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6期·浅析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置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_2022年第6期
潘晓雪 张学胜 李玉成
[关键词] 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置;解决方案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双基”建设教学示范课“认知实习、环境科学专业实验”;2021年度安徽大學实践教育课程建设资助项目“认知实习”;安徽大学环境科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021年度安徽大学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环境样品前处理技术”
[作者简介] 潘晓雪(1991—),女,安徽阜南人,博士,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环境化学研究;张学胜(1987—),男,安徽涡阳人,博士,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通信作者),主要从事环境污染化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06-0041-04 [收稿日期] 2021-05-25
据统计,截至201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1.6%[1]。在全国高校普遍扩招的大形势下,该数字呈逐年递增趋势,如:2019年普通本专科招生914.90万人,比上年增加123.91万人,增长15.67%;在校生3031.53万人,比上年增加200.49万人,增长7.08%;研究生招生91.65万人,在学研究生286.37万人[1]。如此庞大的学生数量使得高校的课程教育和专业知识培养任重而道远。笔者结合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目前所开设的课程、实践经验、调研结果发现,课程设置尤其是文献检索课程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且大部分学生仍对本专业的认知不清晰。基于此,笔者针对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置总结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在学生兴趣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方面较弱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宋代著名诗人陆游也给出了社会责任感的名言警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兴趣和社会责任感不仅来源于学生自身,也产生于授业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正确引导。高等院校是向国家不断输入新鲜血液的地方,合理的课程设置可显著提高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和社会责任感。一方面,对于大一学生而言,他们前十几年均是为高考而战,很大一部分学生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没有规划,在选择大学专业时,往往是根据个人“表观”兴趣、老师推荐、父母指导和身边人介绍,或者随机选、调剂等。在进入真正的大学学习之后,这些“表观”兴趣和对大学生活的憧憬会渐渐消退,进而导致本科调专业、考研跨专业等现象频出,如安徽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有转专业意愿的学生占总入学人数的30%左右[2]。另一方面,即使经过长达数年的专业学习,高年级学生(包括研究生)对于本专业相关内容的了解仍较浅显,浮于表面,他们读研/博的初衷也许不是喜欢科学研究这项工作,也不是为了环境科学学科发展做出贡献,而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或取得更高学历。笔者随机调研了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七个年级的53名学生(大一至大四和研一至研三,主要为高年级本科生)的继续深造意愿,令人欣慰的是,有一半左右的学生表示出这方面的倾向,且从安徽大学环境科学专业近四年本科生读研平均率(40%)也能看出这一点。那么,在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学习兴趣未被完全减退的前提下,如何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社会责任感,是当代教育者亟待深思的问题,也是大学生课程设置亟待考虑的重要因素。
(二)在学生文献检索和专业认知培养方面较弱
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人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愈加关注和重视,该学科近几十年发展迅速。在我国,超十分之一的高校设立了环境相关学科,其中约150所还设有环境科学专业[3]。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研究,并通过实验课程的设置,进行环境管理的常规训练。在信息化的当下,文献检索是了解国内外环境科学专业相关方向最新研究动态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对于笔者调研的这53名学生来说,80%以上的学生对环境科学专业的相关研究了解很有限,且他们仅知道“中国知网”和/或“万方”等中文数据库,关于国内外其他优质资源的检索数据库和网站知之甚少(见图1A)。该情况同样出现在硕士研究生入学面试的场景中,这说明多数高校在此方面的课程设置存在严重问题,甚至很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还未上过文献检索类课程(见图1B)。尽管某些高校开设了文献检索课程和专业认知实习,如:安徽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的“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课程开设于大四下学期(选修,18学时),“专业认知和生产实习”课程开设于大二暑假和大三寒暑假。但一方面,学生在校期间基本是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在枯燥的授课方式和短期实习机会中,并不能发挥这些课程应该发挥的作用;另一方面,若授课内容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短暂学习并不能够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甚至会促使他们对本专业产生认知误区,进而丧失继续学习的动力,迷茫于该专业的学习、就业等问题中(见图1C),并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
(三)学生动手能力和安全意识培养方面较弱
环境科学专业设立的目的是解决实际环境问题,因此,在学生学习乃至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均需要进行实际动手操作。安徽大学环境科学专业涉及动手能力培养的课程主要包括“大学物理实验”“大学化学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仪器分析实验”等,这些课时加起来将近500学时,其中,多所高校均已或多或少开设以上课程。然而,纵观近几年国内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发生频率可知,学生动手能力仍存在严重不足,尤其欠缺安全意识培养和实验室安全宣传。例如,2017年3月,上海某大学学生在操作反应釜的过程中,反应釜发生爆炸,致其左手大面积创伤,右臂贯穿伤;2018年11月,泰州某大学一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爆燃,致多名师生受伤;同年 12月,北京某大学实验室,进行垃圾渗滤液污水处理科研实验期间,实验现场发生爆炸,造成3名参与实验的学生死亡[4];等等。这些惨痛的经历需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再教授学生专业知识[5,6]。
二、解决方案
(一)丰富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兴趣
授课方式以板书、PPT演示、实际操作、课堂讨论、师生角色互换等形式为主。板书是提高学生注意力的一种有效方式,也是突出学习重点的一种高效途径。PPT演示一方面可极大缩短授课时间,弥补板书耗时的缺陷,极大节约教师的精力和体力;另一方面,PPT演示过程中演示方式和色彩元素充足[7],便于授课内容的丰富,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以有趣的讲解方式、多变的授课方法、通俗的案例举证形式传达给学生。
以学生兴趣为考量标准,实行小班教学,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进一步的交流和沟通,便于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和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课前和课后资料查询和汇报,增加课堂讨论和学生上课参与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巩固课程所学知识。尤其是在实验课程学习的过程中,最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实际动手操作,建立健全实验学习评价标准;并加强实验室安全宣传和培训。笔者强烈建议将实验室安全培训纳入必修课程,且进行严格的考核,而不是以讲座的形式开设。将理论课程和实验、实习课程穿插结合,执行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的教学模式,并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加师资数量,引进一批具有创新思维的高层次人才。
合理运用授课软件,充实授课方式。受疫情的影响,学生上课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在各种线上授课软件和平台出现后,这些问题才得到逐步改善。以此为契机,是否可将一些理论性基础知识、科普基础知识以线上的方式存储在云端,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和巩固。
(二)掌握授课时机,关注学生需求
根据学生所需,调整专业相关课程开设时间。即,在学生最需要的时间开设,并给予学生思考和准备继续深造的机会和时间,为学生指明前进方向,减少学生迷茫,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体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生态理念。比如,文献检索类课程至少应在大二和研一时开设,且设为必修课,学时相应增加至30个学时以上;专业认知和生产实习等相关课程应贯穿于大学全过程。一些高校在学生大三时开设“水污染控制工程”这门专业课程,却安排学生大四才到污水处理厂等地方进行认知实习。笔者认为这种安排极不合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两者之间关系密切,但其安排却存在较长的时间差,这会导致学生无法将专业理论原理和实际操作知识对应起来,出现“学过或者看过就忘”的现象;二是水污染控制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较枯燥单调,学生从中较难洞悉和明了专业相关研究,这无疑加大了他们在工作和考研之间抉择的难度,迷茫于今后的方向。
(三)监控教学质量,提高师生热情
监控教学质量至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构建“透明、公开、公平、公正、及时”的教學质量评价体系,提高任课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热情,并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到“思学生之所思,虑学生之所虑”。组建各级教学督查小组,分别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进行全过程监控和评估(见图2)。课前,对教师的教案、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及教学大纲等进行检查;上课期间,各级督查小组随机抽听、专业教师互相听课,并反馈教学意见给任课教师;课后,任课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互评:一方面,教师对学生作业、考试成绩、上课内容掌握程度等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方式和内容进行评价。
在就业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除了实验室安全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8,9]。除传授环境科学专业知识和给予学生适当的心理疏导外,还应多次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习和社会实践。研究指出,社会实习和社会实践能够帮助大学生深入了解社会、思考职业选择,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10],增强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在高校扩招的大背景下,笔者分析了高校环境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问题,就如何提高学生的科研竞争力、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构想。教育事业重如山,需大家的共同努力。
本文版权归教育教学论坛杂志社及本文作者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教育教学论坛》查稿电话:0311-85178286
- 上一篇:2022年第6期·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新旧教材比较与 2022/6/24
- 下一篇:2022年第6期·基于信息技术的“采油工程”课程思政融合实践 2022/6/24