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图像场域构建研究
刘玲
[摘 要]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图像的作用,构建一套以图像为载体、服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图像场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它是“左图右史”历史教育传统的要求,是“图像转向”认知方式转变的要求,更是“八个相统一”思想政治课建设的要求。其建构路径可从三个维度着手:一是让图像讲故事,包括史实的图像化和理论的图像化;二是让图像提问题,即通过图像呈现问题;三是让图像引領价值观,使学生在图像的潜移默化中接受理想信念的洗礼。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图像场域;构建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北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纲要课教学应对‘认知方式图像转向的教学设计和方法改进”(BJSZ2019ZC34);2018年度北京体育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红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研究”
[作者简介] 刘 玲(1990—),女,安徽怀宁人,博士,北京体育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0-0117-04 [收稿日期] 2021-02-25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中,图像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元素。各类历史人物照片、事件照片等,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辅证,本身也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现代多媒体技术催生的历史纪录片、写实电影等,更为教学活动提供了不小助力。面对丰富的图像素材,有一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图像是否只是教学内容的补充?本文认为,不能把图像仅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在如今这个“读图时代”,图像在“纲要”课教学中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由此,本文提出了“图像场域”的概念,探讨在“纲要”课教学中深度融入图像元素的基本路径。
一、什么是图像场域
“场域”(field)的概念,最初由法国社会学大师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它指的是“位置间客观关系的一网络或一个形构”[1]。它不是实在具体的场所(如一处庭院、一个街区等),也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领域(如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等),而是由客观关系构成的抽象系统。在“纲要”课教学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就是一套紧密联系的客观关系,它们共同构成“纲要”课教学的特有场域。在教学手段方面,充分发挥图像的作用,构建一套以图像为载体、服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教学体系,就是图像场域的建构。如图1所示,教学效果M点,不仅取决于X轴教学目标的设定和Y轴教学内容的设置,也取决于Z轴图像元素的使用。
二、为什么要构建图像场域
构建一个适用于“纲要”课教学的图像场域,是非常必要的。它是“左图右史”历史教育传统的要求,是“图像转向”认知方式转变的要求,更是“八个相统一”思政课建设的要求。
(一)“左图右史”的历史教育传统
“纲要”课是一门以历史知识为载体的思政课。合理借鉴历史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可以使“纲要”课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在可借鉴的历史教育方法中,“左图右史”自古就是优良传统之一。宋代郑樵《通志·图谱略》清晰阐述了“图”这一元素对于求学的重要性:图,经也;书,纬也。一经一纬,相错而成文……见书不见图,闻其声不见其形;见图不见书,见其人不闻其语。[2] (P729)也就是说,没有“图”,我们就无法看到学问的全貌。
郑樵的这一论断在今天看来依然有其科学性。知识的传授一般分为两个过程: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首先,在教师讲授环节,当教师向学生描述一个客观对象时,图像永远比文字更具说服力,因为图像可以做到对客观对象某一角度的完全还原,而文字却做不到。如果图像还原是一台“照相机”,文字描述就是一个“翻译”。在把客观对象“翻译”为文字的过程中,文字描述哪怕再精确、再形象,也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真”。其次,在学生理解环节,效果同样如此。直观的图像可以把客观对象的原貌直观地映射在学生的头脑中,无须其他的转换环节。文字描述在进入学生头脑的过程中会再次被“翻译”,使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失真”的客观对象再次“失真”,离原貌越来越远。在“纲要”课教学中,会涉及大量的历史人物、建筑、服饰、器物、地点等信息。对于这些信息的介绍和讲授,图像呈现在很多时候是优于文字描述的选择。
(二)“图像转向”的认知方式转变
在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声音和图像是人类的主要表达方式。文字出现以后,以其抽象性和概括性逐渐得到人类的青睐,进而取代声音和图像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和信息沟通的主要方式。文字不是世界本身,文字是对世界的“翻译”。可以说,文字时代的人类,已经习惯于通过文字来“翻译”世界。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尤其是照相机、摄像机、计算机等的相继问世,图像这一古老的表达方式开始回归,日渐成为人们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这一过程被称为“图像转向”,即认知方式由文字转向图像。
当前进入大学的“00后”大学生,正是在这个图像时代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绘本、动画、电视、电影、网络游戏等,充斥着他们成长过程的每个阶段。他们已经习惯于通过眼睛去“看”世界、感知世界。即使在成年之后具备了文字思维,他们也没有抛弃早已存在的图像思维。例如,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他们总是倾向于使用图片、短视频、Vlog等形式去表达自我,而不仅仅是文字。简言之,图像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认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之一。
大学生认知方式的“图像转向”,要求“纲要”课教学进行深度变革。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纲要”课一直以文字讲授为主要教学方法。这实际上是给教学效果打了两次折扣。首先,“纲要”课是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它的灌输性是被学生天然排斥的。以文字讲授为主,会放大它的灌输性,更不利于学生的接受。其次,以文字讲授为主,是与大学生认知方式的“图像转向”相悖的。对于已经习惯了“读图”的大学生来说,没有图像元素参与的教学过程很难激起他们的兴趣。因此,要使教学效果不打折扣,纲要”课必须积极引进图像元素,以适应大学生认知方式“图像转向”的时代趋势。
(三)“八个相统一”的思想政治课建设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方向。要实现“八个相统一”,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主动拓展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图像元素是可以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的。首先,从必要性上看,“八个相统一”要真正落地,前提之一是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和方式与学生沟通。如上文所述,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方式已经表现出强烈的“图像转向”。只有主动适应这一趋势,合理使用图像元素进行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才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增强思想政治课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其次,从可行性上看,图像可以为“八个相统一”的实现提供一定的助力。比如,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在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统一要求的同时,可以根据学情、校情、国情等合理融入图像因素,实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最后,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也就是注重启发性教育,可以以图像为问题,引导学生在图像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进而水到渠成、得出结论。
作为一门具有历史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纲要”课教学以图像为手段实现“八个相统一”,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丰富的历史图像资源。写实图像方面,有地图、地理环境照片、建筑物照片、人物照片、历史场景照片、原始音视频素材等。非写实图像方面,有人物画像、历史场景画作、电视电影等。此外,如果把图像上升到一种图像思维,那么,图表、图标、思维导图等用于展示逻辑关系的元素都可以被纳入图像的范围。总之,“纲要”课教学完全可以利用自身條件构建一套以图像为载体、服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教学体系。
三、如何构建图像场域
“纲要”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3] (P2)。简言之,就是使学生领会“四个选择”。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纲要”课图像场域的构建,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着手,即让图像讲故事、提问题、引领价值观。
(一)让图像讲故事
“纲要”课具有历史性和理论性的双重特性,这两种特性是交织在一起的。历史是理论的注脚,理论是历史的框架。也就是说,史实(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围绕“四个选择”(教学目标)来进行的。无论是史实还是理论,在特定的章节中,都可以通过图像来呈现。这就是史实的图像化和理论的图像化。
史实的图像化多运用在史实描述中,即用图像代替语言描述史实。因为在很多描述史实的教学环节,图像的还原性和生动性使得它比文字表述更具说服力。这在“纲要”课教学中是运用最多的手段之一。有大量的历史照片、纪录片和写实电影可供选择,将这些图像素材有选择性地插入教学环节,有助于加深学生印象,活跃课堂气氛。比如,教师在讲授“新中国的成立”这一小节时,可以使用中央档案馆于2019年公布的开国大典彩色视频。与以往的黑白影像不同,这段彩色视频以原汁原味的色彩真实还原开国大典,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他们身临其境般感受到历史人物的激动和兴奋,进而意识到新中国的成立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
理论的图像化指的是用图像来表达理论,准确地说,是用思维导图通过逻辑关系将理论展示出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以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例,对于基础知识还不够牢固的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说,这一思想并不易理解,再加上通篇的文字描述,更是对学生专注力和理解力的挑战。要改善这一状况,可行的方法之一就是制作思维导图,如图2所示。在这个等边三角形中,“工农武装割据”居于中间空白部分,说明它是重点讲授对象。三角形的三个角,用三个单层圆圈填充,说明它们所展示的内容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三个重要方面。三个单层圆圈之间,两两以双向箭头相连,说明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通过这个三角关系图,学生就能明白: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中,土地革命是中心内容,只有实行土地革命,把农民发动起来,摧毁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基础,红军和红军战争才能得到支持,根据地才能巩固和发展;武装斗争是主要形式,不建立强大的红军,没有红军战争的胜利,土地革命就没有保障,根据地也不能存在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是战争阵地,没有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是流寇主义,土地革命也就无法开展。
(二)让图像提问题
问题探究式教学法是“纲要”课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与讲授法相比,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具有激发学生主体性、锻炼学生思考能力等诸多优点。传统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法通常以文字描述直接提问,不借助其他手段。但如果加入图像这一手段,通过图像展现问题,让学生通过图像自己发现问题,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图像来呈现问题。尤其是当问题涉及一些历史对象的评价时,通过真实的历史照片或纪录片来呈现,将会有力增强评价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例如,在教学“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进展”这一节,教师可以用深圳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图来提问:“改革开放给深圳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从遍地黄土到花园城市,万丈高楼平地起,深圳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所展现出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通过历史照片的前后对比,学生就能直接体会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
在课后的学生自学环节,教师也可以通过布置作业引导学生在图像中找问题。海量的历史照片、纪录片、电视电影等,都是可利用的资源。鼓励学生在这些资源中发现问题并在课堂中展示,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加深他们对于某一问题的认识,也有利于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和气氛的活跃。
(三)让图像引领价值观
“纲要”课的教学目标不是简单地传授历史知识,而是使学生领会“四个选择”,坚定“四个自信”,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是“纲要”课的终极使命,也是艰难挑战。因为当代很多大学生个性鲜明,比较排斥来自外部的价值观塑造。要应对这一挑战,应积极探索隐性教育的路径和方法,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价值观的改造。在这个过程中,图像可以发挥一定的引领作用,因为它极富生动性和感染性,只要使用得当,就可以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坐落于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沙洲村民俗广场的“半条被子”雕像、被侵华日军杀死并剖开腹部的杨靖宇将军的照片、淮海战役中支前民工的小推车的照片等,无须太多言语,就可以传达出中国共产党的强大力量。如果在课程的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到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更能发挥图像的熏陶作用。一座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是一条条由图像(搭配文字)组成的立体历史长廊。前来参观的学生犹如置身历史现场,全身心浸润其中,接受理想信念的洗礼。
四、結语
“纲要”课教学图像场域的构建,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它适应当代大学生的认知特点,符合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的要求,有助于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注意的是,构建图像场域的三个维度——让图像讲故事、提问题、引领价值观——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在实际教学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价值的图像,经常能同时发挥两个甚至三个维度的作用。此外,构建图像场域并不意味着抛弃文字。文字具有不可替代的解释、提炼和归纳作用,就像连接带或润滑剂,把一幅幅图像连接到一起。如果离开了文字,图像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其效能。
参考文献
[1]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146-150.
[2][宋](郑樵.通志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A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mage Field in the Course of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LIU Ling
(School of Marxism,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it is necessary and feasible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images and build a set of “image field” which takes images as the carrier and serves the teaching objective and teaching content. It is the requirement of the history education tradition of “picture the left and history the right”,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ognitive mode transformation of “image turn”, and the requirem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construction of “the eight unification”. The concrete construction path can start from three dimensions. Firstly, let images tell stories, including the visualization of historical facts and the visualization of theories. Secondly, let images ask questions, that is, to present questions through images. Thirdly, let images lead values, so that students can accept the baptism of ideals and beliefs under the unconsciously influence by images.
Key words: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image field; construction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文:OBE理念下机械创新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2021/9/22
- 下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课程体系优化 202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