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27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内涵建设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11/1 13:55:16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27期

[关键词] 六个要求;对标;专业内涵建设

[基金项目] 2019年度云南林業职业技术学院资助项目“对标‘六个要’,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专业内涵建设探究”(KY〔YB〕201906)

[作者简介] 薛映春(1968—),女,云南玉溪人,学士,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7-0045-04 [收稿日期] 2021-11-26

国之大计,教育为本。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肩负着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光荣而重大的教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明确指出:“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1]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新更全、更高更严、更明确清晰的六个方面的新要求(简称为“六个要”):“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1]“六个要”是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内涵的内核要求,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内涵建设指明了方向。“六个要”是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整体,把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塑造成为具有政治素养、思想素养、业务素质、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的鲜活有机体。对标“六个要”,经过调研,发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积极自觉地找差距,发现问题,积极整改。

一、对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要强”的要求

“政治要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最鲜亮的政治本色。要求教师有坚定理想信念的政治素质,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方向标,决定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信念,前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己先得有科学且坚定的信仰。

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存在着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不够坚定、政治觉悟不够高的问题。最突出的表现是:面对网络文化糟粕的侵蚀等诸多状况,面对网络媒体里的各种噪音、杂音和一些别有用心故意“带节奏”的“坏声音”,有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容易迷失其中,丧失清醒的头脑,丧失鉴别力和判断力;同时,网络舆情的“泛娱乐化”现象也比较突出,有少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泛娱乐化”的倾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引领作用。

针对上述情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作为政治任务,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科学信仰,始终做到理论上清醒、政治上坚定、行动上自觉。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能有政治上的清醒,只有理论上坚定才能政治上坚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没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政治立场,很难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失去信服力。理论的坚定是政治坚定的基础,否则,容易在社会万象中迷失自我。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把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当作一种精神境界、一种终生追求,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用科学的理论立德树人。在行动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面对错误言行,敢于亮剑发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乐为、敢为、有为。这样,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就能在真信笃行中,从坚定信仰到树立信心,从感染学生到赢得学生,把理论的力量转化为培根铸魂的力量,在更多的学生心中种下信仰的种子,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转化。

二、对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情怀要深”的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心中始终装着学生,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2],这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情怀要深”的最好诠释。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始终拥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时代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始终拥有深厚的家国情怀,是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燃动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特别是部分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欠缺家国情怀。他们出生于盛世,没有经历过国家和民族的沧桑巨变,不能深刻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再者,有的青年教师还欠缺时代精神,集体主义观念较淡漠,很“自我”、很“小我”,心中只装着自己或者小团体的利益,不关心社会,不关心时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认为,“让教育者先受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务必认真学习“四史”,并积极参加红色实践教育活动,汲取精神营养,在学思践悟中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丰功伟绩和恢宏历史,深刻领悟中国红色政权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从中丰富思想,培育家国情怀,关注时代和社会,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饱含赤子之心,有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立志用心用情用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有家国情怀的教师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才能讲得发自肺腑、情真意切,讲得有情有义、有温度。用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才能触动学生的心灵,真正做到育人育心育信仰。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深厚教育情怀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只是把教书育人当作一份谋生的工作,没有理论思考,只是照本宣科,没有注入教育情感,没有很好地了解学生之“惑”,教学不能“走心”,枯燥无味,学生只是被动地“学”,教学实效性不理想。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认为,“传道、授业、解惑”不仅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本分职责,还应该是其报之以深厚情怀的事业,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当作一份事业乃至志业来追求,“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传”的是共产主义信仰之道,“授”的是知识改变命运之业,“解”的是青年学生成长中的思想迷茫之惑。青少年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栽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努力做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切实担负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心中始终装着学生”的仁爱情怀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踏着铃声上课下课,只是完成教学内容,很少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思想,这减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还需以“仁爱之心”育人,这是“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之一。教育是“育人育心”的工作,学生是教学双边活动的重要一方,是有情感的鲜活个体。师生之间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亦师亦友”的人际关系,需要教师用真挚情感去呵护,用爱去浇筑。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尽己所能帮助学生解决难题;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答疑解惑,帮助他们思想成长。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赏识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宽严相济。爱生护生惜生,教师的“仁爱之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与温暖,产生愉悦的情绪,并转变为学习的动力。

三、对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维要新、视野要广”的要求

“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这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业务素质的要求,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拥有高超的教学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中,传统教学方式比较“冷艳”,呆板而枯燥,教师说教太多,“填鸭式”教学太多,长期以来课堂“抬头率”和“点头率”不高,学生参与度低,教学实效性不理想。如今,我们的教育对象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是00后学生群体,他们身处的外界环境是如此的丰富多彩和瞬息万变。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守正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不断改革创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维要新”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要新,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前后贯通学,及时跟进学。理论新,才能与时俱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才能成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宣讲者和忠诚实践者。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指导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在杂味纷呈的世界里洞若观火、清澈明了。再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教学方式要新。教师要“能”教,还要“会”教,还得讲究“形式出彩”,“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曲高和寡”,教师要摸清学生的社会关注点、思想困惑点和理论渴求点,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点,结合学生专业,因材施教,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放矢地创新教法,激发课堂活力,提升育人效果。要创新话语体系,要学会讲故事,让马克思说中国话,让课堂有家常话,让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学生专业课程相结合,例如:在我校,旅游专业导游词训练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帮助学生在导游词里融入了云南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也学习了云南的红色历史;木材加工专业的学生,在向民间艺人学习木材雕刻工艺时,为“匠人匠心”的工匠精神所折服,他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的发言最生动、最真实。这样一些教学方式的创新,贴近学生实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上思想政治理论课,相信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活”起来。“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当今时代,信息获取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教学对象00后学生是“网生代”,他们的学习风格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要积极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学习网络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善于应用教学软件、多媒体平台,提供资源共享,快捷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弥补传统教学的短板,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时代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视野要广”

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需旁征博引,谈古论今,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视野要广。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知识视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还需要学习储备丰富的人文社会知识,包括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历史学、文学、法律等。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有国际视野和历史视野,这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较高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国际视野的横向比较和历史视野的纵向比较中,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一些道理讲明白、讲清楚,把有意义的事讲得有意思,让思想政治理论课鲜活起来,从而引导学生更加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例如:引导学生在进行中西方价值观的横向比较中,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具有先进性、人民性和真实性的更高的道义力量。从而引导学生坚定价值观自信,引导学生在中华民族历史的纵向比较中,水到渠成得出结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四、對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

这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道德素养和人格品质的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有少部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双面人”,表里不一,课上课下不一致,线上线下不一致,有时还会把工作和生活的负面情绪带到课堂,给学生造成消极影响,不能给学生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

“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要有堂堂正正的人格,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在价值观多元多变的当今社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仅要成为“经师”,更要成为“人师”,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做好为学为人的表率,学生才会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对社会的影响,要省察克制,慎独自律,知行合一,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和行为模范。要坚持人品修养,坚守人格底线,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用高尚道德和人格魅力引领学生的价值选择与价值塑造。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时常自觉自律地对标“六个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内涵建设,做到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有作为,理直气壮地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努力做好立德树人的教育工作,更好地肩负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和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