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11期·数字化传媒与高校共青团团建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11期
旷岳宁 李娜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数字化媒体;大学生;团建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北京联合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项目“启明星”(201911417SJ045)
[作者简介] 旷岳宁(1999—),男,湖南衡山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2017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生,研究方向为新闻与传播学;李 娜(1976—),女,贵州贵阳人,硕士,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1-0021-04 [收稿日期] 2021-08-17
数字化传媒,也称为新媒体,是互联网信息时代信息、文化、广告等资源通过计算机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其载体内容更加丰富,譬如通过图像、图片、声音、视频、文字等形式单一组合或者混合组合达到传播目的的一种新媒介[1]。高校共青团借助数字媒体,利用其优点,如话题新颖、新闻新鲜度高、立体画面感强等,开展了形式多样、图文并茂的校园文化工作,深受大学生的欢迎,充分发挥了高校媒体平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占领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地。数字化媒体不仅是高校共青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宣传和信息发布的主渠道,也是促进青年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他们自觉抵制西方国家不良思想渗透的重要举措。
一、高校共青团数字化传媒建设的作用
(一)数字化传媒促进了高校共青团校园文化宣传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许多高校共青团都建设了自己的数字化传媒,这些数字化传媒逐渐成了高校校园文化宣传的主阵地。例如,将校训、校园历史、办学宗旨融入生动的图像、声频、视频中,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感官冲击,经过存疑、反思与认同等思想认知过程,真正在内心中增强对大学文化的感知和认同,进而扬弃一些与大学文化相背驳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让他们更快地适应大学校园生活,成长为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好青年。事实证明,数字化传媒建设对高校共青团在校园舆论引导、丰富校园信息传递、生动记录高校的发展、凝聚师生人心、创新校园文化特色等方面都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二)数字化传媒提升了高校共青团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当今大学生普遍具有网络化的特点。目前,中国网民总数为1.03亿,其中青年人占比较大,为80%。[2]近年来,高校共青团注意运用数字化传媒,通过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题材丰富的网络文化作品,改变了原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线下为主的单一宣传教育模式,完成了无缝化对接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设想,吸引了一批大学生读者群。高校共青团在开展许多大型主题,例如建党百年纪念、学习四史等活动时,利用数字化传媒技术制作了大量优秀的数字化传媒作品,读者访问量超过1000次的案例屡见不鲜。[3]同时,在全国百强高校共青团公众号榜单里,许多支撑高校共青团公众号上榜的推送文也大多有数字传媒技术的运用和创新。运用数字化传媒的推送使得许多经典爱国主义题材更加直观、真实、鲜活地展现在青年一代的大学生眼前,让高校共青团的文化、教育、宣传等更加生动,时效性更强,克服了传统媒介传播的单一、刻板,使得媒介传播自然融入,调动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升高校共青团的传播力与教育功能。
(三)数字化传媒增强了共青团组织在高校的亲和力
當前,以00后为主体的大学生群体普遍具有自由、平等、开放的特点。据一些颇受大学生喜爱的高校青年团传媒的研究表明,近年来数字化传媒是他们选择驻站某些高校共青团的原因。大部分学生喜爱数字传媒这种媒体方式,在同一热点新闻的关注上,数字化媒体的推送文或者传统传媒和数字化传媒结合的推送文的点击阅读率一般会高于传统媒体。数字化传媒依托推送文、漫画、H5等得到了更多大学生的喜欢,让高校共青团的常规工作,例如青年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三支一扶”志愿者招募与选拔、高校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建设、寒暑假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宣传与实践、校园学术文化的培育等,以更加轻松、具有时代感的方式为大学生所接受。此外,数字化传媒因为其无处不在、紧跟时代发展的高科技特点,使得高校共青团在运用这种传媒手段的过程中,更容易解决当前高校高等教育改革中遇到的一些瓶颈问题。例如,在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中,高等教育大众化,同时学校进行扩招,不合格生源(即自我约束性相对较弱)、自主学习能力不强等高中毕业生[4]增加,为高校共青团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利用数字化技术,可以很好地将高校共青团的多重工作体系与学生联合在一起,执行共青团的核心任务,关心青年,帮助他们在才能、智力、体质、艺术等方面发展,真正为青年服务,积极面对新挑战。
二、高校共青团数字化传媒的典型案例
(一)中国人民大学:人大青年网与“青年人大”
中国人民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的主要大学之一,它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是全国一流的传播人才培养基地,利用先进的媒体技术确保内容的质量。中国人民大学共青团领导了两个主流传媒,分别是人大青年网和“青年人大”,两个传媒相互配合。人大青年网主要占领互联网信息平台,“青年人大”主要占领手机App信息平台,使得该校的各种信息得到及时发布、转发和反馈,社会影响力强,这两个传媒因此被广大师生誉为校园里“最有影响力的媒体”。他们的经验首先是数字化传媒涉及的范围广泛,包括校园新闻、学术实践、校园文化、师生互动、学生社交、志愿服务、勤工俭学、社团活动、团支援等,涵盖共青团工作的各个方面;其次是红色文化主题的推送文的数量稳定,稿件质量品质高,有稳定的读者,网络思想政治深入人心。
(二)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官网、“首都医科大学”微信公众号与“首都医科大学”微博
首都医科大学是国内一所知名的医科院校,在高校共青团的数字化传媒领域颇具专业特色,一些做法值得借鉴。该校共青团数字化传媒主要依托“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学生处”“首都医科大学学生会”三个校级公众号与“首都医科大学”的微博账号,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培养“扶伤济世 敬德修业”“人民满意的好医生”为宗旨,制作具有医学专业特色的精品内容。“校园时事”“校园风光”“围炉夜话”等校园栏目在日常活动中提升了学生对校园与团委工作的认同感,“医学科普”“院士风采”和“科研速递”等栏目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素养,并定期转发时事热点、国家大事,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开展共青团的教育工作,增强青年人对高校共青团组织的认同感。在日常管理中,以北京共青团网站利用数字化平台督促各团支部定期开展团支部活动,并通过平台“组织生活秀”展示各支部的活动。同时,设置各级数字化传媒,由校、院、专业、班级,层层递进,每级都设置特色公众号,呈链状管理,展开有专业特色、学院特色的共青团支部工作,助力了该校共青团全面促进大学生扶伤济世、敬德修业、早日成为国家医学人才的宣传教育实践。
(三)北京联合大学:青春联大网站、北京联合大学团委网与“北京联合大学团委”微信公众号
北京联合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的城市应用大学,注重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以培养首都一线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在共青团数字化传媒方面颇有成效。该校共青团数字化传媒有三个:青春联大网站、北京联合大学团委网与“北京联合大学团委”微信公众号,这三个共青团数字化传媒都有许多成功的传媒经验。归结来看,首先是充分调动了在校大学生参与数字化传媒的制作、推发和反馈,让大学生充分参与,在过程中受到教育。许多大学生既是媒体的运行者,也是线下学生会组织的主要成员,让许多知识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带有主动性。其次是推送文注重以小见大,从细节获得学生读者,建立稳定的读者群,让推送文成为他们大学生活学习的良师益友。譬如,北京联合大学团委公众号设立的“我的大学”“玩转大学”等栏目,积极传递了该校校园文化及西山文化、永定河文化、长城文化、北京古城文化、首都文化等“一核一城三带两区”的文化元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试点了课程思政、三全育人方略的最新成果,制作出了许多精美、高品质的数字化传媒作品,深受大学生的喜爱,为共青团传播信息、交流沟通、引导教导提供了媒介。
三、提升策略
(一)高校需要进一步重视对于数字化传媒的建设,推动高校共青团建设
在今后的高校共青团建设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数字化传媒建设,不仅要投入充足的专项资金进行支持,还要注重高校宣传队伍对于数字化传媒手段的探索、实践和创新。客观来看,目前我国各高校共青团在数字化传媒技术的运用中差异较大。一般地,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的高校共青团的数字化传媒技术的运用优于边疆和边远山区。同时,在同一地区不同类型的高校中运用数字化传媒的水平也存在差异。一般来说,“211”“985”名校,或者综合型老牌名校,再或是办学实力强的理工科名校的数字化传媒运用更加具有特色,自带流量。而一些以社科为主的老牌地方院校,或者规模不大的教学型大学的高校共青团在运用和开发数字化传媒技术上相对要薄弱。归结原因,除了技术开发的问题外,对于数字化传媒的新科技特性的重视不足也是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对于多数高校共青团而言,提高对于数字化媒体的认识,更加重视建设有特色的数字化高校共青团,都是推动当前共青团工作的重要举措。
(二)树立独特的高校共青团文化,占领网络宣传高地
在确保弘扬和传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要结合时代要求,各校的办学特色和人才定位,形成独特的高校共青团校园文化,以理论为指导,以实践搭建桥梁,让学生在高校共青团建设中有归属感、认同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创造实时图像,寻找新的直观的交流方式。善用互动功能,紧跟时事热点,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与兴趣。此外,关注学校对新媒体发展的“个性化与整合”。高校对内容本身的選择,集思想性与教学意义于一体,教师利用新媒体展示,借助数字化媒体内容连接翔实的特点,设计贴合学生个性、能给人以启迪、能吸引大学生接收信息的教育内容。
(三)注重数字化传媒的年轻化、时尚化与本地化,吸引更多的学生
数字化传媒要更加贴近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特点,推出更多贴近他们生活、时代特征、现实社会的文化作品。紧跟青年大学生关注的焦点、热点问题,解答他们的一些实际困惑和实际困难,并吸取国外数字传媒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结合本地、各高校的特点,使得各高校共青团的数字传媒更具特色,推出更多文化内容丰富、文化感染力强的原创作品,走近更多的大学生,受到他们的喜爱,吸引他们的常态化关注,引导青年大学生的舆论、文化走向,增强其文化传播力。在各种文化传播中,润物无声、以文化人,让数字传媒成为数字共青团建设的助推器。
(四)加强新媒体网络管理,加强信息教育
当前通信技术高速发展,高校的信息监管变得更加困难。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大学可以与通信管理者和服务提供者合作,开发新的信息管理机制,探讨制定新媒体标准、学生网络联网的标准,同时培训专业团队,熟练掌握监管技术与管理思路;另一方面,我们有必要通过教学培训、思想指导、主题活动等方式,让学生熟悉新媒体媒介,加深理解,树立面对新媒体平台的正确观念,具备辨别良莠的能力,让学生获得在数字化技术前的主动能力,从而让新媒体高效、灵活的优势更好地为高校共青团工作服务。
数字化传媒既是网络信息时代的一个发展方向,也是一种新媒体发展的新技术。我国高校需要重视对其在共青团建设中的运用和开发,让高校成为数字化技术的孵化器和摇篮。在对数字化传媒的运用和开发中,不仅要注重技术层面的开发,还要关注很多关键因素的把握与运用。譬如注重文化元素的挖掘,校园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城市文化等都需要作为数字化传媒开发的一个主要内容,使得高校共青团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能有计划性、目标性地开发高质量的推送文。又如,对于大学生情况的掌握、分析和总结,也应该是高校共青团利用和开发数字化媒体的另一个重要内容。这样才能让高校共青团的推送文具有生命力,在大学生当中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保持长久的吸引力,成为真正服务大学生,为他们所喜爱的高校共青团传媒,让高校共青团实现对大学生的引领和教育作用。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2022年第11期·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对教学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2/6/17
- 下一篇:2022年第11期·基于“两性一度”目标的混凝土结构金课构建 2022/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