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文精选

2022年第3期·大学外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构建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2/5/20 16:21:49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3期

[关键词] 师生关系;教学;外语学习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科研课题“民办高校外语教学话语体系构建研究”(JGJX2020D460)

[作者简介] 万 丹(1982—),女,吉林长春人,硕士,长春光华学院公共外语教研部副教授,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3-0157-04 [收稿日期] 2021-07-12

引言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处于各种关系(relationship)之中,关系处理得好,接下来的合作抑或事态的发展才会顺畅。根据情境的不同,我们与他人或是伙伴关系,或似亲人关系,或是工作关系,等等。那么在教学情境中,于教师而言,相较于生际关系(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许更多地关注的是自身与学生的关系即师生关系。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大为不同,进入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已基本初步形成了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认知观及自身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此时的学生要比以往更成熟,且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易受他人影响;由于所处的时代环境,学生更突显了其个性化的一面。诚然,就其人生的整个过程而言,此时还只是他们人生的初期阶段,或许大学阶段的教育将是他们步入社会前的最后的准备阶段,大学阶段,他们仍有许多试错的机会,与尝试改变甚或改进的空间。教师除了扮演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也应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简而言之,高等教育阶段的绝大多数学生已形成了自身固有的学习模式、思维方式,于教师而言,想要建立如基础教育阶段中那般“亲密”的师生关系并非易事,塑造绝对的知识权威身份也无益于学生未来的能力发展。对于大学外语教师来说,与学生会存在着大约两年的课内师生关系,如何在教学之初逐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创设开放、自由的交流互动氛围,甚或更进一步,将其升华为友谊关系,这都是有利于人与人的彼此发展的。美国纪实小说《相约星期二》正是向读者展示了这样一种美好、感人的师生关系,身为人师,不妨感受一下这位老师的教育体悟。

一、关于《相约星期二》

《相约星期二》这部纪实小说记述了学生(作者本人)米奇在毕业多年以后,获悉大学时期最喜爱的老师莫里身患重病后,与其约定每星期二去他那里“修”一门“人生的意义”的“课程”。这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因为授课对象只有一名学生;授课内容涉及了人生的众多“课题”,如爱情、婚姻、工作、死亡等;授课过程没有时限要求;授课形式是师生二人的真诚交流[1]。《相约星期二》出自一个“学生”之笔,向读者呈现了学生眼中的老师莫里的真实人物形象,它蕴含了许多作者真实的感受与情感,同时也富含了导师莫里——一位即将走入人生尾声的老者今夕的教诲和人生的感悟。在作者笔下,读者见证了这位老者的坚强、乐观、豁达……《相约星期二》是学生交给老师的“课程作业”,但令人忧伤的是,在开课之初,师生二人就心照不宣地知道,老师也许根本来不及去欣赏得意门生最终的答卷。但是,结果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因为在进行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师生二人都收获颇多,在老师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已经得到了学生最好的“学习反馈”。于当今的教育者而言,阅读本书,不是为学习某一专业领域的学识,而是为更好地体悟做人、积累育人的经验。

二、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构建

(一)开课——身份的构建

《相约星期二》中,作者回顾往昔自己在大学课堂上初识老师莫里,忆起课上点名的情景,老师最终不是称呼他大名米切尔,而是用他朋友惯用的称呼米奇来叫他,并希望将来也会成为这位学生真正的朋友[1]。小说中的这段情节看似平常,却使笔者自省颇多。日常教学中,如何称呼自己的学生?笔者不禁联想与每一届学生的初识情景,相较于西方人,东方人会更为传统,教师课上称呼学生全名,会更符合课堂教学这一正式的情境;学生亦更倾向于称呼老师为某老师抑或某教授,这符合正式的语境,却不免增添了学生对于老师的敬畏之心,因此,课下师生比较疏离的情况比比皆是。开设一门课程,师生初识,也许,每一位老师、每一届学生对每一门课程的第一次相遇,内心都会有所期待、有所预判。那么,上好一门课程的第一次课,师生可以彼此都留下不错的印象,这对未来的课程教学的实施是颇具影响的。诚然,小说中的教师莫里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他也的确成为学生米奇终生的良师益友。大学课堂,它是一个相对正式的话语环境,第一节课,师生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陌生感,因此,无论是表面的话语距离,还是内在的心理距离,都相较疏远一些;伴随着授课过程,如果不能使师生关系逐渐熟络,是非常不利于大学外语课堂的交际互动的[2]。但是,教师不妨利用师生彼此的陌生感,灵活地构建自己在课堂中的身份——不单单是学生的老师,而是走近学生,首先通过不同的称呼,如英文名的称呼、非正式语境的称呼等,先入为主,构建教師亦是学生一员的身份,这也为未来的学习交流创建了有利的条件。正如小说中莫里与米奇在最初的课上所建立起的“Coach & Player”这样的师生关系一样,他们的教学情境搬到了运动场上,这种友好的关系一直伴随着二人未来的人生。

(二)备课——知识的储备

大学外语的日常教学中,尤其是课程教学进行到篇章部分,我们常常犹疑是纯粹的英语语言知识侧重一些,还是涉及人生的主题意义多拓展一些。有时确实难以取舍,关注过多的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知识,课堂难免枯燥;此外,不同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语言能力不尽相同,难免会出现浪费了A生的时间,而B生还“未吃饱”的现象;偏重主题拓展,又难脱“离题”的嫌疑。两者兼具,又没有那么多的学时耗得起。林林总总,看我这位老师究竟犯了多少错,并且还犯下了“一厢情愿”的错误。因为,以上的困境,教师均是由自身出发,替学生考虑,为学生担忧,来预估课堂可能出现的教学结果。学生在不同的教学模块的真实需求与意愿还不确定,也许也不可确定,因为任何课堂教学都是在进行中动态变化的,过多的犹疑、过多的预判反而会阻碍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

备课,即教师课前的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得愈多——诚然,这是认真、“称职”的教师的做法,也会附带出现师生交流的空間、机会愈少的问题。因为教师在课堂上的知识权威的身份被这些辛苦、众多的前期准备高高地架设了起来,课堂教学易于陷入说教式的泥沼。如果教师不能在教学中适时地走出来,终将会拉大师生彼此的距离,使其在不自知中“剥夺”了很多学生主动、真实表达自我的机会,这使教师和学生成为两个对立抑或相对独立的话语实体。因此,课堂中经常会充斥着各种形式上、非实用的交际话语。如教师有这样惯用的口头表达“Am I right?”,实则,在说出这样的表达前,教师心里已有确定的答语了,而这时受到长期此种“应激反应”的学生,往往是未加任何主动思考,就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以上论断并不是批判教师认真备课的做法,诚然,作为一名教育者,一生都在不断地学习、积累的过程中。进行大量各方面知识的储备,这是作为一名教育者基本的要求,但是如小说中呈现给读者的一样,大学不是单纯学习专业知识的象牙塔,大学中的学习更像师生彼此之间的交流、探讨、互通有无,是通过彼此不同的经验知识及课内、课外所长,促进教学相长的过程。因此,课堂应是师生为实现共同学习的目的,不断促成话语交流的场所[3]。

(三)课中——教什么

针对“教什么”这个问题,也许有人会立刻回答:当然是教知识。那么,教什么知识呢?《相约星期二》中,师生探讨的知识也许并无提前的计划,只是随性想到的话题,但却是二人人生积累的“知识”。借用梁启超先生应苏州学生联合会所作的演讲中讲到的内容,教育应当涉及知育、情育、意育三个方面的内容[4]。知育,放到现在,近乎知识的传授、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前文所提及的英语语言知识,即“纯”知识的教学。在大学外语课堂中,“纯”知识的教学不仅是学生学识的习得与累加,也是教师进一步熟悉具体学情的途径,从而更好地因材施教。根据梁先生的观点,情育与意育是分别教人不忧、不惧的[4]。狭义的理解,情育与意育是教人如何做人的;针对《相约星期二》中莫里“人生的意义”的课程,它更近乎经验知识的教学。至此,关于“教什么”的问题,得到了答案——“纯”知识与经验知识。关于大学外语的教学,具体而言,本文所涉的大学英语这门课程,“纯”知识即英语学科所涉的各类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本文暂不赘述;关于大学英语课程的经验知识又指的是哪些呢?笔者认为所涉内容很广,包括语言观、价值观、世界观、批判性思维、英式思维、课程思政等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及指导学生未来人生之路的具体主题的延伸。有感于小说中师生二人所探讨的人生课题,仅举几例。

例1:在第七个星期二,二人谈及了“对老去的恐惧”这一课题,正如莫里对待“老去”的看法,也许我们不得不承认“老去”意味着年龄的增长,但同时它也见证了人的不断成长与愈发独立的过程;不必羡慕别人的少年时代,因为,你也曾拥有专属于你的少年时代[1]。有感于此,笔者曾闻学生对于自己英语学习的慨叹,追忆自己年少时可以熟背《新概念》某一册的全书内容,如今再看,却觉得意外生疏。抱怨自己的英语水平甚至不比小学时代,深感现阶段学习的挫败。那么此时,就需要教师经验知识的引导,在赞赏他当时记忆力的同时,问他当时是如何记下的,他说是在老师、父母的督促下,强记硬背的,感觉那时不知其意也可迅速地一气呵成。抛开具体话题内容,问他现在再看词汇、语法感觉怎么样,他说那简直是小儿科了。是啊,这个学生在追忆自己儿时的“辉煌”的同时,却疏忽了当下自己的外语水平的“成长”。所以,对于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及未来人生的外语“接触”,虽然,学业中,你对它投入的时间、精力也许大不如前,但是,它一直潜移默化地在和你一起成长,也许是一部英文电影所带来的激动观感,也许是一部原版英文小说带给你的冲激……

例2:在第十一个星期二,小说中的师生二人探讨了“文化”的课题,谈及的是大众文化与个人文化的问题。如莫里的观点,人要创造自己个性化的文化[1]。提及“个性化”这个话题,笔者想到,从教多年,总是苦心将自己认为有益的学习内容、高效的学习方法推荐给学生,希望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学习效果上事半功倍。但是,在近年的教学中,由于现代社会网络的普及,也会惊喜地发现学生更为时尚、讲求实效的学习方法,以及他们因为个人差异、专业差异等体现的不同的兴趣点。这就是学生在多年的英语学习中也形成了他“个性化”的一面,我们作为教师,不妨做好他英语学习中的“配角”,他迷茫时,我们适时引导、鼓励;他冲劲十足时,我们不妨把舞台留给他,互相学习、交流,丰富现下的教学资源、教学模式,互融共进[5]。

(四)课后——学到了什么

每届学生开课之初,笔者总要调查一下大学阶段学生学习英语的目标是什么。学生为自己设定的学习目标多围绕应试(如课程考试、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翻译资格证考试等)、英语知识的积累(如提高词汇量、积累语法知识等)、能力提升(如口语交际、听力水平等)等大学求学阶段的近期目标;其中也不乏学生反馈自我提升、激发学习乐趣、习得英语、活用英语这样的长期目标。是的,学生通过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除了要积累更多的语言学识,也应形成良性的外语学习观。英语不单是他们现阶段所修的一门课程,也是未来辅助他们个人发展的一种工具[6]。就像《相约星期二》中一样,也许在莫里人生最后的课程中,没有那么多深奥的“纯”知识,但却充满了众多的人生课题供他的学生米奇乃至读者去深思、探寻、体悟。成功的教学应该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

至此,本文探讨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抑或更深层次的教与学的关系。也许人的一生都处在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过程中,教师亦是如此,我们一直穿梭在教与学的过程里,如何享受当下?不妨与学生携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体味不同的教与学的过程。观察学生,审视自身。借用莫里的一句话,“人最后是由自己塑造的”[1]。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