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1年第42期·工科专业中课程思政教育融入途径分析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8/5 11:03:22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1年第43期

倪志婧 王薇 刘雅琴 李靖宇 魏兆军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工科专业;微生物学;途径分析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北方民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2019ZDJY04);2019年度宁夏回族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宁夏高校课程思政精品项目“生物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工业微生物课程思政融入途径分析研究”(NXSZ20190221);2020年度北方民族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基于‘产教多元协同育人的食品类产业学院建设的研究与探索”(2020ZHJY03)

[作者简介] 倪志婧(1982—),女(回族),宁夏银川人,博士,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农产品加工与贮藏研究;王 薇(1979—),女(回族),宁夏银川人,博士,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果蔬采后生理与保鲜研究;刘雅琴(1965—),女,宁夏银川人,学士,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微生物育种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2-0109-04       [收稿日期] 2021-04-26

一、引言

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中提出的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为高校本科教育指明了新方向[1]。在把握教育教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这对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新的研究角度。

在工科本科教育专业培养方案中,传统思想政治课在课程体系中主要依靠通识教育模块中的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体现,如“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学分占到总学分10%左右,主要分布在第一学年进行,势必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发挥其作用的空间和实效性都受限,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业课程中,使专业课程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统一,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方法途径。本文在把握生物工程专业特点的基础上,以“工业微生物学”为例,研究如何在工科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政治信仰、社会责任的教育。

二、“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目标

“微生物学”是高等院校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食品工程、生物制药和制药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或专业基础课,其在专业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因此更能承担课程育人功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以下教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生态分布、传染免疫、分类鉴定以及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相互关系及其多样性。了解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实际应用以及微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在学习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方法与实验技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把握现代微生物学发展趋势和了解当今微生物学最新成果、最新技术,初步具备从事微生物学研究与应用的能力。

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人生态度,创新拼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成为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

三、“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思政建设思路和举措

(一)加强团队建设,提升思想政治素养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由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班导师承担,其中思想政治教师主要负责理论知识的讲授,辅导员和班导师主要体现在日常行为规范、教学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而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在专业课堂上,教书育人的主力军也是专业课教师,因此挖掘专业教师智慧资源,发挥专业教师育人功能是落实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首要任务。这就需要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加强交流,重视思想政治学习,明确思想政治教学理念,学习思想政治课程方法和知识点[2]。将思想政治课程积累成熟的教学方法资源、课程建设资源、学生思想政治观念资源向专业课程输入,建立思想政治教师和专业教师联合教学团队。

(二)优化课程体系,植入思想政治理念

加强课程建设对于完成培养目标、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3]。将思想政治理念融入专业课程中需要整合开发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构建即符合教育教学目标要求,并兼顾立德树人的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模式。本文主要针对生物工程专业核心课程“工业微生物学”,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教学内容中的隐形思政元素,扩展教学资源;优化改革与课程思政理念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并初步探索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建立专业核心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机制。

在“工业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中我们针对工科课程重知识原理和工程技术的讲授,轻人文素养渗透的现状[4],将“工业微生物学”教学内容中隐含的思政元素进行了梳理和设计,从家国情怀、科学思维、意识形态和核心素养等方面渗透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国内外科学家的主要贡献,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有意识地强化我国科学家在学科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融入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的教育[5];辩证地讲解重大科学发现历程,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严谨科学态度;微生物特殊结构及功能等知识的讲解中,拓展性的介绍生物产品开发利用,并渗透生物安全意识和生态意识的培养;病毒的发现传播、有害微生物控制等内容隐含着生物安全和职业道德素养等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微生物与污水处理、金属冶金等知识点可以拓展进行生态意识和法制意识的培养。

1.重建教学内容,设计思想政治教育方案。表1是根据“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对每个章节如何开展课程思政进行设计,体现了微生物课程知识内容与其中蕴含的思想政治育人素材。为工科专业“工业微生物学”课程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供范本,同时也为其他工科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2.创新教学方法,挖掘思政元素。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慕课、微课、网络课堂、翻转课堂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情境和教学素材。融入思想政治素材的教学内容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中细化、深化并最终转化为具体的人格和能力培养。这不仅需要在教学内容上重新设计,还需要改革教学方法,同时引导教学评价从基本知识和技能向综合素质和人格品质拓展和转化。

具体的实现途径为:(1)教学团队集体备课,修订教学大纲,将各个章节中涉及的前沿科技、时事新闻、历史故事、人物事迹生活案例与教学知识点联系起来,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使课程教学目的和教育成才目标对应和统一。(2)为实现教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目标与情感价值目标对应和统一,教学过程中进行分组讨论,采用合作探究和项目教学的方法,针对微生物学热点问题,比如抗生素滥用现象与超级耐药菌出现以及噬菌体治疗的可行性;肠道微生物功能与粪菌治疗;生防菌剂的应用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等作为研讨课题,小组分工合作,查阅文献资料,课下集中讨论,课上分组汇报,小组之间互相提问,教师点评给予考核成绩。这种教学模式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融入社会现象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分析讨论。另外,针对学科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人物及事件,在教材和教学内容的讲授中,受到教学时间的限制,很多内容都是一带而过甚至略过不提,事实上历史人物形象和学科发展历程饱含着情感因素,形象和真实的学科历史素材更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专业认同感和自信心的同时,科学家追求真理、舍身报国的精神也会潜移默化的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三)强化教学组织管理,完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有效的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体系的保障[6]。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的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促进了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7]。目前,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和改革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如何针对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课程建立与之适应的课程评价体系也是急需研究的问题。

课堂教学评价是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的有力手段,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专业课程评价方式也势必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革。我们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课程目标综合素质目标要求,从学习态度、学习内容及学习目标三方面设定综合评价指标,并从教学内容中选取3~5个思想政治教育案例作为考核点,分小组完成指定学习内容,要求进行思想政治感想的思考与讨论,分组展示学习成果。并在课程评价体系中占有一定比例。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成为思想的主人,同样的内容可以从不同角度摄取精神滋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同时,有利于打造民主、平等和尊重的课堂教学氛围。

四、结语

推进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是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要在明确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育人目标的前提下,增强专业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引导和强化专业教师和思想政治教师的沟通,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觉悟,同时,在坚持学科专业和课程性质不变的同时拓宽学科视野[8],不断挖掘和扩充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案例,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融合创新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式,建立和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和引导作用,打造全方位育人的工科专业教育主阵地,培养不仅有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的知识和能力,更要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崇高历史使命感的综合素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