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46期·高职药品经营管理专业群课程体系结构的探究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1年第46期
黄惠春,邓冬梅
[关键词] 专业群;药品经营管理;人才培養;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粤港澳大湾区物流一体化系统的研究”(2019RW11);2019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一般课题“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高职药品经营管理专业群建设路径的研究与探索”(GDGZ19Y094)
[作者简介] 黄惠春(1968-),女,江西会昌人,硕士,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物流管理、医药供应链管理研究;邓冬梅(1971—),女,广东廉江人,硕士,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6-0041-04 [收稿日期] 2021-04-22
一、引言
2019年1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教20条”)落地,标志我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开始启动。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把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作为重要的建设内容[1],充分体现了国家推动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行动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态势越发明显,很多地区已经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在高职专业群建设探索实践过程中,如何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创新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集合学校和社会有效资源,构建专业群课程体系,融合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加快改革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将知识品性、人格素养的培养和社会服务性注入区域发展的各个方面,推动职业教育系统与区域发展系统的交错融合。许多职业院校纷纷开展理论和实践探索。
二、专业群组群逻辑
(一)专业集群的概念
专业集群概念的提出源自对产业集群理论的研究与实践[2]。产业经济相关研究文献表明,越来越多的产业活动正在逐步向地域空间集中,这些区域富有特色的产业集群正在通过资源要素在地理上的聚集而获得集群的竞争优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信息技术爆发性成长,产业集群又往往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发源地。例如美国硅谷大量的电子科技公司和软件企业,印度的班加罗尔计算机软件业和服务业,这些产业集群地带已经成为当今的创新中心,以欧洲创新环境研究小组(GREMI)为代表的创新学派在Michael E.Porter的产业集群理论基础上提出以“创新环境”(Innovative Milieu)和“集体学习”(Collective Learning)为核心理念的产业集群创新理论,指出区域的创新主体之间强大和稳定的创新协同作用,可以通过新企业的产生、供应链结盟、人才富集及流动等过程实现[3]。
(二)专业群构建的原则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建立专业群主要依据四种逻辑进行探索建设,“基于共性基础的学科,以核心专业为基础”“基于职业岗位群”“基于学校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对接产业链”及“基于产业对复合型人才和跨界人才的要求”是四个组群原则,也是四种组群逻辑。
1.基于共性基础的学科,以核心专业为基础的组群逻辑。这类组群逻辑是职业对接的行业广泛,而不是聚焦某一特定行业,将相同或相近学科的专业归为一类的学科逻辑,例如管理类、财经类专业,是高职院校组建专业群实践中的重要实践探索[4]。
2.基于职业岗位群的组群逻辑。该类专业群指向一些链条较短的产业,行业界限清晰,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群之间联系紧密。体现职业分工关系并针对各岗位群人才需求将相关专业进行组合。一般以高职学校重点专业作为专业群核心进行辐射,且专业群内部需要有良好的经验积累[5]。
3.基于学校特色专业和优势专业,对接产业链的专业组群逻辑。以学校的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为主线,对接产业链,选择一个优势专业作为专业群的核心专业。例如对接提供基层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健康服务产业链,将护理、临床医学、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及医学影像技术5个专业联系起来,建设高水平护理专业群[6]。
4.依托产业链(产业群),基于产业对复合型人才和跨界人才的要求构建专业群。依据自身独特的办学优势与服务的产业面向,围绕经济产业链进行分析,对工作过程中不同岗位能力需要进行解构,按行业基础、技术基础相同或相近原则形成专业集合群。
高职院校不管采用哪种原则建立专业群,打造产业结构和专业结构相融合的高水平专业群就是为了最终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链、岗位群的有效对接。
三、粤港澳大湾区药品经营管理专业群结构分析
医药流通产业链连接医药生产和医药消费,上游包括医药研发和制造企业,中游主要是大型的医药批发销售企业和物流服务企业,下游是医疗机构、药店、诊所等社区医药终端和基层医疗机构。
(一)粤港澳大湾区健康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由于药品本身具有特殊性,药品流通领域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强的专业知识依赖性。通过对合作企业的调查研究表明,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医药流通产业集群发展特点,医药流通行业迫切需要药店经营管理、药品采购、药品批发与商务,以及药品销售、药品物流、医药流通质量管理与控制等各环节、各层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他们是既懂医药专业知识,又懂医药流通经营和医药流通管理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
(二)粤港澳大湾区药品经营管理专业群结构
专业组群建设首先要确定专业群的结构。产业发展因地区不同而有不一样产业业态水平,职业岗位群和工作任务内容也有所不同。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医药流通产业链和创新链,围绕医药流通产业链链主企业药品经营管理业务解构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专业,组建专业群。
通过分析药品流通产业链融合创新链,从医药商务经营管理、药品批发与销售、药品电商到药品采购、药品物流等药品流通链各环节,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药事管理法规、药品流通质量管理及电子码监管和溯源追踪管理的相关管理规定,产业形成了药品商务运营、药品营销推广、药品经营、药品电商和跨境贸易、药品物流、药品流通质量管理等业态逻辑,将这些技术领域相近,业务内容环环相扣的岗位归纳整理成目标岗位群,以产业链链主企业相关岗位为蓝本进一步深入挖掘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这些岗位群所需具备知识、技能、素养进行解构分析并组建专业,基于相近的工作内涵或职业基础的专业组建专业群,岗位群和专业群紧密联系和映射,最终确定以有较好的专业建设基础的广东省重点专业和品牌专业药品经营管理专业为核心,带动引领校级重点专业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药品物流专业,构建成“一核三翼,相互耦合”的药品经营管理专业群结构。
四、药品经营管理专业群课程结构
(一)优化高职药品经营管理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对粤港澳大湾区医药流通产业的深入调研,专业群经过讨论并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再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高职高专药品经营管理专业群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医药流通产业集群人才需求,培养懂药品,会管理,能经营,从事医药商品购销、药品物流、药品养护、质量控制、药店经营、医药电子商务平台运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借鉴中国香港学士学位及高级文凭课程通用指标经验[7],以能力为目标,成果为导向进行专业群课程体系梳理与改进,实现课程重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动态的产业链技术创新融入职业教育内容,实现跨专业跨学科融合,考虑职业主岗位、拓展岗位的发展,专注于学生的基础素质能力、职业素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医药专业能力和专业岗位能力五大能力的培养融合,通过全面素质教育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以帮助学生获得投身医药流通行业从事相关岗位所需的素质、知识及技能。
(三)专业群课程体系结构
以职业能力发展为逻辑,考虑五大培养能力和职业迁移能力的需要。药品经营管理专业群的课程结构呈三级平台阶梯前行,分別是“共享课程平台+典型岗位模块化课程平台+拓展互选课程平台”三个平台层,具体如图1所示。
第一层共享课程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职业素养基础、医药知识、创新创业四大模块部。公共基础模块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军事理论、职业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等14门课程;职业素养基础模块包括:商务交流与谈判、供应链管理、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商务会计实务等5门课程;医药知识模块是针对专业群工作对象的特殊性开设的医药课程,包括实用医学概要、实用中医药基础、实用功能性商品知识、药物制剂技术、药事管理实务、实用药物商品知识、药品市场营销技术等7门课程;创新创业模块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而专设,包括财商启蒙、创新与创业、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和专项实训等。
第二层则是典型岗位模块化课程平台。采用“模块化、开放型”的菜单式设计,按不同职业方向设置培养药店经营、药品商务运营、药品营销、医药电商、医药智慧物流等不同典型职业岗位模块课程,课程内容在“课岗证赛”四融合的基础上(四融合是课程教学标准、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竞赛内容融合),并融入动态的产业链创新技术,因需而设,有需必设,以模块化进行教学实施。
第三层是拓展互选课程平台。包括各项目实战训练、互联网+大赛训练课程和“1+X”证书实训,培养学生的职业拓展能力,允许学生根据需要选择课程,开展探索专业群内各专业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允许学生根据需要选择职业等级X证书实训课程,根据教育部目前推出的X证书,我们开始了网站运营推广1+X实训和物流管理1+X证书实训。
五、结论
建设高水平专业群首先要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链构建专业群,围绕产业链,优化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有效的专业群课程体系结构,既体现职业岗位在产业链和工作流程上的逻辑,又要体现岗位群和专业群的紧密联系和映射,最终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链、岗位群的有效对接,精准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高端健康产业发展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服务方向明确、社会效益明显的大湾区健康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改革。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2021年第46期·论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与路径 2022/7/21
- 下一篇:2021年第45期·“分析化学”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02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