业课教师一道组成“双师型”师资队伍,共同完成理论与课程实践教学任务,使中药学专业实践教学由单一的学校教育转变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新模式。改革传统的“讲—听”型填鸭式教学,启迪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双师”的引导下主动提出问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思考,实现中药学专业知识与思想在课程与企业“两线”中得到交流、碰撞、汲取和升华,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
(二)大力提升中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在中药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中,将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设为“第二轮驱动”,大力提升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是通过企业冠名班的模式“引企入校”,借助企业的技术力量,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中医药实践能力。迄今已有6家企业先后在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开设冠名班,开展合作办学,分别冠名为“博雅班”“施强班”“景德中药班”“地康班”“洪兴班”“康缘班”。(1)中医药企业与药学院共同协商,共同制定校企合作班学生培养方案,签订合作协议;(2)企业到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进行开班宣讲,采取学生自愿原则,经面试后组建校企合作班;(3)选拔若干班委,通过班主任与班委达到班级自主运营,按计划开展班级课程及活动的组织;(4)为保证校企合作班办班质量,企业选派企业高管、人力资源骨干、技术骨干到校进行现场授课,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岗位的实训能力;(5)为培养和提升中药学专业学生中医药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校企合作班课程分为企业文化、中医药技能知识、生产、营销、管理、基础能力素质培养等模块课程;(6)为培养中药学专业校企合作班学生的综合能力,企业建立定期组织学员进行校外素质拓展制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7)为培养中药学专业校企合作班学生中医药创新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共建联合实验室:根据学生兴趣和企业发展需要组建联合实验室,遴选优秀学员进入联合实验室,根据企业发展需求,共同确定研发项目,共同参与研发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8)建立积极的评价考核制度,校企合作班学生的在校专业成绩、表现及公司课程成绩等均计入学员期末考核中,最终转化为分数进行综合评定,企业在培养周期末给出学员综合评定成绩,为表现优秀者颁发企业奖学金,综合评定成绩合格者给予结业,综合评定成绩不合格者取消定向培养资格并不予结业;表现良好、综合考核优秀的毕业生,优先进入企业工作。
通过产教融合“双轮驱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优化了“产教融合”实践教学生态环境,培养了一批“双能型”青年教师,建立了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发挥了中医药院校与企业教学的“双主体”功能,引企入教,产教融合,充分发挥企业教学主体作用;强化了中药学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促进了中药学专业理论、实践教学相长,提升了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周婷.產教融合背景下中职服装专业实践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2]新华社电.习近平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39(11):1285.
[3]王斌勝,于京平,于东林,等.师承制教育模式对中医学专业贯通式实践教学的启发[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9):144-146.
[4]李平,毛昌杰,徐进.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提高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1):5-8.
[5]韦国兵,徐向红,胡奇军,等.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导向的中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立体化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亚太传统医药,2017,13(11):153-155.
[6]唐吉深,莫燚.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探析[J].教育现代化,2020(8):16-18.
[7]洪鹏鹏.校企联动订单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职教育模式研究及对策[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9(2):24-27.
[8]管丹.基点·形态·本质:产教融合的内涵分析[J].职教论坛,2014(35):79-82.
Exploration on the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WEI Guo-bing, LIAO Fu-sheng, HU Qi-jun
(School of Pharmacy, Ji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Nanchang, Jiangxi 330004,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first-class disciplines and first-class majors, the re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plays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ole i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ncept of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 majo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ractice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 major of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he necessity of practice teaching re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 major of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expounded. On this basis, the basic strategies of practice teach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 major in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vide a new “two-wheeled” practice teaching model of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 major in TC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rovide intellectual support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CM talents.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pharmacology;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exploration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文:CDIO与“以学生为中心”结合的“流体力学”教 2021/9/14
- 下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工程认证背景下“环境监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