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14期·特色涉农专业跨学科融合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6/29 16:00:08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14期

孙亚楠 云菲 来苗

[关键词] 新农科;特色涉农专业;跨学科;烟草

[基金项目] 2019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产教融合的烟草类专业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2019SJGLX220);2019年度河南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青年教师导师制在烟草特色专业教学中的改革实践”(农大教〔2019〕27号);2021年度河南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新农科背景下基于‘互联网+’的烟草栽培学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2021XJGLX053)

[作者简介] 孙亚楠(1984—),男,河南郑州人,管理学博士,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烟草经济管理研究;云 菲(1984—),女,河南洛阳人,农学博士,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烟草学研究;来 苗(1990—),女,河南南阳人,农学博士,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讲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烟草化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4-0072-04 [收稿日期] 2021-07-30

新农科建设有必要在专业和学科的重设、人才培养模式和体系的重建、农业高校体制机制的转变等方面进行改革,培养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农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1,2]。当前农业高校的人才培养,还存在教育理念相对陈旧滞后、人文素质教育普遍匮乏、专业设置部分脱离前沿、产学研相互脱节、课程内容更新缓慢、教学方法创新不足、国际化视野培养不够、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诸多现实困境[3]。有必要在保持传统优势学科发展基础上,对传统涉农专业进行升级改造,打破已有专业界限和学科界限,优化课程体系,通过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带动新农科建设,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创新发展之路。

一、新农科背景下特色涉农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一)特色涉农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特色涉农专业开设的高校较少,行业内知名度较高的特点在行业之外反而可能成为招生中的劣势,存在第一志愿的优秀生源少、调剂志愿多的问题。同时,特色涉农专业建设或多或少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包括:人才培养体系分散,专业交叉融合少;新兴技术体现不充分,“农—工—商”融合度低;学生的知识面、知识结构、专业实践能力与生产一线的要求存在差距;毕业生面向农业生产一线少、服务基层少等[3]。

(二)特色涉农专业需要复合型专业人才

特色涉农专业通常具备较强的行业归属和得天独厚的产业背景,某种程度上承担着为行业输送专業人才的职责。以烟草专业为例,全国开设烟草相关专业的高校仅有河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不足10所院校,年均培养学生数量不足千人,难以满足全国烟草行业每年的人才数量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处于市场竞争环境下的烟草企业也面临着内外部环境的巨大变革,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新的形势[4],从以专科型人才为主,逐渐转变为专科型、复合型人才并重[5-8]。但是由于专业固化,烟草高等教育对学生的培养仍然局限在农、工、理等相关技术领域,缺乏文、史、哲、经、管等方面的交叉学科课程,使得毕业生难以满足烟草行业对人才质量的需求[9,10]。

(三)传统课程设置已无法满足新农科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我国当前的涉农专业大多是计划经济模式下根据产业分工而划分形成的[11],学科间关联性、相融性和互补性不强[12]。相关课程大多也是在学科条块分割基础上设置的,在课程之间的衔接性、新观念新技术的时效性等方面,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多学科背景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跨学科培养,已然成为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最大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课程建设,探索农业人才培养目标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融合的转变、由单一领域向全产业链的延伸。

二、跨学科融合课程体系探索

(一)河南农业大学烟草专业原先的课程体系

随着近年来新型烟草市场的急速扩张以及国家控烟履约工作的持续推进,烟草行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急需能适应产业发展的新型人才。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原先的课程体系与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一定的脱节。烟草专业除了公共基础课之外,包括烟草栽培学、烟草生态学等18门专业必修课中,仅有烟草商品学课程涉及跨学科交叉,其余17门在大类上均是以技术知识的传授为主的农科类或工科类课程。

(二)跨学科融合课程体系的构建

为了在新形势下不断适应社会及产业发展需要,促进烟草学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培养学科交叉的复合型创新人才,烟草学院在烟草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注入现代农业和全产业链的思维理念,打破传统学科之间的壁垒,以烟草优势学科为核心,深度融合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医学等不同学科特点,增设了“农—史”“农—经”“农—管”“农—法”“农—医”“农—文”等多门跨学科的交叉融合类课程,初步构建了包括烟草历史与文化、烟草经济管理、烟草商品学、中国烟草专卖、烟草控制、吸烟与健康、雪茄文化与鉴赏等课程在内的跨学科融合课程体系。

三、跨学科融合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作为一门新增设的跨学科融合课程,烟草历史与文化课程力图聚焦新农科发展趋向,实现农科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深度嫁接。这既是一门“农—史”交叉融合课程,又是一门“农—经”交叉融合课程,课程不但将一个个相对孤立的烟草历史事件串点成网,还会借鉴一些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及相关理论,对烟草历史事件进行剖析。课程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索(图1)。

(一)以德才兼备为育人主旨的教学理念确立

烟草历史与文化课程以德才兼备为育人主旨,结合课程特点和学情分析,确立了“立德树人、激发兴趣、客观辩证”的教学理念。课程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为基本出发点,学生通过听好的烟草历史故事厘清产业发展脉络,借助交叉学科的理论框架拓展认知维度,能够从更多的视角去分析、理解和辨别烟草产业演化发展中的偶然性因素和必然性因素,并形成对烟草产业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独立认知,树立“以史为鉴,可知兴替”的历史观和发展观。

(二)以“两性一度”为标准的教学目标提炼

烟草历史与文化课程按照“两性一度”标准强化课程建设,优化教学方法,倡导探究式、研讨式、启发式教学,探索非标准答案考试,着力提升课程建设质量。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以价值目标、情感目标为基础,遵循“激发兴趣—系统认知—独立思考”层层递进的逻辑,依据心理认知领域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六个层次,进一步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提炼为“知古、论今、思未来”。

(三)以学科交叉融合为趋向的课程内容创构

烟草历史与文化课程运用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学研究方法,对烟草史实进行创新性重构,从世界历史变迁和烟草产业变革的互动视角理解烟草产业独特的发展路径和演化逻辑,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界定和分析烟草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挑战及未来的演进方向。课程内容以“两横五纵”为逻辑纲线。“两横”是指时间和空间,时间上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贯穿到当下的21世纪,空间上从南美洲到欧洲到北美洲再到全球,帮助学生看清烟草是如何传播和演化的。“五纵”是指社会、经济、文化、战争和科技,帮助学生理解世界近现代史各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战争、科技的发展与烟草的发展是如何相互影响、互为推动的。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课程思政融合

烟草历史与文化课程团队纳入长期从事学生党团工作的专岗教师,合理利用国家政策文件、行业最新动态、社会评论等思想政治素材,从“课程+思政”“课程含思政”向“课程解思政”进行优化改革,对所授教学内容与思想做世界观、价值观或方法论的提炼。在具体教学中,以“两横五纵”为基础进行了“一思政”的课程思政融合。“一思政”是指,针对具体的知识点及历史背景,结合我国科技文化传承和历史时代特征,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政治介入,关注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的正面引导。

(五)以多元性和形成性为原则的课程考核方式探索

烟草历史与文化课程的考核方式坚持多元性和形成性原则。在多元性评价方面,一方面拓展评价层次,主要包括课前资料预习完成程度及效果、课堂互动参与程度、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章节测试分数、课后讨论参与程度及观点质量、分组任务完成质量、期末考试分数等几个部分;另一方面拓展评价主体,除了教师和助教评价,还在课后作业、课后讨论、分组任务等方面进行学生互评。在形成性评价方面,将评价方式由传统的以期末总结性评价为主转变为以平时的形成性评价为主,并明确评价量规、范例、评分标准。利用线上课程平台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进行详细的记录,作为平时成绩评定的客观依据。

(六)以学生主体感知和学习产出为导向的教学评价改革探索

烟草历史与文化课程的教学评价系统,充分考虑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感知,体现“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主要由学生评价反馈、学生产出成果整理、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价、教学资源支撑性评价、教学反思与改进五个方面构成。其中,学生评价反馈是前提基础,在问卷的设计上与教学目标一一对应,分别从价值、情感、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八个方面借由5级李克特量表进行数据收集。

结语

新农科背景下的特色涉农专业发展,必须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和相关课程设置,注重具有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高素质农林人才的培养。河南农业大学烟草学院以烟草特色优势学科为核心,深度融合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医学等不同学科特点,增设了多门跨学科的交叉融合类课程,并具体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思政、考核方式、教学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初步构建了跨学科融合课程体系,为特色涉农专业的跨学科课程建设及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