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34期·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现状及培养路径分析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3/3/6 16:09:05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34期

赵兴燕

(山东科技大学 公共课教学部,山东 泰安 271000)

从人类群体生息繁衍的层面来说,个体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良好的道德素养的形成是个体能够在社会生活中立身的根本,也是个体社会化程度高的主要标志。当前社会处于快速转型时期,在多元文化交织并存、多种价值观念对立共生的背景下,社会文化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传统的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伦理观念受到严重冲击,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新型伦理文化秩序正在建立,伴随着剧烈的社会变革而成长的当代大学生,其道德品质的培养不能不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从实践层面来说,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要求早已提上日程,但就现状来看,正如学者徐娟所说:“‘众人拾柴’之下,大学德育教学的‘火焰’并没有真正‘旺’起来。”大学生对德育课兴趣不高,道德知识、道德理念难以真正融入大学生的心灵世界,德育教学实效不尽如人意的状况普遍存在。

一、大学生道德情感现状及成因

(一)大学生道德情感现状

有关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现状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表现内容比较丰富,发展水平用最高分10分的分值标识下,总平均得分是6.45分,这个分数虽然能够显示出大学生道德情感整体积极向上的发展基调,但是刚过及格线的水平表明大学生道德情感水平偏低,整体水平迫切需要提高。当代社会的知识信息多元而丰富,信息传播渠道广泛而便利,青年学生视野开阔、见多识广,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社会及家庭对教育问题愈发重视,当代青年的文化素质、智力水平提升较快,整体水平较高。但在智力水平逐步提升的同时,道德情感水平没有得到显著提升,反而一直停留在偏低的水平,这个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二)大学生道德情感水平偏低的成因

1.功利性学习倾向的负面效应。有学者通过对河南省部分高校学生进行问卷调研后得出结论:当代大学生基于获得生存手段的功利化学习倾向相当严重。对于成长中的青年学生来说,功利性学习活动的潜在危机是多方面的,其不利于道德情感的生成。哲学家关于个体精神成长历程的分析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其精神人格的成长是一个由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提升的过程。发展初期,个体在超越了最低的生理欲求境界之后,便进入了以功利获取为主要目的的功利境界,功利境界中的个体精神是不自由的,要获得精神的自由、生命存在的真谛则需进一步超越、提升。个体长期从事功利性的生命活动,不可避免地会促使功利性的思维方式和以功利价值为标准的人生理念的形成,进而阻碍精神境界的进一步提升。真正使个体的生命存在获得自由的精神家园在物我为一的世界之中,在物我相融、相通的世界之中对无限真理的不懈追求,是个体生命存在的真谛,也是精神自由的家园;而以功利获得为目的的生命活动是一种有限性的活动,这种有限性会驱使个体与周围世界形成物我两立的对立关系,处在物我对立关系中的个体会不由自主地越来越执着于狭隘的“自我”,进而感到迷茫,找寻不到人生真正的方向。

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生成需要植根于道德境界的土壤之中,而个体的精神发展只有在主要层面上超越了功利境界之后,才能够进入道德境界之中。一颗被功利性的算计所紧紧包裹的心灵难以滋生出道德行为的欲望,也不会有道德情感的体验。当代大学生是应试教育的佼佼者,从求学之初,他们每一个阶段的学习都有着明确的目的性,朝向既定的目标。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其学习活动的主要动力不是源自内在的爱好和兴趣,而是源自外在的既定目标的达成。这种长期的功利性学习倾向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他们精神的自由成长和创造性智慧的发挥,阻碍着他们精神境界的提升及道德情感的生成。

2.自我中心意识的阻滞。当代大学生中的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众星捧月般的成长环境促使他们生成较强的自我优越感。有学者的相关研究显示: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自我中心倾向明显。从理论层面来说,具有自我中心意识倾向的个体,在处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时,会不自觉地从自我的角度出发,首先考虑自我的感受,更多地顾及自我需要的满足和自我利益的获取,同时,难免会置他人的感受与利益于不顾;在处理自我与集体的关系时,也难以做到合理平衡自我需求与集体需求之间的关系,更做不到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自我利益。

道德情感是主体把自我需要与他人、集体需要相结合,在自我与他人、集体取向一致的需要都得到满足时所体验到的一种心理感受。个体道德情感的产生源自取向一致的自我需要与集体、他人需要的满足。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只有首先把自我融入他人与集体的生活和追求中,才能产生目标一致的需要,进而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一方面奉献自我、成就自我;另一方面实现集体利益、达成集体目标,产生道德情感。要求个体长期地无视自我,全心全意地为他人、为集体奉献是不现实的,而拘囿于自我中心的意识之中,时时自我优先,置自我于他人之上、集体之上,也会在自我与他人、与集体之间竖起一道屏障,阻隔着自我与他人、与集体的融通之路。显然,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自我中心意识,阻碍着他们把自我发展与集体发展融为一体的社会化进程,不利于道德情感的生成。

3.工商文化的熏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传统的重德轻利的儒家文化受到严重冲击,追求效率与利益的工商文化,其发展势头越来越强劲。在工商文化强有力的冲击之下,中国传统的守诚、向善的伦理规范,义利并重、以义为上的价值理念,逐渐丧失了对人们行为的约束作用。社会上为数不少的人物欲膨胀、唯利是图,整个社会道德滑坡、诚信缺失的情况比较严重。

社会文化作为一种大环境,对生存于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来说就如同空气一般,时时刻刻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熏染作用。校园中的大学生虽然一直处于求学阶段,还没有正式步入社会,但是如今的校园,无论是中学校园还是大学校园都已不再是象牙塔,强劲的工商文化思潮早已通过各种信息传播渠道涌入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悄无声息地对青年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产生着影响。当代大学生中不同程度的物质生活攀比、追星、名牌崇拜等现象,就是这种潜在影响力的显现。学习需要静心,精神人格的提升需要寡欲,大学生过强的物欲追求必然会衍生成道德情感生成的制约力量。

二、美育与道德情感

(一)道德情感的功能

个体的道德品质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构成;其中,道德行为既是品德状况的体现,又是品德养成的途径。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如果缺乏点点滴滴道德实践行为的磨炼,其所学的道德知识不能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就不可能内化生成道德品质。个体行为的产生需要动力,也就是动机,没有道德动机的驱动就不会有道德实践行为的发生。动机产生于需要,个体由道德认知内化而成的,对于符合群体需要的行为规范的自觉遵守,对于群体目标的自觉认同;将自我发展目标与群体目标融为一体,并为目标的实现而积极行为的愿望,是道德行为产生的动机,也是道德情感产生的基础。在构成品德的认知、情感、行为三者之中,道德情感居于关键地位。从其产生来看,一方面,必须首先将道德认知内化为信念,进而激发道德需要,在需要满足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另一方面,情感的产生又能对知识的内化产生促进作用。从其功能来说,道德情感是道德行为发生的动力,而道德行为是促使道德品质提升的主要途径。基于此,我们可以充分认识到大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重要性。“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如果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水平不能得到提升,必然会制约他们整体道德素质的提高。

(二)美育与道德情感

重视道德情感的培养是摆脱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有效策略。社会文化环境是制约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生成的外因,大学生自身的意识问题是其内因。克服制约因素,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水平,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有效措施的采取必须要有针对性,而制约大学生道德情感生成的外因是我们无法左右的,我们能做的是针对内因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即如何帮助大学生尽快超越自我中心意识和功利性意识的束缚,促使其精神人格向着自由的境界逐步提升,同时道德情感水平获得提高。精神层面上超越意识的完成,其动力不是源自认知,而是源自体验和顿悟。

美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显现,美育能够促使个体的感性不断超越各种欲望的束缚,向着人的自由本质方向逐步前进。孔子曾就美育的重要作用表述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其中的“乐教”,即音乐的熏陶作用,就属于美育,孔子认为它是成人的根本;德国哲学家席勒对此也有相近的认知,“人只有在进行自由的审美观照时,感性和理性才可以达到平衡的状态,人性也才得以完整。”自我中心意识和功利性意识是个体走向精神自由旅途中的屏障,过重的自我中心意识和功利性意识的存在,会驱使个体向着与人的自由本质方向相反的路径越走越远,进而迷失在自我的欲望中,找寻不到精神生命存在的真正家园。

三、道德情感培养的路径

(一)审美活动促进道德情感的提升

受制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校内校外、课上课下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伴随着大学生成长,努力学习、准备应考是大学生成长历程的主旋律。这种学习活动的动力来源,不是源自个体内在的兴趣和爱好,而是要达到外在的升学目标。从小学到大学,这一个又一个目标的实现,是个体学习活动取得成功的标志,也是个体未来取得成功人生的基石。个体必须通过这种外在目标的逐一达成才有可能在将来实现成功的人生。伴随着青少年的成长,这种极其现实的理念,在老师和家长的再三教导、告诫之下,已经内化入他们的思想意识之中。观念领域之内这种功利性追逐意识长期主导性地存在,不可避免地会衍变成为青少年生命存在的整体意识。功利性为主导的生命存在意识不利于主体精神自由的成长,对此张世英学者曾如此论述:“当人在依据主客关系的态度追逐有效用及可控制的东西时,神秘的整体世界虽然被遗忘,但仍然在起作用,人如果不能超越出这种主客关系,进而融入物我为一的整体世界之中,就很容易陷入精神的迷误。”超越物我对立的主客关系,摆脱功利意识对心灵的束缚,仅靠外力的引导难以实现,这就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的根源所在。来自心灵自由之渴求的内力必须成为主导力量才能达到目标。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应引导他们增强自主意识,不断强大提升自我精神境界的力量,并且依靠这种内在的力量超越功利意识的束缚。

个体精神自由的家园寄寓于物我相融相通的整体世界之中,大学生已有的功利性存在意识割裂了世界的整体性,仅依靠知识的积累难以实现对已有存在意识的否定与超越,已经形成的存在理念必须在新的存在理念的冲击力之下才能逐渐消失。生命的审美活动是主体的一种精神自由的活动,主体在审美的活动过程中,身心以完全自由的状态沉浸在与周围世界互通互融的交流之中,无功利、无目的,却能够抚慰心灵、滋养情感、激发智慧。受功利意识束缚的大学生迫切需要美的元素的滋养,审美活动能够促使大学生迈向精神的自由之路。

(二)形成审美化的生活理念

审美活动的感觉体验性特征决定了大学生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依靠书本和课堂。自然界的春花秋月、四季风光,社会生活中的人情百态,彰显着美无处不在,美蕴含于个体生活的点滴之中,欣赏美需要从体验日常生活入手。因此,培养大学生形成审美化的生活理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具备审美化的生活理念,大学生才能做到以美的心态面对生活、以美的规律引领生活。在美的规律的引导下,大学生的生活不再枯燥和乏味,美的引领使大学生的生活具备松弛有度的节奏和韵律,在韵律化生活节奏中,春风、秋月、夏花、冬雪,这些无任何功利意义的景象,都具有耐人寻味的丰厚意蕴;教师的悉心教诲、学生的互帮互助,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点滴也都能够温暖受困的心灵,激发起心灵感恩的浪花。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潜移默化的熏陶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人的认知理念,大学生审美化生活理念的形成,需要依靠外在环境的熏陶力量。第一,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力是显而易见的,除了课堂授课之外,教师高尚的人格、仁爱的情怀、优雅的风度、不俗的谈吐,都是能够对学生产生潜在影响的美的因素。第二,大学校园、宿舍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中美丽的自然景观及充满文化意蕴的人文景观,都能够悄无声息地对学生产生影响。第三,宿舍文化的营造工作应该受到高校管理者的重视,让美的元素融入宿舍,引导大学生营造整洁、温馨、积极向上的宿舍文化,潜移默化地对其精神人格的健康成长发挥重要的影响作用。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