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27期·环境与人类通识课程实践设计及思考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12/30 13:21:39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27期

施晓文 杨晨

[关键词] 环境与人类;通识教育;实践设计;教学模式改革;大学生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武汉大学核心通识课3.0建设项目“环境与人类”

[作者简介] 施晓文(1978—),男,湖北浠水人,博士,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环境再生资源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7-0089-04 [收稿日期] 2021-11-28

党的十八大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向全世界庄严承诺:“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在我国的“十四五”规划中,明确要求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在优化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方面,要求加快绿色转型,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要扎实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工作。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必须对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及其产生根源,以及人类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有所了解。在高校中开展环境通识课程教育,有利于在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培养真正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优秀人才、实现“两个一百年”和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1]。

武汉大学的通识教育以“博雅弘毅、文明以止、成人成才、四通六识”为核心理念,实践以“成人”教育统领成才教育的新观念及路径。按照课程内容分为文明(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科学(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社会(社会科学与现代社会)和艺术(艺术体验与审美鉴赏)四大模块,充分满足学生对通识课程多样性的需求。环境与人类课程属于科学精神与生命关怀模块,通过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讲授,使学生具有科学发展观及关爱自然的人文情怀,明白环境对人类发展的价值和意义,自觉承担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任。

一、环境通识课程教育的特点

20世纪中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陆续发生了局部的资源环境危机,促进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并推动了环境教育的开展[2]。其中一些代表性的著作唤醒了人类对环境保护的关注,例如1962年美国作家蕾切尔·卡逊创作了《寂静的春天》的科普读物,描述了过度使用农药对环境生态的长期破坏,并展示了工业发展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我国自20世纪末开始,逐步在高等学校教育中推行通识教育。近年来,通识教育在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发突出[3]。通识教育能丰富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眼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环境教育得到不断发展。高校环境教育应跟上现实需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开设环境通识教育课程,传播生态文明价值观,使高校环境教育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们必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提出“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强调在发展过程中要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良性及和谐发展。通过环境通识课程教育,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大力宣扬生态文明思想,使学生理性认识环境,敢于担当,勇于成為生态文明建设的践行者和传播者。要开展好大学的环境通识课程教育,应当对大学环境通识课程的特点有清楚的认识。总结来讲,大学环境通识课程具有跨学科性、系统性及学生专业背景复杂、内容更新快的特点。

1.跨学科性。环境通识课程涵盖范围广,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多个领域,既有微观层次,例如绿色化学、微生物处理等;也有宏观层次,例如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尺度流域变化等。对学生的教育也包括多个方面,包括环境伦理、环境法学、环境经济教育等。环境与人类的关系复杂,人类从环境中获得生产和生活需要的各种资源,并向生态系统排放多种污染物。环境除了被动接受环境质量的破坏之外,还通过多种渠道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因此,需要从多学科的角度来研究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涉及环境科学、经济学、法学、伦理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承担该课程的教师应有全面的知识结构,最好能以课程组授课的形式,利用不同教师的专业背景对授课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规划,以帮助具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同时,环境通识课程的跨学科性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浓厚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2.系统性。环境通识课程教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既包含像物理、化学、生物等理学科学,也涵盖资源管理、人口统计学、经济学、政治和伦理学等社会科学。通常需要利用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与解决环境问题。大多数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环境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相关的环境治理技术,还需要法律法规及环境管理上的支持,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知识往往也用于环境治理方面。此外,具体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系统治理,例如治理固体废弃物污染,要实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减量化能从源头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资源化能实现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而无害化则可降低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因此,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系统治理、多措并举,弄清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系统考虑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对美好环境需求的关系。

3.学生专业背景复杂。环境通识教育课程是一门环境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教育课,全校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发展需要选修课程。学生来源于全校各个专业,且大多数不具备环境相关的基础知识,对环境及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也存在较大差异。由于学生的学科背景不同,他们所需要的知识与能力也各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既有普遍性又有针对性,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4]。

4.内容更新快。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由弱变强的过程,从早期的局部破坏到发展为全球的环境问题,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也逐渐加深。在此过程中,人类对环境的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共识。我国大力建设生态文明,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提出打赢蓝天、碧水和净土保卫战,并出台了一系列新的法律、法规和行动计划,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因此,在环境通识课程教学中,将最新的环境政策和动态介绍给学生,理解“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等生态文明理念,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公民责任,实现生活方式低碳、文明、环保的“绿色化”转变。

二、环境通识课程教育的内容设计

武汉大学环境与人类通识课程教育,充分考虑学生对环境相关知识的需求,在课程理念上体现出人地关系的重要性,在团队建设上合理搭配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在内容设计上突出点面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1.课程理念。课程以环境与人类的相互关系为核心内容,通过课堂讲授和环境实习实践相结合,运用线上和线下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形式,发挥教学团队的专长,提升学生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综合素质,培育学生的战略思维和视野。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了解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基本框架,使其了解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危机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对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有所认识,了解人类面对生态环境危机所采取的行动,使学生具备生态环境意识和危机意识,对自然心存敬畏和感恩,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在未来的社会实践工作中主动肩负起协调人地关系的重任,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2.团队建设。课程建立了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学团队,根据教师的学科背景和技术专长来安排教学任务,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教学团队的教师具有环境化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的教育背景,具有丰富的环境相关领域教学经历。教学团队组建了网上课程组,不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讨论课程教学计划和优化授课内容,并配备了专职研究生助教一名,做好辅助教学工作。团队教师根据业务需要,积极参加国内举行的教学工作会议,和高校同行交流教学经验。

3.课程设计。课程从环境与人类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出发进行授课,由于二者的关系复杂,涉及面太广,课程筛选典型的环境问题,并按照其内在联系,设置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人类对环境的认识。介绍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基本关系;环境及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环境对人类主要的功效价值及人类对于解决环境问题所采取的行动。第二部分,人类与基本环境要素间的关系。分章节介绍人类与大气环境、人类与水环境、人类与固体废物、人类与土壤环境的关系,包括人类对环境造成的主要负面效应和基本环境污染治理方法。第三部分,环境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包括环境与健康、环境与经济、环境与法。介绍人类社会健康、经济和法律的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不同角度给出协调人地关系的对策建议。第四部分,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课程建设,逐步优化实现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包括参观武汉市城市规划展览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参与武汉东湖的湖泊清洁活动并实际体验水质检测过程,考察绿色江城与人类的相互作用。设计与课程相关的环境主题,让学生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发展及解决途径,训练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环境课程实践的情况

目前我国有300多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环境类课程教育,对环境知识的普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设置不规范、实践教育缺乏等问题。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桥梁,对提升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具有重要作用。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较早在高等学校中设立环境教育课程,形成了一套环境教育与实习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根据目前我国高校環境课程教育的情况,提升环境课程实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校外调查与课堂分析相结合。通过与当地环境保护部门联系,了解当地城市的环境状况及敏感的环境问题,根据条件可以组织学生赴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焚烧)厂、大型工厂对脱硫脱硝设备进行参观,实地了解污染物的处理过程,加强学生对污染问题及治理方式的感性认识。此外,很多大学建立了绿色环保志愿组织,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环境主题活动,增加学生参与的主动性,提升环境保护的热情和自身的环境素养。

2.课堂教学与科研成果相结合。环境通识课程通常由多位教师组成课程组进行授课,每位教师均具有自身的环境专业研究方向,将课堂教学与教师的科研方向有机结合对提高教学效果大有裨益。教师在进行科学研究过程中,会关注最新环境热点和相关行业进展,是宝贵的教学素材,将其融入课堂教学中,能起到开阔学生思维、加深学生对环境发展动态认识的目的。

3.专题研讨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环境课程与工业实际应用关系密切,为提升学生对环境实际应用的认识,可以开展专题研讨活动。邀请行业内从事环境一线应用的领域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学生根据讲座内容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实际环境问题的解决和应对措施,了解我国在环境科学研究、管理和应用方面的成果。

四、对实践设计环节的思考

在环境通识课程教学中加入实践环节,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对做好环境通识课程实践环节有如下思考。

1.线上线下方式有机结合。(1)利用武汉大学MOOC平台和学习通App,建立“环境与人类”课程的网上平台,通过知识节点的设计,使学生在课堂外了解讲授内容,观看课程课件,阅读文献资料,并可观看推荐视频资料。在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准备内容并将讨论结果通过App上传,教师进行网上评阅。建立网上讨论答疑环节,针对学生提出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及时给予解答。(2)设计野外考察和室内参观等教学环节,以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目的。学生完成实践内容后,针对感兴趣的环境主题准备展示汇报,通过课堂展示、班级交流讨论,教师进行相应的点评及建议,加深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环境与人类相互关系的理解。

2.优化实践设计环节内容。(1)对建立的课程网站及时进行内容补充与更新。逐步完善課程的资源库,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2)优化考核方式。加大实践环节的成绩占比,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3)进一步扩大课程的社会影响力。优化课程的实践方式,结合武汉市正在开展的环境活动(如:垃圾分类、水资源保护利用等),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4)优化该课程的实习路线。丰富珞珈山水考察线路和内容,完善武汉市城市规划展览馆参观内容与探究问题,与武汉市环保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5)通过多种方式提高课程的影响力。实践活动完成后,通过学校或学院网站进行活动成果宣传,增加课程在学生中的知名度。(6)充分发挥学生助教的作用,在实践环节和设计中,助教可以提前和学生进行沟通,听取学生对实践环节的建议,综合考虑并优化实践安排。

3.实践设计环节难点。(1)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高校周边缺乏成熟的环境保护相关实践基地,目前开展的实践内容只能在现有的条件下开展,存在内容不丰富、更新慢的缺点。(2)在实践开展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较高,但部分学生对实践环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实践环节中的学习较为被动,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升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3)环境通识课为全校选修课程,学生拥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如何设计实践环节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是环境通识教育课程实践设计中的难点。(4)环境通识课程的学时一般为32学时,实践环节学时有限,如何在有限的实践学习时间内使学生了解环境领域的最新进展,对于实践的安排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