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10期·“铁路线路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和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20 13:19:56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10期

时瑾 白雁 王英杰 陈建春

[关键词] 铁路线路设计;课程思政;思政元素;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U213,U21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0-0001-04[收稿日期] 2022-01-16

2020年6月,教育部出台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课程思政,不仅要传道解惑,更要德育育人。高校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应积极构建“课程思政”立体化育人模式,从战略高度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以及专业教育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做到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3]。

“铁路线路设计”一直以来为铁道工程类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授课面广,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该课程年授课人数达300余人。多年教学实践表明,学习该课程的学生未来大多从事铁路建设及运维工作,这些学生是我国铁路事业接班人,因此,通过这门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爱国奉献、敢于拼搏的专业精神,努力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铁路线路设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尝试,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专业知识学习之中,发挥思想政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铁路线路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现状,明确了课程思政教学主要目标,结合课程内容挖掘了思政元素,并形成了相应教学方法,以期为教学提供参考。

一、课程概况

“铁路线路设计”主要讲授铁路能力、线路平纵断面设计、铁路定线、方案比选、车站设计和既有线改建及第二线设计等内容,这些内容是从事铁路与道路勘测设计的必备知识,该课程的学习对培养学生铁路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4]。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同济大学等高校为适应轨道交通行业需求,对该课程持续进行了建设,取得了大量成果。

近年来,在科技革命背景下,新工科建设已成为我国追赶并引领世界工程教育的一项改革举措,其中的新理念、新模式必然带来传统工科专业课程的升级改造[5]。在“铁路线路设计”课程中融合“智慧建造、智能运维”是当前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内在需求,目前各高校均结合新时代要求对课程进行了改革,注重纳入铁路设计新理论与新方法,突出新时代铁路设计的特色和优势,特别是在课程思政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5-9]。但是,目前课程体系中课程思政内容较为零散,思想政治与专业知识结合点缺少系统的分析,需进一步教学改革探索。

二、课程思政元素设计

课程思政要积极寻找专业课程知识点与德育思政元素的“融合点”,结合典型人物事迹、重要科研成果、时事政策等方面挖掘专业课程“背后的故事”,探索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育人资源。“铁路线路设计”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育人元素,结合各章节内容,在教学设计中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具体如表1。

(一)牢记使命,勇于担当

在绪论讲授中,通过回溯世界铁路发展历史,结合“八纵八横”国家铁路网规划建设,阐述中国铁路发展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之间关系。通过讲授阐明铁路是国家战略性、先导性、关键性重大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至关重要。通过讲授强调交通强国战略中铁路先行的重要性,增强学生们的政治担当,引导学生牢记交通强国使命。

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学习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提出了未来30年“两步走”的战略目标。第一阶段,到2035年率先建成服务安全优质、保障坚强有力、实力国际领先的现代化铁路强国;第二阶段,到205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现代化铁路强国,全面服务和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二)开拓创新,锐意进取

在铁路技术标准讲授中阐述我国在高速动车组技术、工程建造技术以及运营安全服务技术等方面自主创新成果,通过介绍阐明我国已系统掌握各种复杂地质及气候条件下高铁建造成套技术,攻克了铁路工程建造领域一系列世界性技术难题,我国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构建了涵盖不同速度等级、成熟完备高铁技术标准体系。中国高铁跑出中国速度,更创造了中国奇迹,鼓励学生融入时代大潮,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积极投身铁路事业。

教学案例:在教学过程中学习高铁精神,即“科學求实、相容并蓄,自主创新、赶超一流,忠诚祖国、拼搏奉献”。中国高铁从追赶者变为领跑者,成为特有的中国“名片”,是无数铁路建设者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突破重重困难阻碍,通过引进消化再创新,走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其中所展现的高铁精神值得学生学习和践行。

(三)不畏艰难,砥砺前行

在铁路平纵断面设计讲授中,介绍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建设铁路往往要经受高原、高寒、高温、高湿等一系列复杂运用环境的考验,铁路建设面临着诸多世界级难题。以我国铁路建设者在艰险山区、大江大河、高原高寒地区建设铁路中克服的长隧、大跨桥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和创造的伟大成就为切入点,培养学生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艰苦斗争品格与勇往直前、砥砺前行的信念。以京张铁路詹天佑创造的人字形线路设计为背景,阐明中国铁路先贤不畏艰难、无私无畏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案例:学习身边榜样王梦恕院士不畏艰难、无私奉献的事迹。厦门翔安海底隧道第一次穿越风化槽时,隧道上部为30多米的海水,开挖面地质条件较差,渗水量不断加大,已出现失稳征兆,已经70多岁的王梦恕不顾随时可能发生的突水、突泥事故,爬上狭窄的临时钢梯进行现场指导,很快给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的方案,使得工程顺利通过风化深槽的严重危险地段。王梦恕院士不畏艰难、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是学生们汲取的营养之一。

(四)与时俱进,职业自豪

在铁路定线教学时,重点讲授新中国成立初期建成的宝成铁路与新时代建成的西成高铁的建设历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阐明如今在先进高铁科技力量的背景下,蜀道成通途。通过手拉肩扛到机械施工、蒸汽车头到高铁银龙对比分析来阐明我国铁路发展历程的艰辛,展现中国轨道交通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提高对自己所学专业及轨道交通的认同度,增强职业自豪感。

教学案例:学习宝成铁路建设过程及铁道兵精神。宝成铁路(宝鸡——成都)是新中国第一条建设工程艰巨的山岳铁路,地势险要,于1958年建成通车。建设宝成铁路可谓困难重重,结果就是在技术设备不发达几乎全靠人力的条件下,从女接触网工到生产技术骨干,老一辈的铁道兵用自己的青春芳华甚至生命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忘我劳动,让一条宝成铁路变成一首壮阔的英雄史诗,铸就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铁道兵精神,成为激励广大铁路建设者的精神财富。

(五)爱岗敬业,服务奉献

在铁路车站这一章里,回溯铁路客站发展历程,以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三个客站为背景,重点介绍不同历史时期国家发展与客站功能之间的关系,通过介绍客站建造中遇到的规划选址、结构设计、零距离换乘等难点,阐明人民铁路为人民的理念。通过带领学生到铁路客站现场实践,切身体会利用所学服务社会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服务奉献精神。

教学案例:教学过程中引入北京南站设计案例。北京南站是一座集高铁、地铁、市郊铁路、公交、出租于一体的立体交通枢纽,从上到下依次为:地上二层高架候车层;地面站台层和列车到发层;地下一层换乘大厅;地下二、三层地铁。从设计和功能上充分把握了“以人为本”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原则,全方位实现了“零换乘”和无屏障候车,为旅客出行提供便利快捷的乘车环境。

(六)自强自立,敢于争先

在城市轨道交通设计讲授中,通过讲述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让学生感悟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阐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综合国力提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凭借后发优势赶超发达国家,在规模和效率上居于世界领先。通过讲授几代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者自强自立、敢于争先的事迹,引导学生向先贤看齐,激发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教学案例:学习身边榜样施仲衡院士自强自立的事迹。施仲衡院士是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亲力亲为者,见证了北京地铁从“单”到“多”走向四通八达。1958年北京修建我国首条地铁1号线,施仲衡作为前期试验段的技术负责人,写下长达20页的书面报告坚持反映地铁深埋方案的危害性,以至于改变了这条地铁的修建方案,提出深埋改浅埋方案,主持完成了浅埋地铁车站关键性技术的试验研究,也换来了我们如今乘坐的舒适、便捷、安全。施仲衡院士几十年来的创新实践,激励着新一代青年学生们投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

三、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探索

在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指导下,可采用讲授法、榜样示范法、网络教学法、现场实践教学法中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育人功能[10,11]。

1.讲授法。以德育为核心,采取德育与课程融合的教学运行模式,凝练出本课程可以承载的价值观梳理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纳入专业课教材讲义内容和教学大纲,作为必要章节、课堂讲授重要内容和学生考核关键知识。

2.榜样示范法。在教学中,以铁路事业发展中涌现的典型事迹和优秀人物去感染教育学生。例如:通过京张铁路建设历程介绍中国铁路事业先驱者詹天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线路方案长隧比选中介绍京广铁路大瑶山隧道建设中王梦恕院士一举结束我国不能修建10公里以上长大隧道的案例,结合王梦恕院士事迹引导学生树立坚定不移探索真理、开拓创新的精神;在高铁建设相关章节中重点讲述“科学求实、相容并蓄;自主创新、赶超一流;忠诚祖国、拼搏奉献”的中国高铁精神,激励学生励志创新。

3.网络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把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打通,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教学活起来,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精心筛选了《永远的铁道兵》《中国高铁》《成昆铁路》等纪录片,结合课程进度推荐学生观看。课题教学中结合网络资源制作了《西成高铁让蜀道不再难》《京九铁路的故事》《青藏铁路》等微视频,将铁路建设者攻坚克难、甘于奉献的精神充分反映出来。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纪录片,有助于增加对铁路精神的了解,培养科学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现场实践教学法。课下组织现场实践,在现场实践中亲身学思践悟。近年来结合课程建立了多个现场实践基地,例如:通过参观铁道兵纪念馆教育基地,全面展示铁道兵的丰功伟绩及铁路建设中拼搏进取的精神;通过参观中国铁道博物馆学习中国铁路发展史,了解中国铁路辉煌成就;通过参观詹天佑纪念馆,了解詹天佑爱国、创新、奋斗、自强的光辉一生。

结语

“铁路线路设计”是铁道工程类专业的核心课,在教学中将思政元素融入各章节讲授之中,并通过讲授法、榜样示范法、網络教学法、现场实践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培养学生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责任意识及服务意识等,将知识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相结合,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铁道工程类课程思政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有更多思政元素需要充分挖掘,还需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