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17期·浅析大学语文培养“工匠精神”的路径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7/5 9:57:51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17期

魏霞

[关键词] 大学语文;“工匠精神”培养;育人路径

[基金项目] 2021年度上海市教委专项资金支持上海高校思想工作专项课题“用经典诠释‘工匠精神’——‘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一种路径”(DB013-1301-21-001)

[作者简介] 魏 霞(1971—),女(满族),辽宁锦州人,古代文学硕士,上海城建职业学院基础教学部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语文和古代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7-0041-04 [收稿日期] 2022-01-21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劳动者的主阵地,既要关注学生专业成才,又要关注其精神成人。“工匠精神”的培养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一部分,需要专业课与基础课、通识课形成育人合力,而大学语文课在“工匠精神”的培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以培养审美素养为核心,为化育“工匠精神”提供动力

审美素养是人们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的总和,既体现为对美的接受和欣赏能力,又转化为对美的文化鉴别能力和创造力。具有审美素养可以对美丑做出评判,从而以美来完善和塑造自己,这是“工匠精神”的驱动力;可以摆脱功利、庸俗和肤浅的审美观点,获得美的本质,这是用“匠技”“匠艺”铸就“匠心”;可以提高自我思考、自我想象、自我完善的能力,开阔视野、扩大格局,促进由就业到敬业、乐业和“工匠精神”的升华;等等[1]。

大学语文是以经典文学作品的赏析为主的情感教育,文学赏析作为审美活动可以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心灵自由。文学经典本身所反映和表现的对象是具有教育意义的因素,能影响人们的思想情感,净化人们的心理境界,增强人们改造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等等。审美素养的培养首先是做好文学经典教学的“三备”。

(一)备学生和教材,以实现教学的目的性和逻辑性

了解学生的审美態度和能力,透彻分析教材,理清脉络,构建好框架,做好教学整体设计。在备教材的时候,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理清对审美素养培养的脉络。在内容上提炼主题,以专题的形式开展教学十分必要。如在诗歌教学中设计了“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人格操守、忧患意识与家国情怀——悲壮之美”“人情之美:亲情友情爱情”等,从《诗经》开始设计审美线路,由“起兴”到“兴寄”再到“意象意境”,以诗歌代表美学追求作为引领,一直勾连到《红楼梦》等古典小说的教学中,文学经典的教学中力求贯穿优秀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和态度。散文部分重点以先秦哲理散文的思辨之美、史传散文中英雄的气节及生死观等专题为线索,实现审美素养的培养。

(二)备教师,教师的审美素养提高才能实现审美的育人功能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韩愈《师说》)作为育人者首先要实现自己审美素养的提升。由于备教材所建构起来的清晰的逻辑框架,使文学经典的教学不再是“散文”或“漫谈”式教学,对于文学常识、背景的教学更多的是由学生自学完成翻转课堂设计。教师的学养与教学的输出,集中于实现文学经典的审美解读上。一篇文学经典可能涉及的审美范围很广泛,包括建筑、音乐、舞蹈、服饰、陶艺、饮食、装饰、绘画等方面,所以大学语文教师日益成为杂家和学者型教师,才能够胜任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要诠释好一个主题,完成经典文学的赏析教学,不仅需要更新知识,更需要恰当的角度,既要做好加法,查阅大量文献,也要做减法,进行归纳和提炼。

由于聚焦审美素养的培养,需要更新教学手段和方式,教师要成为讲故事的高手、诵读的专家、信息化教学的行家、课堂变奏的指挥家等,更要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不失本心,始终把稳教学目的这根主线。集体备课可以增进交流,通过积极参加各种教学和说课比赛,可以很好地把控课堂,并提高育人实效。

(三)备教法,诠释好经典文学的优美,避免思政元素的生硬植入和嫁接

“文本细读”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要拿着放大镜在字里行间寻找意义”,要探寻文本的内在张力、形式元素和主题逻辑的内在关系。“不管读者主体多么强势,还是要尊重文本主体”[2]。这种教学方法要提高效率,可以在学生充分预习、基本熟悉文本的基础上,以问题探究的形式展开。

以《诗经·小雅·采薇》(以下简称《采薇》)的教学为例,沿着字词的缝隙深挖下去,能达到润物无声的审美育人效果。细读并提出问题相当重要,比如《采薇》是一首戍卒返乡诗,诗为何从野菜写起?选取植物为何不选高大伟岸的白杨?对于问题的解答正是引领学生进入诗歌审美的路径,不但使学生了解“首句起兴”手法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因为人对自然的依赖寄寓了战士保家卫国的家国情怀,从而完成了审美素养的提升。同样,对于“起兴”手法中的“兴”字的细读,也可以作为审美体验的培养。从字源上来看,四只手向上托举的字形,与此期的祭祀活动相关,让祭祀的物体尽可能地高举向天,以与神灵相沟通,“兴”就有了“引起”之意,而首句“起兴”的手法,发展了诗歌的审美形式,起到了含蓄蕴藉的作用。

课堂的教学还要注意节奏的变换,以免造成学生的审美疲劳。作为完整的教学环节,作业也是至关重要的审美素养培养环节。比如可以设计让学生选取校园中的植物进行首句“起兴”的仿写练习,感受到“兴”不仅是一种联想和想象力,还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更是天人合一的境界。

作为大学语文的第一课,这种“兴”的手法作为中国文化的基因和文学传统中非常重要的序列,沿《楚辞》“兴寄”“香草美人”相传承,直至明清小说《红楼梦》,贯穿下去。所以,教学方法是课程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只有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了培育和滋养,具有了一定的审美素养,才能形成对职业的认同感,从而超越劳动只是生存的物质手段的观念,形成“工匠精神”。

二、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工匠精神”的形成

在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堂中,教学活动存在两种弊端:一种是照本宣科,是“填鸭式”教学或者“高四语文”的模式;另一种是游戏型教学,课堂热闹非凡,学生也积极参与,但却没有学到东西,也没有得到能力的培养。前者会得到极低的评价,而后者虽得到学生的喜爱却缺乏技术含量,这种不负责任也不科学的教学方法的结果是误人子弟。

文学作品的特质对大学语文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助力“工匠精神”形成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文学以艺术手法和形象性传情达意,寄寓哲理,扩大了其内涵的丰富性,也为多样性解读创设了蓝本。文学作品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深入分析并形成独立见解开拓了创造性的空间,同时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学习探究中培养协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教师的角色转变为课堂探究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激励者,构建平等对话的平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核心竞争力。

精心设计探究的主题。主题的设定是学习的关键。根据备教材时设定的主题来确定任务,并具有一定的难度,否则会使学生的积极性打折扣。主题的设定可以根据学习单元,由学生自主确定主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考力和洞察力。

探究具有切实可行性。小组合作探究步步深入,通过一步步解决问题而有成就感。小组成员可以各取所长,根据个性和兴趣合作完成任务。

对探究学习的评价要有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力图评价完整、科学。探究式学习有效激励了学生养成钻研精神,依据事实进行论证的严谨、细腻、缜密的逻辑思维,也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会迁移到“工匠精神”的形成中[3]。

在散文单元,以“英雄气节”主题为例,班固的《苏武传》是学习的重点。学生通过预习了解了故事情节,但是文本中隐含的一些更深层次的内容,如苏武性格的合理构成、李陵的人物形象、汉武帝时期匈奴与汉朝之间的纷争等,却没有深入思考。小组合作探究设计主题为“通过对全篇(包括注解)的人物关系的梳理,合理阐述苏武及李陵的人物性格及其行为动因”。通过探究式学习可以发现,人物關系梳理作为一种初中就开始使用的方法依然是大学语文学习的法宝:学生们依据人物关系的探究式学习,总结出苏武两次自杀及迁至北海的隐忍坚持,听李陵讲述家人不幸而不失信念的原因;通过匈奴降将、汉朝降将,以及卫律劝降汉朝将士的境遇,客观分析李陵的遭遇;通过张胜的出场及退场,叙述了他没有节义和原则的性格特点。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进行了大量的文献准备,同时忠于文本,不但进行了细致分析的阐述,也深刻领悟了班固的《汉书·苏武传》中的经典之美,领悟了苏武的气节,体会到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并对人物有所了解。

在戏曲单元,对元杂剧《赵氏孤儿》的探究学习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人物关系梳理,发现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与真实历史的出入。小组合作,通过文本细读写出有深度的报告。同时,教师将北京人艺版《赵氏孤儿》、陈凯歌的电影《赵氏孤儿》、英国大剧院版的《赵氏孤儿》进行横向比较,结合学生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让其进一步探究剧情的发展走向。在小组学习中,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对疑问给出合理的阐释,也深入了解了作品要放在时代背景下去细读,了解了“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儒家文化基因,以及程婴与公孙杵臼的义气和忠烈等。

三、助力专业能力培养,形成正迁移,为“工匠精神”的培养铸就“匠心”

作为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始终要为专业人才的成长和成才服务。在“工匠精神”培养的大前提下,要聚焦于“匠心”的铸就。

(一)根据专业特点,坚持“少则得”的原则进行主题教学

以先秦哲理散文为例,选篇教学不能贪多,而要“适销对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职业能力及素养的要求进行对标,并以点带面,选择有代表性的语篇或观点进行教学。如《论语》选读,对于土木专业的学生,重点进行了“君子不器”的探讨。在报告中,学生对“器”指代的事物进行了争论,许多学生认为这恰是“工匠精神”的一种解读。君子首先要“成器”,即学好专业技能,但是技不压身,要成为博技之人,才能够摆脱“器”的境界而成为有“道”的人,达到“工匠精神”的至高境界,在劳动中实现个人价值,享受创造之乐,铸就匠心。对于建筑设计专业的学生,选取《老子》选读“知白守黑”等哲学命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提供了设计思维中的思辨能力,提升了设计审美[4]。

现代诗歌《致橡树》的教学,探讨了当代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爱情观。在“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诗句中,舒婷表达了爱情中的独立、自尊、平等,也体现了对于劳动价值的认知态度,是对于“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的爱情态度的一种极好的修正。所以,所有专业都选取了《致橡树》进行了相关专题的探讨。

在小说单元《红楼梦》的教学中,选取了“刘姥姥进大观园”“宝钗扑蝶”“黛玉葬花”等经典段落,并为各专业延伸阅读不同的模块。建筑设计专业选取了以“建筑形态体现人物性格”“园林植物衬托人物精神气质”“造园手法”等主题,让他们寻找相关元素,完成PPT演示。对食品专业的学生则选取红楼美食、茶饮等段落,体会原著中的对话和人物描写,使学生对中华美食的精致、药食同源中蕴含的传统哲学等进行赏析,通过课后任务完成一款创新食品策划书,将食之美的领悟落实于行动。社工专业、会展专业等,选择节日习俗等段落进行模拟演练。

(二)開展综合实训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精心设计单元实训。比如第一单元针对大一新生设计校园访谈实训,学生可对专升本政策、校园设施的功能、图书馆等任何感兴趣的事物进行采访和访谈,完成访谈记录和新闻写作。此任务既考验了学生的情商,也考验了他们的抗挫折能力,以及时间管理能力及做事的计划性。

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综合实训是经典诵读。由学生自己精选篇目,还要汇报演出,从易拉宝的海报设计,到演出通知和总结,这些应用文也由学生自己分小组来设计,最后选出最优方案。为避免小组合作中有的学生不劳而获,由小组组长负责,为每一位学生选定工作任务,由小组长来分配打分,要体现责任和担当、诚信和务实的精神。在通知和总结的写作中,学生通过自学和教师辅导掌握了写作结构,也在应用文写作中明了其中蕴含的公文传统,以及揖让进退的礼仪文明,发现应用文写作也可以写出文采。同时,对于日常应用文的写作实训,安排在日常的班级事务中,比如有同学请假,就在课上讲一下请假条的写作要求,以随用随学的方式缓解课时不够的现状。

2.利用好三分钟演讲,以小博大,收获匪浅。课前三分钟演讲是学生最喜欢的实训活动,也可用最短的时间收获思政育人的最大效益。课前三分钟可以让学生吐露心声,他们可以介绍自己关心的学校和社会的话题,了解风土人情,也进一步了解彼此。学生们的话题很广泛,如宠物与人的亲密关系、不要虐待小动物、核电站和垃圾分类等话题,每一次分享都可以提炼出诸如责任、担当、爱国、爱家乡等思政元素,学生们因朋辈效应,提高了接受度。课前三分钟演讲如同热身,学生会将学习热情迁移到文本的学习中。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