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教育教学论文: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协同育人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1/6/11 15:37:33

[摘 要]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学校发展定位,建立“政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多方协同的工科育人模式,推进多主体协同育人的产业化学院建设,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打造专业(群),健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工科教师队伍,实施工程教育认证,强化工程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地方高校协同育人培养模式改革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新工科;地方高校;协同育人;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 2019年度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智慧农业大棚测控系統设计”(XLYC1806016)

[作者简介] 张姿炎(1970—),女,河北唐山人,学士,沈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09-0005-04    [收稿日期] 2020-12-30

当前,国际间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相继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国家战略,加速产业升级改造,强化科技兴国的战略部署,以创新驱动自我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在此形势和背景下,高等教育是未来产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顺应形势,转型改变。教育部牵头指导新工科发展的“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先后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关于推进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着力探索在全球工程教育起到引领作用的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新工科”是在新的工程教育理念下,面向新经济用产学深度融合的方式,紧密结合新的产业需求,采用新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1]。

把握好“新工科”建设对于地方高校而言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地方高校更应该发挥其重要的支撑作用。当前,各级地方政府都在根据本地区的形势和特点,在新经济发展背景下积极调整产业结构,驱动创新发展,新业态、新技术层出不穷,对于应用型和技能型“新工科”人才的需求加大[2]。

一、地方高校工科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发展定位不明确

目前部分地方高校在学校的发展定位上不够清晰,没有摆正自身的位置,片面追求大而全的综合性建设而忽视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一味对标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仍然还存在重视学术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力度不够,重视系统的理论教学,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力度不够等问题。部分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吻合度不高,无论是在顶层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方面,还是在具体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等方面与其他高校没有明显的区分度,在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中不清楚学校服务面向的区域与行业、学校办学类型及人才培养定位,缺少自己的办学特色,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弱,竞争力不强。

(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薄弱

许多工科专业的设置与课程体系因循守旧,仍然习惯于围绕传统产业进行构建,没有很好地与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转型,以及产业升级紧密对接,这种教育体系的盲目性势必导致学生所学的知识及形成的知识结构与行业产业实际需求相脱节,也就难以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的支撑。究其原因,一是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解不足。转型需要重视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市场导向,即根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才需求来制定培养目标和设置课程,以及开展教学方法和形成教学模式。但是在一些地方高校却忽视了这个方面,无法发挥其培养人才储备的价值,从而不能有效地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二是人才培养与行业产业需求的耦合度不够。由于没有注重人才供求关系的平衡,没有看到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复合型人才,部分高校培养专业人才方向过于单一和封闭,自我筑建堡垒,人才培养缺乏多学科性和专业复合性,导致所培养的人才不能与社会需求相吻合。

(三)协同育人的模式还不成熟

当前地方应用型大学普遍存在协同培养人才机制尚未成熟。许多高校在校企合作、产学协同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但是学校与校外资源结合的工作方式还存在较大不足,地方资源尚未充分利用、协同办学机制缺失、无法寻找有效利益集合点;人才供需调研不够,支撑地方人才的服务能力较弱,发展动力严重不足;产学合作、产研合作流于表面,双方停留在框架协议下,进入合作深水区的尝试较少,未有切实可行的协同育人模式。同时,在工科专业建设和监督评价环节也缺乏企业参与,难以做到教学活动真正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有效结合,深度融合。

(四)地方高校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地方高校在落实创新战略顶层设计时,存在理解不透、意识不够、流于形式等问题,同时未能有效调动学生、教师的创新积极性,未能改变高校学科知识结构较单一、专业技术脱离企业实践的困境。创新活动通常以高校为单一主体,企业参与度较低,导致工程技术人才实践能力依旧较弱,特别是新兴战略性产业涉及的许多新技术和关键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五)工科师资队伍来源单一

地方高校师资队伍及结构重学历、轻实践的现实未改变,直接导致工科教师理论性较强,而产业实践经验不足,课程讲授也是侧重理论,无法有效将理论联系实践。缺乏行之有效的校企师资共享机制。工科师资队伍实践能力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地方高校新工科协同育人培养模式路径与对策

(一)科学规划学校发展定位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明晰地方高校层次定位和特色发展方向。地方高校是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主动融入和服务行业企业,不断深化与行业企业合作,紧密跟踪地方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及结构优化调整,紧密围绕地方的支柱产业开展技术研发与推广工作,培养区域产业发展急需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针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地方高校要主动对接,及时做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的调整,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制定能够满足行业要求的人才培养规格与标准,积极推动新工科建设,加速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升级改造,打通人才成长与多样性发展的通道[3]。

(二)建立“政校企行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多方协同的工科育人模式

多方协同的工科育人模式主要体现在政府支持、学校协同、行业引领、企业推动的四方联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价值,提升服务价值。在多方协同机制中,地方高校作为核心的一环,要紧密把握地方政府对区域内产业如何布局、发展重点、产业结构、规模大小,以及对新工科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什么,对未来人才的需求有哪些新的变化,要充分利用行业企业的资源优势,使学生能够接触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艺、真实环境下的设备和实践创新平台。要对协同育人新工科人才培養的质量与标准、各方责权利方面的制度保障、合作创新实践平台的搭建,以及评价体系等各个环节做出规范性的要求。

(三)推进多主体协同育人的产业化学院建设

校企共同体产业学院是指面向地方主导产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以契约或资产为纽带,校企双方共同组建的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依赖、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办学实体。产业学院既可以具备二级法人资格,也可以作为二级学院或企业学院分别存在于学校和企业中。

建设与行业企业等共建共管的产业化学院是协同育人发展的趋势,冲破社会参与人才培养的障碍,将产业的理念、技术、资源整合到地方高校工程教育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活动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共享、优化配置产学资源,培养满足行业产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程应用人才。在共建共管过程中,企业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过去被动用人的角色变为主动育人的角色,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论证、制定和执行,企业全程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如课程体系的确立、课程内容的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就业工作指导等,企业利用先进的设备、技术、工艺与高校一起完成人才培养的过程管理。对于产业学院的合作企业方来说,将企业的产业资源、政策资质、就业招聘、职业培训、技术研发、人才储备等关乎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植入产业学院,借助高校在人才、人力、技术方面的优势与企业一道完成战略转型,科学地做出区域化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对于地方高校来说,也是营造新生态,面向未来加快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一次重新洗牌,培养造就适应新技术、新产业和新经济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助力新工科建设,提升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层次,提升地方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四)紧密结合区域产业发展打造专业(群)

地方高校要紧紧围绕地方经济的发展特点,聚焦本地区的支柱产业、重点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置、建设和打造与之相适应的具有较高适配度的工科专业与优势专业(群),使这些专业(群)对接地方产业集群,对接产业链、技术链,有效促进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

地方高校应建立与完善面向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但要准确把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还要对未来产业行业发展的规律有明晰的判断,实时跟踪行业企业对用人需求的动态变化,对新工科专业、专业群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就业情况有清醒的认识,通过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状况作为评价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必然带来就业市场的变化,这就使地方高校必须做出调整,逐步淘汰、撤销与岗位或岗位群匹配度较低的专业。对于专业群内新增设的新工科专业,结合地方产业发展新方向,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根据地方高校确定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新工科专业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与素质标准,通过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付诸实施。通过新工科建设,在增设与产业行业匹配度较高的新工科专业的同时,不能忽视对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改造升级,从而打造满足当前与未来产业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群,培养出胜任职业岗位及岗位群要求的理论基础够用、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工科应用型人才。

(五)健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新工科的发展模式强调“交叉融合”,既包括专业交叉融合、学科交叉融合、院系交叉融合,又包括跨学校、跨机构的交叉融合。这就要求地方高校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先进性,积极探索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同时建立起适应跨学科交融的新型组织架构,为交叉培养新工科人才提供组织保障。打破固有学科领域界限,组建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团队和项目平台。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标准、课程体系、师资结构、管理模式等。改革课程体系,探索建立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研究制定多学科交叉融合能力达成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完善办学资源保障机制。

首先,地方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上应根据市场需求,反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以行业人才需求、毕业达到的知识能力结构反向制定课程体系及课程群组,充分做好顶层设计。对新型、新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应充分体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等特征。其次,随着地方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新经济下新业态的出现,使得行业、企业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需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地方高校必须适应这种需求的变化,及时跟进,对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进行重制、重组或优化。最后,地方高校应不断深化教学方法手段改革,针对理论、实践或理实一体等教学内容选择案例式、项目式、实训式等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六)健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优化工科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地方高校要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创新“双师型”培养模式,制定并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地方高校任职的政策与制度,为教师到企业实践提供条件保障与支持。采用双轨制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校内教师到企业挂职,吸纳企业前沿经验;企业选派优秀的工程师走进课堂,完成一定的教学工作量。

鼓励教师特别是缺少企业经历的青年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为期不少于半年的顶岗实习与实践锻炼,接触到新产业、新业态,掌握与本学科专业领域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掌握企业在行业领先的生产设备与智能化仪器的使用方法,不断积累和提高解决企业复杂、核心技术问题的经验与能力,用在企业中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来武装自己,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把这些知识和能力运用到学校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在教学实践中融入职业精神,有助于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

(七)实施工程教育认证

“新工科”的教育发展包含工程教育的理念,地方经济的振兴与发展需要大批工程技术人才,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工程教育,有效实施工程教育认证则是培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保证。工程教育认证有助于优化工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促进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给出的基本规范和基本要求培养工科人才,不但可以保证培养过程的规范性,而且可以强化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力。把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工程人才培养通用标准、行业标准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有机结合,对地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预期应掌握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明确且具体化的分析,形成符合实际、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校要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导、以工程教育认证为抓手、以学生工程能力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化成果导向,秉承创新意识,与国际接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共享人才培养红利。

(八)强化工程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经济发展的驱动力是创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必定是高层次、高水平,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创新是原动力,以此观点的工程教育不是单方面的变革,而是重塑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

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构筑双创空间。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包括科技创新实习基地、创业孵化基地、创客空间等,提升地方高校工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双创环境的搭建需要强化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和个性化培养,完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和管理制度,探索设置学科前沿课程,扶持创新创业平台的建设,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探索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模式。多方位的構建自由学习、无限学习的模式,给学生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海生.“新工科”的内涵、主要特征与发展思路[J].山东高等教育,2018(1):36-42.

[2]姜春林,吴时兰,叶安珊.新工科多方协同育人模式改革背景下的地方应用型大学产学深度合作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23):24-27+48.

[3]范立南,李佳洋.面向新工科的综合性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6):76-77+82.

Study on the Training Model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ZHANG Zi-y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44,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of engineering talents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ways to reform the training model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scientific planning of the schools development orientation, setting up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echanism for the local government, the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 the school and the enterprise, improving the multi-Party collaborative mode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dustrialized college of multi-Party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building up a professional group(cluster) by closely combini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dustry, improving the multiple-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of engineering talents training model, optimizing the team of engineering teachers, implementing the engineering education certification, and strengthening the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of engineering talents.

Key words: emerging engineering educatio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training model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