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大数据背景下本科生信息素养培育教学改革探索
焦亚波 王俊 杨莉
[摘 要] 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信息素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需要顺应时代要求,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信息素养培育的理念,大力加强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培育。该文讨论了高校本科生信息素养培育现存问题,立足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对本科生信息素养培育要求与南京邮电大学办学实际,建立了以学科专业为主线、以专业课教师为主导、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学生信息素养培育框架,探索把信息素养培育融入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教学、课外实践和各级各类竞赛过程的教学改革道路。
[关键词] 信息素养;本科生;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大数据时代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1-0070-04 [收稿日期] 2020-11-19
一、引言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数据正成为与物质资产、人力资本相提并论的重要生产要素。对大数据的开发和应用已经逐渐渗透和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不少行业生态产生颠覆性影响。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信息获取技能、信息处理技能、信息判断能力、信息整合能力、信息生产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素养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标[1],也是个人成功适应信息化社会和实现自我发展的关键因素[2]。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迫切需要把信息素养培育理念融入学生培养的每个环节,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具体细节,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什么是“信息素养”的理解是在不断发展和深化的。2015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理事会批准通过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简称《框架》)对“信息素养”进行了重新定义,提出“信息素养”是指包括信息的反思发现、理解信息如何生产与评价,以及利用信息创造新知识、合理参与学习社区的一组综合能力[3]。《框架》用概念性方法将信息、研究和学术方面的相关理念融为一体,在美国高等教育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概念也已引入中国,在学界进行讨论和传播。目前国内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侧重理论分析的研究,二是侧重教学实践的研究。
综观学者们的研究,针对信息素养的研究和实践主要由图书馆主导,在信息素养教育与专业课程整合研究中更多地也是基于图书馆视角,较少从高校学科专业发展视角对本科生的信息素养培育进行研究,且未查询到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如何进行本科生信息素养培育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此处具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探索空间。本研究基于南京邮电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改革實践,秉持全方位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培育的理念,探索一条信息素养培育融入学科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和课外实践的道路。
二、本科生信息素养培育现存问题
(一)“信息素养”培育等同于“信息技能”培育
高校教育者很容易把信息素养培育具体化为课堂信息技能教学实践,教学生如何使用数据库,如何进行信息检索,但是信息素养的培育仅停留在基本技能操作层面是不够的,我们更需要深入触及信息素养教育的关键和核心。“比起简单的搜索技巧,学生更需要的是探寻真知的兴趣与勇气、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驾驭知识的能力等,这些才是最根本的、需要我们去努力培养的东西”[4]。因此,高校在本科生信息素养培育方面,需要花大力气思考和研究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信息技能基础之上的综合的信息能力。
(二)对本科生信息素养培育的措施较为零散,大多没有形成信息素养培育融合的课程体系框架
目前各高校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大多由图书馆主导,对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更多地偏重于信息检索技能培训,缺乏把信息素养培育理念更好融入学科教学的思考和实践。另一方面,学科教师大多专注于专业知识点的传授,缺乏把信息素养培育理念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过程的意识,所以很多做法是零散的,没有形成系统的信息素养培育体系框架。
(三)对信息素养教育如何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探索不足
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教学内容千差万别,而信息素养教育的关键和核心却是明确的,如何把信息素养教育融入千差万别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去,是值得各个专业进行深入探索的问题。信息素养教育不是一门课能完成的事,必须借助于整个课程体系的合力,其必将呈现1+1>2的效果。
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对本科生信息素养培育要求与南京邮电大学办学实际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写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明确指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从事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与此同时,在学科的发展方向上,大数据时代向通常以传统统计数据为研究基础的人文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来源、方法论、思维方式。数据采集方法也已经从传统的统计年鉴数据、调查问卷数据、访谈数据转变为网络数据(社交网络数据)与新的空间定位数据(GPS、智能手机、位置服务等)[5]。学科发展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信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积极适应这一变革过程。
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所在电子信息领域特色鲜明的高校,依托邮电通信行业走大信息特色发展之路。南京邮电大学办学条件下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发展,也紧密结合本校“大信息”发展战略,依托电子信息国内一流学科的有力支撑,加强对本科生信息素养的培育。本专业的发展紧紧围绕智慧城市建设的国家战略目标,注重地理信息技术、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在城乡规划设计、现代城市治理、智慧城市建设和国土资源评价等领域的应用,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向与培养体系,为规划设计机构、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部门、国土资源评价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培养具备智慧城乡规划理论与技术的高信息素养专业人才。
四、南京邮电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信息素养培育探索实践
南京邮电大学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通过教学改革,走出一条信息素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发展道路,通过几年的教学改革探索已获得不少经验。
(一)建立学科专业为主线,专业课教师为主导,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框架
信息素养教育无处不在,但是学生信息素养培育的主阵地在学科专业教育,专业课老师在其中肩负起教育主导性作用,同时加强多部门协同,注重校内校外资源联合。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在教学改革中,要求教师把对学生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能力培养要求融入课堂讨论、课后习题、实习实践和竞赛训练中,鼓励学生通过具体的题目或项目去观察、甄别和思考,学会运用信息工具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真正把信息素养教育落到实处。
(二)把信息素养培育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开设大量信息特色课程
信息技能教育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一个层面,虽然不是重点,但有其重要性。本专业依托南京邮电大学的电子信息特色优势,以及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位置信息服务和大数据处理的研究优势,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融入大量的信息特色课程供学生选修,例如:“Python语言编程与工程实践(地理大数据)”“数据挖掘及其应用”等,在人才培养上逐步形成结合现代网络与信息技术探索社会地理空间和智慧城乡规划的鲜明特色,着力培养拥有一定大数据处理技能的高信息素养人才。
(三)把信息素养培育理念贯穿教学全过程
信息素养培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一种综合的能力去面对、整合这个信息社会与信息环境,是对各种信息流与信息要素把控與掌握的能力,是对外部信息环境积极响应的能力。这个能力是全面和综合的,在素养体系中是最基础与最核心的[4]。因此,信息素养培育理念要落到实处,必须贯穿日复一日的课程教学全过程,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本专业在理论课教学和实践类课程教学的信息素养培育探索上,有如下做法。
一是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的信息素养培育理念融入。信息素养培育理念融入专业理论课教学,需要教师关注每一个教学细节,从课堂提问的安排到课堂讨论的主题设置,从课后作业练习的要求到考试思考题的内容设计,都可以与信息素养培育目标相结合。通过让学生查找资料、分析资料、提炼观点、课堂汇报和课堂讨论等过程的锻炼,教会学生去获取、甄别、整理、归纳和整合信息,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和有所创造。
二是专业综合性实践类课程教学中的信息素养培育理念融入。信息素养培育理念融入专业综合性实践类课程教学,我们的做法是主要通过小组项目制方式,在综合性实验报告选题、考察、撰写和汇报等各个环节中,贯穿信息素养培养要求,锻炼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和创新精神。每一门综合性实践类课程都要求学生充分运用信息工具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也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综合锻炼和检验。
(四)把信息素养培育融入课外实践和各级各类竞赛过程中
除了课程内教学和实践等环节,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育还有一个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就是课外实践和各级各类竞赛。学生可以通过课题、项目和竞赛等方式,把专业知识与现实社会问题进行紧密关联。
现实问题层出不穷,在研究过程中,研究思路的研判、信息来源、信息的处理、信息的证伪与辨别、知识的发现与组织等一系列真实科研环境,促使学生去积极地寻求各种知识与能力的补足与学习,使用多种技能与技巧寻求问题的解决,有的时候这样的行为是自动自发的,教师只是起到辅助作用。通过这样的锻炼,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是一种事半功倍的培育模式。
南邮院校有丰富的课外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其中在学生群体中覆盖面最广、参与率最高的是各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和院校两级开放实验项目,在竞赛上也有丰富的竞赛项目供学生锻炼,例如:“青绘乡村”青年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和虚拟土地规划大赛等。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已成为本专业锻炼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培养信息素养的绝佳途径。
五、总结
第一,大数据时代对人才的信息素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需要顺应时代要求,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信息素养培育的理念,大力加强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培育。
第二,信息素养培育除了信息技能培育之外,还包括了锻炼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的能力等。最终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一种综合的能力去面对、整合外部的信息环境,综合把控各种信息流与信息要素,并对外部信息环境进行积极响应和知识创新。
第三,本科生信息素养培育方面现存问题主要有:把“信息素养”培育等同于“信息技能”培育;没有形成信息素养培育融合的课程体系框架;对信息素养教育如何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探索不足。
第四,信息素养培育要落到实处,必须贯穿日复一日的课程教学全过程,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南京邮电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信息素养培育在教学改革探索中做法如下:建立了以学科专业为主线,以专业课教师为主导,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学生信息素养培育框架;把信息素养培养融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中,开设大量信息特色课程;把信息素养培育理念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做好专业理论课教学和专业综合性实践类课程教学中的信息素养培育理念融入;把信息素养培育融入课外实践和竞赛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刘霞,胡清芬,刘艳,等.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实证调查[J].中国教育学刊,2016(6):15-22.
[2]明桦,林众,罗蕾,等.信息素养内涵与结构的国际比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59-65.
[3]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J].韩丽风等,译.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06):118-126.
[4]魏海燕.信息素养的“研习实践”教育方式与大学图书馆基础服务的变革——香港城市大学图书馆特别顾问景祥祜教授访谈与启示[J].图书馆杂志,2020(2):34-39.
[5]甄峰.大数据给人文地理学带来的影响[J].地理教育,2015(10):1.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情境教学法在工科专业基础课中的应用探索 2021/5/28
- 下一篇:教育教学论文:虚拟仿真技术在生物技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2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