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1年第46期·赛教融合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7/21 9:44:35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1年第46期

[关键词] 赛教融合;教学模式;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基金项目] 2019年度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面上项目“学科竞赛引领、赛教融合,自动化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2019A61);2020年度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赛教融合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探索”(QJY20201004)

[作者简介] 王立敏(1976—),女(满族),辽宁兴城人,理学博士,海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数学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6-0121-04    [收稿日期] 2021-05-19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及储存等技术发展,大量的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这对学科竞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高等教育做出相应的改变。目前学科竞赛的项目包括“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等,将学科竞赛工作纳入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和完善创新人才培养支持机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因此,如何通过“赛教融合”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探索出课程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形成互相配合、互为补充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其在教学改革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数据背景下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专业能力和拓宽知识面的重要活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上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1]。要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应该以学科竞赛为切入点。学科竞赛是在理论基础知识的前提下,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工作的能力,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系列化活动。学科竞赛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应当通过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科竞赛不仅为高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所接受,还受到了政府的重视。高校应以学科竞赛为契机,结合学科竞赛参与经验提高综合性人才培养作用[2]。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力推行将学科竞赛作为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举措,积极组织专业师生队伍参加国家级或省级的各项学科竞赛,立足于“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训”的教学理念与教赛融合的实践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不仅为社会输送了大批具有扎实专业技能的高质量人才,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教学素养与教学水平。目前,我国高校赛教融合教学模式在实行过程中亟待解决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1.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以“灌输式”教育模式为主、实践教学较少、理论脱离实践等缺点。学科竞赛是以竞赛为目的的教学行为,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延伸。学科竞赛课程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使得课堂教学目标与技能竞赛目标脱离、课堂教学内容与技能竞赛脱节、技能竞赛与课堂教学评价分离,亟须高校构建“教师引领,师生参与,以点带面”的技能培养体系,实现学、练、赛一体化,提高学生整体技能水平和专业实践能力[3]。

2.在围绕“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组织的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引领作用,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主观能动性,参与学科竞赛的热情得不到充分调动,不利于激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4]。针对学生课堂上缺乏兴趣等现象,赛教融合教学模式是综合传统课堂、在线课堂等教学模式优点,以竞赛项目为导向的综合应用型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3.教学中缺乏实践环节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不仅仅是课程设置不合理,也是我国高校相关教学资源缺乏多样性的表现。需要设置针对学科竞赛的专业课程和教学基础设施,让学生熟练掌握应用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数据分析工具,如Matlab、Python、R、SAS,同时,面对大数据分析中所需要应用的数据分析理论与数据分析工具,增加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区块链等课程学习,掌握网络爬虫、云计算、计算机理论等知识内容。

4.面临着知识、经验、情感等传承困难,容易造成竞赛梯队的断层问题。需要教师鼓励不同性格、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展开合作,同时积极带动学生在不同年级之间的经验交流,积累学科竞赛的知识体系[5]。

二、大数据背景下赛教融合教学模式探索

“赛教融合”的目标是通过竞赛内容与竞赛精神在课堂中的渗透,使学生与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得以大幅度提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创新创业教学模式构建是衡量大学生专业技能、检验教师教学质量的标准,也是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必须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编写教学教材拓展融合比赛教学内容,加大师资培养提升教师比赛与实践技能,完善教学常规使备赛参赛与教学常规同步[6]。其次,通过搭建以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多个学习和展示平台,以赛促学、赛教融合,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和提高合作质量。“赛教融合、以赛促教”新模式需要从学科、院系、学校“三级”教学竞赛模式构建,并且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侧重于应用型及满足区域需求,赛教融合能够将学科竞赛和专业类课程教学紧密融合,学科竞赛与教学环节紧密结合,将参赛作品转化为教学资源或教学案例,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双赢模式。赛教融合教学模式在我国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学科竞赛和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为赛教融合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契机。

1.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定位研究。赛教融合教学模式对教学体系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实现教学体系与赛教融合模式的相互适宜应当以学科竞赛活动为载体和出发点,在课程设置上增设学科竞赛课程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并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拆分、调整与组合,按照学科竞赛的内容和要求重新编排各个教学单元模块,使得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恰当衔接,从而实现以赛促教、赛教融合的目标,不断深化对教学内涵的认知,拓展教学形式,包括问题提出、方案设计、程序优化、方法优选、分析总结等[7],以竞赛为契机提升学校和专业的知名度,深化同校外企业的合作实现校内专业建设与实际产业发展相对接,推进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经济发展、创业就业需求同向而行,同时改善广大师生的参与度,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赛教融合教学模式内涵的转变和延伸,构建多学科交叉的创新课程体系。

2.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质量保障机制。在高度凝练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分析各种类型选择应具备的环境、资源和软硬件条件,包括建设各学科交叉融合的竞赛队伍、构建开放有效的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同样也要详细分析构建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与实施内容,教学环节设计、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教学评价、教学内容安排、教材开发、师资条件等方面应具备的要求。不仅如此,本科院校还应当着力支持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师的研习、进修、挂职锻炼提供充足的资源配给,使得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够与时俱进,在指导学科竞赛不断提出新挑战、新问题时做到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建立健全赛教融合教育模式下相应的奖惩机制,既要对那些热衷参与竞赛的师生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激励,也要让那些消极逃避的学生感受到现实的危机感。为此施行赛教融合模式的院校应立足于提升整体教学和人才质量为目标,提出保障各环节、各阶段教学活动顺利实施的措施,不断完善相关的质量保障机制。

3.构建赛教融合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实施方案。目前,赛教融合教学模式已经在全国高校中进行了积极推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理念正逐步深入课堂教学,但这种教学模式还没有建立起相匹配的竞赛管理方案,高校的管理部门应将学校、企业、协会、政府机关纳入学生竞赛、就业和创业的支撑体系,依托于各类资源的整合为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建设服务。秉持“以大赛为导向,以创新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教学理念,遵循“赛中学”“赛中改”“赛中教”“赛中创”和“赛中建”的原则,在进行专业目標的科学定位、明确专业培养方向的基础上,以国家级、省级等各类别的赛事任务为主要导向,重点围绕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设计、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安排与选择,以及教材的开发给出人才培养方案。

三、赛教融合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中的改革措施

赛教融合是以学科竞赛为载体,难点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而学科竞赛活动为大学生提升实践创新能力提供重要平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总结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定位与质量保障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以下三个方面改革措施。

1.根据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特点,从规范学科竞赛运行管理、建设学科竞赛队伍、完善学科竞赛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形成学科竞赛工作长效机制,构建新型的学科竞赛课程体系,从而实现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总体目标。一是重视对学生计算技术能力的培养。大数据时代需要依靠虚拟化、云终端、云管理,以及编程模型、数据存储、数据管理、云计算平台管理等技术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处理,应加强对数据库管理、语言编程等课程的设置,将计算机技术融入高等教育数据分析中,以培养学生数据库管理和计算技术能力。二是重视对学生数据挖掘能力的培养。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速度快的特点,数据是从网络上直接抓取获得,数据中存在噪音信息,能够提升学生对噪音信息的处理能力,以培养学生应对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化挑战,提高学生对信息化数据挖掘能力。三是重视对学生参与不同类型学科竞赛的培养。大数据是高维变量的数据集合,数据具有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特点,包括文本或语言、图像、网络和图形等数据类型,这需要多学科交叉运用,对大数据进行整理、归类、分析和预测。四是重视对学生掌握数据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系统建模能力的培养。为应对大数据的复杂性和随机性特征,加强最优化、数据包络分析、期望理论、管理科学等理论方法培养,以掌握系统建模方法,从而增强数据获取与定量分析能力。

2.基于赛教融合教学模式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从目标地位、培养方向、培养模式,以及环节与课程设计、教材开发与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对赛教融合教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提出思路与措施;归纳与提炼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的规律与实施路径,探索出以学科竞赛为平台,赛教融合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机制,包括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是培养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设置神经网络、数据结构等理论课程,网络爬虫技术等数据收集课程,JAVA、Python或R语言等编程课程,掌握贝叶斯分类、决策树、离群点诊断等知识,从而提升学生学科竞赛能力。实践教学课程方面,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提升学科竞赛的主要组成部分,将实践教学模块贯穿于教学实践过程中,加大实践教学在授课过程中的比重,运用案例教学、试验教学及项目教学等方式进行课程教学,以项目教学的形式开展,集中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提升学生学科竞赛能力。

3.搭建学科竞赛平台加深校级交流拓宽不同专业学生的视野,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共享,构建跨学科的研究交流体系,并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产学融合,实现校内专业知识教授与校外企业生产所需的无缝对接,努力探索出一条赛教融合的有效途径。培养学生扎实的数据分析能力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过程。因此,在考核评价权重中应增加实践部分的权重,以实际案例分析作为考查内容,从而应对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新要求和新挑战。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