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8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22 10:27:14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8期

陈先超 何勇明 李成勇 王璐 胡蓝霄

[关键词] 中外石油文化;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 2017年度四川省专业综合改革项目“石油工程专业综合改革”(SZH1201)

[作者简介] 陈先超(1987—),男,山东青州人,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石油工程系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复杂油气藏渗流理论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8-0081-04 [收稿日期] 2021-06-15

2018年6月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会议研讨期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提出要打造中国“金课”[1]。随后教育部推出“双万计划”目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经在国外大学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应用[2],笔者对中外石油文化人文素养课程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重塑,学生通过线上优质课程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并与线下翻转课程学习进行深度融合。混合式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明显提高了教学质量[3]。人文素养课程是本科生“三位一体”课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生并不了解其内涵[4]。艰苦创业、爱国奉献的石油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5],枯燥的人文素养课程教学方式,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重构中外石油文化课堂,可以让学生领悟璀璨的中外石油文化,提高创新意识,继承并发扬石油精神。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资源建设

(一)课程目标

“中外石油文化”是开放式选修课程,是油气领域培养一流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一门人文素养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深刻理解“艰苦创业、爱国奉献”的石油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之一。本课程培养目标主要有三点:(1)知识目标了解国内外石油文化的发展史;认识我国石油文化的重要性。(2)能力目标掌握石油精神的内涵,分析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趋势,具有初步解决复杂石油工程问题的强大动力和基本思维能力,能根据石油精神内涵提高自主创新意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3)素质目标汲取石油文化精粹,传承石油精神,树立国家油气安全意识,提升文化自信。

(二)课程发展历程

本课程源自中国大学MOOC线上课程“中外石油文化”,由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与成都理工大学共同开发建设维护。线上课程于2018年秋季学期首次开课,2020年获批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成都理工大学于2019年春季学期第一次加入“中外石油文化”线上课程授课团队,并在2020年春季学期组织了成都理工大学“中外石油文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第一次公选课,春季学期第一次开课选课60人,学生反映良好;2020年秋季学期第二次开课,选课学生扩大到120人。

(三)课程资源建设及应用情况

经过两学期基于MO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实践,目前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线上MOOC资源,包括线上课程视频及文稿、章节测试、课程大作业、课程讨论、课程线上考试等;(2)线下慕课堂资源,包括课堂问卷、课堂测验、课程讨论等;(3)线下多媒体资源,包括课堂授课多媒体课件、石油文化音频、石油文化视频、石油文化书籍等。

通过线上线下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在了解石油文化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还根据我国石油行业实际情况和本校石油学科的发展补充了相关的教学资源和课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国内外石油行业的发展历程,铭记在石油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从而激发出学生强烈的爱国爱校情怀以及为我国新时代发展建功立業的豪情壮志。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方法

金课建设提倡优先在国家精品在线开发课程基础上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也已经在国外大学课程教学中得到了应用。本课程采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实践教学活动方式,从“灌输式”教学向“体验式”教学转型[6]。本课程线上授课内容10章,线下面授课堂授课内容6章,课程采取基于MOOC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线上学时与线下学时比例为1∶2,课程内容具备一定趣味性和高阶性。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教学模式,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型[7]。通过中国大学MOOC进行线上学习,在QQ群课堂组织答疑、交流,让学生忙起来;在学校规定的课表上课时间进行线下见面课,开展课堂分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课堂动起来;在学习过程中,确定课程大作业题目,由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性研究,让学生思辨起来。

(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本课程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中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1)教学模式创新: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程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型。(2)实践教学方式创新:采取课内课外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实践教学活动方式,从“灌输式”教学向“体验式”教学转型。(3)评价机制创新:实现从形成性评价到师生互动性评价、从“单一性”评价向“多元化”评价转型。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考核方法

课程评价机制包括形成性评价和师生互动性评价,考核方法从“单一性”向“多元化”转型[8]。本课程采取线上中国大学MOOC学习与线下慕课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方式综合参考线上和线下学习表现、平时表现及课程作业。课程成绩构成包括:(1)线上学习部分占总成绩30%,包括线上视频学习内容,并完成线上各种考核;考核内容有章测试、问题讨论、作业、期末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卷面成绩总分100分。(2)平时表现部分占总成绩30%,包括课堂考勤情况、学生的课堂表现(测验、讨论、问答)评价等。(3)课程报告部分分占总成绩40%,要求学生写一篇石油文化相关课程论文;学生对课程学习进行总结;根据论文报告的质量及课程总结进行评分。

(四)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评价及改革成效

笔者统计了2020年春秋两个学期的课程评价数据,包括三个部分:(1)线上MOOC课程评价。课程评价平均分4.8分,学生留言中大部分都是正面评价,认为课程不仅是一门通识公选课,对于他们来说更像是一次党课。(2)线下教务组织的课程评价。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评教成绩为97.51,学生留言大部分也是积极的,认为该公选课是素质拓展课,是课程内容最丰富的公选课。(3)课程总结中学生的评价大部分认可教学质量,主观感受都是满意的,认为该课程起到了石油文化灌输、石油精神洗礼、价值重塑的作用。

从以上课程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借助于线上金课进行混合式教学方式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课程的生机活力,有助于提高人文素养课程的接受度和欢迎度。今后将结合前两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迭代优化,改进课程科学评价方法,以不同形式产出为导向,以期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特色与创新

本课程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创建“一流课程”为目标,积极探索混合式人文素质课堂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了本课程特色:(1)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多学科交叉融合。课程讲授过程中会介绍石油相关专业知识,也会介绍中外石油企业文化内涵,这样通过理工结合、文理渗透实现了多学科交叉融合。(2)借助科普视频,内容深入浅出,课程生动有趣。通过央视《科技之光》《走进科学》等科普视频,结合讲解石油开发历史、石油的作用、石油开发技术及装备等,使得课堂生动有趣。(3)多种媒介讲解石油文化故事,混合教学启发独立思考。通过文字介绍、图片人物、影像资料等多种方式综合立体式讲解石油故事及石油精神,引导学生开展线上学习及线下交流讨论,启发其独立思考能力。

本课程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以下教学创新:(1)石油精神与党史紧密联系。课程教学实践中建立了石油精神与党史的紧密联系,凸显了石油工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与党史结合增强了学子对石油精神的认同感。(2)线上与线下课程深度融合。采取课内课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承载石油文化,引导同学们交流讨论,混合教学启发独立思考能力。(3)课程思政目标与社会主义愿景同向同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课程思政从流于表面逐渐提升到哲学的层次,教育和引导学子知行合一。

四、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计划

“中外石油文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了混合式教学方法,改善了教学和教学质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对人文素质课程质量有一定提升作用,可为选修课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但从前两个学期学生反馈来看,还存在以下问题:线上课程视频内容较多,课程考核计分方式稍微复杂,线下慕课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够,讨论不够深入等。

针对以上不足,课程组教师今后应当:(1)加强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深刻理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等教学规律,调整线上课程视频个数,改善提示时间方式。(2)重构考核方式,继续优化课程考核方式;多方面评价的同时,重构以核心考查内容的不同权重设计考核方式。(3)利用学习群增加下次课堂内容的小测试,增加下次课程内容的板块,对上课内容提前进行引导和讨论,并提高线下课件质量。

笔者今后将继续致力于“中外石油文化”课程混合教学改革,希望能够改善目前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质量。今后应当抓住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机遇,切实转变观念,今后计划通过以下途径促进课程质量的提升:(1)继续改革教学模式。继续加强与外校合建线上课程,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提升本课程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团队的培训,提高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2)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我国老一辈石油地质和石油工程专家奋斗精神全面总结并融入课堂,进一步深入挖掘石油人的奉献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3)完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中增加油气与工业发展、大国油气战略、我国石油战略、本校石油文化等内容,根据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推送不同的阅读资源。(4)建设文化素养课程体系。建设与成都理工大学石油文化深度融合的文化素养课程体系,与相关高校的任课老师联合建立教学合作模式,推动石油文化的广泛传播。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