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9期·论艺术院校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创新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9期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教学;融合创新
[作者简介] 秦彦彦(1983—),女,山东聊城人,山东艺术学院党委宣传部、信息中心高级工程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3级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系统安全。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9-0173-04 [收稿日期] 2021-10-11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要面向全体人民、聚焦青少年,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各类课程思想政治资源,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艺术院校应当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重视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学习参与程度。艺术类大学生课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缺失,从长远看非常不利于大学生的未来发展。新时代的艺术专业教学应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进行,协同育人,将艺术教育专业理论同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有机结合,培养出“三观”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一致的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培养德才兼备高素质的艺术专业人才。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学融合现状
(一)艺术类教师思想政治意识淡薄
一些艺术类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时,出于对艺术的追求,对学生的艺术素养要求非常高,对学生的艺术素养提升具有很大的帮助。在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时,往往存在课程思政意识淡薄甚至是缺位的问题,存在思想误区,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高。
(二)艺术类教师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欠缺
部分艺术类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水平有所欠缺,相关的教师培训也未能及时跟上。有些教师想要通过艺术教育课堂向学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但由于缺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储备,所传递的内容也缺乏深刻的理论讲解,导致艺术教学不能很好地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
(三)艺术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单一
目前,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般以课堂灌输式教学为主,教学形式相对单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公共课,大多数被安排在公共课多媒体教室进行上百人的授课,授课质量得不到保证,授课效果不尽如人意。
(四)艺术类思想政治课教师与学生交流不足
艺术院校部分学生重专业轻文化,对艺术的追求和崇拜致使他们更倾向对专业课教师吐露心声,与其他课程教师交流相对较少。思想政治力理论课教师与大学生的交流大部分仅限于课堂。没有有效渠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学习要求和期望都不能得到及时的满足,学习参与度不高,积极性降低。
二、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学融合创新思考
(一)强化艺术类教师学习意识,提高艺术类教师理论水平
艺术院校在学校层面要制定出台教师理论学习教育工作方案和学习计划,马克思主义学院层面要出台相应的教师培训实施方案,可以采取读书班、研讨会和实地调研等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例如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专题读书班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题学习班;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针对理论学习内容如何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开展深入研讨交流[1],推进理论学习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教学的实效性,努力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要注重实地调研学习,去实地参观学习和现场教学,提高教师的理论学习水平。
(二)健全艺术类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提升教学科研水平
艺术类教师自身教育水平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要制定健全并严格落实艺术类新教师试讲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师听课互评制度、集中命题制度等,组织艺术类教师集中研讨提问题、集中培训提素质、集中备课提质量,提升艺术类教师的教学水平。通过培训、研讨会、教学比赛等多种方式,提高艺术类教师的教学能力。邀请知名思想政治专家来校做学术讲座,积极拓宽艺术类教师的教学视野。鼓励艺术类教师参加思想政治类的学术研讨会,定期举办教育教学集体备课活动。组织艺术类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比赛,以赛促教。加大对课程思政的科研支持力度,开展科研成果评优及奖励工作,鼓励艺术类教师申请课程思政类课题项目,提升学术研究水平。
(三)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打破思想政治理论课单一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第一,开展混合式教学专题培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现代化手段应用能力。鼓励教师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2],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实行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教学手段和教育策略。第二,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宣讲团工作,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排头兵作用。通过集体备课、专家培训、交流总结等方式,拟定宣讲主题和提纲,打磨宣讲稿,在全校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多层次、内容丰富的主题宣讲,提升全校师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第三,充分利用藝术资源,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发掘和运用各艺术学科专业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育人育才作用。在原创话剧《守望》演出现场,话剧演出被打磨成了“舞台上的思政课”,以一种极具感染力的方式,让全场师生感受到信仰的力量,铭记奉献精神与爱国情怀,感悟共产党人坚守信念的人生底色和精神坐标。第四,注重改进教学模式,提倡专题教学,教学方法多样化。艺术院校要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开展课堂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结合艺术作品阐述红色精神形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及特质内涵。艺术作品可以把党的历史“写出来”“唱出来”“画出来”“舞出来”,把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学习好、传承好、发扬好,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第五,坚持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持续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制定实践教学计划,积极探索实践教学体系协同机制。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指导学生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思政短视频创作;安排青年教师作为随队指导老师参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
(四)拓宽师生交流平台,加强师生面对面沟通
学校要拓宽师生沟通渠道和交流平台,多加强师生沟通,倾听学生心声,关爱学生成长。设立校领导接待日,近距离与师生接触。组织师生读书会,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来自各学院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进行主题读书分享和讨论交流。举办“互动面对面”恳谈会活动,教授们轮流与学生展开交流对话、答疑解惑,了解大学生所思所想所盼。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和困惑都可以得到认真解答。了解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要求和期望,能够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加强改革创新,助力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艺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学融合创新实践
山东艺术学院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专业教学和实践[3],通过音乐创作、美术写生、戏剧创作、舞蹈表演、摄影创作、电影编导等不同艺术创作形式,创新开展艺术课程思政建设
(一)思政+音乐
歌颂奉献精神,培育家国情怀。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学院积极发挥高等艺术院校专业优势,组织开展用艺术作品歌颂抗疫英雄,增强战“疫”信心。原创作品“上下战疫情 同心三歌行”《儿女情长》《请别告诉我妈妈》《中华泰山》三首抗击疫情公益歌曲荣获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宣传教育和网络文化成果征集展示活动歌曲类优秀奖,是该活动歌曲类获奖中唯一的山东高校。
学院师生、校友倾情参演由文化和旅游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大型交响音乐会《黄河入海》,唱响“激情交响新黄河文明,放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交响主题。学校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演出的排练、组织工作,音乐学院、现代音乐学院合唱团师生假期间提前返校,在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全力投入演出排练工作,为演出贡献了山艺力量。
(二)思政+美术
画笔表现生活,艺术讴歌时代。学院师生深入滩区生活,实地采访,挖掘汲取传统文化精华融入作品创作,和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在山东省文化馆主办了“黄河入海——黄河滩区主题美术作品展”,调用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壁画等造型手段,描绘黄河滩区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刻画反映黄河在新时代的壮美变化和国家重大改革建设的成就,展现新时代山东人民面向未来的巨大信心和伟大力量。
培育廉政文化,建设廉美山艺。学院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廉美山艺”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组织了廉政作品创作及“宿舍文化节”“光盘行动”和《守望》剧目分享交流会等多种形式的廉政教育活动。在“廉美山艺”作品征集活动中,经过层层筛选评审评选出书画类、设计类、征文类等获奖作品若干。
(三)思政+戏剧
礼赞时代楷模守岛英雄王继才。学院组织师生创作排演了原创无场次话剧《守望》,秉持着对真实人物事迹的尊重,将视角立于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迹,对当代英雄成长的心理历程和崇高的精神品质做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以“时代楷模”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知艰险不畏险的使命意识唤起新一代青年人的赤子情怀和家国担当,引起了观众强烈的思想共鸣。
以戏载道演绎黄河脱贫攻坚。学院师生历时两年创作吕剧现代戏《黄河情》,讲述了扶贫干部潘正阳本着共产党人的高度使命感、责任感,带领黄河故道的贫困村“拐子岗”滩区人民群众,克服迁建工作中的一系列艰难困苦,使滩区人民群众告别了滩区落后贫穷的面貌,走向精准扶贫奔小康幸福生活的感人故事。作品运用的吕剧是山东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最具特色的地方戏曲表演形式,音乐质朴旋律悦耳,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
(四)思政+舞蹈
学院组织师生多次开展下乡采风活动,了解黄河滩区数十年来的历史文化和生活变迁,挖掘汲取传统文化精华融入作品创作,编排出舞剧《黄河两岸是俺家》、群舞《厚土》和《黄河岸边芦花开》等剧目。舞剧《黄河两岸是俺家》以黄河滩区人民的生活变迁为创作背景,讲述了世代生活在黄河滩区的男主角何平不忍黄河泛滥为父老乡亲带来的灾难,带领全村改变滩区艰苦生活的故事。原创作品群舞《厚土》塑造呈现了劳动人民“夯土筑基”的劳动场景,表达了人们质朴、坚韧、豁达的情怀。《黄河岸边芦花开》以写意的创作手法,刻画了在逆境中长成、在苦涩里绽放、守护黄河坚韧不拔的芦花精神。
学院致力于山东革命优良传统文化传承,编创精品剧目《沂蒙母亲》和《移山》。《沂蒙母亲》以妇孺皆知的“沂蒙母亲——王换于”为创作原型,塑造了沂蒙母亲不惜用自己亲生孩子的生命换取革命战士孩子生命的大无畏情怀,表达出山东人民爱党爱军、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移山》以山东鼓子秧歌动态韵律为基础素材,勾勒出淳厚朴拙的劳动人民移山开路的坚韧形象,表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信心、恒心和毅力。
(五)思政+摄影
学院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举办了百位沂蒙英模人物主题影像作品展系列巡展,包括影像展和摄影作品展两部分。师生们走进临沂市沂南县,历时5个月,采訪了生活在这片红色热土上的160余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老党员、老战士、支前模范等英模,拍摄制作了影像摄影作品。影像作品展包括《沂蒙老兵》《沂蒙红嫂》纪录片和《沂蒙精神》纪录电影等,摄影作品展共分百年百岁、烽火岁月、大爱无疆三个板块,分别展出了沂蒙百岁老党员、老战士、沂蒙红嫂的个人肖像照等。展览以真实、丰富、生动的影像图片,追溯了沂蒙精神的信仰之因,浓墨重彩展示了沂蒙老区英模人物的光辉形象,深情讴歌了沂蒙老区英模人物在党的领导下参加革命战争、支持革命战争的真实经历和感人事迹。
(六)思政+电影
牢记初心使命,助力脱贫攻坚。围绕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学院相继推出了“初心·辞”黄河滩区主题摄影展、黄河滩区口述纪录片《初心·辞》、黄河滩区迁建纪录片《河水洋洋》等一批优秀艺术作品,产生了广泛影响。
传承革命传统,激发爱国热情。学院以胶东“乳娘”为原型,创作了纪录电影《胶东乳娘》,讴歌了千千万万个像胶东乳娘一样的英雄母亲,赞颂中华民族抵御外侵、坚韧不屈的英勇壮举。学院执导和内蒙古鄂伦春旗联合摄制了院线电影《兴安岭上》,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献出生命的鄂伦春族抗联战士们。影片拍摄过程中,师生跟组实训锻炼,积极参与影片各项创作工作,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更在环境熏陶下、耳濡目染中培养了爱国主义情感、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此外,学院组织开展了思政短视频征集评比活动,举办了首届思政短视频大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创作思政短视频作品,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融入短视频、微电影的拍摄中,将思想政治书本教学内容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中,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2022年第9期·基于OBE理念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 2022/6/21
- 下一篇:2022年第9期·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艺术性 202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