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13期·思政元素在“药物分析”课程中的实践探索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13期
牟立婷 宋春香 马振
[关键词] 专业认证;药物分析;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3-0106-04
从教育管理部门到各高校都应认真思考各类课程,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问题[1,2]。要想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就要抓好课堂育人,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坚持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各门课程都需要包含相关的思政元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共同引导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4]。
一、“药物分析”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高等学校是药学人才输出的摇篮,在日益增多的国际合作中,知识、技能水平受国际认可的药学人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药学人才的培养受到各国的普遍关注。培养国际认可的药学及相关专业毕业生,是药学教育面临的严峻问题,而专业认证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非常好的平台。专业认证对于提高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推进人才与国际接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6]。
“药物分析”是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在培养药物分析和药学等方面人才时起着重要作用。药物分析通过多种分析手段研究药品的质量规律,并从研发、生产、上市、储藏、流通的全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形象地将它比喻成药学学科的“眼睛”,要求学生明确药物分析的任务和作用,明确药物分析研究与药品质量标准、药典功能的异同与关联,以及它们在药物研究开发、生产和使用各环节所发挥的作用等。
“药物分析”课程同样与生活学习息息相关,非常适合融入课程思政方面的教育,药品是特殊的商品,与人民的生命息息相关,例如在讲解严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药品时引入“银杏叶事件”,告知学生不应该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利去生产销售一些假冒伪劣的药品。本课程涉及较多的化学实验,在讲解实验时可引入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意识,列举近年来国内外因意外导致实验室爆炸的案例,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另外,专业与社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个人和团队、终身学习等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也都密不可分。“药物分析”课程通过融入思想政治内容,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药学及药物分析专业学生所学知识与国际标准接轨、增强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研究价值[4]。
二、“药物分析”课程实施课程思政过程
(一)重塑“药物分析”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必须是个人和社会标准的统一。大学课程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贯彻“立足之本”,还原大学追求真理、探究高深学问的本质,结合课程思想政治的隐含性元素,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1.知识目标。“药物分析”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药物及其制剂的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以及质量控制的一般规律。熟悉药物的化学结构、理化特征、存在状况与分析方法选择之间的关系,熟悉分析方法的建立和各项效能指标的评价。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药物分析”课程,学生能够了解药品检测和控制的质量指标,了解药品质量控制中的新方法与新技术。能够独立胜任药物分析相关检验工作。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以保障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核心的学科理念,以扎实的药物分析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为工具,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态度和追求真理的科研品质。以开阔的视野与格局放眼世界,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增强政治信念,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逐渐升华自己的思想觉悟,使学生时刻谨记自己肩负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
(二)“药物分析”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教学内容是思想的载体。思想是教学内容的理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完成能力的培养与价值的塑造。
第一章《绪论》讲授2020版《中国药典》,引入药典历史进展,我国第一版1953年发行,1963年第二版发行,1977年发行第三版,1985年后,5年一次的规律出版,到现在使用的第十一版药典。让学生感受到只有社会安定、经济快速发展、国力强盛,人民生活才能幸福、科技活动才能正常进行,以此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二章《药物的鉴别》,该部分包括鉴别检查的内容、方法、条件、方法验证等,內容繁杂,知识点较多,每种药品的原料药、制剂有多种鉴别检查方法,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方法的选择。引入思政元素,生活中亦是如此,没有最好的生活方式,只有最适合自身的生活方式,不要沉迷于网络游戏,找到生活学习的方向,并朝着方向不断努力。
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以药品安全性事件为实例,将药物杂质检查及实际应用有机融合,体现课程综合性、应用性特点。课前在智慧树平台上发布预习内容,请学生思考、回答:你在生活中、专业认识实习中,接触到哪些药品安全问题的事件,列举出2~3种;学生回答完后追问:这些安全性事件是怎么引发的呢?对学生回答扼要总结,侧重于激励。以幻灯片形式播放一组图片:海豹婴事件、“欣弗”不良事件、春晚“千手观音”、瘦肉猪、三聚氰胺事件。合格的药品治病救人,出现问题的药品害人。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解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严谨的学习作风与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章《药物的含量测定与分析方法的验证》,紧紧抓住“结构—性质—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实际应用”这条主线。以典型药物含量测定为实例,阐述我国相关仪器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国外高端仪器的影响,体现本节内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加专业自信,实现育德与育人相结合。9877DED4-4049-4F16-8061-3E2BBB287943
第五章《体内药物分析》,在体内样品处理时,应考虑生物样品复杂多变,影响因素多,很难规定固定的程序和方法,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哲学观点。在确定验证内容和分析方法时,一定要结合分析目的和实际样品的情况,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素养。引入青年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要不断学习,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培养学生与时俱进的观念。
第六章《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药物的结构决定药物的性质,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同时具有羧酸和苯环,酸性可作为原料药含量测定的基础,即在中性乙醇和其他水溶性有机溶剂中,用氢氧化钠滴定液直接滴定;苯环的紫外吸收特性常被用于本药物的鉴别、定量检查和含量测定。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作为一种临床常用药,通过学生对该类药物分析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第七章《苯乙胺类拟肾上腺素药物分析》,列举陈克恢在中药麻黄中分离出拟肾上腺素类药物麻黄碱的案例,并对其药理作用进行研究,为药理学作出了巨大贡献,进而介绍其他药物分析学家和工作者的奋斗经历和事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梁晓天院士,1949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美国政府百般阻挠,阻止梁晓天院士回中国,经过不懈的斗争,于1954年回到祖国怀抱。为填补新中国的波谱理论和应用技术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药物分析工作者的先进事迹,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及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第八章《局麻类药物的分析》,从该类药物结构入手,根据结构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确定相应的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方法。通过药物发展史,应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而继往开来的重任落在当代青年身上,培养学生致力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使命感。
第九章《钙通道阻滞药物的分析》,重点讲解该类药物的结构及含量测定方法,在含量测定时,目前广泛使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常用的仪器厂家为美国的安捷伦、赛默飞,日本的岛津,导致大量科研经费购买国外高端仪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爱国情怀,迎难而上,提高生产水平,实现民族复兴。
第十章《镇静催眠药的分析》,通过目前社会现象,如失眠症、抑郁症不断增加,提出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以问题导向驱动,引出知识点,激发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第十一章《抗精神病药物的分析》,阐述该类患者的分类,可能的发病机制,讲解该类药物的结构、性质、含量测定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在讲授过程中,强调学生对特殊人群的关爱,培养学生的仁爱之心。
第十二章《青蒿素类抗疟药物分析》,屠呦呦团队在从中药青蒿提取青蒿素的研究过程中,经历了将近200次失败才获得了成功。知识转化为生产力,培养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
第十三章《抗胆碱药物的分析》,本章重点讲解含量测定的方法,即非水滴定法,非水滴定法与常规方法的对比,采用设问、质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学会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第十四章《维生素类药物分析》,缺乏维生素A时,容易出现消瘦、皮肤类疾病、生长发育受阻;缺乏维生素D时,易导致骨骼畸形、钙磷代谢混乱。采用案例+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理解、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掌握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第十五章《甾体激素类药物》,从甾体激素类药物制备,谈我国药品生产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使学生明确我国医药事业发展的不足,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为祖国医药事业作出贡献,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第十六章《药物的滥用》,以抗生素类药物为例,药物的滥用,加速了病菌适应抗生素环境,导致超级病菌的出现。耐药性一旦产生,病菌的控制難度加大,甚至无法治愈,最终导致病人死亡。通过对抗生素不良反应的了解和药物滥用的后果,了解学习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并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在日常生活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利用。教材中引入一些国外的药典和研究成果,并将其与我国的药典相对比,就此引入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要求学生客观地评价事物。
(三)优化“药物分析”课程教学内容
1.每一章节设立引言。通过经典案例讲解,并与生活实例相关联,对所讲的内容简要概括,引入本章节的内容,介绍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与之前学习的知识进行衔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同时,就本章知识进行扩展,以便融入思政元素。
2.互动式教学。课堂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药物分析”课程概念、公式较多,较难理解,易混淆概念,化学结构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互动式教学,在课上提出问题,多与学生互动交流,通过课上提问的方式,巩固理论知识,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下,划分讨论小组,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加团队合作意识。
3.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智慧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机融合,促使教学质量的提高。采用题库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线上考核,结合线下形成性的讨论、论文、设计、实践等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将本行业最新科研成果、文献资料发布其中,方便学生对本专业进行了解,从而调动了学生探索、挖掘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行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保证教学过程中的持续改进,并形成良好的闭环反馈体系。
4.形成性评价和考核方式。为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与应用,采用综合性多方面的考查方式。首先,重视学生知识、素质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运用。对学习成绩进行多角度考查,包括期末卷面成绩、出勤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性测试成绩,网络平台学习参与度等全方位综合评价,从而教会学生不要片面地思考问题,要从不同方面全方位入手。其次,多维+个体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从专业知识考核,逐渐向素质、能力、国家情怀等延伸。最后,细化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从专业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协作能力三个维度进行考核,实现从思想到行动双线并行的考核评价机制。9877DED4-4049-4F16-8061-3E2BBB287943
中国特色的教育理念要符合国家的发展,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成为当前的重要目标,达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作为高等院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拓宽学生视野,不断开拓课程思政的新途径。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2022年第13期·“计算机网络”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2/6/15
- 下一篇:2022年第13期·“中外文化交流史”教学效果提升路径初探 2022/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