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41期·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引导策略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1年第41期
铁嘉怡 陈志康 陈法江
[关键词] 网络群体性事件;舆情引导;应对策略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广州医科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2020B002)
[作者简介] 铁嘉怡(2001—),女,甘肃平凉人,广州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2019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陈法江(1989—),男,广东广州人,医学硕士,广州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讲师(通信作者),辅导员,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1-0014-04 [收稿日期] 2021-04-20
一、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内涵及特点
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以大学生群体为主体或主要参与的、以网络为媒介传播的、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张继东在研究中提出,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特点为:主体的特殊性、内容的情绪性和多元化、趋势的难控性[1]。王徐雪从四个方面将高校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归纳为:突发性与从众性、虚拟性与现实性、连锁型与潜伏性、非理性与短暂性[2]。相对于其他群体性事件,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以下特点:(1)事件主体特殊。大学生群体思想、心理尚不成熟,同时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学习能力很强,对各类事物都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容易参与推动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与发展;(2)网络事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强烈。大学生参与网络程度高,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一旦网络事件发生,即刻大范围进行扩散,对大学生群体及其事件主体产生强烈影响;(3)事态发展难以控制。由于网络具有虚拟化的特性,整个事件的源头难以进行追溯,事件参与的具体人员也无法控制,受网络传播速度影响,事态的发展速度相较于普通事件会大大加快,并且事件发展方向难以把握,结果不可预料。
二、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原因
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大学生群体思想和心理不够成熟
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自我意识、维权意识较强,但普遍缺乏社会经验,缺乏责任意识、危机意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逐步形成和确立,尚不稳定,易受外界事物干扰。同时,作为新思潮的代表,社会的准精英,大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强,获取信息的渠道丰富,但对信息审辨能力不强,又有不够成熟、易冲动、易受影响等心理特征,这使得大学生群体极易参与网络群体性事件或成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主体。
(二)缺少健全的诉求机制
大学生群体处于学校与社会的交界之间,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会遇到很多问题。当他们的问题求助无路、诉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即会产生很大的情绪波动,若此时他们在现实中找不到合适的发泄途径去释放不良情绪,网络便会成为满足他们需求的唯一途径。在不良情绪未能有效缓解的情况下,心理诉求与行为诉求得不到满足的双重打击容易使他们产生一些极端想法,在网络中进行传播扩散,影响更多类似情绪的人参与进来,形成潜在群体,为网络群体性事件传播打下基础。
(三)网络监督不足
大学生作为思想前沿群体,一直走在时代的前沿。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的使用,让大学生无时无刻都可以活跃在网络的各个角落。一方面,由于网络的监管力度与效度低,网络信息真假难辨,大学生群体容易受到谣言、煽动性言论的影响,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推波助澜;另一方面,高校网络平台的监管不力导致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在发生阶段和扩散阶段没能得到有效控制,以致后续不断发展扩散,产生不可预计的影响。
三、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发展过程
(一)发生阶段
闫东利、毕日生在研究中提到,作为同质性群体的大学生之间,群体情绪的形成主要是借助“情绪感染”的心理机制形成的,并且在群体身份认同的基础上,极易由“暂时性群体情绪”迅速演变为某种“习惯性情绪”[3]。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主要是由个体现实事件引起的,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发生于现实生活中单个个体事件在微信、QQ、微博、贴吧等网络空间被发表,由于事件内容与大学生群体息息相关,本身带有很强的话题性,能够引起大学生群体中多数人的情感或情绪共鸣,导致大学生群体参与讨论,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另一种情况是多个相同或相似的个体现实事件在某一时间段同时发表在网络平台,产生碰撞,事件的主体间进行情绪交流,引发强烈的共鸣与激烈的讨论,主体的情绪叠加积累,发生协同作用,从而导致大范围的群体性事件,例如某高校禁止外卖出入校园、保安没收学生外卖事件,当多数学生的利益同时受到损害,通过网络引起激烈讨论,与此相关或有类似经历的高校学生均会受到影响参与进来,此时,若事件未得到妥善解決,则极易发展形成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
(二)扩散阶段
当个体事件在学生之间开始引发关注和讨论,同时借助网络媒体迅速传播,事件开始发酵。受到心理和情绪共鸣的影响,一部分学生迫切地表达自身的感受,他们选择在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来参与讨论与扩散[4];另一部分学生则保持看客心理,以“吃瓜群众”的身份自居,由于事件与他们自身的生活少有关联,因此他们并不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对整个事件会尽可能地进行传播。由于大量学生的讨论和扩散,事件的影响范围逐步扩大。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2021年第41期·模拟电路实验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的改革探 2022/8/11
- 下一篇:2021年第41期·新形势下“环境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设想 202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