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文:科教融合推进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究与实践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3/23 15:41:51

黄娅 孙盼科 张腾

[摘 要] 由于外部和高校内部的评价体制机制的限制,导致高校教学和科研两种活动很难有效整合以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但无论是站在教师角度、学生角度、学校角度还是社会角度,科教融合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石油大学在“重教学、强科研”的思想指导下,积极探索了依托“师资—平台—项目—成果—制度”五维协同的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中国石油大学的经验,提出下一步科教深度融合人才培养中需要营造立德树人校园氛围、完善并促进教学科研一体的考核评价体制机制落地实施、强化学科交叉、进一步关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时效性。

[关键词] 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科学研究;立德树人

自19世纪洪堡大学开始,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成为大学的重要理念。德国学者雅斯贝尔斯强调:“科研与教学的结合是大学至高无上而不可替代的基本原则。”[1]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教学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最基本形式,科研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教师通过科研创新方法、改善条件、优化师资、更新知识、言传身教以科研反哺教学服务人才培养。但当前在高等教育中“轻教学、重科研”的现象普遍存在,教学和科研两种活动却很难有效整合以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那么,教学和科研之间矛盾在哪?如何解决这些矛盾?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与科研的矛盾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对学科评估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改进学科评估,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突出学科特色、质量和贡献,纠正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但目前大学排名机构公认度较高的ARWU、QS、THE、U.S.News四大指标体系,在所有指标中科学研究占了50%左右,而人才培养方面仅仅只有THE和ARWU涉及师均博士学位授予数和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校友折合数。那为什么涉及教学方面的指标和科研方面的指标不对等呢?首先科研相关指标易收集、易量化、易比较,如发表论文、科研项目、科研获奖等。而对于人才培养方面如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学习氛围、雇主评价等方面不易量化,且相关指标如雇主评价做起来涉及面广做起来耗时耗力。这些必然导致这些评价机构会更倾向于“重科研”的指标体系。

对于高校而言,反观各高校绩效评估体系、职称晋升条件、招聘教师条件等无疑是以高水平论文、项目、科研获奖等作为首要评价和激励标准。对于教师个人而言,为了追求金钱利益或职称晋升,需要在各种类型课题申报、论文撰写、专利申请等上面花费更多的精力,更乐衷于将自己的学术资本变为显性的财产资本,真正用于科研和教学的时间与精力反而不足[2]。从自身经济利益或晋升方面,科学研究表现出了更多的“功利性”。当科研成果和获取科研经费能力的量化方法取代了对学术职业更均衡的评判时,许多教师为迎合管理者的“学术标准”,纷纷抛开教学工作而致力于学术GDP的生产[3]。

二、中国石油大学在科教融合促进本科教育中的探索

将科教融合理念融入本科教育的全过程是高等教育培育拔尖创新人才的必要要求和重要支撑,是国家需要、时代要求。“十三五”建设期间,中国石油大学在“重教学、强科研”的思想指导下,积极探索了依托“师资—平台—项目—成果—制度”五维协同的科教融合培养模式。

(一)依托高水平师资团队的科教融合培养模式

依托高水平师资团队,举办高水平学术报告,营造浓厚学术气氛。学校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邀请高水平师资团队举办学术讲座、学术沙龙、阳光讲坛、“思而博智、学而昊晟”“创新海报展示与演讲”等活动,发挥高水平师资队伍的作用发挥,强化榜样引领作用。

依托高水平师资团队,举办各类师生联合活动,提升学生专业情怀。相关学院举办“石英计划”培训,通过理论学习与研讨、开展科研素养培训、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怀、综合科研素养、国际视野、创新思维等能力;实施“教师开放日”活动,巩固课程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大本科生对科研团队、科研实验室的了解;组织师生支部联合野外考察、野外地质实习等活动,深入野外实习,深化课本知识理解,提升地质情怀;举办学术人生讲座、新生研讨会等活动,进行科研创新思维启蒙教育,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依托高水平师资团队,实现本科生导师制全覆盖,强化导师引领作用。学校以学生为中心,导师制实现本科生全覆盖。普通班采用双导师制,每个班级配备新老两位导师,创新班采用“一对一模式”,按照学生个体差异性,有针对性的配备导师,引领本科生积极融入导师团队,周期性的讨论交流,进一步发挥导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同时,导师制也成为导师招收优秀的硕士研究生的有效途径。

(二)依托高水平科研平台的科教融合培养模式

依托科研育人平台,打造“学、赛、研”三位一体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平台。一方面学校依托科研平台优势,校企联合创办全国油气地质大赛、“东方杯”全国勘探地球物理大赛、测井技能大赛、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全国储运工程设计大赛大地构造学知识竞赛等品牌赛事,强化课本知识体系的实际应用,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使命担当意识,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探索研究转变。另一方面,依托校企联合培养示范基地,组织本科生深入油田一线开展专业实践、科技攻关,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三)依托高水平科研项目的科教融合培养模式

依托高水平科研项目和课题,设立创新训练项目和毕业论文课题,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十三五”期间,中国石油大学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承担国家级科学研究任务,引领石油行业科技发展方向。新增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40余项,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和课题,将前沿科研方向渗透到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将科研项目和课题分解为多个子课题,设立多个大学生科技活动课题或毕业论文课题,增加學生实践研究的机会,增强实践研究的能力。自2005年起,学校制定实施《中国石油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管理办法》,形成由学校、院(系、部)、学生组织等共同参与的多层次科技创新活动体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团队精神;促进教师“教学相长”的目的。近年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源于学校在科研项目的比例不断增大,据调研,90%以上的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通过创新训练项目和毕业论文实际训练,深化了课程知识,而且增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训练,2020年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中,19篇获评北京市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