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12期·碳中和背景下“钻探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16 11:49:01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12期

刘宇

[关键词] 钻探工程学;碳中和;教学改革;资源勘查工程

[基金项目] 2021年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J210210);2021年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B02506Z)

[作者简介] 刘 宇(1990—),男,江苏沛县人,博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煤地质、非常规油气地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2-0055-04 [收稿日期] 2021-09-09

引言

钻探是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油气开采、地热开发、太空取样等工程的关键技术,鉴于其在能源、资源方面的重要应用,“钻探工程学”已成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重要的必修课程[1]。随着我国经济及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较以往有了大幅调整,特别是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后,传统能源-资源勘探领域一部分市场正逐渐转型,钻探工程在新领域的应用范围和规模正在逐步扩大[2,3]。就高等教育而言,应积极增加钻探工程领域的前沿内容,使高校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的变化,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工程实践。

目前,“钻探工程学”课程教学存在着三个主要问题:第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弱,多数学生缺乏课程学习的兴趣,更谈不上进行深入的学习研究;第二,相对当前快速发展的技术,课程内容更新速度较慢,课程知识点与科技发展并没有建立应有的联系[4,5];第三,尚未建立起系统的线上线下联动学习模式,不能充分利用当前科技信息资源。为提高资源勘查工程专业“钻探工程学”课程教学质量,使课程内容紧跟生产实践技术发展,本文一方面分析当前科技发展、大学生就业特点及能源-资源领域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结合问卷调查,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进行“钻探工程学”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研究。

一、教学内容改革分析

(一)行业及学生就业背景分析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以来,我国在能源、资源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深度改革,其主要方向为低碳、清洁、环保、安全、智能[6]。在科技发展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方兴未艾,成为当前科技发展的标志,钻探领域也逐渐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一些高精度、自动化仪表已逐渐应用于钻探工程实践[7]。随着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我国钻探工程已逐渐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太空勘查、深海钻探、超深油气井钻探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8,9]。近十年钻探工程的主要进展包括智能化钻井技术、定向井钻井技术、深海钻井技术、随钻测量技术等[7,10]。钻探工程学应用场景也有了一定的变化,深空、深海、深地已从技术展望发展至广泛应用[11,12]。

在产业调整及生活水平提高的背景下,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选择传统资源领域人数减少、土建工程就业人数增加、就业方式多样化。同时,随着相关专业硕士招生人数的增加,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生读研比例近年来不断提高。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20届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毕业生就業去向为例,77人中读研人数为37人,从事工程与建筑行业16人,能源/资源行业6人,其他就业18人,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较为前沿或科研性质较强的岗位。“钻探工程学”课程应基于当前的发展形势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以适应未来的就业与科研形势,从而使得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改革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为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本研究设计了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改革的调查问卷。问卷调查对象为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级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生,调查时学生已完成“钻探工程学”课程的学习与考核。本研究调查共发放问卷81份,其中返回有效问卷61份,调查问卷实施方式为微信群问卷。通过分析调研结果,建议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1.应进一步增强课程的实践性。基于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学生普遍认为课程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实践性较弱(占比62.3%)。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建议选题中(多选)“增加案例教学”项占比最高,为66.6%,其他选项中“增加最新进展”项占比59%,“增加行业‘卡脖子内容”项占比55.7%。“钻探工程学”的核心在于服务应用,以获得更为准确的地质信息。课程的实践性既是课程自身的需要,也是学生对本门课的主要期望。尽管前人在进行“钻探工程学”课程改革研究时强调应增强课程的实践性,但截至目前此问题并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5,13,14]。

2.可考虑增加科技前沿性、发展迫切性知识。为调查学生对钻探工程科技前沿的感兴趣程度,问卷中以“太空钻探”为例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认识调查。9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增加“太空钻探”内容,其中多数学生认为增加1~2课时为宜。此外,44.3%的学生认为增加“太空钻探”等课程内容可提高学习积极性,并且对未来工作可能有帮助;50.8%的学生认为“可提高学习兴趣及扩展思维,但未来没有从事相关工作的可能”。近年来,各行业“卡脖子”问题为科研人员和社会所关注与重视,86.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增加1~2课时的钻探行业“卡脖子”内容;73.8%的学生认为钻探行业“卡脖子”问题内容“有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有助于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3.可基于問题导向性梳理教学内容。问卷调研了如何在“钻探工程学”学习中提高学习积极性。在此题目下,选择人数最多的是“加强未来工作及科研中的问题导向,明确学有所用”(占比73.8%);其次为“加强科技热点导向,有兴趣的学习”(占比70.5%)。鉴于此,建议教师在课程讲授时紧密联系课程知识点与工作/科研中的问题,或者基于工程问题导向梳理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式改革分析

(一)教学方式发展及课程特点分析

“钻探工程学”课程包括岩石基础物理力学性质、钻探设备、钻探工艺、岩心采取、冲洗介质等内容,涉及地质、力学、机械、矿业等学科知识[1,14]。不同于地质的其他专业课程,“钻探工程学”有两方面的特殊性:第一,课程侧重于设备及工艺的讲解,而资源勘查专业学生前期的机械及材料基础较弱[5];第二,应用环境复杂,部分时候学生不能充分理解地下环境的特殊性。当前授课主要采用PPT+板书+讲授的方式,这种方式不能解决学生专业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交媒体、直播课程、网络资源的兴起,教育方式与获取知识方式有了较大的变化,线上资源使知识学习更丰富化与便捷化[15]。目前而言,“钻探工程学”课程开设人数相对较少,尚未构建出系统化的线上教学资源,未实现线上线下资源的良性联动。此外,近期兴起的虚拟仿真课程较适用于“钻探工程学”这一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但虚拟仿真这一更具有实际体验化的教学方式尚在逐步建设与完善过程中。

(二)教学方式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教学方式方面,学生建议增加更多的动画演示,使钻探过程及细节更加直观(占比75.4%),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钻探运行的原理。在课前与课后交流方面,82%的学生认为通过构建课程微信群传达信息、交流问题的方式有利于课程学习,且应该进行更多的交流。在课前英文钻探知识视频播放效果方面,59%的学生认为有助于对钻探知识的学习并能够锻炼英文听力。在实验及作业方面,选择“钻具观测”和“钻探设计”的学生人数最多,均为62.3%。分析调查问卷结果可以发现,学生更倾向通过直观感知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钻探工程学”教学方式的改革应朝着引入动画、虚拟仿真技术的方向改进,使理论知识系统化与直观化。

三、“钻探工程学”教学改革综合分析及建议

(一)“钻探工程学”教学改革综合分析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息息相关,应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4]。现代教学理念与科技发展水平要求学生对知识学习有着较高的兴趣及积极性。尽管不同学生的兴趣不同,但总体而言,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以下三个方面具有较高的兴趣:第一,对未来工作/科研具有较大帮助的知识,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到学有所用;第二,科技前沿或者社会热点知识,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丰富学生的想象力;第三,行业“卡脖子”难点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学习的价值。针对此三个方面,应紧密联系未来工作场景及课程知识,密切联系科技前沿与课程知识,密切联系行业“卡脖子”问题与课堂知识。

(二)“钻探工程学”教学改革建议

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及科技发展、行业发展形势,对“钻探工程学”课程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1.拓宽课程基础知识体系,融入深空等钻探环境。以“太空钻探”为例,可在岩石力学基础理论章节加入月球、火星等岩石内容,在更广的思维体系中向学生传授钻探工程学中岩石的分类及破岩机理;可在钻具、钻机等设备章节加入太空钻探设备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基础设备及前沿设备知识;可在钻探工艺章节加入太空钻探环境与太空钻探工艺,让学生理解与掌握常规与特殊环境下钻探的方法及差异,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学习。

2.通过前沿工程案例梳理课程知识体系。案例教学在前人对“钻探工程学”课程研究中已成为共识,鉴于其重要性,在此应再次强调案例教学的意义[5,13,14]。不仅如此,建议以先进的工程案例串联起课程不同章节的知识点,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碳中和、碳选择背景下,我国能源调整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增加天然气比例。在讲授课程时,应引入当前较为前沿的非常规天然气钻探案例,从钻探设备、钻探方式等方面更新钻探工程学前沿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使得课程知识具有时效性及应用性。

3.增加钻探工程学发展的瓶颈问题讲授,启发学生突破瓶颈的创新思维。与其他领域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卡脖子”问题相类似,我国钻探行业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瓶颈问题,如页岩气开发时水平井钻探延伸问题、探月工程中岩石钻探问题等。教学改革过程中将进一步让学生了解这些瓶颈问题,理解背后的关键科学体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引导学生以非常规的思路解决现有的瓶颈问题。

结语

“钻探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应综合考虑行业发展趋势、科技最新进展、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就业方向等多种因素。建议将太空钻探等前沿应用场景融入钻探工程学的课程体系,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学有所用。同时,可引导学生关注我国钻探工程学发展的瓶颈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有所创。在教学方式上建议对线上钻探工程学学习资源进行系统化建设,实现线上与线下授课资源的联动,充分利用当前科技发展的优势;同时应加快钻探工程学虚拟仿真系统建设,使钻探工程学知识更加直观与立体,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