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艳玲代表: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本报记者 陈春艳
一年之计在于春。
正月十六,全国人大代表、乌兰察布市草原站农技推广研究员郭艳玲,带领团队种下了新春的第一拨草籽。这几天,她一边忙着申报种子繁育项目,一边在办公室除杂筛选草种,抽空还要去实验基地查看温度、湿度,忙得很。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她着眼草原生态保护与农牧业发展,扑下身子访民意,用心用情提建议。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她咬定青山不放松,致力于用先进技术选育出最好的乡土草种。
经过几年的精心选育,她的团队从百余种牧草中筛选驯化出了哈拉海、野韭、华北驼绒藜、冷蒿等十几种性能优良的乡土草种。同时,进行中科紫花苜蓿种子生产试验,摸索出一套种子生产方法,并申请了地方标准。此外,她还对野生蔬菜、野生中草药、蜜源植物、坪用植物、生态草种子进行了深入研究。
为掌握第一手资料,2021年,郭艳玲专门去锡林郭勒盟现场调研农牧业生产、农牧民生活和生态环境。看看植被盖度,研究一下草的种类,是一年生的杂草,还是多年生的稳定群落?她说:“我的本职工作就是和‘三农’打交道,要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也离不开平时的调查研究和知识积累。”脚踩泥土,心系“三农”,郭艳玲努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在去年全国两会上,郭艳玲就加快发展乌兰察布市枢纽经济,助推国家经济安全通道建设提出建议:促进乌兰察布与二连浩特市的联动发展,尽快实施集宁至二连铁路扩能改造项目。
去年夏天,国铁集团对此予以回应,表示该工程纳入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国铁集团正在推进集二铁路能力补强工程,计划今年开工建设……下一步,国铁集团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中蒙俄三方就铁路扩能达成的一致意见,积极做好集二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相关工作。”
收到书面答复之后,郭艳玲并没有将其抛诸脑后。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她依然记挂着此事。“我前几天专门打电话询问了,还没有开工,希望今年能早点开工。”郭艳玲说。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4年来,对郭艳玲来说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就是2019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她提出的草原生态奖补政策建议,立刻引起了国家发改委的重视,并被写入修改后的国家预算报告。“根本没想到自己的建议这么受重视,更没想到落实得这么快!”郭艳玲感叹,“那种感觉是难以用语言表达的。”
这是郭艳玲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最初认识,无比深刻。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这也进一步增强了她的责任意识,激发了她的建言热情。今年,她将建议国家推进乡土草种育繁推一体化建设,提高草原生态保护水平。
“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必须得见缝插针做调研、查资料,认真准备议案建议。”郭艳玲说,“因为自己的一句话、一个好主意、一个思想的小火花,都有可能给某个行业、某个领域带来改变。”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佛科院2名学生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2022/2/24
- 下一篇:邢台“太行岩彩”学术研讨会举办 20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