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文:新文科背景下“财政学”课程融合思政元素的改革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1/5/28 14:01:00

茆晓颖

[摘 要] 结合新文科建设开展“财政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任务,是遵循实事求是、突出重点和注重实效的原则,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重新定位“财政学”课程的专业属性和培养目标,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改革优化“财政学”课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 新文科;课程思政;财政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1-0078-04    [收稿日期] 2020-11-04

2019年4月,教育部启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提高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当前新文科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中国特色的文科话语体系和推进文科与新科技的融合[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就“财政学”课程而言,结合新文科建设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扎根本土、扎根中国大地,考虑我国制度、历史和文化的变迁,挖掘“财政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培养人的家国情怀和人文关怀,培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一、关于课程思政的认识

(一)课程思政的意义

首先,课程思政的国情考量是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出,我们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育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具体而言,课程思政人才培养包括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学生应该爱国爱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其本质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应该积极正面鼓励学生的爱国爱党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第二,学生应该做到敬业、诚信和友善。这是学生作为公民层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第三,学生应该具有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是公民和社会从业者具备良好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的基础。

其次,课程思政的教育考量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和重要载体。通过课程及其课堂教学活动,来实现教育的本质要义。按照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手段,要对学生的心智发展进行教化培育,促进其心智全面健康生长。课程要实现教育的本质要义,就必须做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缺一不可[2]。课程思政就是承担价值塑造的关键抓手。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课程教学中培养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从道路自信层面看,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专业人才创造了最大的发展空间并赋予神圣使命;从理论自信层面看,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专业课程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内容和理论创新机遇;从制度自信层面看,立足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从文化自信层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培养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新时代理论特点,从而构建中国特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最后,课程思政的现实考量是高校开设的课程大部分是专业课程。专业课程教学是思政教学的主战场,教师是思政教学的主力军。只有专业课发挥了育人功能,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应该针对年轻人的特点,以目标效果为导向,投射各个课程科目,覆盖整个大学阶段,精心设计,使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在不同专业科目以多元化的表现形式糅进丰富的思政内容,使专业课程在育才过程中注入育人的灵魂[3]。把思政理念及要素循序渐进地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科研与实践,在思想上春风化雨,在效能上螺旋上升,有效打破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之间的信息孤岛,形成以思政课程为中心、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交织往复的穿插效应,最后构建为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4]。

(二)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的内涵包括目标、元素和路径三个方面。课程思政本质上是一个学校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品格塑造和人生导向的价值教育过程,其根本目的就是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精心引导和栽培,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口子”,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的元素博大精深,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覆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我们思想和行动的指南。党领导人民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过程中,实践无止境,理论创新无止境。专业课研究方向不同,但具有很多共性的课程思政元素,具体包括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和道德修养等。此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等各類课程,每一类课程都有各自的特色思政元素。其中,经管法课程的特色思政元素包括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和德法兼修。实现特色思政元素的方法路径包括帮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和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

二、新文科背景下“财政学”课程融思政的着眼点

任何学科都存在一个为谁服务的问题。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国家治理的一切理念与行动都要通过财政来实现。“财政学”课程在内容上涉及诸多思政元素和思政特征,核心教学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政治属性、社会属性和道德属性。与其他课程相比,“财政学”课程在政治认同、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具有天然的思政特点。“财政学”课程在教学中应紧贴专业特点挖掘思政元素,注重对爱国主义情感和家国情怀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开发学生的知识潜能。因此,新文科背景下“财政学”课程融思政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眼考虑:

(一)“财政学”课程的专业属性需重新定位

财政,是国家公共发展之政。一个国家繁荣昌盛,需要牢固的财政基础。传统“财政学”作为应用经济学科的一个课程,侧重从经济学角度理解财政专业内容。事实上,财政的治理功能已经拓展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五位一体”,涉及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学科专业的交叉。因此,有必要对“财政学”课程的专业属性进行重新定位,以关注政府分配行为及其经济社会影响为视角,以传授公共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为重点,更多地体现“财政学”课程综合性与应用性的属性[5]。

(二)传统“财政学”课程的培养目标需重新定位

“财政学”课程本身与思政密切相关,具体体现在财政与国家之间的本质联系、财政起源于法制化、财政与国计民生和国家的大政方针、财政的地位和作用、财政与公共产品提供等许多方面。因此,在培养目标上,应进行课程思政与“财政学”专业课程的融合,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树立深厚的历史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客观认识世界,理性改造世界,有效治国理政。让学生认识到掌握财政智慧是改變世界、实现价值的金钥匙。在理想信念上,要奉献真知灼见,持续探索国家富强、百业祥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前进征途;在品行操守上,要依靠科学的财政来促进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学识才华上,要运用学科领域建设的丰富成果不断指引国家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要让学生深刻意识到,优质可靠、充满希望的经济会让世界更文明、更现代、更和平稳定。

(三)“财政学”课程的教学模式需改革优化

传统“财政学”课程的教学模式限于课堂教学与理论传授的单维扁平式培养,依靠“填鸭式”教学等传统手段,缺乏多渠道、多维度、立体式和系统性的教学培养手段。学生只读书不行路,难以增加感性认识,难以深入了解和理解社会现实,培养的人才难以形成“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踏实作风。这就要求深入探究“财政学”人才培养中课程思政的途径、方法和机制,进一步改革优化“财政学”课程的教学模式。

三、新文科背景下“财政学”课程融思政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如果把育才育人分割开来,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也违背了办学的规律。因此,课程思政的核心点不仅仅是思政,还要提高高校培养人才的能力和人才质量。基于这个认识,新文科背景下“财政学”课程融思政改革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

作为新时代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课程思政是要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相隔绝的局面,把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中,推动思政与专业课程协同前行、相得益彰。但同时应该认识到,课程思政不是要改变课程本来的专业课属性,不是把专业课改造成思政课模式,不是每门课都要系统化、体系化地进行德育教育活动,也不是每堂课都要机械教条地安排思政教育的内容,而是要结合专业课程的特点,寻找德育元素。因此,“财政学”课程融思政改革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的知识和思维方式的训练过程中应该首先做到专业知识的准确性。然后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实事求是地体现“财政学”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民生、社会公平和正义等理念,适当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二)突出重点的原则

应该对“财政学”的课程体系进行整体梳理,对其中思政元素重点加以建设。例如,从财政支出角度,近年来我国财政支出始终强调民生财政;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同时保证三大攻坚战的支出和教育卫生等民生支出,体现了财政是国家意志的表现,体现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财税政策既支持了抗疫的一线,又支持了复产复工,始终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福祉放在第一位。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提出六稳,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避免系统性风险,这些都是政府执政理念在财政工作中的体现。通过有重点地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充分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运用德育的学科思维,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

(三)注重实效的原则

只有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确立正确的目标,激发正向的学习情感,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意志,才能在专业学习中取得更有效的成果。例如,通过“财政学”历史的研究和教学,让学生看到我国历史上的财政智慧、中国七十年来财政建设的历程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改革的成就,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理解,能够增加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宏观思维,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我们高校教育面临的对象都是年轻人。年轻人的思维方式与教师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课程思政过程中,教师应思考如何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去进行价值观的引领,从而开展实效研究和深入探讨。

四、新文科背景下“财政学”课程融思政改革的具体举措

新文科背景下“财政学”课程融思政建设的最终衡量标准是立德树人的成效,这是检验高校工作的一切标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要评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学习之外,对其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什么样的实际影响效果。这就要求把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一)重新定位“财政学”课程的专业属性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支柱,财政的问题已经从经济的范畴延伸到政治、社会、文化、生态以及党的建设各个领域。因此,财政学课程需要具有多维度的视角,打破传统侧重从经济学角度理解财政专业内容的局限性,在人才培养中融入多元化的思政元素,强调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实现“财政学”课程在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等多个学科专业内容的打通和交融,将财政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治理功能讲全、讲深、讲透。其中,尤其强调实现公共经济、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的交叉融合,训练学生融通、交叉、综合性看待财政问题的思维,培养学生站在学科融通、交叉创新、知识结构优化的角度来认识财政问题、分析财政问题,并提出解决财政问题的合理方案,不断强化科学精神、钻研精神和创新精神。

(二)重新定位“财政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培养人首先是人格的塑造和道德的养成,所以“财政学”课程的培养目标应该更加重视价值层面而不是知识层面。“财政学”可以认为是在用党的理论全方位指导政府财政实践的一门课程,全面宣传和阐释了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目标和理念,可以作为高校所有专业的公共课程。“财政学”课程应该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培养在党的领导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掌握经济学和财政税收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我国财税政策法规,了解我国财经运行状况,具备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公共问题能力的专业人才。

(三)改革优化“财政学”课程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内容上,要抓好理论教学工作。财政是国家治理和主要支柱,一要通过讲述财政政策来引导学生关注国情,增进学生对国家制度和改革发展成就的理性认同,激发学生强烈的热爱国家、经国济世的社会責任感和担当意识。二要通过讲解重大公共事件中政府所起的作用来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财政学”是如何“理公共之财、管公共之事”的学问。通过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围绕就如何提供更加公平和更高质量的教育医疗服务等专业问题进行主题讨论,引导学生着眼公共视角,关心公共问题,关注公共风险,研究公共决策。三要通过讲解财税法规来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财政学”课程致力于培养专业性强的治国理政人才,其公共身份的特殊性要求培养其高于一般公民和经济主体的法治意识和法律信仰,更高程度地自觉学法守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维护法律尊严。此外,在教学手段上,要抓好实践教学工作。要扎根中国大地,组织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增加感性认识,引导学生关注财政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产生中国思想,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培养知行合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参考文献

[1]樊丽明,杨灿明,马骁,等.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19(10):10-13.

[2]杨灿明.意蕴与追求:“四位一体”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5):10-14.

[3]吴琼.课程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J].高教学刊,2020(7):30-33.

[4]梁燕.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若干思考[J].北京教育(高教),2020(8):23-27.

[5]刘小兵.贯彻落实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提升财政学类专业办学水平[J].中国大学教学,2018(2):36-39.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