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34期·基于案例分析的专业课思想政治要素融入实践——以地理科学专业课“自然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为例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34期
邵晓华,王艳君,蒲 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同向同行和协同效应的一种积极回应,其要义在于强调高校各类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大思想政治”格局下的课程改革开始不断推进,课程思政成为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在专业课教学中恰当融入思想政治要素,可以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结合,在润物细无声中立德树人。案例教学法是课程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本文以研究生的“自然地理学理论与方法”教学为例,探讨基于案例分析进行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思想政治要素融入的教学实践。
一、案例教学的特点及其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案例教学是一种采取独特的真实情境或事件式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达到深刻理解相关理论或者原理之目的。案例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同时加深教师对课程教学的理解与思考,提高教学质量。
在专业课教学实施案例教学法时,一般选用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科前沿进展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学生角度,这一教学法可以让研究生拓宽知识面,了解学科的前沿进展,明确科学研究的步骤和关键点;从教师角度,在各章节内容的讲授过程中,需要引入恰当的案例,充分理解课程内容,在授课中突出重点及难点,关心时事及学科进展,能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也为教师的科研提供文献资料等方面的积累。
二、地理科学专业课程及其思想政治要素挖掘
地理科学既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与时俱进的学科,强调学科交叉与综合,善于吸纳新技术、新思想是地理科学内化的特质。地理科学专业课程的基础框架立足于地理学传统属性的部门地理学,包括本科生阶段的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质地貌学、水文学、气象气候学、生物地理学和土壤地理学等,研究生阶段的高等自然地理学和高等人文地理学等。代表地理科学前沿发展属性及需求属性的课程主要来自发展迅速的新兴学科,包括环境地理学、自然资源学、全球变化科学、自然灾害学等。
未来的地理科学学科将继续坚持强化基础框架学科,努力帮扶代表前沿发展的新兴学科,以继续巩固地理科学的学科内涵,并以“人地关系”为主线鼓励服务国家需求的应用学科发展,通过新技术的突破提升地理科学的内力。傅伯杰院士提出自然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发展需要面向全球环境变化和人类需求,探索应用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多要素、多过程集成研究,发展并完善地理模型,模拟和预测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于国家重大需求和政府决策。这些意味着我们必须重视地理科学类专业课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培养有家国情怀的地理科学专业学生,而课程思政教育也必须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地理科学类专业课的特点凝练不同的思想政治要素。
“自然地理学理论与方法”是笔者所在学校地理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位专业课,主要向学生介绍自然地理学的经典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并以专题形式介绍学科最新研究进展及其中的理论和方法等。围绕课程思政所要求的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笔者深入挖掘“自然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结合国内外顶级期刊最新学术进展的介绍,突出我国学者的贡献,并强调野外实践在地理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以这些为该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切入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恰当的教学案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国家自豪感、国际视野和专业兴趣等。
三、地理科学类课程的课程思政案例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案例教学,其目的并不仅在于教学手段,而应该着力以案例教学的本质特性、功能和价值为逻辑起点,尤其是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教学的组织和实施流程进行细致透彻的研究,以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效应。课程思政中的案例选择也应遵循这些原则,即案例的选择首先服务于授课内容,尤其是重点和难点,同时体现思想政治特色。基于这些准则,笔者将地理科学类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分为以下五类。
(一)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联系的案例
在研究生教育中,除了培养学生坚定的科学理想信念,也应使学生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提升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理解当下社会热点和科技前沿问题,掌握治学的科学方法。因此,笔者从地理科学类课程内容中找到对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支撑点,结合恰当的案例,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与科学精神的培养相结合,提高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协同育人。
马克思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是对立统一。世界一切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也是永恒发展的,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与唯物辩证法这些基本观点联系的案例包括:长时间尺度上亚洲季风演化与青藏高原隆起的联系、青藏高原冰雪覆盖面积变化与亚洲季风强弱的联系。
(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案例
在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中,思想政治要素的融入可以通过挖掘、科学结合、巧妙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案例来实现。全面和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挖掘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再诠释,从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的整合入手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在地理科学类课程的教学中,把我国古代学者在地理学研究中的成果作为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案例。如沈括被认为是全世界第一个利用生物化石和沉积物研究气候及环境变化的科学家,他在研究中使用的野外观察和将今论古法对如今的自然地理学研究生依然有启示意义。文献收集方法是自然地理学研究中获取数据的方法之一,古诗词也是重要的文献资料,结合古诗词构建气候变化的案例库,使学生领略古诗词之美。
(三)体现我国著名学者学术贡献的案例
在研究生专业课教学中,应重点介绍我国著名学者在学科发展中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术兴趣。
在“自然地理学理论与方法”教学中,结合获得2017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朱日祥院士的华北克拉通破坏研究成果,讲述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结合安芷生院士和刘东生院士在古亚洲季风研究中的贡献及叶笃正院士和曾庆存院士在现代亚洲季风研究中的成果,讲述不同时间尺度季风变化的研究方法。
(四)体现导师榜样的案例
在研究生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导师的作用尤为重要。就学生而言,导师是其学术道路的引路人。在专业课教学中引入导师的实际科研经历,导师榜样的引领会对学生有更大的启发和鼓舞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笔者之一的王艳君长期从事气候变化影响、风险和适应管理研究,常与学生分享自己正在执行的雄安新区洪涝灾害预警研究项目。
在自然地理学研究工作中,野外实践可以获得样品和第一手数据。笔者所在学院的一些研究生会直接参与短期的野外观测和采样项目,个别研究生在二年级时甚至会前往野外观测站长期驻点,这些工作都需要学生具有细致耐心和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笔者之一的蒲阳潜心研究基于湖泊沉积物指标重建气候变化历史,曾多次去青藏高原采集湖泊沉积物样品,每次采样经历都万分艰辛甚至惊险。在与学生分享这些野外经历时,学生大受触动。通过这些案例,学生可以了解野外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对这项工作的辛苦程度有所了解,帮助自己更坚强地面对以后科研工作中的困难。
(五)学术前沿及争议的案例
在研究生专业课教学过程中,介绍学术前沿及争议,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学术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自然地理学理论与方法”授课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国际顶级期刊上“全球大气CO增多引起植被叶片气孔开启时间缩短,进而植被蒸腾作用减弱”和“全球变暖,植被为了散热,叶片气孔开启时间变长”两个有冲突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四、“自然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课程思政案例教学的效果
课程思政需要健全有效的评价方式,需要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体系,评价主体实现多元化,最后要注重评价的反馈。评价体系的重点在于将反馈结果运用到思政教学中,以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为了解“自然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课程思政效果,笔者在课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根据学生的反馈积极改进案例。从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看,实行基于案例分析的课程思政教学后,学生的成绩相比上一级有所提高,平均分从83.3提高至86.4,提升了3.72%;90分以上的学生比上一级增加了3位。这些数据说明,基于案例的课程思政教学可以提高研究生专业课的教学效果。
结语
充分挖掘地理科学专业课“自然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并将其与实际案例结合,基于案例分析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实践。针对该课程不同的思想政治要素,将课程案例分为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联系的案例、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案例;体现我国著名学者学术贡献的案例;体现导师榜样的案例;学术前沿及争议的案例。实际上,一个案例可以同时属于多个类型,并为多个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服务,如笔者之一的蒲阳与学生分享野外实践和采样的经历,能够体现实践的重要意义,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一致,并且体现了导师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由于上述研究普遍适用于理工学科,本文所用的案例分析法及其中的案例分类对其他理工科研究生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具有一定的启发。从学生的考试成绩来看,“自然地理学理论与方法”课程思政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这种评价方式单一,未来还需不断完善其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2022年第34期·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现状及培养路径分析 2023/3/6
- 下一篇:2022年第34期·“材料现代测试方法”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202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