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文: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机制的探讨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2/18 10:42:32

赵书珍 文卿琳 罗新宁 李玲 万素梅

[摘 要] 基于新农科背景,针对传统农学专业本科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改革措施和方案,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科研能力,激发了学生知农、爱农、爱疆、爱国情怀。在新农科发展背景和课程思政改革下,农学实践教学课程不但是农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更是农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农学实践”课程不仅具有培养学生实践基本操作技能、科研能力、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知农、爱农、为农的专业情怀。然而传统的“农学实践”教学机制、教学内容难以满足新农科背景下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18—2020年塔里木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棉花全产业链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棉花实验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TDGJZD1804)

[作者简介] 赵书珍(1970—),女,新疆阿拉尔人,学士,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高级实验师,主要从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及栽培育种研究;万素梅(1968—),女,新疆阿拉尔人,博士,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旱区农业资源管理及高效农作制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30-0082-04   [收稿日期] 2021-05-15

“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和“北京指南”为全国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塔里木大学农学专业积极响应,认真组织开展调研,紧密结合新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围绕新疆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大力推进、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改革,大力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农业专门人才,为新疆尤其是南疆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目前实践教学现状

1.学生因素。近些年塔里木大学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带来的结果是学生素质良莠不齐,有些学生学习力差,学习目标不明确,专注点不在学习上,上课追剧、打游戏、睡懒觉等,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些学生认为上了大学就等于进了保险箱放松了学习,大部分时间用于参加各类社团活动、勤工俭学、谈恋爱等;有些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但是对自己的专业缺乏激情和热爱。

2.实践教学课堂现状。有些学生对实验课内容及原理不明确,课前不预习,在实验课过程中按教师讲的流程进行操作,不思考实验原理、方法及步骤,实验难以得出正确的结果、结论,同时也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二、实践教学改革设计思路

1.建立QQ、微信群、钉钉、智慧树,线上线下相融合,开展师生互动。由于不同的班级学风和班风不同,学生的认知层次也各不相同。有的同学对实验内容比较盲目、思路不清晰,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对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理解程度也各不相同,加上实验课时有限,教师难以了解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因此,教师可借助现代网络技术建立QQ群、微信群、钉钉群、智慧树群开展师生、生生互动。首先教师在建好的班级QQ群或者微信群里提前将实验课课件内容发送到群里,在钉钉群、智慧树里可上传实验操作过程。学生按照教师发送的相关的实验课内容提前预习,在预习的过程中对不懂或不理解的地方可查文献和书籍的或询问教师、同学,这不仅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提高了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能力。

2.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课课时,拓宽学生思维推理能力。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不仅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有重要意义。例如“MS培养基的配制、灭菌及接种技术”,实验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行组队,小组成员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农作物做外植体材料,并通过中国知网、图书馆查找相关文献,查阅所需外植体激素组合、培养基成分、光照和温度,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并提交实验方案,指导教师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给予实验方案修改,避免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走弯路。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学生会主动去思考和探索未知,并开始大胆假设[1]。

3.开放实验室,为学生实践创造有利条件。开放实验室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机会和更多的实验及实践资源,给予学生进行大胆尝试和实践的环境及条件,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学生在查找文献过程中遇到“医用卡那霉素在转基因抗虫棉的应用”,学生想通过自己做实验验证医用卡那霉素对转基因棉与非转基因棉幼苗叶片涂抹后生长后期有何变化。学生提交实验室使用申请并批准后,进入实验室完成自己的实验设计,并在实验教师的指导帮助下,去验证完成所查相关文献资料数据,在验证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解决某些问题、验证某些想法之后学生产生强烈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2]。

4.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学科竞赛,扩大本专业的影響力。将部分重点实验课作为学科竞赛推向全校师生,通过在校园网、教学楼、宿舍、餐厅门口张贴广告发布相关竞赛通知相关事宜,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例如:“小麦的有性杂交与自交”,比赛分动员、宣传、报名、初赛、复赛、决赛、表彰与鼓励。竞赛现场在学校的农试站以直播的方式线上线下同时进行,构建“互联网+青春互动”教育平台,目的是让不同专业、学院的学生在校园的每个角落都能观看现场比赛并参与进来,既保证的比赛的公平公证,又扩大了本专业影响力。

5.鼓励学生参加塔里木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培养学生知农、爱农、为农的专业情怀。由于大学生群体在实践活动中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习惯被动接受或服从教师指导,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不足。通过组织参加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可以提高大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创业、创新能力。例如:我系组织农学专业的学生对南疆有些团场的个别连队因语言不通(民族连队和乡维吾尔族农户)等原因出现的棉花产量低现象,组织成“棉花生产技术服务宣讲团”,团队成员由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组成,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对民族连队和乡维吾尔族农户使用“双语”讲解棉花不同生长时期管理、田间施肥、灌水、病虫害防治及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技术,解决民族连队遇到的技术障碍,学生分工协作,主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文献资料查阅、撰写项目策划方案,由教师带队走向生产一线,向农户进行棉花种植知识宣讲,现场进行技术指导不但连队的棉花产量得到了提高,还将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了解理论和实际应用的差距和联系,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进而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知农、爱农、为农的专业情怀。在此期间,大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新资源,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将为创新型社会的建设发挥重要作用[3]。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