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
[摘 要] 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职院校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进行深入阐释,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发展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 2018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以专业课程为载体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增值物流业务运作与管理项目课程为例”(GDJG2019278);2018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增值物流业务运作与管理项目”
[作者简介] 付荣华(1971—),男,江西抚州人,硕士,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物流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7-0046-04 [收稿日期] 2020-10-26
一、引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1998年就提出大学生不仅要接受学术教育、职业教育,还要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大学毕业后不仅能以求职者的身分步入社会,还能逐步以创业者的身分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新时代我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驱动是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这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技術技能人才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已成为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迫切任务。本文从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阐释出发,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在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发展的策略办法,为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是高职院校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水平的前提。从创业教育到创新创业教育、从创业技能大赛到专创融合、从第二课堂到第一课堂,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高职院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创业教育,这一问题受到普遍关注,值得深入研讨。
(一)创新与创业的关系分析
相关调查统计数据显示,高职院校毕业生创业的比例很低,创业成功的比例更低。很多在校学生直截了当地明确表示毕业后会选择找工作,而不是创业。创业不仅需要技能、勇气、魄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和保障。创新则不然,人人都可以创新,高职学生也不例外。凭借在校学到的本领可以结合专业创新、可以立足岗位创新、可以在企业实现职业创新。创新与创业二者虽有区别,却又联系紧密。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及管理方法创新是创业成功的关键[1]。创业与创新是互为表里的关系,创新是里,创业是表,表里合一是创业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动力。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2]。
(二)正确认识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将创新教育、创业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开展创新思维训练、创新创业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具备创新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者素质,掌握批判性思维能力、识别创新创业机会以及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成为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型国家的经济发展建设。在此基础上期待一部分学生未来可以成为成功的自主创业者,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为国家贡献更多价值。
准确把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需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在校学生,而不仅仅是那些未来想创业的少数学生,也不限于参加创新创业技能竞赛的团队成员。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做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为全体学生未来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二是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不应该有专业差异,所有专业同等重要。有些人认为自然科学领域的创新创业比较容易出成果,社会科学领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比较抽象空洞,给人纸上谈兵的感觉。事实上这是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的偏差,观念创新、意识创新与技术创新一样都能极大地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变革。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对学生进行创新性思维训练和创造性品格的塑造,比如辩证批判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训练,激发冒险精神,锻炼坚强意志等。因此不论什么专业都应该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没有孰轻孰重的差异。
三、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深入
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将主要依靠创新驱动。作为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职院校近年来都非常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然而由于理念差异和认识上的不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各成体系,相互脱节,就像两张皮,融合不到一起,这主要表现在:其一,将创新创业教育当成第二课堂活动,与其他社团活动一样,学生有兴趣就自愿报名参加,或者为了学分而报名参加,即使不参加也没有任何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也仅限于讲解创新创业的技巧方法,或者是聘请某些成功人士来校介绍创业经验[3]。其二,把创新创业教育简单理解为组织学生参加技能竞赛。每年从国家到省市都要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为了学校荣誉,争取好的名次,校团委、学生会在学校层面大力组织校内选拔赛,各个二级学院积极备赛,挑选项目、组建团队、邀请专业老师指导训练学生。表现出色脱颖而出的团队代表学校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落选项目的团队成员则自动解散,专业老师也不再有任何跟进指导,创新创业教育戛然而止。其三,将创新创业教育等同于开设一门创新创业课程,未能有效嵌入到专业课堂教学中去。比如有的高职院校增设“创新创业基础”选修课供全体学生选择,做得好一点的院校将“创新创业基础”作为每个专业的必修基础课,这显然不符合创新创业教育规律。大量事实证明,学生毕业后能否实现成功创业与其掌握的专业技能紧密相关。依托专业创业才是可行有效的,这就要求创新创业教育必须以专业课程为载体,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去,在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培养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新创业技能水平。
(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师资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4]。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如何激
发、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如何培养等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正确的引路人。由于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起步晚,发展时间还不长,能够胜任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老师数量普遍不足。从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供给侧来看,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大学毕业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二是拥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行家能手。按照术有专攻的原则,一般来说研究生阶段学什么专业,来到高职院校就会教相关专业的课程。然而创新创业教育学科定位较为模糊,究竟属于经济学科、管理学科还是教育或其他学科很难界定,所以专业对口、科班出身,接受过系统专业训练的,掌握扎实创新创业基础理论知识的老师很少。企业一线的行家能手,拥有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但受到高职院校体制机制的约束,全职引进难度大,兼职上课效果差,操作起来也很困难。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岗位的任职资格要求还很模糊,标准不明确。有些学校虽然有明确的岗位任职标准,但苦于教师数量不足,只能凑合着让不完全符合标准的老师担任该岗位,有“赶鸭子上架”的无奈。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学校往往安排思政专业的老师来上课,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思想政治课堂里面的一个模块内容来进行教学。也有的学校安排辅导员老师在进行毕业生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任务顺带完成。高职院校要想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水平就必须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三)学生創新创业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不足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创业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都非常重视,但限于实训条件不足、教学队伍不强等多方面原因,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远得不到社会各界的认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包括:其一,开设一门基础平台课程。比如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在每个专业都开设了“开店”实训课程,学生组建创业团队、模拟注册企业、亲自动手实践,利用校内实训基地开店迎客,以全校师生为服务对象,开展为期一周的企业各项经营管理工作。其二,开设类似“创新创业训练营”的全校选修课。这是很多高职院校的通用做法。课程以创业项目为依托,从创业机会识别、商业计划书撰写、经营策略规划等方面讲解创新创业的实践知识和技能,创业项目既可以学生自带,也可以课程指导老师提供。其三,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实践项目竞赛来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5]。学生可以跨专业组建团队,在指导老师的协助下,借助校内外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开展项目策划、市场定位以及产品研发试制等创业企业的前期工作。这种方式对指导老师要求较高,一般需要掌握行业的前沿技术,才能在各级竞赛中脱颖而出。以上几种方式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都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足之处在于能够接受培养的学生少,创新创业实践训练的时间也比较短,缺乏面向全体学生、贯穿整个大学期间长效持久的培养方式。
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策略
(一)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一门或几门课程,也不是某个学期或一个时间段就能完成的教育,它必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从入学到毕业,循序渐进,渗透于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落实到课程体系的每一课堂上。第一,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上需要增加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内容要求。目标是方向,是指引创新创业教育正确开展的灯塔,有利于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深植根于师生的各项教学活动中。第二,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既需要有层层递进的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更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元素融入每一门专业课程的每一个教学情境中去,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去发掘创新突破点,去识别并抓住创业机会。这种课程设计的方法思路,不仅适用于商科专业、工科专业,而且适合于全校所有专业,面向的是全体学生。第三,在教学内容选取方面应该紧密追踪与专业相关的最新前沿科技,向学生展示创新的无穷魅力和巨大价值,以此激发学生创新意识。与行业企业加强联系,从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整理总结提炼出创新创业教学案例,用于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从而加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第四,在教学方法上牢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做中学、学中做,开展小组讨论式教学,加强学生团队合作及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塑造企业家精神和品格,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二)坚持内部培养与外部引进两手抓,提升教师队伍的积极性
加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一是找对人;二是用好人。找到合适的人来担任创新创业教育的老师是关键,可以从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个渠道来思考对策。内部培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其一,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知识技能系统培训。对有意向愿意承担创新创业教育教学任务的校内老师,不在乎教师专业背景,利用周末课余时间开展创新创业导师技能提升培训,系统学习有关创新创业的理论及运营实践知识,如从1到N的创业项目辅导、创业企业的法律风险规避、创业过程中的政府资源利用等。其二,走进企业锻炼提升。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优势,鼓励教师与企业开展项目合作,直接参与企业的各项创新创业经营活动,实地了解客户的需求,亲身经历企业创新的过程,从而增强自己创新创业的技能,为培养学生打下扎实基础。其三,任课教师集中备课。每个学期开学之前,组织任课教师在一起共同探讨课程内容选取、线上资源建设、创业项目设计、课程作业布置等,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确保教学质量效果。外部引进方面需要高职院校创新人才使用的体制机制,打破学历、职称、年龄、职位等对人才引进的制约,重点考察引进人才的能力水平。同时也可以考虑调整学生上课的时间安排来适应企业兼职教师晚上或周末才有空闲时间的实际情况。有了合格的教师只是第一步,还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来提升教师的积极性,促使教师不仅能干,而且能干好,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手段,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三)多渠道开展实训教学,全面提升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学习的目的在于实践,创新创业成功与否归根到底取决于实践能力。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衡量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需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宽渠道,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其一,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创新创业实践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以必修课的形式将创新创业实训课程纳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课时进度安排,集中在一到两周内完成,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时间安排便利。其二,利用计算机软件模拟现实环境,开展创新创业实训教学。伴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为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带来了很大便利。虚拟的客户、虚拟的供应商、虚拟的企业在仿真的市场环境下开展各项采购、生产、销售等经营管理活动,学生就是创业企业的成员,分别承担着不同的岗位角色,教师是模拟市场运行规则的制定者和创业企业的咨询顾问,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并适应市场竞争环境,为企业赢得客户赚取利润进行各种经营决策,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其三,借助合作企业的生产经营设施设备,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的形式很多,既有产品的创新设计、工艺的革新改造,也有流程的再造、工作方法的改进,可以说企业的创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通过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校企合作方式,学生走进企业,耳闻目睹,亲身体验并参与企业创新实践,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为今后的创新创业打下良好基础。
五、结论
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创新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此需要不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合格满意的教师才可以培养出让社会满意的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贯穿于整个大学生涯的教育,唯有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才能事半功倍。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是难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优势、调整教学手段等是较为有效的方法途径。
参考文献
[1]屈家安,刘菲.创新创业国际研究的知识图谱与前沿动态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8(23):115-122.
[2]田浩.高職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误区与路径探索
[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36):47-51.
[3]彭干三,董铸荣.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与提升[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12):251-253.
[4]许玲,汪高.高职院校管理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19(5):98-101.
[5]丁娟慧.战略管理视角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7(1):52-54.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U Rong-hua
(Guangzhou Panyu Polytechnic, Guangzhou, Guangdong 511483, China)
Abstract: Vigorously promo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n urgent need to meet the needs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s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explan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and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eaching reform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2021/9/7
- 下一篇:教育教学论文:基于数据科学的信管专业课程设置方案探究 20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