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40期·浅谈“光电子器件与封装技术”课程思政改革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3/10/7 15:56:10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40期

张 威,刘 威,王晨曦,田艳红,王春青

(哈尔滨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引言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1]。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

教师,从事的是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工作,是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2]。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要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解决育人成效就要回答“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问题。“教什么”涉及课程建设,专业课程不应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更应实现价值引领[3],要发挥课程建设“主阵地”作用,在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德育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体系,寓教于课。

要解决“怎么教”,就要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转换表达方式,寓教于乐,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上好每一堂课,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在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浇花浇根,育人育心。

本文以“光电子器件与封装技术”专业课程为例,在对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环节进行有效设计和改革的基础上,提炼课程所蕴含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等思想政治价值内涵及德育功能,引导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进行正确选择,从而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扎实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有机融合。

一、“光电子器件与封装技术”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

(一)课程的德育目标

“光电子器件与封装技术”课程是我校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为电子封装技术专业的学生,在培养学生工程知识学习能力、问题分析能力及创新设计能力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课程目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1)掌握关键的光电子器件原理、封装方法、应用范围及发展趋势等专业知识;(2)熟练地运用所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光电子封装中的光学设计及热设计等工程实践问题。

根据毕业要求、专业培养方案、课程目标及课程教学内容,制定课程的德育目标:(1)具有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人文素养;(2)具备法治意识、规则意识、职业道德;(3)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化视野、绿色发展理念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4)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

在教学大纲中增加德育目标,符合哈工大“核心价值塑造、综合能力养成、多维知识探究”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标准。

(二)思政元素的挖掘及其与知识点的有机融合

工科专业课程有着自身的教学内容和知识体系,如果把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硬生地塞入课程教学内容中,会使学生感觉枯燥、牵强、反感,从而起不到德育的效果,因此,充分挖掘可以嵌入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4,5]。同时,要实现课程的德育目标,就要把专业课程内容中的知识点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

根据“光电子器件与封装技术”课程内容,确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题的思政元素。比如在讲到光电子器件发展史时,可以适度引入我国光电子技术领域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例如马祖光院士作为哈工大“八百壮士”之一,把一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光电子技术专业。马祖光院士根据国家发展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先后提出和凝练了激光介质光谱、新型可调谐激光X光激光、非线性光学技术、红外激光技术和激光空间信息技术等多个具有创新性的世界前沿科研方向,带领学科组以多项创新工作和一流成果奠定了这个学科在国内外同领域的地位。通过对马祖光院士事迹的介绍,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今天我国所取得的成果来之不易,更增强了学生献身国防的责任感、航空报国的使命感及严谨求是的科学精神,从而实现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情怀、人文素养的培养。在讲到光电子封装新技术时,其中涉及LED芯片技术,可以引入“中国制造”的概念和案例,结合科技对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所起的作用,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精神,融入民族复兴与时代精神,正确认识光电子封装技术发展历程、重大成就和存在差距,鼓励学生树立远大抱负,脚踏实地做事,在服务强国战略中成长成才。在讲到LED器件应用时,可以举“电子烟花”的例子,传统烟花具有污染性,而在提倡环保的今天,电子烟花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在一些重要的场合,烟花可以提升气氛,大众不可能完全放弃烟花这个可以渲染气氛的利器,这时更加环保和安全的电子烟花就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一方面,教师可以对比说明LED光源与其他光源在低碳环保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及“五大发展理念”有一定认知,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在讲到光电子封装的可靠性时,可以举例说明一个小小的焊点失效就会引起整个电子系统瘫痪,让学生增强理解,知道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知道做好一件小事有多重要,知道工匠精神的力量,知道行业标准及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对行业有敬畏之情,从而才会真正喜欢这个专业,才更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上述对思政元素的挖掘,可以达成前三点德育目标,然而要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就要将挖掘的思政元素恰当地与专业教学知识点进行融合。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考虑:第一,针对学生关注的当下热点问题,用专业的角度解析阐明道理,从而提升学生的价值判断和理性思维。比如“华为被美国制裁”问题,要从专业的角度剖析高端芯片国产制造的重要意义,华为拥有高端芯片研发能力,但不具备芯片制造能力,在全球一体化经济下,没有一家真正的高端科技企业,能完全实现自给自足。要使中国制造变得更加强大,就需要发展民族品牌,不断创新。通过热点问题及鲜活的实例,树立学生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提升学生创新精神等价值理念。第二,针对学生实际遇到的思想困惑,以专业的角度进行“解惑”,进而“传道”。比如有些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或敬业精神不足,在工作还是深造的选择上产生困惑,因此,要结合课程中电子封装领域的发展前景、职业特点及专业领域的实际案例,以小见大,针对性地进行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在德育目标的设计中,第四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组织协调能力、学习能力与创新精神。这一目标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方法来达成。教师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中,不能为了思政而思政,对课程思政避免附加式、标签式的生硬说教,而应注重授课形式的多样性,要做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三)参与、体验和反思式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维度。要实现素质教学目标,就需要改革“灌输式”“填鸭式”为参与式、体验式和反思式的教学方法,解决育人成效问题。

1.采用互动式教学:课内讨论和课外答疑相结合,鼓励学生发表对光电子器件与封装技术的见解。

例如在讲到光电子器件产业发展时,可以进行课堂民意测验,对学生的态度及情感进行评价。通过民意测验结果可知,很多学生“对光电子器件的产业未来有了深刻的认识”,“增强了自己学好专业知识,报效祖国的信念”,从而激发了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2.采用案例教学: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及矛盾分析的方法与科学知识相结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系统地分析评价具体问题。

例如在讲到激光原理基础时,向学生介绍原子结构认识史,从朴素的原子观到各种模型(实心球、枣糕、行星、轨道),再到电子云理论,让学生知道人类对原子认识的历史是漫长的也是无止境的,并且真理都是有局限性的也是相对的;通过对学生提问,加强学生思考和师生互动,由此进行正确引导,提升学生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科学精神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采用小组学习式教学:从多方面激发学生对光电子器件与封装技术的思考,培养和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及从多个方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主动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得自己想学到的知识。

例如可以采用小组学习(思考—同伴交流—分享)的方式,从原理、结构、材料及应用等方面讨论下列光源器件新进展:纳米激光器、量子阱激光器、分布反馈式激光器、垂直腔面发光二极管、超辐射发光二极管。请学生分为五组,每组选择一个题目加以讨论并得出论点(讨论时间10分钟),每组派出一名代表阐述本组的观点(演讲时间5分钟)。

通过参与、体验及反思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倡师生间的合作交流及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4.采用项目研究:围绕各章教学重点内容,设置项目研究环节,从光电子封装的关键技术入手,针对具体的电子封装项目,让学生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整理分析并且撰写系统评价报告,从而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能力。

(四)综合、非标式考核方法

课程考核是用以检验课程目标进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达成度的手段。大学所学不应只是为了考试,然而目前许多大学生学习态度功利化,学习目的就是为了“短期的考试”和“将来的工作”,平时上课睡觉、游戏、玩手机,考前“临时抱佛脚”,就为了一张试卷的分数。要改变学生这种功利化的价值观,就需要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对评价方式进行创新。

期末考试试卷成绩可以反映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对学生素质的评价很难通过一张试卷反映出来。那么要评价学生德育目标的达成度,就要改革课程的考核方式。首先,考核内容要综合化,即考核环节包括小组学习、项目研究、期末考试,总评成绩采用累加式以百分计,各考核环节所占分值比例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由于参与、体验及反思的学习方式才更能反映出学生真实的素养及品质,学生素质的评价即德育目标的达成度,主要体现在小组学习环节。每个学习小组选择一个主题,通过查阅文献,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最后派出一位学生进行观点阐述。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聆听,并且要对每位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认真点评,善于表扬,让学生得到及时反馈,得到鼓励,从而逐渐增加兴趣,增强信心。同时,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学习同伴评价表”,例如5人一组,每人对组内同伴的表现进行评价。这种同学之间互评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民主公平的价值理念,同时增加学生的挑战性和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试卷的考核要多安排非标式的题目,多设置一些综合分析类的题目,以考查学生的能力,并且适当地增加一些可以测试学生态度、情感评价的题目,比如进行一些民意测验,以此检验学生对当下一些现象的观点和认知,从而引导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进行正确选择。最后,适当地加大小组学习实践环节的考核权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与学的实践中。

二、结论与展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确立“知识传授、能力养成、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目标中确定德育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发掘和提炼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德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积极推广问题式、启发式、研讨式、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深化课程考核方式改革,通过考试答案的非标准化、考试形式的非标准化、考分评判的综合化等形式,增加学生的挑战性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提升教育内涵,推动课堂教学革命,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理想追求、价值取向和文化品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