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智慧教学环境下军校课堂教学变革的“变”与“不变”
张帆 高燕 阮杨晶
[摘 要] 在智慧教学环境下,军校课堂教学变革的应有之“变”在于通过信息技术推动军校课堂教学的环境、理念、目标、内容、时序、模式、评价、管理和师生关系等要素发生变革,其“不变”在于对军校课堂教学“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本质和对“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规律的坚守。唯有处理好“变”与“不变”之间的辩证关系,超前识“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变”,坚持以“不变”应万变,才能保证军校课堂教学变革沿着正确的道路发展。
[关键词] 智慧教学;军校;课堂教学变革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国防军事教育学科“十三五”规划教育部级课题“军队院校智慧校园建设”(JYKB2019013)
[作者简介] 张 帆(1989—),男,湖北孝感人,空军预警学院2018级军事训练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军事教育;高 燕(1970—),女,湖北大悟人,博士,空军预警学院教学考评中心教授,主要从事军事教育研究;阮杨晶(1985—),男,湖北襄阳人,空军预警学院2019级军事训练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军事教育。
[中图分类号] E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3-0001-04 [收稿日期] 2021-03-06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军队院校智慧校园建设技术指南(试行)》等一系列规划出台,为推动信息技术与军校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展课堂教学变革,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军校智慧校园建设持续推进,军校教学环境也将逐步由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为课堂教学变革提供条件基础。变革的目的在于,破解军校课堂教学传统难题、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若干要素深度融合方能实现,这是时代要求之“变”;同时需要深刻认识军校课堂教学的内在本质与核心规律,定位其根本之所在,把握其“不变”。以“变”来谋求军校课堂教学的发展创新,以“不变”来应对其发展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智慧教学环境下军校课堂教学变革之“变”
(一)教学环境:由固定封闭的物理空间向虚实融合的开放空间转变
传统军校课堂教学采取“班级授课制”,对教学环境要求较低,存在诸如易忽视学员主体地位、易形成单项信息传输、学员思维难以活跃等局限[1]。构建智慧教学环境是实现课堂教学变革的前提,智慧教学环境具有智能感知、泛在互联、个性化支持、风险预警、动态适应等功能特征,能够有效支撑智能感知教学、学习与管理情境,识别教学主体特征,为教学活动提供合适的资源、工具和服务[2]。课堂教学各要素发生变革需要在智慧教学环境下才能生效,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智慧训练场等新型教学空间将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时空局限,实现物理空间与网络空间无缝衔接,推动课堂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信息技术将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内生组织资源,课堂教学也将成为无法脱离信息技术的高效能教学,二者将形成共生的关系格局。
(二)教学理念: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
统一化、强制化、规范化是军校课堂教学的特色,旨在培养学员的组织性、纪律性和服从意识[1],客观上也决定了军校课堂教学追求发挥“集体价值”而非“个体价值”。“教为中心”的理念占據主导地位,表现为教学主动权由教员掌握,学员学习以被动接受为主,思维难以活跃。受客观条件限制,仅凭教员一己之力难以全面兼顾学员个体的能力水平差异、个性化学习与发展需求,“学为中心”难以实现。为使“学为中心”理念真正落地,一方面需要承认并尊重学员个体的学习需求、偏好、水平,另一方面则需要依托智慧教学环境,实现数据实时采集、学情精准分析、资源个性推送、评价动态伴随、师生多元交互,推动课堂教学由基于经验预设的粗放教学向基于数据分析的精准教学转变,帮助学员挖掘个人潜能,支持“集体与个体价值”并重发挥,真正实现“学为中心”。
(三)教学目标:由达成低阶目标向达成高阶目标转变
布鲁姆教学目标层级从低到高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6个层级[3],前3个层级被普遍认为是低阶目标,后3个层级则被视为高阶目标。传统课堂教学“传递—接受”模式易导致学员学习停留在浅层,教学目标则会局限于要求学员完成知识记忆、初步理解、简单运用等低阶目标。与浅层学习相对,深度学习通过引导学员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注重学员知识迁移、问题解决与创新能力的培养[4],促进学员达成包含知识、能力、素质、思维的多维学习目标。“翻转课堂”是最适合于深度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5],智慧教学环境可为该模式实施提供支撑。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将追求达成低阶目标的知识传递环节置于课前完成,而将新旧知识关联、运用的知识内化环节置于课中,以师生、生生之间的深度研讨和合作探究,帮助学员达成多维学习目标,这也是课堂教学追求达成的高阶目标。
(四)教学内容:由共性统一内容向“共性+个性”内容转变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材居于教学内容中心地位,教员教、学员学、考试考的内容趋于一体化。教材属共性统一内容,是组织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学员学好教材是基础,但仅依托教材无法满足学员个性化学习需求。联通主义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获取,而是在学习互动交流过程中建立信息资源的联通、重组和再生[6]。智慧教学环境能为知识的流转、整合和再生提供通道,学员也将成为教学内容的贡献者,教学双方将共同构建群体知识图谱,形成一个以共性统一内容为基础、个性化教学资源为扩展的教学内容新组合,以“存量+增量”新形态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变革。新组合有助于解决优质教学内容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为满足学员个性化需求、激发学员学习动机、促进师生思维碰撞,提供支撑。
(五)教学时序:由“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转变
学员学习主要包括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两个环节[7],传统课堂教学多采取“课中知识传递—课后知识内化”的流程,教员先“教”,学员后“学”。从现实情况看,学员在课后内化所学知识的方式多为独立完成作业,缺乏教员辅导,知识内化环节无法发挥最大化效用,制约课堂教学高阶目标的达成。为达成课堂教学高阶目标,需要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促进学员进行深度学习,将知识传递、知识内化环节分别提前至课前、课中完成,实现“教”“学”时序翻转,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先教后学”需要在智慧教学环境中进行,借助课程视频和其他信息化教学资源在课前完成知识传递,课中则以展示、探究、讨论、测验等师生交互程度较高的活动,帮助学员完成知识内化,将课堂时间真正还给学员。
(六)教学模式:由线下面授教学为主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转变
“先学后教”需要由“翻转课堂”模式来承载,随着各类信息化教学资源、工具和服务越来越丰富,“翻转课堂”也逐渐从简单的教学时序转换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发展。混合式教学整合了线上教学的开放性优势与线下面授教学的临场体验优势,教学双方基于“台”“端”全程互动,变“传递—接受”为教员主导下的“自学—探究—拓展”,可以有效支持学员进行深度学习。表1给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基本流程,可概括为“课前学员线上自学—课中教员线下面授—课后学员线上拓展”。该模式否能平稳运行取决于课前知识传递环节的实际效果,需通过合理设置学习目标、内容、任务和及时的监督、引导、反馈来确保学员自学的有效性,为后续有序衔接课中知识内化、课后知识拓展环节提供支撑。
(七)教学评价:由基于结果的滞后评价转向基于数据的全程评价转变
课堂教学评价变革的本质追求在于更好地发挥评价的促教、促学功能,实现教学相长。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基于学员学习结果的量化评价,即通过“平时成绩(问答、作业、实验、研讨、阶段性测验)+考试成绩”来评价学员学习效果,体现了“形成性+终结性”综合评价的理念。但在原有教学条件下,评价主体难以持续跟踪所有学员的学习状态、精准评判其阶段性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易趋于“经验导向”。仅通过成绩这一单一评价内容,无法全面客观地评价学员的学习方式、综合素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个方面。在智慧教学环境下,基于数据的全程评价将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新模式,摄像头、傳感器以及“台”“端”将成为数据采集前端,实时记录学员学习行为数据,感知学员学习状态,经分析与可视化处理后,为教学双方提供直观的评价结果,使教员能够精确诊断学员学习准备程度,及时调控学员学习进程状态,合理预测学员学习趋势,使评价的促教、促学功能得以实质性发挥。
(八)师生关系:由“师道尊严”向“平等对话”转变
师生关系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联系,其优劣程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8]。传统的军校师生关系包括基于知识传递的认知关系、具有一定师徒色彩的情感关系、基于等级观念的上下级关系,体现出一种“以教员为中心”的专制型师生关系,“师道尊严”色彩浓郁。在智慧教学环境下,教学交流将不再局限于现场提问与口头回答,学员可通过投票、点赞、评论、弹幕等形式完成同教员的双向互动,教学交流能够在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下进行;教学双方可获取的知识、信息和资源趋于对称,教员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和专有者,教学双方将针对知识获取和各自角色定位形成博弈,学员的主体地位诉求将不断凸显。虽然教学双方可获取的知识、信息和资源趋于对称,但二者的认知程度却不对等,教员的主导能力将成为影响师生关系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角色将转变为师生平等对话中的首席,与学员形成“平等但不对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以高于学员的认知水平引导师生开展平等对话。
二、智慧教学环境下军校课堂教学变革之“不变”
(一)教学本质: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本质不变
军校教学是军校教育的主体,课堂教学是军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因此课堂教学必然具有军校教育最一般性、普遍性的本质属性。军校教育的本质在于促进学员德智军体心等素质全面发展,以适应未来战争和军队建设需要[1],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为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即“立德树人,为战育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学员现实水平与军事客观需求必然存在差异,课堂教学是培养学员的直接载体,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提升学员现实水平以满足军事客观需求是必然要求。课堂教学变革不是对传统的彻底否定,而是在遵循课堂教学本质基础上的适应时代发展之举,信息技术可以推动课堂教学若干要素实现变革,但不会动摇课堂教学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本质。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既要正确使用信息技术,避免进入“技术无效”的误区;更不能过度使用信息技术,避免将信息技术沦为简单炫技工具。
(二)教学规律:“教书与育人”相统一的规律不变
课堂教学要遵循军校教育的基本规律,即遵循学员身心、素质发展特点规律,促进学员全面发展以更好地适应战争和军队建设发展需求。这就要求教员根据学员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教学,准确定位学员的实际和潜在发展水平,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模式与方法,正确处理教学中难与易、快与慢的关系,引导学员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提升素质、培养思维、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其所学能够兼顾第一任职、长远发展和军事现实需求。课堂教学的本质在于立德树人、为战育人,这也决定了以知识、技能传承为核心的“教书”过程,与促进学员素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为核心的“育人”过程不可分割,“教书”与“育人”需要统一于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之中。随着信息技术不断渗透融合至课堂教学之中,教员也应将此规律内化为自身的理论与实践自觉,发挥信息技术服务课堂教学的最大效能,警惕出现“人与机器之间冰冷对话”的局面。
三、“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
(一)超前识“变”、主动求“变”、积极应“变”
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时代要求、军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要求、军校课堂教学变革的实践要求,决定了“变”是军校课堂教学谋求发展的必然路径,军校教育者理应与时代变革融合前行,超前识“变”,通过课堂教学变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人才供给侧与需求侧无缝衔接;在超前识“变”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探索信息技术,推动军校课堂教学变革的逻辑、形式与路径,除旧布新、革故鼎新,主动求“变”。识“变”、求“变”最终是为了应“变”,不能使信息技术的作用发挥仅仅流于表面,而是要深入军校课堂教学内部去考察,找准信息技术解决传统课堂教学固有局限的具体方式,推动顺应课堂教学变革的制度建设和治理体系形成,完善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滚动修订机制,积极应“变”。
(二)坚持以“不变”应万变
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完成课堂教学从传统走向智慧的接续转换,打造课堂教学新生态,是军校教育者必须共同面对的历史任务。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如何进步,技术如何创新,本质及规律仍然是军校课堂教学的“根”,是军校教育者解决军校课堂教学发展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的根本遵循。“变”是创新,“不变”是守正,“变”与“不变”只是相对而非绝对,从军校课堂教学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变”是为了“走得快”,“不变”是为了“走得对”,唯有正确处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才能保证“走得远”。唯有以“变”谋求发展,以“不变”坚守本真,在“变”中保持“不变”,以“不变”应万变,才能保证军校课堂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云峰.新编军校教育学[M].石家庄: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2017:57-59+304.
[2]李美凤,杜鹃,王馨,等.智慧教育下的教学变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25-26.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46-447.
[4]邢翠芳,刘瑜,吕海燕.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施[J].计算机教育,2020(3):72-75+79.
[5]何克抗.深度学习:网络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18:39(5):111-115.
[6]朱丽玲.基于聯通主义的高职公共英语移动学习资源设计[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报,2018,20(1):73-75.
[7]崔艳辉,王轶.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116-121.
[8]别敦荣.大学课堂革命的主要任务、重点、难点和突破口[J].中国高教研究,2019(6):1-7.
The Changeable and the Unchangeable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In Military Academies In the Intelligent Teaching Environment
ZHANG Fana, GAO Yanb, RUAN Yang-jinga
(a.Graduate Brigade, b. Teaching and Evaluation Center, Air Force Early Warning Academy, Wuhan, Hubei 430019, China)
Abstract: In the intelligent teaching environment, the due changes of th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of military academies is to promote the changes of the environment, concept, objectives, content, time sequence, model, evaluation, management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rough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unchangeable lies in the essence of the military academy classroom teaching of “build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for war” and the law of “unifying teaching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Only by dealing with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ngeable and the unchangeable, realizing the changes in advance, taking the initiative to change, actively responding to changes, and insisting on the unchangeable to respond to all the changes, can we ensure th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development of military academies along the right direction.
Key words: intelligent teaching; military academies;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单号信息——《高校基层团组织提升立德树人贡献度的思考》 2021/10/18
- 下一篇:教育教学论文:OBE理念下五维度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与实践 2021/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