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博士”引争议,钻研学术与追求美丽并不冲突
□孙宁浩(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女孩年级第一牛津毕业#一话题登上热搜,起因是博主朱朱在微博上分享的视频,她从牛津大学二硕毕业并拿到博士offer。这本是值得庆祝的事,但讨论中占比最大的是质疑,争议焦点是她微博的风格不符合做学术的博士形象。“博士形象”应该如何?谁定义了“数学博士”?标签背后,刻板印象日趋僵化,已成弊病。刻板印象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事实上,朱朱正冲击着“博士”标签下的刻板印象。朱朱年轻漂亮、经济独立、热爱分享,在互联网社交中展现了丰富的生活和靓丽的形象。同时,她本人强调“数学是1,其他是0”,比起外在条件和物质享受,她更热爱数学,也因热爱,她苦心钻研并取得了学术上的成就。在此前提下,人们不得不直视她数学博士的身份。但在部分人眼中,右手执笔、左手翻阅、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才是理想的博士形象。朱朱的个性特点与大众的刻板印象产生了摩擦,这些要素被认为与博士形象格格不入,印象与实在的割裂触动了脆弱的评判标准,于是从质疑学历到批判风格再到“学术圈社死”,恶意扑面而来。朱朱被网暴本质上是有色眼镜作祟,大多数人习惯用刻板印象与标签人群的特征相匹配,但戴上有色眼镜看性别、年龄、外貌等特征本身就有失偏颇。朱朱的事件并非特例,她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在算法大数据等综合作用下,信源范围趋窄、观点单一片面,尤其在是非二分法的环境下,不同的声音、鲜明的色彩更容易被关注、被议论。但真相是,热爱数学与分享生活并不矛盾,钻研学术与追求美丽并不冲突,没有一个人不是独一无二的,正如没有一个博士是有固定模板的一般。社会变革速度渐快,若不能用开放的心态接受新思路、新面貌、新形象,标签终将变成小群体的排外武器,束缚的不只是标签下的人们更是日益僵化的印象。当下观念看法日新月异,思维尚且如此,何况是拥有独立灵魂的个人。不论是数学博士、还是生活博主,每个真实的自我都值得肯定,也值得惊喜。撕掉标签、不去定义、不捆绑、不束缚,用包容之心见证变化,创造万象更新的可能,这才是众望所归的新时代。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花大量时间参加学术会议,值吗? 2022/3/30
- 下一篇:战争社会学:从“俄乌冲突”思考一种被遗忘的学术传统 202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