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1年第42期·“双一流”背景下医学教师发展模式新思考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8/5 11:02:52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1年第43期

杨宏新 李晓丹 王妍 刘秀兰 杨勇

[关键词] “双一流”;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教师发展模式;地方医科院校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实践能力提升与途径研究”(NGJGH2019235);2017年度内蒙古医科大学教改课题“内医大医学细胞生物学微信公众号的建立和在教学中的应用”(NYJXGG2017112)

[作者简介] 杨宏新(1971—),女,河北唐山人,农学博士,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肿瘤的发病机制及生物治疗研究;李晓丹(1981—),女,内蒙古乌海人,农学博士,内蒙古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讲师,主要从事生殖发育研究;杨 勇(1971—),男,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医学硕士,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腹部肿瘤外科主任医师(通信作者),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肿瘤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2-0089-04    [收稿日期] 2021-04-25

国家“双一流”建设战略的提出对中国高校教育改革提出了新标准和严要求,地方医科院校由于历史和经济原因距离“一流大学”目标甚远,但各自紧锣密鼓地制定政策开始加快“一流学科”的建设步伐[1,2]。2020年一场疫情打破了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亦影响了世界教育格局,2020年9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关系到人民大众卫生健康事业的医学教育被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不仅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且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人民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在这样背景下地方少数民族医学院校要把“双一流”建设和“国家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有机结合,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发展医学教育[3],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关键。本文以作者所在学校的基本情况为例,结合多年工作实践,谈谈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战略目标背景下,教师发展模式的新思考。

一、坚信“优秀人才培养优秀学生”理念,激励优秀人才模范带动作用

从大学的历史发展看,一所大学只有坚守学者为大、学术为上、学生为本的初心和使命,才是一流大学的本质展示。科研水平、师资力量、学生培养质量始终是世界USNews、QS、TIMEs等综合分析的重要指标,是世界权威大学排行榜标尺[4]。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国医学院校一方面做好了疫情阻击战,一方面肩负培育下一代医学人才艰巨任务,疫情的控制也向世人告知杰出的人才和高水平的科技成果是疫情防控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这给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瞻远瞩的奋斗目标,一所大学能够在国家和民族危急关头担当重任,在民族复兴关键之际贡献卓著,才能称得上是真正卓越的大学。疫情的有效控制向世界舞台彰显了中国医学教育的成功,也稳固了中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声誉,中国医学教育在疫情期间始终与国家保持一致,同时发扬了大无畏的精神,这是中国医学教育的成功典范。

为完成国家和历史赋予的使命,努力提高医学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成为当代医学教育最重要的课题。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再加上历史的原因,高层次创新人才近乎枯竭,阻碍地区医学院校的正常发展,拖累了国家高等医学教育的整体水平的上升,这次疫情,西部医学院校也发挥了一定作用,如蒙药防治新冠,但在疫苗研制、检测试剂研发等环节捉襟见肘,凸显地方医学院校科研创新能力不足,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引进显得尤为重要。学校原有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从整体上看,落后于内地医学院校,尽管也引进一批博士,但科研运行机制不完善,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缺乏,学校发展受到制约,需要挖掘有潜力的创新人才回到偏远地区服务医学教育[5]。

世界一流大学牢牢把握尊重人才、服务人才、成就人才的规律,西部医学院校要认真秉承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管理之道,才会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到偏远地区服务医学教育,否则留不住优秀人才。学校选拔优秀青年教师赴世界一流院所研修也是提高师资能力的有效方法;创造科研良好环境,大力营造尊重学者、崇尚学术的校园文化也很重要。细胞生物学教研室近几年来不仅从海外引进博士,而且把自己年轻教师送出去攻读博士,不读博士教师必须去内地一流高校进修学习,2~3年期间学科整体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了零的突破,国家级教学比赛开始崭露头角,教师自信心大幅度提升,提升了教学和科研水平。国外引进高层次教师上课,全员教师听课,全科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视野都大大提升,切实贯彻落实“最优秀的人培养优秀的人”的发展策略,为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6],这是偏远落后地区院校教师发展的好模式。

二、以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为基本准则,构建人格魅力框架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带给國家的思考,一定要培养创新医学人才,能服务于百姓而且在国家危难之际能挺身而出。在培养本科人才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作用,而教师的正直品行和人格魅力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周围学生。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崇拜者,在上课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他们不仅传授知识,同时也在传授道德标准。习近平总书记至今都感谢他曾经的老师,是老师的说教影响了他的一生,使他为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正直的教师不仅仅以解读理论知识,而且教给你人生的道理。教师不仅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典雅的兴趣、爱好和礼仪,还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直的价值观等,这是教师的“人格魅力”。现代教师要能聆听学生的心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与学生在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中让学生成长,同时也提升自己,医学院校教学质量应该在这种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得到有效提升[7]。

医学生与其他专业本科生不同,在疾病和疫情面前不能退缩,要有大无畏精神,所以从医者必须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8,9],有勇于奉献的精神,这是培养医学生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展现出高尚的道德标准,在学生间起到示范作用,才会培养出合格的医药人才。教师是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群体,用文化知识洗涤学生的心灵,讲课中让学生默默感受到高尚的人格魅力与职业奉献精神,精神境界在日常师生交流中得到不断的熏陶和感染,逐渐形成崇高的道德品质。一流大学的教师是会受到学生的崇拜,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到学生的未来,我们常常看到世界一流大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会影响到他周围同事和学生,诺贝尔奖会频频出现在这个校园。

地方医学院校大师级的教师相对较少,培养高道德情操任务教育管理部门要担当重要责任,学校管理部门一定要做好教师上岗前的培训工作,对青年教师敬业精神的培养从入职开始,让他们热爱医学教育,甘愿为医学教育事业奉献人生,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服务社会的创新优秀人才。其次学校要建立教师常规培养体系,教师的成长与制度同行,保证教师的教学能力与道德情操同步发展,优秀师德师风的教师在绩效考核上认可,让教师都能通过自身努力和制度约束成为优秀医学教育人才,满腔热血加入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的队伍中。学院和教研室要通过组织年轻教师参加观摩课,通过集体备课、教师试讲等制度培养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三、努力夯实专业知识,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学校近几年新分配教师大部分都具有博士学位,学历高,比较熟悉本领域前沿知识,科研能力强,但这些教师大都是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学院新分配教师总体来看,学医背景少,且多为非师范专业,医学专业的课程系统性很强,如果因为授课经验缺乏、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鲜有研究,教学效果较差,就会得不到学生和学校的认可,对学校和岗位的满意度就会大打折扣,会锐减对工作的激情,所以要加强对年轻高学历新入职教师的培养力度,多种方式齐头并进建设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年轻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训要由学校有关部门常抓不懈,从教学礼仪到板书设计,从教学设计到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从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到教学研究、从虚拟仿真教学到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等都要进行培训,可邀请国内区内优秀教育人才进学校担当培训教师,让这些高学历人才专业技能得到体现和升华。其次学校要把学术交流常态化,学术交流是把握学科前沿动态、拓展创新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教师之间和校际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相互交流,专业知识得到大幅度提升,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第三,科研平台的搭建对年轻教师很重要,在平台中可提升专业能力,拓宽思维广度和深度,自身创新思维体系搭建好了才能有效地培育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学习现代教育知识,完善多元化教育理念

2018年国家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进了高校课堂革命,启动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2019年《中国慕课行动宣言》发表,为中国慕课发展之路指明了方向。2019年12500门慕课的上线,学习型社会大背景已经基本搭建成功。世界慕课大会2020年12月在中国如期举办。在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教育的多元化模式已经形成[ 10 ]。各名校的慕课平台可以服务本校学生,结合线下课程学习,可实现西部医学创新型人才培养[ 11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衡量一位优秀教师的标准不仅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学生能够自主自发地学习多少知识,以“教”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被改变了。所以年轻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在各大慕课平台观摩学习,然后开展教学。疫情期间,学校开展线上教学,掌握线上课程制作技巧的教师轻车熟路,有的教师被搞得焦头烂额,这些事例也提示教师不能满足现状,一定要学习更多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更好服务教学。

医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终身学习的理念必须被每一位教师清晰认识到[ 12 ]。作为承担高校教学任务的主体教师,必须具备主动接受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至少要有一桶水,不光授学生以鱼还要授之以渔。总之,地方医科院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不仅要靠学校相关部门进行道德修养和业务培训,而且學校要采取“引进来和送出去”策略,同时教师要牢固树立终身教育理念,以开放的胸怀进行学术和教育方法的交流,以不变应万变的心态迎接教育形式的不断变革,为医学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做准备。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