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2期|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教学改革实践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5/19 16:57:17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2期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20年度成都大学“课程思政1212工程”法学“专业思政”示范专业、“专业思政”示范教学团队项目

[作者简介] 戴琼瑶(1985—),女,云南曲靖人,博士,成都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乡村振兴和社会工作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2-0085-04 [收稿日期] 2021-05-13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的全新要求,当前各个高校的中心任务就是培养出更多的一流人才,努力办好教育,并且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将“双创”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突破口。因此,为了保证教育教学改革工作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当前需要对实际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准确分析,了解阻碍教育教学改革进程的具体原因,制定出针对性的完善计划。以此保证能够更加有效的落实教育教学改革,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一、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理论首次提出是在1989年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柯林博尔针对社会发展现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观点,即在21世纪教育中,需要将三本“教育护照”发给学生,分别是学术、职业以及创业。其中创业护照主要是证明学生开拓能力、事业心的一个凭证,由此,创业教育的全新理念开始被人们了解并且熟悉,而创新创业教育是对创业教育内涵和范围的一种拓展[1]。在近20年的发展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研究一直都在进行,当前已经形成了一种相对比较系统的教育理念,构建出了相对比较完整的理论框架,為后续更加系统、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创新创业教育包括创新、创业和基于创新的创业三个方面内涵,其中创新主要是指将现有的思维模式作为基础,提出与常人思路有别的见解,通过积极利用现有的知识与物质,在一些特定的环境中,以满足理想化需要和社会需求为目标而进行改进或者是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方法、路径、环境、事物,并且能够获得一定体现出有益效果的行为[2]。将创新落实在教育中,可以理解为创新是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精神和能力作为基本价值标准的教育。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毅力、创业基本素质以及综合能力为实际目标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是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结合在一起,不仅包括思维上的创新、理念上的教育、技能上的提升,也包括创业精神培养以及基于创新的创业实际探索活动。

二、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意义

(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需要

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受到了国家战略发展工作的高度重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关于“完善职业教育以及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以及保护企业家精神,将更多的社会主体投入到创新创业中给予了积极的鼓励。积极建设技能型、知识型以及创新型人才,弘扬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创建出精益求精、劳动光荣的全新社会风气”[3]。并且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提出需要通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的国家,并且要扩大就业的实际发展战略,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将鼓励和支持创业放在了非常突出的位置上[4]。因此,各个高校也需要按照时代发展的全新趋势,跟随国家发展的战略,推动创新创业实现纵向的深入发展,并且通过拓展对应的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将创业园和孵化器的积极作用发挥出来。为国家整体创新创业水平实现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积极转型奠定良好基础。

(二)是建设优质院校的基本要求

我国各个高校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人才培养任务,其在教育方面的质量、水平能够直接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等提供一定支持。因此,想要真正培养出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求的各种高技能型人才,高校就需要积极的提升办学质量,这也是发展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而想要提高办学质量,就需要从教育改革入手,高校中的管理者需要重新对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下的人才教育目标和标准、教学内容和模式进行重新审视,真正将创新创业的精神、态度以及技能系统的融入课程设计和专业教学中[5]。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建设出更加优质的人才培养基地。

(三)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需要

重视理论轻实践、重视成绩轻技能、重视知识轻素质是当前各个高校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而这些也是造成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实际要求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基于创新创业要求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落实有效的校企合作,能够为育人的途径与方式提供创新思想,充分发挥出各个企业的主体作用。因此,各个院校需要通过系统的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学生真正培养成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使其能够成为各个企业中不同岗位的创新者,这样才能够保证学生拥有良好的人才竞争力,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潜力[6]。而只有企业员工能够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企业才能够真正为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产品,才可以获得经济效益,保证企业能够实现持续发展。

(四)是实现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育教学改革中,高校教学就不仅仅是将各种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一个过程,而是将创新创业中的意识、能力、素质综合在一起,结合专业知识开展教育,积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勇于开拓毅力、积极面对勇气以及自主创业能力等[7]。这些内容不仅是培养职业精神的一种内驱动力,同时也是高职学生在职业方面实现积极发展的内在要求,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生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全新技能,对职业发展空间进行准确拓展,才能够真正保证自身能够在适应全新社会形势要求的情况下,实现自我积极、全面、有效发展。

三、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导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方法不够合理

针对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来说,其在以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引导开展的过程中,在教学内容与方法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当前创新创业教育更加重视理论方面的教学,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一些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还处于需要完善和探索的阶段,教师在实践经历经验方面比较欠缺。第二,一些高校会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公共课程设置,课程的内容相对比较泛化,不能够与专业内容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样不仅无法实现对专业教学的深化,同时也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第三,当前创新创业教育采用的教学方法大部分为单向沟通授课形式,主要是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缺少积极的互动和反馈。同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一般会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不仅影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无法真正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企业实际参与程度不高

创新创业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有效融入,需要各个企业提供一定的支持,而实际上,在创新创业教育中,一直缺少企业的身影,其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比较低。存在的问题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虽然当前很多高校都已经开展了校企合作,但是一般只在实践环节中落实,很少有企业能够进入到课堂中,参与实际的教育活动。尤其是针对高校中开展的“创新创业指导”课程,不仅高校没有及时邀请企业专家到课堂中传授对应的经验,同时企业也没有积极地为学生提供指引,造成创新创业教育无法真正满足企业的实际要求。第二,一些高校在实际的创新创业教育中,为了保证能够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全新人才,会按照企业当前所需各个岗位对于人才的实际要求,创建课程以及开展实践。

(三)师资队伍专业素质不佳

教师是整个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主体部分,也是落实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实践经验、职业素养等都能够对教育的效果产生影响。根据当前我国各个院校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来看,师资队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第一,当前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没有参与过专业培训的人员,其不仅对于课程的系统知识掌握不够熟练,并且在教学方法、教学经验方面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造成创新创业教育无法体现出应有的效果。第二,一些教师在参与企业工作、自主创业方面的经验非常不足,加上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造成学生无法更加有效的掌握对应知识,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

四、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引导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体措施

(一)树立正确教育理念,建设完善课程体系

高校想要落实教育教学改革各项措施,培养出各种高素质的人才,当前必须在做好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改变传统理念,树立全新的理念,并且完善对应的教育教学改革知识、课程体系。以此保证能够在制度的约束下,各项教育活动能够更加有效的开展,获得应有的效果。具体来说:第一,当前各个高校中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需要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阶段,在教学目标、计划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学管理上也相对比较松散。因此,需要先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改革,制定对应的人才培养计划,对课程标准进行修订,真正明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将技术技能培养与训练,作为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第二,需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完善,创建出通识与专业教育、创新与创业实践、创新与创业项目实施共同组成的全新教育课程体系,保证能够真正实现创新创业与专业教学实现有效结合以及创新创业孵化实践相联系的全新教育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保证从办学理念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现全面改革,引导更多学生积极的走上创新创业道路。

(二)完善课程教学方法,落实全新教育手段

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不仅能够保证各个高校更加准确的落实教育教学改革,更加高效的培养人才,同时也是高效实现积极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为了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当前需要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完善,通过将全新的教育手段落实在实际中,保证能够更加有效的培养出全新创新创业型高级人才。具体来说:第一,与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比来看,创新创业教学方法、手段需要实现创新,按照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自身能力以及现实要求,应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开展的,通过积极的将任务驱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个性化指导等方式融入教学中。以此保证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创业兴趣,真正领悟到创新创业的实际内涵,在师生的积极互动中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第二,需要开展形式多样化的创新创业交流,如开展专题讲座、参加各种创新创业赛事等,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出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相关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等进行了有效锻炼,进而保证能够获得更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

(三)积极引导社会参与,构建全新实践平台

想要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除了对各个高校教学体系、教育内容等进行改革外,还需要积极的引导社会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以此保证能够发挥出各个行业、企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进而获得更加好的教育效果,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进程。此外,各个相关部门需要积极的参与,搭建对应“互联网+”创业实训课程相关网站,以及YBC等网络平台,有效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真正满足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的实际需求。第二,高校中的各个教师需要利用案例分析、项目指导以及方案考评等方式,将教师的引导作用积极体现出来,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实训项目,实施具体的设计、调整以及落实等当面的工作,再经过教师的正确评价和指导,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与掌握创新创业具体内容,为学生今后更加有效的落实创业提供基础。

(四)增强教师专业素质,实现师资队伍改革

针对高校中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来说,完善教师队伍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积极的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不仅能够保证各项教育教学改革活动更加准确的落实在实际中,同时也可以促使创新创业教育获得更好的效果,真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具体来说:第一,在各个高校中,教师主要有专职教师、兼职教师两种,其中,一些高校为了保证专业教育能够真正与各个企业的实际要求、社会发展形势相符,一般会聘请一些企业中的人才到高校中参与教学活动。因此,各个高校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加大企业高级人才开展兼职教育的力度,将更多的企业人才引入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第二,在全新的教育改革冲击下,当前各个院校在引进全新教育人才的过程中,需要在考虑学历的基础上,重点对其是否拥有实践经历进行考察,同时关注教师能否从创新创业的角度对教学进行合理安排。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对现有的师资队伍进行完善,同时也可以實现教育理念方面的更新,促使高校教学改革活动能够全面开展。

結语

积极加强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是保证各个高校落实和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基础,也是传承与发展工匠精神的实际需要,对于学生个性发展、社会积极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实际落实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顺应教学改革的实际要求,积极的完善教学机制、教学方法,同时也需要及时的吸引社会力量进入到教育中。以此保证能够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培养学生形成良好创业意识、创新思想、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对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给予有力支持。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