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24期·“双一流”背景下地方高校内部学科体系建设研究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24期
张丽虹 徐宁 杨建军
[关键词] “双一流”;地方高校;学科体系
[基金項目] 2020年度宁夏医科大学党委统战部调研课题项目“‘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宁夏高校内部学科体系建设研究”;2019年度宁夏医科大学教学专项改革项目“基于BOPPPS模型的《卫生政策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作者简介] 张丽虹(1987—),女,宁夏银川人,硕士,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卫生事业管理研究;徐 宁(1993—),男,宁夏银川人,硕士,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助教,主要从事社会保障研究;杨建军(1969—),男,宁夏银川人,博士,宁夏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4-0009-04 [收稿日期] 2021-08-10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1.“双一流”建设对地方高校建设的影响。“双一流”建设(以下简称“双一流”)是在“211工程”“985工程”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既继承了以往的成功经验,又对不足方面予以改进和完善,试图通过打破身份固化、引入竞争机制、避免重复交叉等举措,为地方高校尤其是不具备“211工程”“985工程”身份的地方高校提供新的发展机遇[1]。这不仅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是国家高度重视地方高校建设的重要表现。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学科建设的状态体现高等学校的整体办学实力、学术地位及核心竞争力。
2.学科建设对于地方高校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科设置既是地方高校建设的基础工作,又是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不同的专业设置方式决定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既是连接高校与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又是推动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2]。深入研究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一般特征、发展规律及基本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3.建设一流学科体系是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双一流”为地方高校提供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可能。但地方高校在办学经费、科研经费,以及科研项目申报、人才引进、招生和就业等方面均存在天然劣势,从学校建设和学科体系建设现状到达培养“一流人才”、提供“一流服务”的理想状态仍存在很多短板[1]。本文以宁夏四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学科体系建设的处境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本文以宁夏四所高等院校18个宁夏首批一流学科建设点为研究对象,针对宁夏一流建设方案和现实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从而提出一些指导地方高校建设的建议。
2.现实意义。通过一流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及教学质量的改进,从而增强学校自身综合实力,对学校的发展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科体系的建设将会进一步提升学校人才质量,满足社会各界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3]。
二、研究方法
第一,文献研究法。通过在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百链英文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以“双一流”、地方高校、学科体系等为关键词检索相关期刊论文,并查阅相关研究报告、书籍、统计年鉴及部分政府文件等收集相关背景材料。
第二,文献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对所搜集的学科体系建设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权衡比较,从而形成适合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和内容。
第三,访谈法。设计访谈提纲,选取宁夏大学、宁夏医科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的“双一流”建设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对调查内容进行补充,有助于提出相关讨论和建议。
三、宁夏四所高校内部学科体系建设的举措和成效
(一)宁夏四所高校内部学科体系建设的举措
1.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内部学科体系建设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首要标准,坚持本科教育质量是学校办学“生命线”的理念不动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宁夏大学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无限责任”和“元”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先后建设了国家、自治区、学校三级23个“黄大年教师团队”,45门课程思政示范课,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更加完善。宁夏医科大学采取打造质量品牌,提升课程教学水平、加强对外交流,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培养优秀学生,服务医疗卫生事业等措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北方民族大学制定了“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双创型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学校主导、学生自主、教育参与、企业介入、政府扶持的创新创业教育运行管理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宁夏师范学院先后建立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自治区现代教育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宁夏教师教育研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平台,为人才的培养提供支撑。
2.引育并举,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人才强区工程助推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的通知》和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等18个部门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高层次人才优厚待遇实施办法的通知》,各学科均结合自身专业特色,采取“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结合推进,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
3.推动创新,科学研究水平大幅提升。不断增强科研平台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宁夏大学全力支持学科建设,改善教学科研装备条件,建设一批高水平学科基地,夯实发展基础,同时为新进高水平人才组建团队,量身打造研究环境,支撑成果转化。宁夏医科大学近四年来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各类仪器设备总值达4.8亿元,生命科学等多个研究领域的核心设备达到了与国内外同步的先进水平,较好地满足了教学、科研需要。北方民族大学出台了系列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科研管理与激励长效机制。学校被科技部等七部委确定为“扩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权、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试点单位;入选中国高校专利创新指数500强。
4.科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能力不断增强。坚持立足宁夏,聚焦自治区创新驱动、脱贫富民、生态立区三大战略,围绕地方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发挥各学科的传统优势和多学科综合优势,大力开展应用性研究,积极参与宁夏地方经济建设,提升服务宁夏发展的贡献度。
5.开放办学,对外合作交流取得新进展。促使师生积極参加国际交流,不断拓宽国际视野。宁夏大学积极引进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开展联合培养,逐步形成了与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联合培养农学生命科学类人才、与印度NIIT联合培养信息类人才、与马来西亚彭亨大学开展“卓越工程师”互换交流培养等品牌项目。宁夏医科大学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资助的学生短期出国交流访问等项目资助,选派学生出访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相关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师范学院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以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
(二)宁夏四所高校内部学科体系建设的成效
1.实施人才强校,彰显人才聚集效应。加快队伍发展,提高师资建设成效;优化人才结构,推动学科建设发展。
2.坚持立德树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第一,打造质量品牌,提升课程教学水平。以学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为引领,完善全校思想政治学习体系,全面加强理论武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融合的党政合力育人系统。第二,加强对外交流,拓宽学生国际视野。第三,培养优秀学生,服务宁夏地区发展。
3.搭建高水平科研平台,持续提升研究水平。第一,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夯实科学研究基础。制定了《关于加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实施意见》,从运行资金、实验用房、研究队伍等方面扶持高层次平台建设。第二,围绕国家和自治区发展战略的重大需求,通过实施“国家级科研项目孵育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提升工程”“重大科研成果产出工程”,投入大量资源,鼓励基础研究领域的创造性工作,科研项目数、经费数快速提升,项目“含金量”稳步提高。第三,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优质成果产出。
4.发挥学科优势,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第一,积极投身抗疫,履行医学院校职责。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的专业优势,积极担当,主动作为;借助“互联网+医疗健康”一体化应用平台,通过远程医疗协同服务,为意大利等国家送去了宁夏新冠肺炎救治经验。第二,助力健康宁夏,推动医疗服务新提升。第三,开展科学普及,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以大众基础医学科普教育基地、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为依托,组建“科普志愿队”,利用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技工作者日等活动重点开展科普讲座、参观科普基地、举办健康咨询及义诊等活动。
5.强化学科建设,提升学科影响力。近三年,通过“院士讲坛”“大医讲堂”、学术会议等形式开展了400余场高水平学术活动。邀请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讲学,多次举办论坛,以及高水平、高规格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经过努力,各学科在国家级、自治区级学术组织担任理事的人次不断攀升,办学的综合实力呈现出快速上升的态势。
四、宁夏高校学科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资源对学科体系建设的支撑不够
一是现有办学空间不够,教师日益增长的学术追求、学生日渐增强的学习向往与学校资源配置比例不协调、资源不充分的矛盾日益突显。二是经费筹措渠道单一,一级学科博士点、硕士点数量较少,难以支撑一流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二)办学特色还需进一步凸显
作为地处宁夏的四所高等学校,学科特色不够突出,在高水平教学和科研成果方面仍有欠缺,一流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高层次师资队伍建设任重道远
一是现有的各类学科评价、项目评审等过多强调突出高层次人才的带头和牵引作用。受学校办学条件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学校在引进高层次人才方面困难重重且出现人才流失问题。二是学校自身高层次人才的培育需要时间的沉淀和积累。三是学校当前的机制体制与其他地区院校相比,对人才的吸引力较弱。
(四)科研项目原始创新能力不足、成果转移转化薄弱
科研方面存在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学科交叉研究不充分、成果转移转化数量偏少、标志性成果不突出等制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面向实际应用的发明专利数量较少,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亟须加强。
五、宁夏高校内部学科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响应宏观政策
学科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因而宁夏高校学科体系建设需要地方政府进行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分层分类指引建设,并保障资金需求,同时从建设、考察和评估方面进行动态管理。
(二)高校是一流专业建设的主体,应精准定位
地方高校一流专业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充足的资金保障,又因为资金的稀缺性,地方政府应倡导财政力挺、多元筹款的方式。一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都要强调加大对“双一流”在资金、政策和资源方面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仅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政府、社会、高校多元投入、合理共建的格局。在政府支持下,高校探索扩大筹资渠道,吸纳社会捐赠等都是可采用的方式[4]。
(三)整合学科优势,打造优势学科
高校的学科体系,无论是内容还是架构都极为复杂。与其他产业的结构一样,高校学科体系建设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仍应坚持综合化、纵深化的发展方向[3]。学科体系建设应结合地区与学校的实际,坚持特色,发挥自身优势。科学的学科体系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因此,要在综合分析现有学科基础之上对学科进行科学定位,走有宁夏特色的学科建设之路。
(四)加强基地建设,构筑学科平台
学科建设离不开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的建设与发展。高水平的科技创新平台和基地不仅是凝聚人才的平台,更是学科创新的重要基础条件[2]。在学科基地的建设过程中,应构建以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战略高校技术研究为主要目标的各类创新研发平台;注重建设以科技资源共享为目标的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构建公共服务体系。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2021年第42期·医学本科生文献阅读习惯和能力培养模式探究 2022/8/11
- 下一篇:2021年第41期·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 202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