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4期:“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8 17:18:54

“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李江 黄玉祥 闫小丽 朱瑞祥

[摘 要] 课堂思想政治是将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高校育才育德的必要途径。针对“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在讲授先进制造技术基本理论知识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有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将助力破解“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激励学生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 课程思政;先进制造技术;中国智造

[基金项目] 2020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跨尺度多级仿生视觉系统可控制造技术”(2452020230)

[作者简介] 李 江(1990—),男,山东滨州人,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农业工程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先进制造与现代农业技术装备领域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4-0127-04 [收稿日期] 2021-05-24

课程思政是一种育人理念,其本质是立德树人[1-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地方,并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专业知识育才,课程思政育人,将育人元素如爱国主义、价值理念、人生追求等融入各门课程中,可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建设、价值信念和人生选择产生积极影响,从而使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就现状而言,多数课程教学设计注重“教书”而忽略“育人”。如何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并在课堂讲授中将其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引导学生在理想信念层面进行深入思考,是学校践行立德树人的必要途径。因此,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专业教学是十分必要且迫切的。

一、“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Made in China”遍及全球,中国已成为世界工厂,但中国制造利润空间小,且以高耗能、高污染、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为主,面临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因此,亟须破解“中国制造”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在“新工科”“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背景下,创新驱动已成主流[5-7]。“先进制造技术”作为机械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涵盖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管理工程、生物智能工程同传统制造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技术,包括超精密加工技术、芯片制造、传感器、智能加工、机器人技术和3D打印技术等众多前沿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它可以使我国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快速提高我国的制造业水平。

二、“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思政的优势

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技术,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是引领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利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不仅关系着手机、投影仪等日常电子产品的生产与应用,更是拓展到航空航天、智能装备、医疗器械和国防等领域。在“新工科”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背景下,要启发学生了解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对科技强国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科技强国的决心,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人才。

三、“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思政的结合点

课程思政不是简单地增开几门课程,也不是增设几项活动,而是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与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全过程,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将正确的价值追求、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有效传递给学生,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突出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因此,挖掘思想政治元素是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核心问题,“挖什么”和“怎么挖”:一个是认识问题,一个是具体操作问题。处理好“挖什么”和“怎么挖”的问题,是做好课程思政的基礎,通过认真思索,寻找先进加工技术教学中德育元素的结合点,可为先进加工技术课程思政起到重要引领作用。

(一)神奇的光:激光

作为一种特种加工技术,自发明以来,激光由于其自身良好的特性,在工业加工、科学研究、医疗美容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激光发明历史讲授中,通过介绍我国老一辈科研人员在条件极度困难情况下自主研发中国激光器,将中国激光器制造发展艰苦历程融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勉励学生勤奋刻苦、不畏艰险,勇攀科学高峰。在激光产生原理内容讲授中,将受激辐射与社会正能量的传播结合,利用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受到外来光子干扰,会释放出与外来光子状态相同的光子,进一步相互干扰产生单色性光束这一原理,鼓励学生向身边榜样学习,传播正能量,才能改善社会风气。讲授激光加工应用时,介绍只有激光聚焦以后将能量集中在细微空间区域,才能实现硬脆材料切割或是在硬脆材料表面加工微纳结构,让学生明白团队成员只有团结一致,增强凝聚力,才能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在班级竞赛、科研活动中进行团队协作。

(二)突破芯片制造的“卡脖子技术”,走自主创新之路

在讲授微纳制造器件知识点时,切入关键技术和核心芯片被国外“卡脖子”的现实,如华为公司芯片断供、被制裁和技术封锁等现状,让学生有危机意识,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科技报国的决心,激励学生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走自主创新之路。在讲授中国芯片制造发展历程时,介绍我国光刻机生产技术有了很大进步,能够实现90纳米制程芯片制造,正向更高性能芯片不断突破。虽然与荷兰ASML高端光刻机的5纳米工艺制程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但通过我国科学家的努力,这种差距在逐年缩小,以此加强学生对中国梦、科技梦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其树立对中国智造发展的信心。在讲授各种微纳制造技术时,介绍打磨火箭惯性导航组合的李峰、为蛟龙号安装特殊眼睛的顾秋亮,可以凭借手的感觉和眼睛的观察,达到头发丝五十分之一的安装精度。他们都是充满科学精神的研究型人才,完美地诠释了“大计贵精”的大国工匠精神,以此教育学生要注重培养诚实、守信、责任心等职业道德,以及细致、耐心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

(三)生活处处有科学:生活中的仿生制造

在讲授各种微纳制造技术应用时,介绍我国航空航天、智能制造、量子通信、高铁等领域的成就,并将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敢于创新的精神,同时号召学生积极实践,勇做“大国工匠”。在课堂讲授先进制造技术仿生应用和最新进展时,介绍人们通过昆虫眼睛视场大、防雾特性开发的新型视觉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无人驾驶、机器人等智能化装备领域;根据荷叶“出淤泥而不染”自清洁特性开展的表面超疏水、防结冰等研究,在日常生活、科研、工业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西安交通大学研究团队根据壁虎手掌可黏附在垂直墙面等特性,研发了可攀爬机器人,进而启发学生科研离我们并不遥远,创新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科学精神及创新思维。在介绍仿生结构和微纳制造技术在关键领域应用面临的挑战时,可激发学生对未来社会、科技进步做出贡献的决心。

四、课程思政实施措施

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思政实施措施,对建立健全课程思政体系、保障课程思政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思政应当坚持顶层设计的原则,根据国家、学校、专业等对课程思政的要求与目标,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优化教案、健全评价体系,实现红专并进,从整体上构建课程思政体系,起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接班人的作用。课程思政应坚持改革创新的原则,各课程教师应当认真思索课程思政改革教学,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利用新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设施、新型教学模式等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将课程特点深入课程思政中,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不断探索创新有特色、有深度、有趣味的课程思政模式。课程思政应当坚持分类指导的原则,围绕课程性质设計课程内容,注重统筹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课、素质拓展课和专业课的育人作用,使课程思政具有不同特点,各类课程思政全面开花。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课程思政注重育人育才协同作用,但仍以专业知识学习为主线,在拓展专业知识讲授广度和深度的同时渗透课堂思想政治元素。此外,课程思政不是在课堂上刻意塞进思想政治元素,硬性灌输思想政治内容,而是将思想政治元素自然地融入课程。

针对先进制造技术的课程特点,课程思政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强其育人意识,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引导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自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因此,以课程思政为切入点,融入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其成效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学校应该定期开展培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培养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教学名师,不断增强团队整体教学能力,发挥团队示范作用。

(二)将课程思政融入课上、课下和考试等各个环节

把思想政治元素融入落实到先进制造技术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课程考试和教学评价各环节,实现教学与育人同向同行,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如在教学目标中增加德育元素,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及职业道德,增强其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如设计课程大纲时,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学生的学习内容,在学生知识考核中有所体现。先进制造技术授课现状是课堂思想政治元素融合较少,课下和考试等环节几乎没有涉及,这就导致学生专业技能与思想政治水平发展的不平衡。

(三)巧妙融合,多元教学,提高兴趣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板书加PPT,教师是课堂的中心,一节课讲授大量内容,往往导致学生兴趣不高,参与感不强。主要原因在于,学生比较反感空洞的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另外,只是把思想政治元素与专业知识简单叠加,达不到理想效果。因此,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慕课、B站、云课堂、虚拟现实、现实增强技术和微信公众号等),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分组讨论等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推行“互联网+”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巧妙融合、协同发展。同时,巧用课堂翻转、体验式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推动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中,注重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效果作为教师考核、岗位聘用、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督促任课教师将课程思政落到实处;总结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好、反响佳的教学案例,形成参考性强、推广价值高的典型案例,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要考量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在教学比赛、课堂优秀教学奖评比中应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重要评价指标,课程思政建设效果如何,须以学生的获得感为体验标准,采用问卷调查、课堂提问、课程随堂访谈、现场操作以及专题座谈会等方式评价学生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元素学习效果及满意度。

在“新工科”建设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并将其引入先进制造技术课程学习中,培养“新工科”人才并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实现“中国制造”变为“中国智造”、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