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18期·以“情、理、力”为基石的“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7/5 9:58:36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18期

[关键词] 药理学;课程思政;医药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湖南省课程思政建设项目“药理学课程思政”(HNKCSZ-2020-0058)

[作者简介] 杨芝春(1977—),女,湖南武冈人,医学博士,中南大学湘雅药学院药理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代谢性疾病药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8-0021-04 [收稿日期] 2021-08-23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效应及药物代谢的医学专业课程,是联系药学与医学、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课程。我校医学各专业都将“药理学”设为必修课。作为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药理学”到底要达到怎样的人才培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因此,充分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围绕立德树人的目标,积极探索“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医药人才。

一、“药理学”课程思政的总体建设方案

(一)人才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从情、理、力三个层面展开,着力培养三观正、有情怀、有能力的新一代医药工作者。其中,“情”包括爱国爱人、爱岗敬业、珍视生命、医者仁心等;“理”指万事万物之理及为人处世之理;“力”包括学习力、沟通力、约束力和执行力等。

(二)教学形式与评价方式的改革

采取“第一、第二课堂”并驾齐驱的方式:“第一课堂”(课堂教学)注重教学方法多样与师生互动,适时进行翻转课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表达、组织能力;“第二课堂”(课后实践)形式多样,包括网络学习、资料查找、撰写报告、设计问卷调查并统计分析数据、参观社会机构等。为鼓励学生积极认真参与“第二课堂”的学习,对评价考核机制进行改革,采取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二、“药理学”课程思政元素映射点

课程思政元素非常丰富,包括爱国主义和职业道德教育、科学思维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等。如何将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有机融合,是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药理学”主要课程思政元素映射点见表1。

三、教学方法与举措

(一)課前脚本设计(教学内容中穿插思政元素)

课堂授课的内容源于课本但高于课本,要综合多本教材进行知识点提炼与完善,穿插一些与课堂教学相关或感人至深或具有警示作用的真实事例;及时查阅文献,引入一些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将课本知识与思政元素进行有机融合与脚本设计,让理性为主的医科学习带点感性的温度。

(二)课中倾情演绎,教师主场(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课程思政)

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战场,为了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花心思熟悉脚本,做到各知识点能够娴熟于心,张嘴就来。尽量多使用设问及逻辑推理等教学方法。授课时需要换位思考,从学生的立场及反馈调整授课方式和节奏。

(三)课中角色互换,学生主场(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请你当老师”角色扮演环节:让学生上台当老师,讲解教师提出的思考题或对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归纳总结,可考查学生对本堂课重难点的把握程度,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

(四)课外适当拓展(将思想政治教育搬出课堂)

“第二课堂”包括社会实践、小论文撰写或“每周一思”“每周一读”等。教师要与学生交朋友,及时了解他们学习生活状态并授业解惑。除此以外,我们还开通了微信视频号“老杨讲药理”,针对药理学代表药物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并根据最新的研究进展或临床用药指南的修订,进行书本外知识的拓展,为学生深入学习提供了网络资源的支持。并且,由于视频号受众广,包括医生、药师、非医学专业人员等,对于医药从业人员的基础知识强化及广大群众的健康科普具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有助于课程推广和人才培养理念的传播。

(五)形成性评价与反馈机制

在课中及课后设置了问卷星扫码答题环节,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基础题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用思维训练题锻炼学生逻辑推理、发散思维等。通过期中考试及问卷调查(“药理老师跟你聊聊天”)等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及学习困难。比如,在“药理老师跟你聊聊天”问卷中,设置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包括“你大学期间有清晰的学习目标吗”“促使你学习的动力是什么”“你目前学习状态如何”“什么时候复习”“你喜欢自己的专业吗,原因是什么?要是不喜欢准备怎么办”等问题,有助于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职业规划和心中困惑;另一方面,询问学生“你希望在药理学习中有什么收获”,了解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需求。从反馈来看,大部分学生有清晰的奋斗目标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些学生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或者由于惰性等原因,学习遇到了一些困难,缺乏学习的内生动力,学生不仅希望从教师这里学到科学思维、专业知识,更希望能够从教师这里得到关心和帮助,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与学生的深入交流,为教师根据不同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提供了依据。

2021年5月,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100名毕业生编撰的医学生成长指南《寻路桐梓坡》在网络更新完毕。该书为优秀毕业生根据自己求学经历撰写的学习指南,用于指导学弟学妹高效学习。其中有关药理学学习攻略的部分基本上是教师希望传承下去的东西。教育效果好坏评价主要在于教师想要学生学到的知识、拥有的能力,他们是否认可、领悟并传承。“从教到学”的本质,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与精神的传承。

四、教学案例分享

授课对象:临床医学八年制(1学时)。

授课内容:《药理学第3版》(杨宝峰、陈建国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章第二节神经肌肉阻滞药。

教学目标: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为培养“情、理、力”兼备的新时代医药人才;专业教学目标包括掌握两类作用于NM受体但机制迥异的神经肌肉阻滞药,并掌握联想、推理、对比等学习方法,培养归纳总结及表达能力。

教学脚本设计(含课程思政映射点):将授課内容分成两个故事,分别为揭穿“毒狗针”的真面目(琥珀胆碱)与江湖奇毒“见血封喉”那些事儿(筒箭毒碱)。

(一)揭穿“毒狗针”的真面目(20分钟)

引入网络报道中使用“毒狗针”——琥珀胆碱的违法案例,采取层层设问的方式一步步讲解本节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比如,首先设问:“毒狗针”的真实面目是什么?为什么将其涂在毒镖上可以猎杀动物?带领学生边思考边进入本章节标题,点明琥珀胆碱是一种神经肌肉阻滞药,可引起骨骼肌松弛等。然后设问:琥珀胆碱是如何引起骨骼肌松弛的呢?首先我们请一名同学带大家一起来回忆骨骼肌收缩的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过程(此部分为已经学过的内容,有助于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训练其语言组织能力)。接着提问:既然骨骼肌收缩是因为乙酰胆碱激动了胆碱NM受体引起的,那么琥珀胆碱要激动受体还是阻断受体才能发挥肌松作用?将问题抛出后,请全体学生举手表决,看看大部分学生认为琥珀胆碱是受体激动药还是阻断药。这个问题涵盖了本节课的难点,因为按照大部分人的思路,既然激动受体可以肌肉收缩,那么要松弛骨骼肌肯定是要阻断受体,事实上,第二个故事将要讲的筒箭毒碱确实是通过阻断NM受体发挥肌松作用的,但琥珀胆碱却是通过激动NM受体引起肌松。所以通过设问,点出了琥珀胆碱与筒箭毒碱这两种肌松药的本质区别,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将重难点讲完后,再次设问:既然琥珀胆碱可以引起肌肉松弛,大家想想临床上可以用来干什么?(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测,然后教师揭示琥珀胆碱的临床应用并解释为什么主要用于操作时间短,对喉肌松弛要求高的肌松操作:诸如气管插管、支气管纤维镜、胃镜等检查及破伤风肌痉挛等,而不用于历时长的胸腹部手术肌松)。接下来追问:那病人用了药以后,会出现哪些变化?引入琥珀胆碱的不良反应,让学生根据药物作用特点分析产生这些不良反应的机制是什么。

(二)江湖奇毒“见血封喉”那些事儿(10分钟)

从大自然中的有毒植物谈起,引出剧毒植物“见血封喉”,点明其主要成分为筒箭毒碱。阻断受体发挥作用的肌松药比较容易理解,可以用一些俗语“在其位不谋其政”“尸位素餐”等解释阻断药的作用机制及“竞争性拮抗”与“非竞争性拮抗”药物的特点。在讲筒箭毒碱中毒解救时,可以从民间传说“凡毒物,七步之内必有解药”,而红背竹竿草常生长在“见血封喉”树附近,可以解“见血封喉”之毒谈起,设问:假设红背竹竿草可以解毒,那你认为它的汁液可能具有怎样的功效?应该内服还是外用?如果病人来得及就医,又该怎么抢救?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引导他们思考中毒的原因,并从对症(保证生命体征平稳、治疗并发症)及对因(解除受体阻滞状态)两方面思考救治的手段和原理。最后教师引出特效解药新斯的明,此为下节课的讲授重点,点燃学生对下节课的期待。

(三)角色互换训练及形成性评价(15分钟)

1.“请你当老师”环节。“毒狗针”与“一剑封喉”的异同点:采用师生交换身份的方式,请学生上台当老师,给大家讲解这两类药物的异同点,考查课堂学习效率,训练学生归纳总结及表达的能力。

2.问卷星扫码答题(形成性评价)。设置基础题考查全体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设置应用逻辑分析题、病例分析题等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课外拓展

1.每周一思:思考题着重于提升学生专业视角,训练学生科研思维。

2.每周一读(网课、文献、书籍):扩大知识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本节课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拆分与重组,结合生活中的事例,将枯燥的内容分成两个故事进行讲解,从内容上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然后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层层设问的方式讲解本节内容的重点与难点,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毒狗针”与“一剑封喉”的异同点并进行问卷星扫码答题,以评价课堂效率。

此部分课程思政映射点在于:(1)药与毒,并无明确界限,行医之道,如履薄冰,学艺不精,误人性命;但若精通而无德,利用专业知识实施犯罪,危害更甚一层(引入张孝骞先生的训诫和湘雅医学院院训院风“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2)从药物特异质反应切入“个体化给药”及“精准医疗”概念,介绍我校周宏灏院士在遗传药理方面的贡献,一方面,带领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史和前沿进展,刷新认知,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与自豪感。(3)从一些现象,如乙酰胆碱与琥珀胆碱都可以激动NM受体,但效果却大相径庭,有些植物远观绚丽多姿但误触误食却会致命等出发讲授哲学道理:比如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人与人相处正如人与自然相处,要把握恰当的度,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要懂得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道理。(4)通过层层设问等方式培养并考查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复杂问题的能力等。

结语

课程思政建设的方法虽然层出不穷,但是技巧是皮,爱与责任才是骨;课程思政建设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内化于心,让教师从内心真正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并愿意投入精力和热情去上好每一堂课。因此,除了政策层面加以约束,更重要的是提升教师的责任、情怀、品德、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影响学生,引领他们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所谓“欲正人,先正己”。

目前關于课程思政建设的难点在于效果评价机制不完善。建设效果不能简单用课堂的掌声和点赞、学生的考核成绩来评价,也不仅仅是看教师做了多少、付出了多少来衡量,最终还是要看学生从课堂收获了什么,他又长成了什么。这是一种长期投资,不是短线行为。因此,如何建立一种真正体现教书育人效果的长期评价机制应该是未来课程思政建设关注的重点。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