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文:“岗—课—赛”融合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创新及实施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1/12/3 16:45:01

刘黎明 李静

[摘 要] 我国已经进入服务业主导、服务型消费为主的社会经济结构新时期,为我国服务业和国际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机。然而,当前众多高校所开设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在授课效果和课程建设水平上均难以满足企业岗位所需的创新型、复合应用型人才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以及转型升级的需要。深入分析将“岗—课—赛”融入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在总结“岗—课—赛”融合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特点及优势的基础上,从“三个阶段十个环节来”设计“岗—课—赛”融合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实施方案,以期能够培养出既满足企业岗位用人需求,又具备创业创新理念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专业人才。

[关键词] “岗—课—赛”融合;国际服务贸易;创业创新;课程改革

[基金项目] 2020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研究项目“基于‘岗—课—赛融合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研究”(SJGY20200649);2017年度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以能力提升为导向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实践培养模式研究”(GBD1317097)

[作者简介] 刘黎明(1978—),男,山东平度人,硕士,黑龙江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区域金融研究;李 静(1982—),女,辽宁宽甸人,硕士,黑龙江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国际服务和贸易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6-0068-04   [收稿日期] 2021-05-18

“十四五”規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确定了我国立足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做强国内市场,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进一步完善内外贸一体化体系,加快推进国际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为重点的新发展格局。我国产业结构正处于工业主导转型升级至服务业主导的关键时期,在可预见的未来五年,我国服务业占比有望提高到60%,基本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工业农业相辅的产业结构。同时,我国人民的消费结构也将发生重大改变,逐渐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转变,在可预见的未来五年,我国居民服务型消费将达到53%,消费规模将达到65万亿元左右。随着计算机信息、5G、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以及在各行各业中的深层次应用,我国势必进入数字经济发展的快车道,预计到203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百万亿元。这些都为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也必将带动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1]。

在以国际服务贸易为核心的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对具备从事国际服务贸易的人才需求激增,而当前高校专业教育同质化和人才培养单一化问题严重,缺乏培养能够胜任服务贸易一线岗位创新型、复合应用型人才的能力。当前,国内具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高校均开设了“国际服务贸易”专业课程,其授课效果和课程建设水平对企业岗位所需的创新型、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以及转型升级效果的影响巨大。

一、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和定位不合理,重视程度不够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大多定位为专业选修课,学时仅仅为32学时,很难满足12个大类国际服务贸易课程讲授的学时要求,也因此造成教师和学生对此课程的不重视,甚至部分理工科院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根本就未开设本门课程。同时,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开设偏重货物贸易方向,多数课程围绕货物贸易进行开设,而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体系比较单一,仅仅开设一门课程,难与当前国际服务贸易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相匹配,支撑课程体系亟待完善。

(二)课程内容体系偏重理论化,缺乏实践创新

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是一门时效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很强的学科,不仅具有理论知识体系,还具有实践能力体系。但当前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内容体系存在明显问题:一是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货物贸易在理论知识上存在着质的区别,再加上国际服务贸易政策、国际服务贸易壁垒、全球性和区域性贸易协议等内容过于理论化,课堂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国际服务贸易内容涉及12个大类,烦琐的门类划分直接导致类别服务贸易与区域服务贸易形成门户森严的不同行业。同时,学生对国际服务贸易相关行业仅止于一般性了解,对当前国际服务贸易的热点问题“服务外包”知之甚少。三是高校缺少国际服务贸易实训室,没有设置实训环节,市面上更缺乏针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实训软件,对于毕业生也缺少针对国际服务贸易的实习环节和顶岗实习的机会[2]。

(三)专业师资实践培训不到位,缺乏教学创新

一是当前高校该门课程的授课教师多为研究生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师工作,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在教授课程时多以理论知识为主,很难深入讲授服务贸易各行业实践操作工作流程,从而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完全脱节,学生难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工作岗位实际相结合,更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二是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实用性、复杂性和创新性,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服务贸易专业知识储备和极高的专业综合能力,否则难以将国际服务贸易相关领域知识给学生讲深讲透。同时,当前专业研究服务贸易领域的师资极其匮乏,多数教师是从研究货物贸易领域转行进行服务贸易研究,相关成果也是在不断研究和教学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三是教育部和教指委针对国际服务贸易师资的培训相对较少,导致师资在专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培训均不到位,教学只能依赖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缺乏针对行业和企业现实的差异化教学模式尝试[3]。

二、“岗—课—赛”内容融入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必要性

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发[2019]4号)强调发展以职业需求、岗位需求为导向,以实践综合能力培养为重点,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将“岗—课—赛”内容融入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体系,就是将岗位需求、课程建设和实践动手能力三者高度融合,打造高质量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再次强调加快探索“岗课赛证”相互融合,利用企业在专业人才培养和人才质量评价等方面的成熟标准,充实、改造和提升相应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内容。将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按照“岗—课—赛”模式进行重新设置,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岗—课—赛”内容融入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可以改变当前国际服务贸易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局面,真正达到按照职业标准、企业需求去培养人才的目的。

2.高校“双创”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将“岗—课—赛”内容融入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体系是为了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基于“双创”理念进行课程建设和改革,通过职业素质技能大赛培养“双创”能力。《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明确提出,高校“雙创”教育的人才培养要求,是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有机结合、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将“岗—课—赛”内容融入国际服务贸易课程体系,从企业岗位需求、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以及学生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去有针对性地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岗—课—赛”内容融入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有利于将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内容与“双创”教育有机融合,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创业,实现创新创业型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满足企业对创新型、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需求[4]。

三、“岗—课—赛”融合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特点及优势

(一)岗位需求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

“岗—课—赛”融合的服务贸易课程是教师依据企业岗位需求来确定授课内容,并将企业岗位对人才的基本能力需求与专业知识有机结合,整合到特定的授课知识体系中。整合后的知识体系既包括企业岗位应具备的专业和职业知识,也包括胜任岗位所具备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教师团队在前期要针对国际服务贸易涉及的部门岗位进行调研,掌握岗位所需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知识点串成线,通过企业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将知识由线连成面,让学生达到利用专业知识解决企业岗位中实际问题的目的。

(二)岗位能力与技能大赛协同融合

首先,教师要对国际服务贸易目标行业、企业、部门和岗位进行调研,分析其市场需求,确定各类型服务贸易企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情况。其次,教师要把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按照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内容体系框架进行详细分解。最后,教师要将专业能力培养落实到具体的技能大赛之中,如“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商业精英挑战赛等,以赛代练、以赛促学。学生在参加技能竞赛中发现问题,分析技能竞赛成败的经验,尝试解决问题,从中掌握专业知识、发展专业能力、培养职业情感、学会应赛技巧。

(三)岗位实训与职业能力深度结合

“岗—课—赛”融合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是通过“岗—课—赛”三个有机结合的环节来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又具备职业资格和竞赛获奖证书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了顺利达成此目标,教师团队可创新采用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团队讨论相结合、创新创意与技能大赛相结合、实训操作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等多种教学方式。教师要围绕真实的企业案例,通过翻转课堂,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理解理论知识,在小组讨论中升华个人观点,在技能大赛中落实创意思路和创业观点,在实训实习中培养岗位能力和职业能力。同时,鼓励学生总结顶岗实习中的真实案例,供大家尝试解决、分析参考,达到互学互勉、共同进步的教学目标[5]。

四、“岗—课—赛”融合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实施

“岗—课—赛”融合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可按照“三阶段十环节”来实施。

(一)第一阶段:针对企业岗位需求进行针对性的社会调查

环节一:调研岗位需求。授课教师团队成员以国际服务贸易12大类目标行业、企业、部门的员工和正在进行顶岗实习的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了解企业在岗位技能、专业知识、职业素养等方面对员工的基本要求。

环节二:汇总并分析调研结果。授课教师团队成员对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和简单分析。主要汇总资料包括:一是企业所能提供的岗位数量;二是企业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基本要求;三是企业专业岗位对员工特殊素质能力的要求;四是企业对员工职业规划和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

(二)第二阶段:针对岗位调研结果进行专业性课程研讨

环节三:分解教学工作任务。根据调研结果,按照应知内容和应会内容来分解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教学任务。课程结束后,学生应该了解并掌握的国际服务贸易专业知识为应知内容,而通过专业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属于应会内容。应知内容是传统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授课的基本教学目标,应会内容是“岗—课—赛”融合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基本教学目标。

环节四:制订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目标。结合企业岗位需求和教学任务分解,制订胜任服务贸易岗位所需基本知识的认知目标、解决企业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目标,形成爱岗敬业职业信念的职业素养目标。

环节五:选择与“岗—课—赛”融合的课程内容。一是将能与岗位能力培养和技能竞赛结合的内容挑选出来;二是将挑选出来的内容详细划分到具体的章节中;三是将挑选的内容以知识点、具体企业案例的形式在授课中进行重点讲解和分析。

(三)第三阶段:针对课程研讨结果制订详细的实施计划

环节六:制订课程学期计划。一是确立企业岗位和技能竞赛与课程内容的关系;二是将与企业岗位和技能竞赛所需知识点进行提炼汇总;三是汇总技能竞赛、职业大赛的规程,合理安排大赛与课程之间的对应关系;四是根据课程内容和学时详细制订具体学期计划。

环节七:制订课程课时计划。一是根据企业调研情况确定课程教学活动目标;二是根据教学目标明确课程的应知内容和应会内容;三是根据企业岗位需求、技能竞赛规程、应知应会内容划分教学内容;四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并进行教学环节设计。

环节八:实施课程课时计划。一是讲解应知内容。复习巩固已知知识,讲授和讨论新知识,达到理解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目的。二是应会内容与技能竞赛相结合。主要方法是模拟演练,教师讲,学生思,团队练,目的是理解相关知识点、学生创新创业思想与技能素质大赛有机结合,最终通过竞赛锻炼,获得证书,培养能力。三是应会内容与企业活动相结合。主要是分析企业活动案例和顶岗实习中的现实案例来实现。学生深入分析案例,师生共评,深化应会内容。采用头脑风暴、团队合作等创造性课堂方式,尽量拉大个性差异,找出优点与不足,使学生发现自身差异和努力方向,从而培养出胜任企业岗位的能力。四是借助竞赛和岗位案例进行综合训练。教师整合技能竞赛和定岗实习的综合性案例,以团队形式进行研讨和分析,并对教学案例提出指导性建议。每个团队均要展示案例研讨成果,进行师生共评。五是执行计划的总结与反思。针对师生共评结果进行反思,针对不足进一步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反思过程是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的过程,是提高岗位专业能力的途径。

環节九:制订课程考核方式。一是注重平时表现,加大平时成绩比重;二是案例分析效果优良的团队,整体提高平时成绩;三是技能竞赛成绩替代课程成绩;四是企业定岗实习获评良好的替代课程成绩。

环节十:效果分析并总结经验。教师分析课程实施效果,汇总出现的问题,查找原因,总结经验,为下一阶段课程实施提供指导性意见。

通过“三阶段十环节”的课程学习和技能竞赛锻炼,使学生掌握课程应知内容,学会解决问题的应会内容,锻炼团队合作和岗位技能,具备参加技能竞赛的能力和相关岗位的专业素质,实现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融合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袁敏华,郭美荣,李翠梅.“国际服务贸易”课程教学改革探讨——基于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视角[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0):44-48.

[2]韦樟清.应用型人才培养视域下的大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9(23):56-59.

[3]戴斯玮.应用型本科高校《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6(1):92-94,100.

[4]辛颖.基于技能大赛的“课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J].内江科技,2019,40(11):136.

[5]宋庆福,朱颖.“双创”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6(34):412.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Course Based on the Integration of “Post-Class-Competition”

LIU Li-ming, LI Jing

(School of Economic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22 , China)

Abstract: China has entered a new period of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 dominated by service industry and service-oriented consumption, which brings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rvice industry and international service trade. However, at present, the course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offered by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innovative and compound applied talents needed by enterprises and the needs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in China in terms of teaching effect and course construction level.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necessity of integrating “post-course-competition” into the teaching reform of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course.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post-class-competition” integrate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course, this paper designs the integrated “post-course-competition” implementation plan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course  from “three stages and ten links to”, in order to meet the employment needs of enterprises, so as to cultivate professionals who not only meet the needs of enterprise positions, but also have the entrepreneurial and innovative concept and the ability to serve the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post-class-competi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course reform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