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40期·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建筑设计”教学的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3/10/16 14:08:28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40期

卜晔婷,王艺锦,何夏萱

(广西民族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引言

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的灿烂文化,是我们最珍贵的教材,包含着中华民族的汗水与智慧。古老的中华文明给我们留下了为数不多的古城堡、古村落及古建筑。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下,日本及东南亚地区产生了相类似的规划布局与建造体系。我们从现有考古资料,包括文字、图像、实例,了解到先人的建造智慧体现在选址、规划布局及建造等方面,而这些智慧正是我们可以与“建筑设计”教学结合的基础,也是我们当代设计的出发点。

对于现代建筑,或者在历史遗存较少的地段上,是否可以采用比较创新的、变异的、多元化的方式表现出建筑的地域性呢[1]?建筑设计能否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仍然保留着文化个性呢?这是现在建筑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建筑学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将丰富的地域文化资源转化成“建筑设计”教学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共有12个民族世代居住在广西境内[2]。各民族在漫长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带有自身特色的语言、服饰、村落与建筑,这些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可以成为民族地区的育人优势。

民族地区院校肩负传承传统文化、推广地域特色文化的责任,同时肩负着为社会持续输出创新型人才的责任。广西民族大学于2019年成立建筑学专业,将“地域民族特色”确定为专业特色。基于此,建筑工程学院不断尝试改革创新“建筑设计”核心课程,试图将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地方“建筑设计”教学的资源优势,构建出一种具有本土特色的利用民族文化资源的“建筑设计”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创造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当代设计作品。在目前的实践教学中,利用民族文化资源采用如下教学方法进行“建筑设计”教学。

(一)将“中国建筑史”与“建筑设计”两门课程进行教学融合

要求从事“建筑设计”教学的教师具有传统建筑的知识与研究背景是融合的前提。在“建筑设计”教学的前期,先以“中国建筑史”教学为主,通过对广西传统建筑文化的学习,让学生建立起地方性的史学观;讲授内容要与设计题目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学生在掌握建筑历史原理、了解地方民族建筑特征之后,开始进入到“建筑设计”教学中;设计教学是偏重逻辑思维和系统设计方法的训练,设计教学过程包括现场勘探、文献收集与阅读、设计逻辑的确立与设计表达。传统建筑的知识点主要是在设计逻辑的建构阶段介入,作为设计构思的切入点。

(二)采用“穿越式”的思维引导

传统建筑在形式、纹样、空间、结构、材料等方面均有可能给学生设计构思上的启迪。“穿越式”的思维引导主要应用在设计前期阶段。首先,学习他人的“穿越式”[3],学生尽量挖掘以传统文化为设计意向且建成的建筑设计作品,先解读传统再过渡到现代,掌握握建筑大师“穿越”的方法。其次,学生自行“穿越”,教师需针对建筑设计命题对学生进行有计划的思维引导,在场地调研与资料收集过程中辅助学生挖掘地方文化与传统建筑元素,并引导学生将其转换到现代建筑中。通过上述的引导,更易拉近学生与传统建筑的距离,亦可帮助学生更好地从传统建筑中吸取设计手法。

(三)选择融合地域文化资源的课程设计命题方式

指导教师作为建筑设计的命题者,主要任务是向学生明确约束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提供足够的空间以支持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造性设计的产生[4]。课程设计的命题一定要回应地域文化,强调三个方面。第一,场地选址于广西,具有可达性且方便学生进行场地调研,场地内或周边需要有较为突出的历史文化特征(如老城区、古村落等)[5]。第二,建筑设计命题需明确设计要求,要求学生在调研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传统文化要素,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转换为设计要素。设计作品具有广西文化气息,既可传承历史文化,亦可具现代风格。第三,关于建筑设计类型的选取,在满足不同年级学生的培养要求的同时,选择从传统到现代均有的建筑类型(如住宅、书院、校园等)。学生可针对某一建筑类型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进行分析探索,提高其建筑发展史研究思维与能力;或选择文化类建筑(如民俗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等),体现当代地域文化。

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的“建筑设计”课程教学成果分析

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的“建筑设计”课程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与知识掌握深度,以及与其他课程教学进度相应进行弹性设计[6]。在上述教学法的指导下,安排低年级建筑学子进行实践,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平面构成与景观小品这一系列设计基础训练;二年级的进入建筑设计阶段,将“建筑设计”与“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融合,利用“中国建筑史”传授的知识内容,立足于本土,结合场地调研寻找设计立意。

(一)设计基础训练

1.以民族纹样进行平面构成。平面构成是建筑学专业培养中的第一个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对形式美的基本原则有初始认知,在二维平面上加强学生对局部与整体、局部与局部之间的结构关系的理解[7]。整个平面构成教学是基本形的分割与组合的过程,正方形或圆形先分割成多子形,分割出的子形再用构成方式进行组合。在分割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自主挖掘广西民族纹样,进行抽象提取与简化并创新,作为方形分割方案。整个教学过程既考虑了造型方法训练,又兼顾了传统纹样的解读与几何的转化。

2.“忆百年初心·展八桂风采”景观小品设计。本设计选址范围在广西崇左市,希望借崇左的民族文化、秀丽山川、红色精神等丰富资源,创作出具有崇左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三维形体的能力,为后续的建筑设计打下基础。在实现构成规律的过程中,可以尝试运用各种不同元素与不同材料的颜色、质感、肌理特性;在结构设计中,应着重强调结构单元的标准化、组装工艺的简易性、空间的可延展性。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挖掘崇左地区的历史文化要素,包括崇左壮族文化、历史建筑要素、红色文化要素等,并从中寻找设计立意,对历史要素进行解构与立体、空间的转化。

最后,学生呈现的作品如下:(1)学生作品1:设计理念融合广西特有的壮锦和崇左市德天瀑布两种设计元素。提取壮锦的形态塑造出曲折的平面流线,配合抬升的地形体现瀑布地势的落差感,模拟出德天瀑布水帘的意象;利用三组竹结构表达通透轻盈、高低层叠,从而构成一幅层峦叠嶂、山青林密的具有崇左特色的瀑布画卷。(2)学生作品2:设计灵感来自花山岩画中的蛙人。小蛙人在大蛙人周围,小蛙人一层层支撑大蛙人向上,有子孙繁盛、团结一体的寓意。花山岩画中蛙人层层堆叠的形态是本设计的提取重点,提取蛙人的堆叠方式,设计采用层层累积向上的堆叠形式,体现崇左壮族人民团结一体共同繁荣的寓意。材料选用木条,木头的搭接方式借鉴中国古建筑构件斗拱(斗拱是由无数个纵横相叠的木头相叠形成的承重构件)。在立面上,将蛙人的形态简化为两条曲线表现在立面上,从而形成了既能体现民族团结一心的精神,同时又体现地域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

(二)建筑设计训练

1.老口村那告坡宅院设计。宅院作为一种居住空间模式,是人类自古以来经久不衰的建筑类型。本次建筑设计场地设定在一个广西传统村落中,希望学生在掌握居住建筑设计方法的同时,结合地方历史文化与传统建筑特点,进行地域性建筑设计。

本设计选址于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老口村那告坡。其坐落于缓坡之上,为壮族村落,以覃氏家族为主,传统建筑风貌保存完好,建筑顺应等高线布局,村落坐西向东,西靠丘陵,东面池塘,建筑大多为清代所建,在地形限制下民居多为三开间独栋建筑,仅小部分民居有独立院落。本设计在村落中划定三块场地,三块场地中建筑已坍塌,需要重建住宅。住宅需满足基本的起居、展陈、工作、餐饮及休息功能,要求新建建筑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学生可以从三个地块中自行选择,并对场地中原有建筑根据设计构思和现场调研情况,全部拆除或者部分拆除、部分保留。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选地块并进行场地调研,场地调研要求对场地与周围建筑环境进行拍照与测绘记录;学生自主总结老口村那告坡的村落建筑特征,特征总结涵盖建筑尺度、结构、材料、造型、空间组织等;同时要对村落中的文化和习俗进行考察,进而从众多要素中寻找思路进行建筑创作;在草图中,学生需展示出对村落内传统建筑与文化元素的提取与运用,避免生搬硬套。

学生作品以《宅院设计之溪山院》为代表。该设计选择了村落中央的场地,周围环绕着传统建筑,场地内有三棵大树,建筑试图以最小的方式介入场地内。学生对场地进行深度调研,对需要保留的大树做了明确的定位,大树成为新建建筑内院的主要景观。同时,对基地周围的建筑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测绘,并将建筑尺度融入自己的设计中,将建筑形体打破成多块,每块形体的尺寸基本符合一个三开间的独栋民居尺度,进行再组合,使得新建建筑在形体关系上与周围建筑高度融合。该基地原本有传统建筑,但现在已坍塌,只剩下几堵夯土墙体,设计者借用原有墙体营造片墙景观,并将溪水引入内院,每个功能空间均被绿植与水景包围,营造出世外桃源的住宅体验。从场地出发得出灵感与思路,既满足了基本的住宅功能,又创造出空间丰富、与周围环境融合度较高的宅院,成为传统村落中新建住宅的设计典范。

2.基于文化传承与场所塑造的书画院设计。传统书院建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书院发展到当代,功能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逐渐成为当地向市民开放的书画艺术创作、交流、教育的场所,祭祀、斋舍空间消失,讲堂、藏书、游憩功能延续,展陈、会议、餐饮等功能作为现代功能植入。书画院设计选址于青秀山公园中。公园风景优美,但历史文化内涵不够突出。明代教育家王阳明曾经在广西进行教学,其书院名称为敷文书院,书院旧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物资储备管理局,旧址用地紧张难以复建,故决定在青秀山公园内建造一座青秀山书院,在致敬王阳明的同时,打造一个向市民开放的书画艺术创作、交流、教育公园。新建书院需具备广西的文化气息,体现民族融合的理念,要求学生在掌握现代文化类建筑设计方法的同时,结合广西历史文化与传统建筑特点,进行地域性建筑设计,不可模仿古风,以创新的态度面对传统。

本次设计与“中国建筑史”授课同步进行。在“中国建筑史”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广西民族建筑特征,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挖掘了民族建筑与文化要素,这就为学生创造本土特色建筑奠定了基础。同时,在书院设计的前期研究阶段,教师将研究分为两大研究专题,一是“书院的过去”,二是“书院的现在”。“书院的过去”关注三个问题:中国书院的发展史、中国传统书院的实例与广西传统书院的实例;“书院的现在”主要针对当代教育文化建筑实例的功能与形态特征。学生自主选择两大研究专题,加入研究小组并展开调研,随后对研究成果进行汇报,同时学生互相点评与学习。学生可以从广西的民族建筑与文化,以及书院研究专题要素中寻找创作思路,最后创作出既具有地域特色,又能回应传统书院的现代书院建筑。

学生作品《青山书院》点评:方案借助了岭南庭院讲究的求实兼蓄、精巧秀丽的原则,用一系列的体块进行错位,形成层叠的空间关系,建筑的交通空间丰富,通过廊道系统串联了建筑各个功能空间,人们在建筑外上下穿行,时而走向室外、时而进入室内,忽明忽暗,创造出游岭南园林的空间体验,回应了传统书院的游憩功能。建筑局部两层,延续了民族建筑的吊脚形式,在架出了很多檐下空间的同时,还有一个通风夹层,为人们创造了更多风雨活动场地,有利于建筑的通风散热,提升建筑的舒适度。

结语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研究与挖掘地域文化元素,深度了解了广西的地域文化特色,并利用所学的建筑设计技法,结合建筑史理论进行本土特色的创新,创造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当代建筑。

本次教学实践与探索,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研究能力提升到了更高层次,培养了学生文化感悟的能力。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