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应用型高校药学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金元宝 吴丽艳 秦书芝 李晶莹 赵明智
[摘 要] 药学专业综合实验是培养药学应用型人才具备解决实际工作中复杂技术问题能力的主要措施和重要保障。以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药学与食品科学学院为例,针对药学专业综合实验教学中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结合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和专业领域前沿发展方向,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通过“三个融合+一个组合+三个结合”的实践教学改革手段提升教学质量,使学生操作能力、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以求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关键词] 药学专业;综合实验;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2016年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被广东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示范高校。学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的珠海医药产业集群地带,药学与食品科学学院秉承学校为湾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理念,坚持转型发展,培养应用型创新医药人才,由教学为主向社会服务转型,由知识传导向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转型,由学术引领向创新应用转型[1]。珠海学院共有制药工程、药物制剂和中药学三个药学类专业,其中制药工程为广东省特色学科,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药学综合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重要一环,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药学人才的关键[2]。应用型人才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结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进行课程改革探索,构建或优化实验教学的各环节,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办法、教师队伍建设等[3,4]。以求达到缩小课堂与生产车间的差距,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药学专业技术人才。
一、药学专业综合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应用型本科高校均处在改革摸索期,实验课程大多沿用传统本科实验教学理念,以单个项目、验证性实验项目为主,而应用型人才培训需要注重教产结合,应用能力训练提升。经过课堂总结、毕业生反馈及教师深入用人单位走访调研归纳出一些共性问题:(1)实验项目与实际生产工作的脱节,学生做过实验后只是掌握了单个(类)实验技术,而不能了解与实际生产的具体关联。没有考虑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很难随着工艺生产技术的革新而与时俱进;(2)实践考核很多还是沿用笔试的形式,占期末实验课总成绩20%~30%,这种考试方式有因考试成绩占比少,学生不重视,不认真复习,应付考试的弊端;(3)指导教师多是理论课教师,教师与实验项目不能相对固定,对实验所涉及的多种仪器设备的使用和实际生产实践管理情况不能完全地掌握,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教学质量。
二、实验教学体系改革思路
针对实验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以下改革思路:(1)实验项目模块化和流水线式设计。将实验内容按工作类别分为提取、中间体、剂型、包装及质检五个模块,根据不同剂型再将各模块排列组合成生产流水线式实验项目。(2)调研走访用人单位,了解实际生产工作内容,整合实验内容,贯通实验体系,将实训设备引入综合实验。(3)改革实践考核方式,将笔试改为实操和口试,切实巩固实践动手能力。(4)对教师进行技术提升和能力培养,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做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从而建立专业化的指导教师队伍。
三、药学专业综合实验改革探索的举措
(一)通过“三个融合”制定贴近实际生产工作的应用型综合实验项目
1.专业实验与生产实践相融合。为了制定贴近实际工作的实验技术训练项目,组织教师对用人单位进行深入走访,如产学研合作单位汤臣倍健、联邦制药、丽珠制药、盈科瑞药物研究院等,了解目前主要生产项目、流程工艺、检测方法等工作内容[5,6]。根据走访情况,组织专家、任课教师共同讨论根据现有实验条件制定既涵盖专业理论知识又贴近实际生产工作的流水线式大型综合实验项目。教师可以根据药学的实践资源,与产学研单位合作开发实践教学大纲,以培养学生的基础操作和基本技能为主,让学生在其中加入自己的创意和设计理念,掌握药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实际生产过程结合的时候,教师可以与对口的科研单位和制药企业制定符合学生学习情况、适合学生实践的项目,与相关实践基地进行商谈,加大实践环节的投入力度,根据生产实践的需求让学生在生产实践研究的过程中胜任企业的相关工作。任课教师可以将实际的生产实验项目引入课堂的实验环节中,将企业具体的生产流程转换成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的课程,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深层次地了解企业具體的生产流程,并根据生产流程做出创新。教师可以依托药学实验信息系统或者学校的网站,开发药学生产实践课题,让学生利用网络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并参与到实践中。同时利用在线网站开发网上答疑活动,实时与生产实践单位联系,反馈最新的生产实践动态,掌握流水线式大型综合实验项目的进度,让学生根据进度设计扩展型实验。
2.专业实验与校内实训相融合。改变单个技能训练实验课形式,引入现有大型中试设备到实验训练中,对新制定的实验项目内容、流程及细节进行完善设计,改变传统实验课的单个技能训练,将现有的药学实训设备引入到综合实验中,让学生的实验技术和生产操作能力均得到训练[7]。例如“片剂药物的制备及质量检查”实验中涉及混合机、制粒机、鼓风干燥箱、自动旋转压片机、智能崩解仪、片剂硬度检测仪、脆碎度检测仪等仪器设备,实验过程中会对学生进行一系列设备的使用操作培训,然后在教师的监督下进行流水线式的实验操作,训练学生进行基本技术、设备使用及生产中出现相关问题的解决能力。传统的药学实验主要依附于药学的专业课程理论,缺乏实践化的教学大纲,因此在综合实验改革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实际职业的需求进行高度的讨论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突破药学学科的设置,改变单一的验证性实验。从实际生产走向出发,展开基于创新的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根据目前社会对药品和医药类的需求展开多种多样的实验内容,并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和实际生产实践中的药品展开进一步的实验。与具体的产学研单位进行创新合作,在校内构建基于创新的产学研合作基地。校内实训室可以面向学生开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具体的实验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创新空间。
3.专业实验与创新创业相融合。通过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综合实验技能、科研创新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这三个方面得到巩固和训练,学生通过亲身接触科学研究和产业化前沿第一线,将大大增加学生的求知欲、自主学习能力、主动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8]。并将优质的、有教学代表性的项目引入综合实验中,形成实践教学促进科研创新,典型的科研创新项目引入教学的模式。教师可以设计四个层次的创新创业实验环节:第一层次以基本的操作训练为主,在校企合作基地或者与医药企业单位联合建设的示范实验室中构建演示性实验,基本摸清药学专业的实验流程;第二层次以创新和综合性的实验为主,让学生独立设计一个药学实验项目,在教师的辅助下设置开放性实验。药学实验项目可以是从书本上衍生出来的,也可以是在实践观察或者认识见习过程中提出的新课题;第三层次以设计性试验为主;第四层次以实践应用为主,让学生深入生活中观察和实践,延伸所学知识。结合自己学习的重点学科知识,完成药学实验的开发。教师还可以在日常组织学生利用实验室展开学科竞赛,或者与相关联的企业展开合作,举办科技文化节和学术讲座,让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科技动态,创造新的实验研究课题。目前已制定了四个综合型实验项目,如表1所示。
(二)通过“一个组合”进行实践考核形式改革
将笔试改为操作考核和口试组合形式,组织指导教师将实验项目内容编写出实验操作考核题的题库,让每位学生现场抽取一组题目进行考核,每组题目包括一道10分操作题和一道10分口答题,考核总分20分。例如操作题“药物颗粒的制备”考核,教师会在现场准备出制备颗粒所需的药品、试剂和仪器,在考试过程中对学生的试剂使用配制,技术要领,仪器使用,实验结果等环节进行考核,然后根据采分点给出得分。口试题让学生就抽取的口试题目当场口述回答问题。监考教师现场给出得分。在一个组合的实践考核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以抽查为主要教学督导手段,考试形式改变后,学生应试态度变化非常明显,一改过去对实验考试不重视的情况,与监考教师“一对一,面对面”的进行考试,对学生备考起到了较大的督促作用,这种考试形式使学生真正达到了巩固知识,加深印象的目的。
(三)通过“三个结合”建立专业化的指导教师队伍
1.培养与引进相结合。一方面加强对实践教师的培养提高,通过派出进修交流、支持承担各级各类教研项目、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实践等方法,提高专业实践教师整体教学、技术能力与水平,目前已经派出交流学习52人次,深入企业生产一线20人次;另一方面聘请企业技术专家对教师进行技术培训,并将专家请进课堂,目前已聘请4名企业技术专家作为兼职教师参与实践教学。企业的技术专家相对学校的教师而言更熟悉生产实践环节,更熟悉职业的具体需求。因此,学校可以让企业技术专家与青年教师展开教研活动,通过理论和实践思想的碰撞产生新的创新点,提高“双师型”人才的质量。在引进指导教师时,可以让企业的技术专家为学院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教师实践培训计划提出建议,按照真实的生产流程和生产实践环节来培养和训练教师与学生。另外,学校可以为企业技术专家提供理论性的课程,让企业技术专家在组织讲座或学术论坛的过程中,拥有科研思维和科研意识。
2.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综合实践教育,要求教师兼具专业知识和生产实践经验。每学期的综合实验课均需8~10名指导教师,其中保证每学期有6名固定教师,其余教师通过选聘企业专家作为兼职教师与校内教师联合指导学生实验,提高了指导教师专业技术水平,丰富了课堂的知识结构。学生需要有进入企业进行实践参观和实践学习的机会,在学生进入企业实践参观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委派学院教师带领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梳理理论知识,让学生记录和思考企业的实践环节。在学生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学院可以与企业签订实习合同,聘请企业的技术指导专家带领学生学习,在学校和企业共建的实习实训基地内根据具体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设计派遣一名校内教师、两名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实践任务。
3.专业与技术相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点是专业知识与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这就对指导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实际生产实践能力,所以需要将校内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组成联合教学队伍,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训练。无论是校内的教师还是企业的兼职教师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理念,必须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技术,集中培养校内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职业素质,以基本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为主,让教师之间合作,展开基于学生要学实验的研究,共同制定系统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内容。结合校内外的实验资源,共同开发有趣的药学实践项目,吸引学生加入。并在与学生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实践技能。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支教育与管理理念先进、专业与生产经验丰富、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专业化实践教学团队。
四、結语
培养高素质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是适应我国医药产业可持续良性发展的需要,是各应用型高校药学专业培养人才的工作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实践教学,药学综合实验教学只有不断改进、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合理利用实验室资源,把握用人单位的需求,全方面提高药学专业综合实验的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适合医药行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俊,刘强,刘莉.高等药学教育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人才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8):25-26.
[2]张辉,喻莉萍,李强国,等.药学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践[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1):211-212.
[3]邓明捷,李平.药学类本科生实验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J].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9(9):700-703.
[4]张旺倩,张阔,王舒宁,等.生物制药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17(5):479-483.
[5]王晨平,李晓辉,陈新,等.应用型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在药剂实验课中的初探[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8):131-133+138.
[6]屈坤燕,王钦,王力.药学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药学教育,2017,33(5):31-34.
[7]张晖,董红兵.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开放型实验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1):44-45.
[8]钟霞,黄凌,黄艳,等.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导的药学核心课程实验体系改革[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29(1):116-118.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坛》录稿_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实践应用——以听力与言 2022/3/23
- 下一篇:《教育教学论坛》录稿_产教融合视角下三区联动发展模式建构—— 202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