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思政探索
徐盼 芦麟凤 朱明苑
[摘 要] 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为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育人目标,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养猪与猪病防治”是畜牧兽医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养猪方面的生产与管理能力。从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为高校其他农业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畜牧兽医;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思政;“三全育人”
[基金项目] 2019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教职成函〔2019〕14号);2020年江苏省教育厅“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苏教师函〔2020〕10号);2020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教育教改研究课题“基于团队导师制的农业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人才教育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YYB202040)
[作者简介] 徐 盼(1988—),男,江苏南京人,博士,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动物科技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畜禽品种资源保护与遗传育种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3-0097-04 [收稿日期] 2021-03-17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2019年,教育部启动了第一轮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B档)。“养猪与猪病防治”是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国家高水平专业群“畜牧兽医”专业群中的核心专业课程,新时代对“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思政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以“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为研究对象,阐述该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为教育工作者探索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教研工作提供参考。
一、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1]。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应运而生。“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创新,要求高校教师在知识传授中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2]。“课程思政”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孤岛效应”,解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单兵作战”的窘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办学方向,巩固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遵循了教书育人的规律,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善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占领了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3]。
二、“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现代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用现代畜牧兽医科学技术和装备及经营理念武装,基础设施完善,营销体系健全,管理科学,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優质生态,高产高效的产业[4]。养猪业是现代畜牧业的主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为国民提供较为经济的动物食品,为轻工、化工及制药行业提供原料,为科学研究提供试验动物,为农业提供重要的有机肥料,有突出的重要意义。“养猪与猪病防治”是高等职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群方向课程之一,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具备应职岗位所必需的现代养猪生产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养猪生产的筹划、不同生理状态的猪饲养管理、不同猪群常见疾病的防治等方面的能力,达到初步具备独立开展岗位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和继续学习能力的高技能人才。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多数学生对畜牧兽医专业认同度低,导致畜牧兽医专业在招生环节存在困难。畜牧兽医专业的大学生入学后缺乏学习兴趣,毕业后不从事畜牧兽医相关工作,严重制约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通过“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思政能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融为一体,增强畜牧兽医专业学生“重农、亲农、爱农、务农”的意识,树立学生学习畜牧兽医专业的信心和热情,培养出知农爱农的新型畜牧兽医人才,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振兴乡村战略助力。
三、“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思政的探索
(一)建设“课程思政”教师队伍,提高思想站位
课堂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的主要载体,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承担着“组织”和“引导”的职能作用,发挥着主导地位[5],因此,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实施主体,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2020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全体教师着力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动物科技学院将主题党日活动与教研活动有机整合,先后组织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系列文件,加深了“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教学团队对“课程思政”认识和理解。主题党日活动与教研活动的紧密联合有助于将党建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教学团队积极吸收思政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共同挖掘专业课教学资源的思政元素,探索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促进专业课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提升课程设计的层次,形成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有效合作的教学团队[6]。
(二)深挖“课程思政”元素,贯彻“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养猪与猪病防治”旨在培养学生在养猪方面的生产与管理能力。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达到掌握科学饲养管理种猪、仔猪、后备猪及肉猪;能对猪场常见疾病做好防控,科学利用废弃物;树立过程安全、产品安全和环境安全意识。课程教学团队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系统分析教学任务,挖掘思政元素(表1),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例如,在“项目一 猪的生物学特性及品种识别”中,课程教学团队在教授“品种的识别”的同时,增加了“中国猪种在不同时期对世界猪育种的贡献”内容,通过讲授公元1~4世纪中国猪种与古罗马猪种的基因交流、18世纪中国猪种与欧洲猪种的基因交流、19世纪中国猪种与美洲猪种的基因交流、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猪种与世界猪种的基因交流,使学生了解到中国地方猪种对世界猪育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好好学习,争取为中国地方猪和世界猪育种做出贡献。在“项目五猪场建设及环境控制”中,课程教学团队融入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注重树立学生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养猪生产的同时要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项目八猪传染病防控”中,课程教学团队结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使学生认识到“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疫病防控原则,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我国在果断、迅速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抑制疫情的同时,还积极向世界其他国家分享经验、捐赠物资,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及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提高育人效果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师传生受”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学生对高阶知识的需求。课程教学团队构建了“线上(互联网)线下(课堂)”融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把“立德树人”内容有机融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课程教学团队将相关的PPT文档、视频、练习、讨论等上传至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平台中,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意识。在线下教学活动中,课程教学团队引导学生通过翻转课堂、分组讨论、理实一体化等方法对学习任务进行深入学习,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育人效果。例如,“项目二种猪生产”中的“技能三猪的体尺测量和体重估计”,课程教学团队拍摄了微课视频,学生课前在线上完成视频观看,线下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并进行组内和组间互评,在整个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任务的实施使学生了解了育种技术员的岗位任务,培养了学生不惧困难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达到了“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四、问题与反思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出了国家层面上的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对地方、高校、院系、教师各个层面,对公共课、专业课、实践课各类课程,对文理工农医教艺各个学科专业,提出了非常明确、非常具体的要求[7]。“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教学团队积极谋划并实施了课程思政,由于课程思政理念提出时间尚短,开展的相关研究不充分,在实施过程中暴露了一些问题,如部分教师由于教学任务重导致理论研究不足,创新能力不够,部分知识点与思政元素之间的联系过于牵强,部分思政内容过于肤浅,缺乏深度内涵,思政建设信息化程度不高,考核评价制度缺失等。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建议如下。
(一)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加强党日活动和教研活动的有机整合,将“课程思政”示范课纳入党日活动的固定环节,促进教师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定期组织专家、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师及学生的座谈会,调研“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分析問题所在,商讨解决方案。
(二)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和激励制度
教育管理部门需进行调研,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因“课”制宜完善评价标准,充分考虑教师的教龄、工作环境、学科差异等因素,给教师“课程思政”效果留有成长空间,避免急功近利、“重量轻质”。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情况和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岗位聘用、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课程思政”落地。
(三)建设示范课程和信息化平台
教育管理部门应鼓励课程教学团队积极申报“思政课程”示范课程建设项目,每年遴选若干团队予以立项,提供经费支持,并逐步实现所有课程全覆盖。加强课程信息化平台建设,在课程平台开辟供师生互动交流的“课程思政”专栏,信息化平台数据可辅助用于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7.
[2]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
[3]胡本海.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和实施策略[J].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9,37(6):139-143.
[4]张秉慧.现代畜牧业发展理念之探索[J].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13,34(5):6-7.
[5]刘晓伟.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主导地位[J].辽宁教育研究,2006(1):73-75.
[6]马力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智库时代,2019(10):294-295.
[7]教育部出台《纲要》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出整体设计和全面部署——如何将思政之盐 融入课程大餐[N].中国教育报,2016-06-10.
Explor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Pig Raising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XU Pan, LU Lin-feng, ZHU Ming-yuan
(School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angsu Agri-animal Husbandry Vocational College, Taizhou, Jiangsu 225300, China)
Abstract: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is the basic task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modern education goal of “whole staff, whole process, and whole curriculum education”, it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 professional courses. The course of Pig Raising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s one of the core professional courses of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major, which aim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bility o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in pig rais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value connota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necessity of integrating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course of Pig Raising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the teaching reform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hich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other agricultural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Pig Raising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ee-whole education”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文:产出导向法在金融专业学术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2021/10/13
- 下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思政视域下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培育路径探索 202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