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期|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构建
[出处]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1期
黄凯 周芳 张悦
[关键词] 服务学习理论;实践育人;志愿服务;体系构建
[基金项目] 2020年度中南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项目“服务学习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志愿服务育人功能与育人体系研究”(GGCX2001)
[作者简介] 黄 凯(1973—),男,湖南邵东人,博士,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1-0001-04 [收稿日期] 2021-08-01
实践是个体主客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是人正确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实践育人是高校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系统工程,志愿服务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指出:“深化实践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实习实训等活动中,创办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
服务学习理论(Service Learning)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兴起和发展的一种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在服务中学习专业知识,将专业知识用到社区服务中去。服务学习理论推进了大学生实践服务与学科、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受到世界各地高校的大力推广与广泛应用,成为20世纪高等教育领域改革的标志性举措。
本文认为,服务学习理论与志愿服务在育人目标、育人理念、育人机制等方面存在高度契合,其先进理念和实践经验,可为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开展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期望成为新时代构建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的他山之石。
一、服务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基本内涵
国内外对服务学习理论的研究繁多,不同学者对理论定义的表述不一,主要形成了以下代表性定义。Gregory R. Berry表示:“服务学习是利用课堂里的材料和课堂外的实际经验,有目的地教育学生,同时满足社区的需要。”1993年美国设立的《国家和社区服务信托法案》对服务学习的定义是:“学生通过参加专门组织的符合社区需求的服务来学习和发展才能,这种方法集成到学生的学术课程中,提供结构化的反思,将学生的学习从教室扩展到社区。”众多定义中,美国高等教育协会的定义得到了理论界和教育界的广泛认同。其表述是:服务学习是学生通过精心组织的社区服务进行学习并获得发展的一种方法。这种服务必须满足社区的真正需要,与高等教育机构和社区相互协调,培养学生公民责任感。它应该融入并增强学生的学术课程,同时为学生提供结构性的时间来反思服务经验。可见,服务学习理论将学生学习的课堂扩展到了社区,让学生在真实生活的社区情境中,去应用所学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是一种灵活开放的教育方式。
(二)核心理念
从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对服务学习理论的定义来看,服务学习理论包含三个核心理念。一是服务与学习的协调性。服务学习理论强调服务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学生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服务进行学习,获得发展,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将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操作。二是结构化的反思性。服务完成后通过讨论、总结等形式开展反思,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探索社区的真正需求,找到服务与学习的最佳契合点,以指导后续服务学习的开展。三是合作共赢的互惠性。在服务学习理论中,服务者与被服务者地位是平等的,服务者同时也是学习者,服务在利他的同时也在利己。
二、服务学习理论对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启示
服务学习理论和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在育人目标、育人方式和育人机制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且在多维度上具有可供参考的经验和启示。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利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采集数据。此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803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792份,回收率为98.63%。
(一)“协调”是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目标实现的客观要求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武器。志愿服务是行為人自愿、合法、以不图物质报酬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能促进社会进步发展。服务学习理论坚持“学术学习”与“服务实践”并重,在参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能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实现对社会的回馈和贡献,树立公民意识、合作意识和服务意识。在调查中,有87%的受访者表示,志愿服务能增强社会责任感,76.7%的受访者认为,参与志愿服务能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反思”是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方式完善的现实需要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经验教育观主张真正的学习与个人发展来自人与环境的互动,学习需要经过“行动”与“反思”的循环才能发生。经验是知识的来源,是知识学习的基础,也是心智成长的有效刺激因素。志愿服务实践育人需要融入服务学习理论,让学生将经验转化为知识。志愿者在组织情境下,通过与他人互动,参与服务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以实践检验理论的反思来学习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和团队协作等。74.7%的受访者表示通过志愿服务增强了个人组织能力、提升了综合素养。
(三)“互惠”是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机制建设的内在动力
互惠是指学生、社区、高校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是服务学习理论的核心理念之一。对学生而言,通过实践来学习,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学习的成果,同时明确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52.1%的受访者认为,在志愿服务中,自己的收获要大于自己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体现了志愿服务利他性和利己性的统一。对社区而言,高校学生的志愿服务能改善社区的人居环境,在网络服务、环保服务、科技服务、小学幼儿园教育等方面,获取更多高品质的资源。对高校而言,服务学习能丰富高校实践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构建完善的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在互惠理念下开展的志愿服务,能更好地构建长效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可持续发展。
三、基于服务学习理论的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构建
借鉴服务学习理论的理念、流程和策略,在育人目标、育人效果、育人机制方面进行优化和创新,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能有效促进我国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
(一)引入“協调”理念,明确育人目标
1.培育家国情怀。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的个人主义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日益凸显,表现为缺乏社会责任感,不能从“小我”走向“大我”。Scott C. Seider等人在研究中发现,通过有意义的社会服务经验和有影响力的阅读来向学生介绍重要的社会问题时,对学生政治参与感会有显著的影响。因此,美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将服务社区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促使青少年提高社会认知度和公民道德素质。我国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构建时,要将家国情怀培养贯穿始终,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在服务过程中深入认识国情、关注社会问题,在艰苦岗位上经受历练,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提升能力。
2.提升专业技能。马克思的青年全面发展学说表示,青年的全面发展包括了在精神方面与道德方面的正常发展,核心是人的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发展和运用。高校是科技、文化的前沿,也是人才培养的殿堂。因此高校的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活动应该与大学生专业教育相结合,突出科技服务、人文服务。服务学习理论下的志愿服务,应该着重解决“学”与“用”的关系。要理解“学”是为了“用”,“用”是为了更好的“学”,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客观规律,通过有计划性的使用来检验、巩固所学知识。要与学校教学部门合作,配备专业指导教师,以确保专业教育的效果。
(二)融合“反思”理念,提升育人效果
服务学习理论有明确的工作流程,包括了准备阶段、行动阶段、反思阶段、庆祝阶段和评价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主要包括动员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表彰阶段。针对两者的差异性,服务学习理论的反思阶段和评价阶段,对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效果,具有较大借鉴意义。
1.个人反思,强化收获。当代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单纯地复制与同化,它要求学生在活动中进行建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思、概括和抽象。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具有探究性、自主性、发展性和创造性。在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中构建反思性学习模型,可强化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收获。反思阶段是连接志愿服务与学习的桥梁,能进一步提升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成效。
2.整体评价,完善系统。评价是服务学习理论的重要阶段,通过对整体工作和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客观评价,来完善后续的服务学习系统。服务学习模式下,建立科学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评价体系非常重要,是保证志愿服务长效发展的关键。服务学习理论的评价阶段区别于志愿服务工作总结,评价阶段既包括了总结性评价,还包括了过程性评价,突出服务过程中的细节。此外,要建立客观的评价指标,以量化考核为基础,减少主观评价。评价标准应全体参与者共同制定,以群众评价为主,校内校外相结合。
(三)贯通“互惠”理念,优化育人机制
美国的服务学习从创立至今,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得益于高校与社区、企业、政府部门间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的策略。立足于我国国情与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推动构建政府、社会、学校协同联动的“实践育人共同体”,形成育人合力。
1.提高政府统筹力度。政府提高统筹力度首先应加强政策支持。2017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志愿服务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志愿服务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合理安排志愿服务所需资金。该条例对鼓励和规范志愿服务、发展志愿服务事业起到了激励作用,但是在财政、社会支持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明确和细化。其次政府应完善法律制度。2015年教育部出台的《学生志愿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和2017年由国务院发布的《志愿服务条例》对我国志愿服务进行了规范和完善,但是针对高校开展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中的责任边界,以及活动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人身财产伤害的法律责任认定,却很少涉及。在国家层面应为高校志愿服务提供统一性的法律支撑,促进志愿服务相关组织的规范化、制度化,有利于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更有利于促进高校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长效开展。
2.发挥高校主体作用。美国高校在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方面已形成了成熟的模式与典型经验。在资金方面,美国高校每年会划拨专款用于支持服务学习。在政策方面,美国高校会在学校的重大战略规划的文件中对服务学习提出要求。在制度层面,美国高校专门开设服务学习课程,把参与服务学习作为大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此外,对参与指导服务学习的教师,在职称评审、岗位津贴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同时,高校也对教师参与指导服务学习进行规范,在职称评审、课堂教学量和岗位津贴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对我国高校来说,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首要的是将党团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育相结合。高校应发挥主体作用,统筹协调校内资源,制定课程思政方案、服务学习制度,推动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工作的转型升级。此外,高校应在专项经费、考核评价、文化营造等方面,提供对应的制度保障。经费保障方面,高校应设立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学校预算管理,专项用于志愿服务组织实施、认定记录、认证表彰、教育培训,以及根据需要为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购买保险、提供物质保障等。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要公开透明,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并接受学校监督。考核评价方面,高校应制定学生
志愿服務工作综合考评办法,每年定期组织进行检查考核,并且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体系。文化营造方面,高校应积极协调新闻媒体,传播志愿理念,弘扬志愿精神,普及志愿服务知识,宣传志愿服务先进典型等。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2022年1期|新时代高校党建与教学科研事业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2022/5/18
- 下一篇:校企共建国内首个NGS实践基地的探索与实践 2022/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